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荔孫創(chuàng)建淮安江北慈幼院
2017/11/27 13:35:09 作者:咸高軍 閱讀:6316 評論:條
著名銀行家談荔孫一生熱衷于教育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他在淮安最著名的善舉乃是創(chuàng)辦淮安江北慈幼院。
1921年夏,霪雨連綿,高寶湖倒灌,白馬湖決口,洪水泛濫成災。運河兩岸一片汪洋,農家田廬人畜損失無算,逃得性命者露宿在老淮安西門外老人塘一帶,無衣無食,嗷嗷待哺。士紳田魯漁(著名作家袁鷹的祖父)、郝硯樵主持義賑。設藥局,募義款,肆力救災。田魯玙還赴北平,向淮安銀行家朱虞生、談荔孫、周作民及陳瀛生募捐。后來賑災有一筆余款,談荔孫提議創(chuàng)辦一所平民學校――江北慈幼院,收養(yǎng)無家可歸孤兒和貧苦人家的孩子,教他們讀書習藝。學生食宿在院,不收費用,還提供統(tǒng)一服裝。
1923年,淮河、泗水交替發(fā)生旱災和水災,饑荒接連發(fā)生,很多的孤兒流離失守,觸目驚心。談荔孫心中裝著收養(yǎng)、撫育江北兒童的事。于是,他召集江淮有名望的人,如朱虞生先生、周作民先生、陳瀛生先生等諸位君子,籌劃教養(yǎng)孤兒的計策。并且在各方倡導集資,設立基金;窗驳拈_明鄉(xiāng)紳田魯漁、郝硯樵、王慕莊、王澤民、徐紹全等諸位君子多次贊助募捐。當集資夠數時,談荔孫建議創(chuàng)設江北貧兒院(慈幼院)基金,請以上諸君子擔任董事。他因最為全力,則被推選為董事長;I議粗定后,他很快就聘請宿遷人李宏増(字翼唐)先生任籌備委員會委員。李先生是他的弟子,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是學習優(yōu)秀,思想深刻的杰出人士,對于教育尤為熱心,就是他后來向談荔孫建議,將“江北貧兒院”改稱“江北慈幼院”的。
談荔孫在創(chuàng)立江北慈幼院的過程中,是先從調查 “北平香山慈幼院”、“北平孤兒院”、“龍泉孤兒院”開始,再對江蘇屬地的上海、南京、鎮(zhèn)江、揚州各地的孤貧、幼稚、教會、教養(yǎng)院的狀況進行考察,最后是調查了蘇北各地孤貧、幼稚、教會、教養(yǎng)院情況。談荔孫對各地現狀了如指掌后,不久就決定成立江北慈幼院籌備處,地點設在淮安的四公祠。但收養(yǎng)兒童的事日益繁多,籌備處謀求拓建屋宇,他們先是選中前清漕運總督和督察院的兩院遺址,但是房屋太過破舊,不適合使用;又因這個地方為某軍駐地,再三再四地與他們商量,也不能全部騰出用地,于是,只得購置部分舊屋,重新修葺,擴建院落和房舍,為的是一勞永逸。后來,經朱虞生先生介紹,由談荔孫為主籌集、捐獻了十萬元基金,用四萬元買了周姓鹽商的一所私人住宅(五六十間房屋)作為院址。其中包括楠木廳房和松、柏、桐、椿的主屋共五進,從前到后每進都有走廊,陰雨天不濕腳,可以從大門走到后面。又用二萬元購置了校具教具等設備。還有四萬元存放銀行作為流動基金。每年談荔孫、朱虞生、周作民及陳瀛生各出2千元作為正常經費。
1926年夏,籌備完成,慈幼院開始招生,參加應試的人如同趨向父母的懷抱,非常踴躍。最終,院方錄取了80人。進入秋天,院方舉行開學典禮,淮安的名流和慈幼院的孩子的親屬紛紛趕到慈幼院,參觀典禮的多達千余人,為當時人們所稱道。
江北慈幼院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生活管理、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來源等方面獨具特色,與同時代的一般小學有所區(qū)別。辦學第二年,除教一般小學課程外,還開設了勞作、簿記等學科,十分重視“自立自強”和“手工勞作”教育。
1927年,談荔孫乘返回故里探親之便,到院里視察,對全院師生員工講了話。他說:“為了走上振興實業(yè)的道路,改變地區(qū)經濟面貌,就要辦好地方教育。將來也可以與北平香山慈幼院掛鉤(香山慈幼院規(guī)模較大,包括小學、中學、大學)。談荔孫有心擴大 “江北慈幼院”的規(guī)模,以使其包括小學、中學、大學,進而有選優(yōu)派遣出洋留學的設想。
1930年,談荔孫、朱虞生先后去世,經費枯竭,江北慈幼院堅持到1932年,不得不停辦。江北慈幼院前后辦了七八年,在社會上引起很好的反響,留在了淮安人的記憶之中。
江北慈幼院停辦后,第二任院長何寶善在原址上創(chuàng)辦了“淮安私立集一圖書館”!凹弧闭撸x書人每人集資一文錢是也。集一圖書館,是淮安文人傳統(tǒng)的“灑掃會”基礎上創(chuàng)辦起來的,以解決窮苦學子想讀書而又買不起的困難。圖書館于藏書1703種,5767冊。何寶善考慮近代翻譯書籍增多,“古籍仍依四庫前例酌參子目”,根據美國教育家“杜威分類法”加以裁并,遂編成《淮安集一圖書館分類法》,書目有11大類,每大類9—12個小類,共計120個類目。田魯玙還為何著《分類法》寫了序。集一圖書館還藏有一部分明版書,私人捐贈的別集木刻版,鉛字版多種,后大部份在淮安淪陷期間散失,十分可惜。
1934年,圖書館停辦。后地方先后在這里辦了地方政府和有識之士曾先后辦過上海江淮中學淮安分校、淮安縣初級中學、中山小學、忠孝鎮(zhèn)國民中心小學、瞻岱小學、江蘇省淮安師范附屬小學、淮安市楚州小學。2003年8月,定名為淮安市楚州實驗小學。進入新世紀以來,為了推進教育均衡,進一步放大楚州實驗小學的品牌效應,又創(chuàng)辦了周恩來紅軍小學,并于2010年,由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命名,在老一輩革命家后代和234位老紅軍戰(zhàn)士關心下,由楚州實驗小學、周恩來紅軍小學組建,成立了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2013年、2014年,集團又新增了周恩來紅軍小學西校區(qū)和周恩來紅軍小學東校區(qū)。
九十年的奮斗不息,九十年的春華秋實。九十年來,在艱難的跋涉中,雖然學校幾易校名,但每一個校名背后都是一首首輝煌的教育之歌。特別是集團成立后,徜徉集團四個校園,風景處處皆好。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閱覽室、報告廳、微格教室、塑膠操場、音樂舞蹈專用教室等一流教育教學設施,為廣大學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宏偉大氣的校門、開放式的圍墻、配套的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為廣大學子構建了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籃球場、排球場、運動場,為廣大學子提供了強身健體的鍛煉場所……前進中的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積極推進“1234”強校策略,秉承讓學!俺蔀槊篮檬挛锏膱A心”一個核心辦學理念,圍繞“弘揚紅軍精神,傳承恩來風范”兩翼齊飛舉措,弘揚“紅色傳承、綠色成長、金色童年”三色文化,實施“四輪驅動”——“建美觀校園、育美德學生、做美麗教師、鑄美妙課堂”,已成為全國百所紅軍小學對外展示素質教育的窗口。
“發(fā)揚江北慈幼院精神,辦好新時代教育”。這是著名作家袁鷹聽說祖父田魯漁當年任主事,由談荔孫創(chuàng)建的江北慈幼院已經演變、發(fā)展成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時的題詞。拳拳深情,殷殷囑托已經化作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傳承談荔孫精神的動力。當年的江北慈幼院,如今的周恩來紅軍小學教育集團,猶如一卷永遠也書寫不盡的山水詩篇,厚載著歷史的積淀,高揚新時代的精神,在托起明天太陽的路上不斷譜寫更加壯美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