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中黨校舊址,解放后,改為三廟小學
2011年,筆者參加淮安區(qū)革命遺址普查工作。根據區(qū)黨史工委提供的普查目錄:華中分局黨校救校址,設在河下三里廟。 據淮安縣黨史資料記載:“華中分局黨校于1946年7月初,在淮安縣河下鎮(zhèn)三里廟創(chuàng)建。由華中軍區(qū)司令員張鼎丞兼校長,副校長余立金,教育長劉清揚。學員134人。鑒于戰(zhàn)局所致,黨校于9月中旬撤銷”。
普查小組在河下普查時,咨詢了對建國前的河下歷史比較了解的多位老人,他們都講河下沒有三里廟。后我又回家查閱了《淮安文史資料》第四輯,書中的“淮城寺廟名稱及其概況一覽表”,此一覽表中也無三里廟的記載。
由于所普查的黨校遺址地點,存在著有誤之處,讓參加的普查同志,為找不到三里廟而迷惘之際。同年5月,我在河下古鎮(zhèn)擔任義務講解員期間,相識了多位熟諳古鎮(zhèn)歷史掌故的老人,一次在古鎮(zhèn)內的效媧泥藝館,同塑藝人潘玄武先生,談到上次普查革命遺址工作時,所遇到華中分局黨校舊址一事。沒想到潘玄武先生說:"你所說的不是三里廟,而是三奶廟",是在距離河下約七、八里遠,西北方向的徐楊鄉(xiāng)境內。
后在潘玄武先生熱心引導下,筆者同淮安區(qū)歷史文化研究會毛鼎來、樊國棟、祁宏等人,一起來到潘玄武先生的親戚家。徐揚鄉(xiāng)的葛寄明老先生家,經老人講述后,才知道三里廟,實為三奶廟之誤,是因廟中供奉的“三個奶奶”即<封神榜>里的靈霄、碧霄、瓊霄三個俗神,說白了就是送子菩薩,故稱“三奶廟”。三奶廟所在的村子,便取廟名用作村名,屬徐楊鄉(xiāng),該鄉(xiāng)于2002年劃歸淮安市經濟開發(fā)區(qū)。
后又在葛寄明老先生的帶領下,來到廟宇舊址。原先的廟宇山門,早已改作"三廟小學",及"徐楊鄉(xiāng)三廟村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的八字大門。
進入山門內呈當地“四合頭” 的建筑格局,即朝南的大殿和朝東、朝西的配殿,好似“口”字形 。廟宇山門朝南,廟宇建筑為坐北面南的三間大殿;院內東側為坐東面西二層 小樓的東殿三間;院內西側為坐西面東的西殿三間;院內西南角,長有一顆笆斗粗,兩人合抱不過來的高大銀杏樹。黨校舊址后改為三廟小學。
據當地老人回憶,黨校的男女學員都穿新四軍的灰色軍服,每天早晨出操、唱歌。由于校舍緊張,從蘇中來的學員,住在李雪玲家的西屋,李家的住房條件稍好些,屋子為“瓦拱嘴”(即屋子檐口鋪小瓦,其余都是用紅草或麥秸苫頂)。屋墻系“內生外熟” (即屋子面墻的外側用青磚錯縫壘砌,墻內側用土腳壘疊的“土腳墻”)。
位于廟內西殿的黨校大廚房,砌有大鍋灶,煙囪豎到屋頂外,燒灶的柴禾,都是從里下河的綠草蕩一帶,用小船運來的湖灘上生長的紅草。大灶里端的最大一口鐵鍋上,加了特制大甑子,專門用來蒸飯,蒸的都是紅糙米。早晚吃的小菜用黃豆煮成,為變換花色,將黃豆炒熟后,放進鹽水煮一下,就是俗稱的“鹽豆子”。
華中黨校從成立到撤銷,雖然只有兩個多月短暫的時間,但學員經過黨校富有成效的學習培訓,提高了文化水平和軍事素養(yǎng)。雖是提前結業(yè),分配到部隊,在各項工作中發(fā)揮了主力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