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趙嘏·女詩人劉采春
2015/2/12 10:53:00 作者:王衛(wèi)華 閱讀:7446 評論:條
唐代是中國文學(xué)高峰之一,但淮安文人在初唐、盛唐似無所建樹。直到中唐,淮安文人中才出了三位名人,一位是中唐文學(xué)代表群體“大歷十才子”之一的吉中孚道長,一位是傳奇詩人趙嘏,還有一位就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劉采春。其中后二人的造化,都與大詩人元稹有關(guān)。
趙嘏的身世沒有多少史料。除根據(jù)他的詩《憶山陽》“家在枚皋舊宅邊,竹軒晴與楚波連”知道他是楚州人外,還可從唐人王定保所寫的稗史《唐摭言》中知道,他會找歌妓,由此可以知道他家道還算殷實。
趙嘏年輕時也像李白一樣,四方云游,尋找出頭的機會。文采肯定是不錯的,在大詩人元稹做浙東觀察使時,他被收錄到元稹幕府下。
元稹是文學(xué)大家
中唐時期有以白居易和元稹為代表的“元白詩派”,“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便是元詩中一句千古絕唱。元稹還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寫出傳奇《鶯鶯傳》,一個“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愿念,派生出綿綿不絕的《西廂記》、《紅娘》等諸多傳世劇目。元稹文學(xué)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不過元稹一身卻很坎坷。元稹是北方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南北朝北魏時,拓跋氏是皇族的姓。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崇尚漢文化并推行漢化,從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遷都洛陽,命鮮卑人穿漢服,講漢語,改漢姓,通漢婚,并改籍貫——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這樣,元稹的祖上就由拓拔而改姓元,他的六世祖元巖從洛陽遷到長安。在北周和隋時,元家還出了不少顯貴,但進入唐代,家族開始衰落。元稹是大唐安史之亂(755-763)后16年即779年春天出生的,字微之,別字威明,行九,故稱元九。這時他的祖父元悱,僅為官縣丞。父親元寬尚武多才,卻長期懷才不遇,在元稹8歲時便去世。他是由很有文化的母親一手操持家務(wù)一手教育帶大的。
元稹很爭氣。唐德宗貞元九年(793),15歲的他就明經(jīng)科及第。之后暫無官可授,他便在家細讀杜甫詩,開始了詩歌創(chuàng)作。
21歲時,他任職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一人住于蒲州(今永濟縣),當(dāng)?shù)赜兴粋遠親。當(dāng)時駐軍發(fā)生騷亂,他在保護遠親時認識其女兒,兩人墜入愛河?墒菫榱斯γ坏没亻L安應(yīng)考。在貞元十九年時,他與白居易同登書判拔萃科,入中央秘書省任校書郎,并被名士、太子賓客韋夏卿選中為婿。他身不由己只能從命,但難忘蒲州的初戀,便寫下了《離思五首》,世上便有了“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兩句刻骨銘心的千古絕唱和后來的《鶯鶯傳》。
在中央做官,元稹以直言著稱。因敢于直言,他先被提拔為監(jiān)察御史,后卻屢屢得罪權(quán)貴,被一貶再貶。唐穆宗長慶二年他升任宰相,僅四個月即被罷為同州刺史,再任浙東觀察使。這時他已50歲。
元稹成趙嘏之美
趙嘏就是這時投入他的麾下,且有了一個傳奇故事:
《唐摭言》和趙嘏自己的詩記載:他在浙西住時,結(jié)識一個美姬,且十分愛慕,常常留連忘返。唐武宗會昌二年有科考,他便想帶著美姬一同去長安趕考。其母堅決不同意,他只好只身前往。不料在當(dāng)年中元節(jié)(農(nóng)歷七月十五)時,美姬到佛寺游玩,被浙西大帥看中,強擄了去。當(dāng)年科舉,趙嘏果然考中。但在第二年回來省親時,他便知道了美姬已做大帥小妾的情況,憤而做詩一首。
詩有題注:“初嘏嘗家于浙西,有美姬,惑之,計偕。會中元鶴林之游,浙帥窺其姬,遂奄有之。明年,嘏及第,因以一絕箴之云!边@題注說明了感慨做詩的原因。題注中的“會中元”,是恰逢中元節(jié)的意思;鶴林,即佛寺之別稱。當(dāng)原因談完,趙嘏便以詩當(dāng)哭了:
《座獻元相公》
寂寞堂前日又曛,陽臺去作不歸云。
從來聞?wù)f沙吒利,今日青娥屬使君。
正文中的沙吒利,是安史之亂時唐肅宗請來平息叛亂的一個蕃將。他攻入長安,便霸占了剛新科及第的書生韓翊的妻子柳氏。叛亂平息后,韓翊在官員許俊幫助下,寫了一封信給沙叱利索要妻子。許俊持信游說沙叱利,讓他放回了柳氏,使有情人再成眷屬。根據(jù)此真實故事,唐人許堯佐寫有《柳氏傳》的傳奇。
由詩題看,趙嘏這首詩是獻給元稹元相公的,想來是他及第回來,元稹為他接風(fēng)擺了酒宴。趙嘏酒醉后恨而無奈,便以詩泄憤。
不過奇跡出現(xiàn)了!短妻浴、元人辛文房的《唐才子傳》等有記載,說是浙帥派人送還了美姬,讓美姬與趙嘏在函谷關(guān)外橫水驛相遇。美姬抱趙嘏痛哭而氣絕,趙嘏將她就葬在了橫水之北。由此可以猜到,一定是浙東觀察使元稹也做了一回許俊,持詩去找了同僚浙西的浙帥,成全了趙嘏的這段佳話。由元稹耿直的性格,筆者相信他一定會這樣做的。
元稹心儀兩才女
劉采春,生卒年月已不詳。沒有人專門為一個女藝人專門立傳,她的史料正史中難尋蹤影。不過因為她與元稹有了一段姻緣,所以才在野史上留下了雪泥鴻爪。唐末僖宗時期,蘇州人且長期住在越州的范攄寫出《云溪友議》,里面盡載唐時文壇趣事,在下卷“艷陽詞”一節(jié)寫元稹時,便講到了他與名妓薛濤及劉采春的故事。
劉采春,書稱她是淮甸人。隋煬帝楊廣曾有一詩《早渡淮》,是在淮所寫,其中有詩句“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暉”。由此詩句出發(fā),可認定劉采春為江蘇省淮安一帶人。
書再說她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是隨丈夫從淮安去的浙東。她擅長參軍戲(類似滑稽戲),且“歌聲切云”。元稹對她十分賞識,詩贊她“言辭雅措風(fēng)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由此她在浙江一帶很是出名。還有人撰文說,正因為見到了她,元稹忘記了對名妓薛濤的承諾,給了周季崇一筆錢,將劉采春娶為了小妾。
薛濤生于大歷五年,唐代長安人。父親薛鄖原為長安城里的官員,母親在安史之亂中流亡。薛濤在父親教導(dǎo)下,8歲就會做詩,且是個美人胚子。
14歲時,薛父去世;16歲時,她入樂籍。她多才多藝,名動京城。唐德宗貞元年間,大將軍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時,認識薛濤,知其賣藝不賣身,且是官家子女,便帶她上任,任她為女校書,并向朝廷上書,要朝廷任命她真正的“女校書”職務(wù)。不過朝廷顧及影響,沒有同意,但薛濤“女校書”之名卻傳播開來。
元和四年(809)三月,41歲的薛濤在梓州(現(xiàn)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認識了比她小11歲的辦案御史元稹。兩人一見鐘情,薛濤用十彩的“薛濤箋”寫出了纏纏綿綿的愛情詩,元稹則承諾,案子辦完,復(fù)命朝廷并就任越州刺史后便來娶她。不料從越州刺史再升到浙東觀察使,他卻遇到了劉采春,也就忘了“薛校書”了。
薛濤沒有來計較,只保持著與元稹的詩歌往來,直到元稹52歲時去世。元稹寫有《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云高。
劉采春也得到元稹真心喜愛,元稹也寫有《贈劉采春》:
新妝巧樣畫雙蛾,幔里常州透額羅(常州透額羅是一種綢,常用于裹頭)。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fēng)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一個名妓,一個女藝人,與元稹如此以愛相處,也因元稹的愛讓女性在文學(xué)中占有了一席。最后劉采春與李冶、薛濤、魚幼薇共列“仙班”,被后人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
元稹評價劉采春的文學(xué)特長所說的《望夫歌》是用啰唝曲唱的,留下來僅六首,收在《全唐詩》里,頗有中唐“大歷十大才子”之一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之韻味:
(一)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jīng)歲又經(jīng)年。
(二)
情同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怨太陽偏。
(三)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dāng)卜錢。朝朝江上望,錯認幾人船。
(四)
那年離別日,只道在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五)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發(fā)黑無緣。
(六)
閑向江頭采白蘋,常隨女伴賽江神。
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
劉采春的結(jié)局不確定,一說是七年后她離開了元稹而獨身。一說是她被元稹遺棄后跳河自殺。而薛濤,則退隱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度過了余身,享年65歲。她們,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女性美的同時,又用悲涼的結(jié)局,為古代才女的不幸添加了新例。
趙嘏《長安秋望》詩意圖
到中唐,淮安文人中出了三位名人,一位是中唐文學(xué)代表群體“大歷十才子”之一的吉中孚道長,一位是傳奇詩人趙嘏,還有一位就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的劉采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