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子
2017/8/11 17:23:33 作者:星云 閱讀:5989 評論:條
我的收藏中,有一把篦子,是40年前母親買的。
那時的農(nóng)村還不發(fā)達,家家都很窮,物質(zhì)匱乏。人人一冬天不洗澡,只在過年時洗一把,然后就等夏天來了到河里洗。衣服是冬天時上身一件光棉襖,下面一件光棉褲,里面很少有襯衣襯褲什么的,且一穿一冬天,沒得換。一冬天不洗澡、不換衣,再加上人體皮膚的代謝物與灰塵,在棉襖里與汗液混雜在一起,人體溫度的恒溫構(gòu)成了一種能夠孕育虱子的溫床,于是,虱子從無到有地慢慢生長了出來。生長出來的虱子,還會“下蛋”,真的像微型的駝鳥蛋,我們叫“蟣”子,它們又很快會繁育下一代。
滅虱子,就要用到篦子,篦子是用竹子制成的梳頭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cè)有密齒,篦齒要比梳子齒更密,也是一種密齒梳,亦稱篦櫛、篦梳。
隔三差五,頭上虱子長多了,啃得頭皮癢癢,用篦子從頭腦門梳到后腦勺,然后取下一看,上面少說也有三五只黑色的虱子,還有許多白色的蟣子。然后,手劃過篦齒,上面的虱子和蟣子就落到腳下的烤火盆中,一陣劈拍炸響,那聲音聽起來可解恨了:我讓你咬我,送你上西天、送你上西天。
頭上的虱子,多半是黑的,而身上的虱子因為少見天日,個個白白胖胖,藏在衣服的皺褶中。冬天時,經(jīng)常見到村上人三五成群倚在朝陽背風的草垛根,曬太陽曬到身上冒汗,就將棉衣脫下,將一條條布縫搭頭處翻開捉虱子,那些虱子見到陽光,就活躍了起來,一只只往外爬,結(jié)果是爬出來一只就被消滅一只。
那時,農(nóng)村男女老少、家畜牲口身上全長虱子,多了也就不以為恥了,區(qū)別就在于你多我少,或是我少你多而已,想身上一只沒有,大環(huán)境下,也難避免。記得上小學時,上課時間,坐我前排一女同學長辮子上,有虱子徐徐爬出,在她長發(fā)上散步。我手癢癢,伸手就捉了來,她報告老師,說我揪她小辮子,我委屈地手一攤,一只大虱子在掌心,她頓時羞紅了臉。
兒時,我們一年四季經(jīng)常剃光頭,因為“光頭上的虱子是明擺著的”,虱子沒有棲身之處了,少長虱子,少麻煩。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人身上的虱子就基本上絕跡了,主要是因為生活條件好了,勤換衣服勤洗澡,還有就是各種洗滌用品的使用,徹底將虱子給消滅干凈了。篦子因為篦齒密,只能捉虱子和蟣子,不能梳頭,也就失去了用場,徹底地退出了舞臺,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