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葉,老淮安城內(nèi)外曾有兩座城隍廟。城內(nèi)的城隍廟位于老工會原址上,為舊時淮安府城隍;城北門外的城隍廟位于河北街陰陽橋東側(cè),為舊時山陽縣城隍。
相傳古時有一天,淮城內(nèi)有兩個學(xué)生為一個硯墨爭吵不休,張姓學(xué)生說李姓學(xué)生偷了他的硯墨,李姓學(xué)生說沒偷,兩人吵來吵去沒個定論,就跑到城隍廟,請求城隍老爺裁判定奪。不巧城隍老爺外出辦事去了,讓俗稱“代王”的文書代理廟堂事宜。哪知這“代王”昏庸無道,不諳廟事,還沒聽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武斷地判決李姓學(xué)生偷了張姓學(xué)生的硯墨。李姓學(xué)生不服代王的裁決,回家的路上大喊冤枉,情怒之下跌跤折斷了腿。
后來,城隍老爺回來知道“代王”判錯了案子,不敢再坐廟堂行事,連夜躲到城外河北街東邊漁濱河邊的高土丘上。人們白天將它從土丘上抬進城里城隍廟,它夜里還是跑到河北街來。幾經(jīng)折騰后,人們干脆就在此地為它再建了一座城隍廟,筑有99間半廟宇,民間有“此廟建到第100間就會倒塌,只能有99間半”之說。從此城內(nèi)的城隍廟為淮安府城隍;城外的城隍廟為山陽縣城隍。
新城隍廟落成后,城隍老爺愈加謹言慎行,事必躬親,重新挽回了民間信譽,香火日漸興旺,供奉亦多了。再看代王做了淮城城隍廟主事,因坐廟堂行不好廟事,逐漸失去了民間信仰,香火也日漸稀少,沒了供奉,廟門冷落佛事少,后就乘下河北街一座城隍廟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淮城外河北街的城隍廟香火仍很興旺。每到農(nóng)歷清明、七月半、冬至等大節(jié)期,遠在寶應(yīng)、阜寧、清江浦等地的善男信女們便成群結(jié)隊來此廟燒香拜佛,僧侶們也云集這里念佛經(jīng),做佛事。香火帶旺了城隍廟周圍相關(guān)行業(yè),許多臨街靠路的人家都開起了香店、燒紙鋪和紙扎坊等;也有人家開上了糖粥店、爛面行和小商品鋪子。生意和人氣一樣興旺,買賣和香火一般紅火。
尤其那趕廟會成為了民間一大盛事,引來四鄉(xiāng)八里的人前來觀光購物。做生意買賣的商販們沿街道路邊擺上了地攤, 招攬生意。間或還有撐花船、踩高蹺、敲十番鑼鼓等表演,廟內(nèi)廟外, 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傳說有一年七月半,前來趕廟會的人太多,人群中曾發(fā)生過踩死人的事,驚動了山陽縣令。
可惜“文革”時期,這座廟宇被人毀于一旦,現(xiàn)僅存下遺址了;廟門前一對正面朝南的碩大石獅,亦被造反派砸碎運到板閘石灰窯燒成了石灰,延綿多少年的一方廟市也隨之煙飛灰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