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名城索引 > 建筑特色 > 平橋的“橋”

平橋的“橋”

2017/5/8 17:56:29    作者:張馳    閱讀:29835    評論:0

  平橋鎮(zhèn)是千年古鎮(zhèn),關于乾隆皇帝與平橋豆腐的故事膾炙人口,然而平橋有橋嗎?如果有,是怎么橫跨于運河上的?而且還是一座平的橋!這些問題一直卻是很多平橋人和一些學者的困惑。
  今天走到平橋的運河邊上,是看不到橋的,過去有沒有橋呢?平橋的名字是因橋而來的嗎?
  我們首先探討第一個問題。根據(jù)《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記載:“平河橋,城南四十里,宋時建,今廢!薄独m(xù)籑淮關統(tǒng)志》卷四鄉(xiāng)鎮(zhèn)記載:“平河橋鎮(zhèn),郡城南四十里,距下一鋪口二十里。昔橋今廢……”明代著名作家吳承恩,來平橋時寫過一首《平河橋》詩:“短蓬倦向河橋泊,獨對清溪枕臂眠……”平河橋是平橋以前的名稱,通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平橋以前肯定是有橋的,因為這些史料既有官方的正史所記錄,又有名人學者的詩述,應該是比較可靠的。根據(jù)《乾隆淮安府志》的記載還可以得知橋的建造時代應該是宋代,而且確實在宋代一些史料上也已經(jīng)有了平河橋的記錄,如《宋史•列傳》、《參天臺五臺山記》等史料中均提到了平河橋。
    那么這座橋真的橫跨于運河上嗎?
  應該說,跨運河之橋并非不可能,翻查史料,歷史上我國建造了很多跨河大橋,僅在京杭大運河上,就有不下百座,但大部分因為河道拓寬、河床升高、自然天災、戰(zhàn)爭等原因被毀,然而直至今日,依然保留下來了十余處跨河大橋,如:一、杭州拱宸橋,橋梁總長98米,寬5.9米,中孔凈跨15.8m。始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為三孔石拱橋。
  蘇州的覓渡橋,通長81.3米,凈垮19.3米,矢高8.5米,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單孔拱式。三、杭州余杭廣濟橋,全長78.7米,寬6.12米,矢高7.75米。始建于明弘治二年,屬七孔石拱橋。這些橋的長度大部分在百米左右,均是橫跨在運河上的。那么有沒有可能宋時平橋段運河面也在百米左右,在河面上有一座橋呢?其實,建不建橋要看作用,過去在運河上所建的橋,大部分都在城中或城邊,即便是建造在鄉(xiāng)鎮(zhèn),橋的兩邊必定都是繁華之地,或有通路的必要性,鄉(xiāng)鎮(zhèn)之間隔大河離的太遠的,一般會使用船渡,平橋的西河岸自古以來幾乎全是農(nóng)田和水塘,乾隆第三次南巡時詩中描繪其為“澤國”,試想當時有必要在此處花巨大成本建一座跨河大橋嗎!答案可想而知。
  應該說很多認為有跨河橋的人是受了《乾隆淮安府志》所記載的“枕堤跨河,村落市肆兩相映帶……。”的影響,其實這是府志對平河橋鎮(zhèn)的記錄,是說運河的西面也有部分田地是屬于平河橋鎮(zhèn)的。而在同書記載中對橋的描述是“宋時建,今廢!
  既然河中沒有跨河橋,那么橋在哪兒呢?
  來看運河上保存下來的另一座大橋,蘇州吳中區(qū)的寶帶橋:它建成于唐代元和年間(1829),在京杭大運河的一側(cè),臥于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橋長316.8米,橋孔53孔,用堅硬質(zhì)樸的金山石筑成。它的建設背景是:當時纖道在澹臺湖與運河交接處,有個寬約三四百米的缺口,於是需填土作堤,可是,一旦填土作堤也就切斷了諸湖經(jīng)吳淞江入海的通路,遇到泄洪是會被涗涌湍急的洪水沖決,最好的方法是以橋代堤。當時的蘇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玉質(zhì)寶帶以充橋資,寶帶橋因此得名?梢姡瑢殠蚴墙ㄔ谶\河邊上,連接澹臺湖的,作用是遇汛時引諸湖、河水入海,是一座代替堤壩的橋。這里最奇的是寶帶橋長316.8米,卻幾乎是一座平的橋。
  再來看古人在關于平橋的詩句中給我們留下的信息。
  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塤(1476—1562),退出官場后,居住在平橋九洞地方,有一天他走在橋上,感慨即興做了以《平橋》為題的詩一首:“古渡徒杠成,南北半分路。極目望征帆,名利競朝暮……!毕瓤辞皟删,“古渡徒杠成,南北半分路! “徒杠”出于《孟子•離婁下》:"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币馑际强梢孕凶叩哪緲颉_@兩句是說古老渡河上建成的這座可以行走的木橋,是連接南北的,即為與運河平行的。再看第二句“極目望征帆,名利競朝暮”。也就是說站在橋上是可以看到遠處運河上船帆的,如果詩人說的這座橋不是代替堤壩,建在運河邊上的,而是在河堤東側(cè)下一個小河中的橋,是看不到遠處運河上的船帆的。
  再看著名作家蒲松齡在康熙九年寫的一首《平和橋貽孫數(shù)百》:“平河橋上會通津,橋下黃流注海漘……!边@里給了我們幾個信息,首先平河橋是南北通津的,且是重要干道,歷史上運河東堤恰是南北通津的主要官道,又稱“驛道”。另外橋下流過的水是含黃河水的,是向東流入海的,這與蘇州的那座“平橋”幾乎如出一轍。
  乾隆也在平橋作過一首詩:“小涇南接大涇河,淺洞沿堤泄?jié)q波……!泵枋隽似綐蚰隙说暮拥狼闆r,說明此處很多涵洞和大小河道的排黃泄洪作用。
  通過上述的史料和詩句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平橋歷史上是有橋的,而且確實是平的橋,橋建在運河東堤上,連接南北驛道,位置大概在平橋鎮(zhèn)的南端(現(xiàn)九洞村一帶),橋下通過的是排洪的水,每當洪汛來時,其它湖河水流入運河,運河水位升高,便會通過橋下留向東,直至江海。
  再者,橋的初建時代應當是宋代,因為各種原因毀于明中期(這期間缺少史料),不久后因為橋的作用不得不在同地又建起了一座木橋,之后木橋又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毀而復建,因為河床與河堤都是在不斷提高的(根據(jù)2011年在里運河考古中,切的河堤斷面可以看出,從晚明到民國時期河堤提升了近五米)。直至雍正朝前后,該橋最終毀去,不再搭建。應該是大小涇河的作用,還有其他涵洞的出現(xiàn),代替了需要不斷提升的平橋,這座連接南北、排黃泄洪的木橋于是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