周恩來寫挽聯(lián)寄哀思
2014/6/19 20:59:48 作者:陳伯新 閱讀:3487 評論:條
周恩來是一位十分重感情、重友情的卓越領導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為緬懷志同道合犧牲的戰(zhàn)友、血灑疆場的國軍將士、不幸去世的民主人士撰寫了許多情真意切,愴地呼天的挽聯(lián),寄托自己的哀思。 緬懷犧牲革命戰(zhàn)友的挽聯(lián) 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年代,許多共產(chǎn)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譜寫氣吞山河的壯歌,為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周恩來經(jīng)常親自參加他們的追悼會,甚至義憤填膺地發(fā)表抨擊敵人罪惡行徑的演說,送上催人淚下的挽聯(lián),思念這些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 1922年,我黨早期黨員黃正品不幸犧牲,周恩來為烈士題寫挽聯(lián):“種子撒在人間;血兒滴在地上。”以種子和鮮血寓意革命必然取得勝利。 1938年10月23日,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向重慶撤離人員的“新升隆”號輪船,遭日機轟炸掃射,船沉人亡。12月5日,重慶舉行聲勢浩大的追悼大會。武漢辦事處的負責人周恩來、葉劍英合撰了一副挽聯(lián):“江上焚舟,空負乘長風破巨浪之志;后方殉國,同于執(zhí)干戈衛(wèi)社稷而亡。” 1939年6月,國軍第27集團軍楊森部包圍了湖南平江嘉義新四軍留守通訊處,殺害了通訊處負責人涂正坤等10人。8月1日,延安各界人士舉行追悼大會,周恩來撰聯(lián)悼念,號召團結抗日:“長夜輒深思,團結精誠,仍是當今急務;同胞須猛省,猜疑磨擦,皆蒙日寇陰謀! 1946年4月8日,王若飛、博古、葉挺、鄧發(fā)等由重慶飛往延安在山西省興縣黑茶山撞毀全部遇難。4月19日重慶各界舉行追悼會,周恩來在會上報告遇難烈士的生平事跡,并與董必武、吳玉章、陸定一、鄧穎超、廖承志合挽:“因政協(xié)枝節(jié)橫生,喪吾黨一批優(yōu)秀英才,此責終有人應負;看運動陰謀層出,為祖國百年民主偉業(yè),這斗爭我輩當承! 紀念為國捐軀國軍將士的挽聯(lián)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zhàn)場上有許多的熱血男兒為了民族的獨立英勇犧牲,血灑疆場。周恩來從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角度,書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挽聯(lián),紀念這些民族英雄。 1938年,為紀念在護防南口的戰(zhàn)役中立下赫赫戰(zhàn)功,在臺兒莊戰(zhàn)役中犧牲的國軍第85軍529團團長羅芳珪,周恩來撰寫挽聯(lián):“為國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決死戰(zhàn),聲振中外;作民族復興英雄,臺莊大捷成壯烈,獨有千秋!” 1938年,國軍優(yōu)秀飛行員陳懷民壯烈犧牲,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送去了挽聯(lián):“為五千年祖國英勇犧牲,功名不朽;有四百兆同胞艱辛奮斗,勝利可期。” 1940年4月,在“七七事變”中率部奮起抗戰(zhàn)的愛國將領宋哲元在四川綿陽病逝。周恩來贈挽聯(lián)一副:“失地未收回,虎威照剩盧溝月;綿陽驚不起,鵑聲啼破錦江春! 戴安瀾將軍在抗戰(zhàn)時曾率眾參加昆侖關戰(zhàn)役,斃敵6000人。后在緬甸遠征軍作戰(zhàn)時,壯烈殉國。1943年4月,在廣西全洲香山寺,隆重舉行國葬儀式。周恩來題寫了挽聯(lián):“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懷念獻身民主的愛國人士挽聯(lián) 長期的反獨裁、爭民主、爭自由的斗爭中,周恩來與許多黨外友人、愛國民主人士建立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革命友情,他們的犧牲、病逝,甚至親人的辭世,周恩來都悲痛欲絕,眼含淚水,送去挽聯(lián),懷念這些友人及其親人。 1936年,周恩來書寫了“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挽聯(lián),緬懷魯迅先生病逝,以“勁草”、“誠臣”熱情頌揚魯迅的“硬骨頭”精神。 1939年7月,郭沫若的父親郭朝沛在四川老宅病逝。周恩來此時因臂傷在蘇聯(lián)治療,聞訊后即發(fā)回挽聯(lián)致哀:“功在社稷,名滿寰區(qū),當代文人稱哲嗣;我游外邦,公歸上界,遙瞻祖國吊英靈!奔缺磉_了對郭朝沛先生的沉痛悼念,又對郭沫若作了高度的評價。 1939年9月,著名經(jīng)學家吳承仕病逝。周恩來書寫挽聯(lián):“孤懸敵區(qū),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訓導;重振國學,努力啟蒙,足資后學楷模!备叨荣潛P了他的學問淵博,為抗日救國,爭取民族解放的事業(yè)戰(zhàn)斗不息的革命奉獻精神。 1940年3月,蔡元培病逝于香港,延安各界舉行追悼會,周恩來撰有一聯(lián):“從排滿到抗日戰(zhàn)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1940年9月,國民黨元老,積極推行孫中山新“三民主義”,反對蔣介石清共防共,被蔣介石通輯,長期隱退香港的徐謙病逝后,周恩來送去挽聯(lián):“國難方殷,老成凋謝,愿先生精神不死;抗戰(zhàn)正急,團結瀕危,幸同胞萬眾一心。” 1941年9月,著名新聞工作者張季鸞患病逝世。周恩來、鄧穎超夫婦在重慶新聞界和各界人士參加的追悼會上聯(lián)名寫了一副挽聯(lián):“忠于所事,不屈不撓,三十年筆墨生涯,樹立起報人模范;病已及身,忽輕忽重,四五月杖鞋失次,消磨了國士精神。” 張沖是國民黨同共產(chǎn)黨談判的主要對手,在他同周恩來頻繁交往的多年里,友誼日漸加深,彼此坦誠相見,即使兩黨關系一度惡化,也沒影響友情。1941年11月病逝后,周恩來送了挽聯(lián):“安危誰與共;風雨憶同舟! 1944年7月,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出版家的鄒韜奮因病不治辭世。周恩來送去一副長挽聯(lián):“憂時從不后人,辦文化機關,組救亡團體,力爭民主,痛掊獨裁,哪怕冤獄摧殘,宵小枉徒勞,更顯先生正氣;歷史終須前進,開國事會議,建聯(lián)合政府,準備反攻,驅(qū)逐日寇,正待吾輩努力,哲人今逝世,倍令后死傷神!鄙下(lián)評說逝者的經(jīng)歷及精神,下聯(lián)兼述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表達了對死者的悲悼之情。 1944年,回族抗日英雄馬本齋母子為國捐軀。追悼會上周恩來送寫來的挽聯(lián):“民族英雄;吾黨戰(zhàn)士。” 1945年10月,被稱作“中國民族化學工業(yè)之父”的范旭東病逝,周恩來與王若飛撰寫挽聯(lián):“奮斗垂卅載,獨創(chuàng)永利久大,遺恨渤海留殘業(yè);和平正開始,方期協(xié)力建設,深痛中國失先生! 1946年7月,5天之內(nèi)李公樸、聞一多兩位民主斗士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激怒了人民,昆明、上海、重慶、成都、延安等地都召開了追悼會,挽聯(lián)極多,周恩來、鄧穎超夫婦送了一副挽聯(lián):“為民主,為和平,為大眾,成仁取義;反獨裁,反內(nèi)戰(zhàn),反特務,雖死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