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西游文化 > 《西游記》與淮安地方掌故

《西游記》與淮安地方掌故

2014/7/19 11:00:20    作者:劉懷玉    閱讀:6408    評論:0

  《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故鄉(xiāng)淮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地處淮河南岸,大運河中段,歷來為軍事重鎮(zhèn)和南北交通樞紐。到了吳承恩生活的明代,淮安成了漕運咽喉,為江北一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當時,儒家的學說統(tǒng)治著人們的頭腦,道教、佛教的影響也相當深;窗渤莾肉钟^寺廟很多,有的供佛,有的奉道,有的祀水神,有的祀靈怪,名目繁多。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后,佛道大興,修建了大批的廟宇。據說單城內從都土地祠到東岳廟一條街上,就有十多個寺廟。吳承恩的父親吳銳即是一位好古的老人,他“遇好風日,即徐徐負手去,遍歷近郊古寺中,或大林下,俯仰徘徊焉”(吳承恩:《先府賓墓志銘》)。他的獨生愛子吳承恩小時候,大概常常就是他的伴行者,或者還能經常聽到吳老先生的即興指點。吳承恩就生長在這個環(huán)境之中。他經過耳濡目染,旁求曲致,獲得了大量的佛道故事,逐步領悟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為他后來創(chuàng)作《西游記》打下了思想基礎。吳承恩在《西游記》里寫了很多的庵、觀、寺、廟,無一不是以現實的寺廟作為基礎的。
  先以道教的庵觀為例,吳承恩家西邊不遠,河下的茶巷有一座天興觀。據《梓里待征錄》記載,該建于唐貞觀年間,梁棟均系楠木。后殿祀三官,丈六金身,手執(zhí)碧玉圭。中懸溫石琉璃燈,有丈余長,為明嘉靖年間置。中殿祀雷神,前殿祀真武,前門祀靈官。此觀基址古稱七泉山,相傳地下面有七口井。這便是他描寫道觀時可以直接臨摹的地方。
  城內西部太清觀街,就是因為這條街上有一座太清觀而得名的。太清觀原系唐代的白鶴觀,宋大中祥符年間改名天慶觀,元朝改名玄妙觀。明朝管理一府道教事務的道紀司就設在這里。經過多次增修以后,當時觀內有東西廊廡,繪以群仙、諸星、天地、水府之象,“金碧炳耀,鐘鼓鏗鍧,為具瞻于一郡”。(張益:《玄妙觀記》,載天啟《淮安府志》卷十九)這些壁畫為吳承恩描繪天上諸仙、水府龍宮增添了不少感性知識。
  紫霄宮在東門內,“故老相傳,宮創(chuàng)于晉,盛于唐,迄元季中微”。正統(tǒng)后復修,“二殿兩廡三門,道房庖湢,院四周繚以垣墻,次第完美更新,飾三清元帝圣像!霸簝群笥懈吒,大殿筑其上,名曰咬金墩。院中有皂莢樹一株,“大數十圍,系數百年物”。(金銑:《重修紫霄宮記》,載《山陽藝文志》卷二))很有點像《西游記》中“五莊觀”的樣子。院中有一口井,用長物探井底,有聲鏗然類銅,故曰銅井。
  勺湖北岸還有一座老君殿,原是唐代全真庵遺址,龍興寺僧又說是寺里的土地。元代河下天興觀化主鄧首素索要過。明洪武五年,道士袁道亨、陸子揚又要。后來龍興寺和尚爭不過,便說:“同是王土,建廟奉神,同是善證!奔醋屌c道家建成老君殿。正統(tǒng)八年,道士李洞然又重修過。(楊大伸:《淮安龍興禪寺志》卷一,另見正德《淮安府志》卷十)道釋兩家爭執(zhí)互不相讓,在《西游記》中是經常反映出來的。老君殿供奉的是道教始祖老子。當年高爐煉丹,香煙飄渺,這大概就是淮安的“兜率宮”了罷。
  此外還有雷神殿、東岳廟、二郎 廟等等。
  明代佛教在淮安的影響也很深,釋家的廟宇也是密布城內外的。比較有名氣的有龍興禪寺、開元寺、湖心寺、景慧禪寺、觀音臺山寺、地藏寺、通源寺等。開元寺在城內西南隅萬柳池南,唐開元五年賜以“開元寺”額。宋末兵廢,元代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與勝因禪院、廣福寺、慈氏院并為叢林。當時管理淮安一府佛教方面事務的僧綱司就設在這里。《西游記》第十一回,唐太宗賜唐僧以“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按,僧綱是一種僧官,起源于東晉,當時叫僧正。唐開成中設左右街僧錄,明代為僧錄司,各府設僧綱司。但是明代僧綱司與就城的僧錄司并不隸屬。《西游記》中多用明代官制,如錦衣衛(wèi)、司禮監(jiān)、大學士等,唐僧受封的“左僧綱”、“右僧綱”、“都僧綱”,也都是明代的官制。但這不是中央一級的官,在中央僧錄司里并無“僧綱”的職稱,只稱“正印”、“副印”。“僧綱”是府一級的僧官機關,內設都綱、副都綱,設官不給祿。吳承恩給唐僧加的這一頭銜,當是小時候耳聞目睹府城叢林這一套,隨意作的游戲之筆。
  淮安的庵觀寺廟中,要數新西門內龍興寺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影響也最廣。該寺建于西晉年間(淮安筑城之先)。泰始二年(266),有個西域高僧竺曇摩羅剎,晉言竺法護,又名敦煌菩薩,南游江左譯經。其時淮陰人庾希募里中夏寬的畦地四百余畝,筑壇起剎供敦煌菩薩譯經,落成時間為永嘉二年(308)。梁義凈撰《高僧傳》有竺法護傳,說他自西域而來,先后游歷敦煌、長安、洛陽等地,沿途譯出《光贊般若經》、《賢劫經》、《正法華經》、《大哀經》等共一百五十四部三百零九卷,大部分屬大乘經典。其中《正法華經》就是在淮安譯出的,因此庾希所建古剎初名便叫“正法華院”。據《淮安龍興禪寺志》載,幫助竺法護譯經的助手聶承遠、衛(wèi)仕度都是淮安本地和尚。梁《高僧傳》亦有他們的傳。東晉時這所古剎更名為《法華禪院》。后來因為香火日盛,僧眾漸多,便逐漸分出壽昌寺、天王寺、觀音院、定善院、上生院等九個寺院,稱為本寺的分派。唐太宗于貞觀三年命令天下,于晉以來各交兵處建立廟宇,超度陣亡將士。法華禪院的住持谷隱奉詔修繕禪院,并得到賜田一千畝。這段歷史被吳承恩敷衍為唐太宗游地府,枉死城中遇冤鬼,還魂后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并引出唐僧取經的故事。
  淮安龍興寺歷史悠久,有關的神話文字記載以及靈異故事很多,它給吳承恩《西游記》的影響,應當是很深的。
  《西游記》第一百回,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經事畢,復還靈山。如來加升唐僧大職正果,為旃檀功德佛,加升孫悟空大職正果為斗戰(zhàn)勝佛,加升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馬為八部天龍馬,俱成正果。然而,這幾個稱號佛經中是沒有的,多系吳承恩的杜撰。但是,這幾個不見經傳的稱號卻相當得體:孫悟空是個猴精,好斗,一往無前,每戰(zhàn)必勝,以“斗戰(zhàn)勝佛”稱之甚當;豬八戒為“凈壇使者”,如來自有解釋,因其“口壯身慵,食腸寬大”,給他這個“有受用的品級”,(吳承恩:《西游記》第100回)雖有揶揄意味,亦固宜也;至于唐僧為什么要叫“旃檀功德佛”,清人汪憺漪曾有箋評,他說:“唐僧為金蟬轉生,志潔行芳,取經一事,功德宏遠,故得稱‘旃檀功德’”。(《新鐫出像古本西游證道書》第100回)這里對“功德”二字的解釋,合乎情理,“旃檀”二字則不太妥當!办固础笔且环N木類,又名檀香,具有濃郁香氣。因此,汪便認為吳承恩取這名稱意在概括唐僧的“志潔行芳”。這種解釋不盡合理。整部《西游記》中,作者對唐僧其人,并無什么歌頌的意思,所以“旃檀”二字當有別指。其實旃檀佛原來是如來的偶像,其事與淮安地方歷史有密切關系。其中有一個為淮人所熟悉的故事:相傳釋迦牟尼在世時,拘睒彌國優(yōu)填王欲見無從,乃用旃檀木仿釋迦的形容造一偶像,謂之旃檀佛。這個偶像后來流入中國,在淮安龍興寺尊圣塔(即今之文通塔)中供養(yǎng)了三百一十七年。后來又離開淮安,流傳于各代的都城。元朝皇帝為了搞清楚旃檀佛像的來歷,以輔“政教之不逮者”,特組織集賢大學士李衎(kan)等人,“繙究毗尼經典,討論瑞像源流”。(程鉅夫:《旃檀佛像記》)延祐三年(1316),翰林學士程鉅夫奉皇帝旨意,根據這次討論研究的結果,撰寫了一篇《旃檀佛像記》。此記后來收入了他的《雪樓集》卷九中!堆羌酚诿鞒跽娇绦惺。明末清初人孫承澤,在他的《天府廣記》中,對此事記載亦頗詳細,摘錄如下:
  元學士程鉅夫云:釋迦如來初為太子,誕七日,母摩耶棄世,生忉利天。佛既成道,思念母恩,遂升忉利,為母說法。優(yōu)填國王欲見無從,乃刻旃檀為像。目犍連尊者以神力攝三十二工匠升忉利天,諦觀相好,三返乃成。及佛返人間,王率臣庶同往迎佛。此像騰步空中,向佛稽首。為佛摩頂受記曰:“我滅度千年之后,汝從震旦廣利人天”。像由是飛歷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龜茲六十八年,涼州一十四年,長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安三百一十七年,復至江南二十一年,北宋汴京一百十七年,北至燕京居圣安寺一十二年,北至上京大儲慶寺二十年,南還燕京內殿五十四年。丁丑三月,燕京火,迎還圣安寺五十九年。元世祖迎入仁智殿十五年,遷于萬安寺一百四十余年。蜀僧紹乾《續(xù)記》云:復居慶壽寺一百二十余年。嘉靖戊戌慶壽寺災,奉迎于鷲峰寺!湔f荒唐不足信,然佛之體制衣紋,踽踽欲動,非近代人所能辦。
  據《宸垣識略》卷四記載,清康熙五年,于明清馥殿舊址建弘仁殿,旃檀佛像即被迎奉于內。寺內有清圣祖的《旃檀佛西來歷代傳祀記》御制石碑及乾隆的御書碑。弘仁殿因此被稱為旃檀寺。清代乾隆年間,淮安人阮葵生在他的《茶余客話》卷二十二中,亦有一則文字專門談旃檀佛像的事。他說:
  旃檀佛像在淮安最久。唐太宗貞觀以后,自江左至淮,宋太祖乾德間復往江南,蓋終唐之世皆在淮矣!ㄒ韵挛淖钟涊d佛像來由及轉遷,與前引文同)淮安城西北隅龍興寺建成于晉大興二年,而盛于唐。西南有浮屠名敦煌塔,一云“尊圣”,蓋即奉供像之地。
  這里所說的“震旦”,是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佛經中多有之。旃檀佛像得釋迦摩頂受偈,飛歷西土,進入中國,很有點唐僧的樣子。吳承恩在《西游記》中,把唐僧寫成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因不聽說法,故貶其真靈轉生東土,固然是受了多方面的影響而寫成的,但與旃檀佛像西來,后來又離開淮安的事情的關系,卻是再明顯不過。唐僧是唐代的事情,而旃檀佛像終唐之世在淮。這對博覽群書,喜歡“旁求曲致”奇聞的吳承恩來說,極易產生影響,并把它吸收入書,故在唐僧成正果以后,給他一個“旃檀功德佛”的稱號。
  吳承恩對于旃檀佛像的故事是非常熟悉的。如來為母說法的忉利天,是佛教欲界的第二天,它與四天王天、須焰摩天(又稱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并稱為六天。忉利天又譯為三十三天,極高,在須彌山之頂。四方各有八大城,當中有一大城為帝釋所居。釋迦升忉利天說法時,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及諸大菩薩皆來集會,一切天帝天人龍神鬼王等,均至瞻禮!段饔斡洝分袔状螌懙饺鐏碚f法的場面,無不從這里得到啟發(fā)。
  淮安龍興寺的靈異故事見于書籍記載的很多。唐代小說《集異記》中有一則神仙震雷游戲的故事,今見于《太平廣記》卷三百九十四,題作《徐智通》。全文如下:
  唐徐智通,楚州醫(yī)士也。夏夜乘月于柳堤閑步。忽有二客,笑語于河橋,不虞智通之在陰翳也,相謂曰明晨何以為樂。一曰:“無如南海赤巖山弄珠耳。”答曰:“赤巖主人嗜酒,留客必醉。仆來日未后,有事于西海,去恐復為縈滯也,不如只于此郡龍興寺前與子較技耳!痹唬骸熬龑⒑螒颍俊痹唬骸八虑肮呕眱H百株,我霆震一聲,剖為纖莖,長短粗細悉如食箸。君何以為敵?”答曰:“寺前素為郡之戲場,每日中,聚觀之徒通計不下三萬。我霆震一聲,盡散其發(fā),每縷仍為七結!倍艘虼笮,約諾而去。智通異之,即告友六七人。遲明,先俟之。是時晴朗,巳午間,忽有二云,大如車輪,凝于寺上。須臾昏黑,咫尺莫辨。俄而霆震兩聲,人畜頓踣。及開霽,寺前槐林劈分散,布之于地,皆如算子,大小洪纖無不相肖。而寺前負販、戲弄、觀看人數萬眾,發(fā)悉解散,每縷皆為七結。
  《太平廣記》把這則故事歸入“雷類”。這里所說的“二客”,大概就是象《西游記》第四十五回中講的,車遲國中掌握“五雷法”的道士、神魔一類人物,或者就是雷神。吳承恩很熟悉唐人小說,對這樣一個以自己家鄉(xiāng)為背景的故事更當熟讀于心的。他在小說《西游記》中多次寫到雷神的活動:先是孫悟空被二郎神捉住以后,曾被雷部神用雷屑釘打,以后是涇河龍王帶著雷神等行雨犯天條,車遲國、金山、鳳仙郡孫悟空又曾請過雷公幫過忙。他在鳳仙郡勸善施霖,他直到九天應元府借點雷神,雷部的鄧、辛、張、陶就立即去行雷助雨。事后,鳳仙郡蓋起雷神、龍神等廟以答神功。
  提起雷神廟,淮安也有它的影子。前面我們曾提到,龍興寺有個下院叫積薪庵,位置在淮安西北城外河壖。元至元年間,龍興寺僧徒日眾,住持雪庵出常住錢三萬貫,買安樂莊民周子通的菜園地三十畝,派常住僧鑒清結庵積薪,因以積薪名庵,后派僧得果居之。元末毀于兵。明洪武三年(1370),基地被道家方士李子素所占,并立三教堂于其上。后來,河下天興觀的道士袁道亨又將三教堂升為雷神殿。盡管明代有些帝王崇奉道教,特別是嘉靖皇帝信道彌篤,曾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過“佑國康民雷殿”,但是天下各地仍以祭祀龍王、火神的廟宇為多。除了雷州半島例外,雷神祗多是與“風、雨、云”合為四部一壇供奉,專門祭祀雷神的廟宇并不多見;窗步ɡ咨竦,是因為“每每夏月有雷出于地中,人驚異之,故構宇以祀雷神”。全廟有三座大殿,前祀天尊,中祀三清,后殿于雷部神將中獨祀陶、許二神。
  淮安雷神殿中,本來“有陶許二神像,已塑于天尊之旁”,后來因為陶、許二神不但能行雷助雨,而且還能兼營“醫(yī)業(yè)”,“屢顯異以醫(yī)人之危疾,獲痊者眾,不敢忘報本也,乃于二殿之后構殿三楹,以專祀陶、許之神!保畈拢骸吨匦蘩咨竦钣洝,見《山陽藝文志》卷二)這與雷神于鳳仙郡有德,鳳仙郡為之構雷神廟的情況十分相似。淮安祭祀雷神的廟不叫雷神廟,而叫雷神殿,為什么呢?金銑《重修雷神殿記》中說:“凡黃冠奉神之所皆曰廟,茲不曰廟而曰殿,尊嚴之也!眳浅卸髟凇段饔斡洝分须m然仍稱鳳仙郡為雷神所建的廟為雷神廟,但是,他以淮安雷神殿為模型是非常明顯的!段饔斡洝分性岬降睦咨,有鄧化、張蕃、陶、辛等幾位,當即淮安雷神殿中的陶、許一流人物。又《西游記》寫“九天應元天尊”形象一般化,寫到雷部神將,卻極為生動,而最后在鳳仙郡上空現出“真身”的也是雷將,可見雷部神將在他頭腦中的印象,比起天尊來要深得多。這是因為淮安人于雷神殿中最尊崇陶、許二神的緣故。
  無獨有偶,與唐人徐智通目擊之事相類的還有一事。故事發(fā)生在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身上。其故事仍然是以淮安龍興寺作為背景的,見于吳玉搢的《山陽志遺》卷四,吳云:
  宋元祐間,蘇東坡在淮,時方初冬,有漁舟泊于龍興寺東橋側。更闌夜靜,漁人尚未寢,聞橋上兩人坐談。一曰:“爾明日何往?”一曰:“往羅浮,兩日便回,回作一戲法與爾看!睗O人心甚疑之,兩日后早起往候。時天宇晴霽,至日午,天陡變,雷電交作,煙霧濃靄,晦不見人。時廟前貿易之人,頭發(fā)蓬起,或男子發(fā)結婦人發(fā),或老人發(fā)結孩稚發(fā),百貨狼籍委地。東坡目擊其事,因作《十月六日在楚州記所見》古詩云:
  風高月暗云水黃,淮陰夜發(fā)朝山陽。
  山陽曉霧如細雨,炯炯初日寒無光。
  云收霧卷已亭午,有風北來寒欲僵。
  忽驚飛雹穿戶牖,迅駛不復容遮防。
  市人顛沛百賈亂,疾雷一聲如頹墻。
  使君來呼晚置酒,坐定已復日照廊。
  恍疑所見皆夢寐,百種變怪旋消亡。
  共言蛟龍厭舊穴,魚鱉隨徙空陂塘。
  愚儒無知守章句,論說黑白推何詳。
  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飲此觴。
  前面吳山夫的話與后面蘇東坡的詩,似有不一之處,蘇詩中只字未及神人對言之事。然蘇詩確實是有的,載《東坡集》卷三,題為《十月六日記所見》。據吳山夫講,天啟《淮安府志》中錄有這首詩,然未詳記此事,至康熙年間修志時,便連詩也被刪除了。乾隆年間吳山夫復將此故事記載下來。由此看來,這個故事流傳已經很久了。
  值得注意的事情是,這個故事雖是《徐智通》的翻版,但是增加了風的活動。吳承恩在《西游記》中多次寫風,有的是孫悟空自己弄的,有的是妖魔使的。第三回寫孫悟空到傲來國取兵器,就是先弄風,然后混水摸魚亂中取物的。其中有一段韻文描寫那陣狂風:
  炮云起處蕩乾坤,黑霧陰霾大地昏。
  江海波翻魚鱉怕,山林樹折虎狼奔。
  諸般買賣無商旅,各樣生涯不見人。
  殿上君王歸內院,階前文武轉衙門。
  千秋寶座都吹倒,五鳳高樓幌動根。
  這一段韻文對風的描述,與東坡的詩極相似,但比東坡的詩更為突出,對魚鱉之類的描述也頗生動,整個混亂情況更非“市人顛沛百賈亂”一句所及。蓋東坡寫實,而吳承恩是在弄神的緣故。但是,后者脫胎于前者的痕跡,卻是明顯可尋的。
  《西游記》第十六回,孫悟空在觀音院賣弄寶貝袈裟,觀音院的老和尚金池長老見了以后,便想謀奪唐僧的這個寶貝,居然起了謀財害命之心,放火燒唐僧住的房子。孫悟空機靈,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他到天上向廣目天王借了“避火罩兒”罩住唐僧、白馬、行李,護著放袈裟的方丈。以后他不去救火,反而放風,把一個觀音禪院幾乎燒光了;窗昌埮d寺也有類似的故事。與吳承恩同時代人王兆云,他編了一部民間故事集《湖海搜奇》。在這本書的卷上,有一則名曰“龍興寺火兆”,現轉引如下:
  淮陰龍興寺素雄麗。正德六年,湖水溢,民避居于寺中。半月許,污穢殊甚。僧雖苦之而不能禁。月余,一青巾白袍者至,年可三十余。周行廊殿,入室,僧不為禮;坐定,亦不奉茶。乃問曰:“此地有饑民住否?”曰:“有之!薄岸U堂有諸?”曰:“惟禪堂無有!彼旄嫒,僧亦不送。其夕居民皆見郡僧荷擔自寺中出,皆向西而行。以為寺中安得有僧如許,且形狀怪異可疑。入寺問之,皆云不知。明日雷雨大作,火自后殿起,至山門,俱成煨燼,惟禪堂巍然如魯靈光。乃知昨青巾者為火部神將,而群僧則羅漢云。
  觀音院的火是人放的,龍興寺的火是火神弄的,火的起因不相同,但結果卻非常相似:由于神力的護佑,方丈、禪堂能在一片火海中獨存。很難說吳承恩描述觀音院的火,沒有受這個故事的啟發(fā)。正德年間龍興寺遭火災是真實的事情。因為火起的特別,火后只剩下禪堂,顯得很奇異,又是產生在這個千年的古剎中,自然會產生各種奇異的傳說。正德六年,吳承恩出生不久,正是童年時代,很容易聽到這些神話傳說。麻城人王兆云《湖海搜奇》中的這則故事,肯定是淮安人傳出去的,而后被他搜集到的。吳承恩當然比王兆云更有條件搜集到這個故事,并把它寫到《西游記》里去。
  淮安城內西南隅,萬柳池南端,唐宋時有一道家的古廟,叫紫極宮。據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一記載,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兩京及諸州各置元元皇帝廟,京師號元元宮,諸州號紫極宮!边@個紫極宮大概就是那個時候建的。宋代中期曾改名“靈慈宮”,明代又改為“天妃宮”。這個紫極宮很名氣的,據說有不少靈異故事。葉夢得的《避暑錄話》卷下,記載了其中一則:
  楚州紫極宮有小軒,人未嘗至。一日,忽壁間題詩一絕云:“宮門閑一人,獨憑欄桿立。終日不逢人,朱頂鶴聲急!毕鄠鳛閰味促e也。余嘗見之,字半剝去。土人有危疾,刔其黑服,如黍粟,皆愈。
  《西游記》中只字不提八仙故事,甚至連八仙人物名字都未曾提到過,書中似乎找不到受呂洞賓的什么影響。然而,唐僧取經途中,動輒見到天空飄下一張偈子來,預示著前途的吉兇,倒頗類似出現于紫極宮壁間呂仙題詩。刮紫極宮壁間字跡黑灰治病,而且十分靈驗,給《西游記》的影響就更加明顯了!段饔斡洝返诹呕,孫悟空在朱紫國給國王治病,用的也是藥典中絕無的奇方:竟用鍋臍灰入藥,美其名曰“百草霜”;還用馬尿調成丸劑,稱之為“烏金丹”。朱紫國王吃下去以后,竟將凝滯在肚子內三年的粽子蕩滌出來,立即“漸覺心胸寬泰,氣血調和,就精神抖擻,腳力強健”。吳承恩幼年起即好奇聞,愛讀唐人傳奇故事,并善于移植騰挪。他用他那生花妙筆,將墻壁灰改創(chuàng)為鍋爐臍灰,并產生更為奇妙的效用,使他的巨著《西游記》增加一個耀眼的發(fā)光點。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還記載了淮安紫極宮的另一則故事:
  近世有孫賣魚者,初以捕魚為業(yè),忽棄之而發(fā)狂。我始未之重,稍言禍福,無不驗者,遂爭信之。晝往來人家,終日不停足,夜則宿于紫極宮。災福亦不問,或謬發(fā)于言語,或書于壁間,或笑或哭,皆不可測。久而推其故,皆有所為也。宣和末,嘗召至京師,狂言自若,或傳其語有譏切者,罷歸,固與當時流輩異矣。兵興,不知所終。
  《宋稗類鈔》卷之一《符命》三十九也記載了他的異聞:
  楚州有賣魚人姓孫,頗知人禍福,時呼“孫賣魚”。宣和間,上皇聞之,召至京師,館于寶箓宮道院。一日,懷蒸餅一枚,坐一小殿。時日高拜跪既久,上覺微餒,孫見之,即出懷中蒸餅云:“可以點心”。上訝其異,然未肯接。孫云:“后來此亦難得食也”。時莫悟其言。明年遂有沙漠之行。
  孫賣魚的奇聞,淮安地方志亦有記載,例如同治《重修山陽縣志》卷十二云:
  孫賣魚者,嘗酷暑賣魚市上。遇道士,曰:“能飲我,魚餒可活也。”則以斗酒飲之。劇與談論,自是言禍福輒應。宣和中,召至京師,賜號“塵隱處士”,復還楚州。靖康初,嘗居亳州太清宮。忽大哭,人莫之喻;蚋`記其時,乃汴京陷日也。
  這個孫賣魚,先是一個漁夫,還自己賣魚。后得異人傳授,能使死魚復活,并能未卜先知未來事!段饔斡洝返诰呕亍霸卣\妙算無私曲”中,在那個漁翁張稍和算卦先生袁守誠身上,恐怕都有孫賣魚的影子。只是袁守誠的先知本領更為奇特,竟能算出在哪兒下網能取到魚,什么時刻下雨,雨量多大,甚至精確到用點數來表示;窗渤莾冗^去有孫賣魚的一處遺跡,是一座橋。正德《淮安府志》卷五稱之為“升仙橋”,注云:“在治西駙馬巷,俗傳州人孫賣魚于此升仙去,故名!鼻宄鯊堷櫫摇痘茨显娾n》則稱為“等仙橋”。他說:“舊城駙馬巷有望仙橋,相傳(塵隱)處士于此仙去,又稱‘等仙橋’!眳浅卸鲗τ谶@一故事相當熟悉。他在他的散曲《南呂一枝花·壽丁忍庵七十》中談到淮安古跡時說:“唐時萬柳池,晉代燒丹灶,劉朝招隱地,宋室等仙橋!薄八问业认蓸颉本褪钦f的孫賣魚的故事。吳承恩在這里將孫賣魚的故事,與王喬在七十二福地之一的缽池山煉丹、漢朝征召枚乘、唐代白居易、劉禹錫與郭行余在萬柳池唱和相提并論,可見孫賣魚的形象給他的印象是多么深刻。
  宋代筆記《錦繡萬花谷續(xù)集》卷九“淮安軍”條下,記載著淮安紫極宮另外一件事:
   [畫猴] 李伯時嘗于紫極觀壁間,畫猴戲馬,馬驚而圉人鞭之。時稱奇筆。
  正德《淮安府志》卷十四,對此也有記載。在“紫極宮”條下云:
  宮在城西南隅。宋熙寧中(1008—1077)楊杰作記云:嘗有神仙游于此,題于壁。筆漬入,刮之不滅。又有李公麟畫猿戲馬,,馬驚而圉人鞭之。時稱奇筆。陳師道有詩云:“沐猴自系馬自驚,圉人未解猿馬情。猴其天資馬何罪?意欲防患又傷生。異類相宜亦相失,同類相傷非所及。志行萬里困一蹶,吐豆齕荄甘伏櫪!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是宋代的大畫家,以畫人物和馬見長。他在淮安紫極宮畫有“猴戲馬”,引來文人學士作記作詩,流傳后世。吳承恩天資聰明,于學無所不窺。少年時即愛作畫,并有“通神佳手”之稱。家鄉(xiāng)有此名畫,吳承恩可以經常觀摩,也可以從書籍中讀到,因而他對李公麟的畫技非常熟悉。有一次,他看到《石鼎聯句圖》時,便能立即鑒定出“計必是龍眠一流人”所作。他不但對李公麟的畫技印象深刻,而且對李所作“猴戲馬”的畫意也有獨特的領悟。中國古書中有在養(yǎng)馬的棚子里養(yǎng)一只猴子,就可以使馬不生病的說法,吳承恩據此給猴王悟空取了個“弼馬溫”的別號。“弼馬溫”實為“避馬瘟”的諧音。但《西游記》中弼馬溫并不僅以避馬瘟為了事,實為養(yǎng)馬的頭兒,凡是馬見了他都害怕。第十四回,孫悟空從五行山下石匣中解脫出來以后,唐僧的馬見了他就“腰軟蹄矬,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立站不住”。第五十六回,豬八戒趕馬,馬不懼他,仍緩行不緊。孫悟空“把金箍棒幌一幌,喝了一聲,那馬溜了韁,如飛似箭”,竟一直走了六十多里才放慢。吳承恩解釋說,就是因為孫悟空被封過“弼馬溫”,所以“是馬皆懼猴子”,連這匹龍變就的馬也怕他。李公麟在淮安畫的猿戲馬,馬驚而圉人鞭之,正可以給吳承恩這種啟示。
  中國古代傳說、故事或小說中,大凡英雄人物,在出生問題上往往異于常人,有一個獨特的神奇的方式。例如,后稷為其母踐巨人腳印而懷孕所生,老子為其母懷孕七十二年剖腋而生,等等。《西游記》中的主要人物孫悟空也不例外,而且更加奇特:不是父母所生,竟是石頭里迸出來的。初迸出的是一個石頭蛋,見了風就化成石猴,后來成了大名鼎鼎的齊天大圣。石頭生人,是古代神話中主要模式之一。大禹的妻子化為石,石破而其子啟生。這是上古神話,以后歷代亦有之。在明代,吳承恩出生前不久,淮安一帶即有“石中人”的傳聞。事見陸容的《菽園雜記》卷五:
  成化間(1465—1487),漕河筑堤,一石中斷,中有二人,作男女交媾狀。長僅三寸許,手足肢體皆分明,若雕剝而成者。高郵衛(wèi)某指揮得之,以獻平江伯陳銳,銳以為珍藏焉。此等事,雖善格物者莫能究其所以。
  漕河即運河,明代有專管運河運糧事務的機構──漕運總督府設在淮安;平江伯陳銳就是當時的漕運總兵,所以這一次發(fā)現便被立即送到淮安來!遁膱@雜記》成書于成化末年。 到了嘉靖三十九年,潘塤纂集的筆記《楮記室》第十三卷中,也收錄了這則傳聞。此足見這一傳聞在當時是廣泛流傳的,對于吳承恩寫《西游記》肯定有啟示作用的。潘塤是吳承恩的長輩,曾任過河南巡撫,中年被貶回鄉(xiāng),屢薦不起。吳承恩是久困場屋的老貢生,他們在思想上與志趣上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二人之間的關系很深厚,潘塤很器重吳承恩的才華,常與之詩文往還;吳承恩很尊重潘塤,曾以歐陽修與蘇軾、韓愈與賈島來比擬他們之間的關系。嘉靖三十四年,潘編了一部《淮郡文獻志》,吳承恩曾參與“敘訂”。潘纂集的《楮記室》,說不定吳承恩也參與了編選工作,因而這本書中收集了不少關于《西游記》的異聞;蛘呤桥藟_傳染了“愛奇聞”的習性,主動搜集了有關《西游記》的材料,供給吳承恩參考使用。
  《西游記》第十三回,唐僧在寶象國金殿上,曾被黃袍怪點化成一只“斑斕猛虎”。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中,人化為虎的故事非常多,吳承恩寫作《西游記》時,可以從中任意擷取,化為新的故事。其中有關淮安的異聞,更容易被吳承恩采用。王兆云《湖海搜奇》卷上還有一則異聞,題為“人化虎”:
  南津胡侍郎璉,為廣東副使日,有治民得疾,伏枕甚久。忽嗜食生物,魚肉之類,命家人不得烹煮。久之,兩足生毛,次及股,次及滿身,皆變成虎形,惟首尚人。求觀者眾,乃伏于床下,命家人勿聽人入。已而兩頰生毛,跳躍欲去。里甲告官,笞殺之。
  王兆云的這則故事原材料很可能是胡璉提供的。胡璉是淮安府沭陽人,但世代住在淮安府城內。南津是其別號。同治《重修山陽縣志》卷十五云,胡璉“以南京刑部郎中出為廣東兵備副使,積官戶部侍郎,致仕。深于經術,里居教授,門徒甚盛,如鄒守益、程文德,皆受業(yè)弟子”。他是吳承恩的長輩,據說胡璉曾在淮安龍溪書院講過學,也是吳承恩的老師。吳承恩的《射陽先生存稿》中,有幾篇為胡家而作的障詞,據障詞中的語意分析,承恩還與胡家有親戚關系。這則來源于胡璉“見聞”的人變虎的故事,自幼愛好奇聞的吳承恩當然更容易聽到它。這無疑可以作為促成他寫人變虎故事的一個重要因素。
  淮安是我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我們的祖先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遺產,產生并流傳著許多美麗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傳說,造就了一個肥沃的文學土壤,因而出現了一輩又一輩的文化名人和一大批文學作品。外地的許多文人,也經常喜歡以淮安地方故事為作品的題材,或者以淮安為作品的背景。吳承恩是位通才,生于斯,長于斯,從小便接受了文學營養(yǎng)的滋育,產生了寫作神魔志怪小說的動機,并將淮安的歷史傳聞、地方掌故,騰挪進他的小說《西游記》中去,使他的小說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