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名稱的由來
2015/6/12 14:45:05 作者:李壽昌 閱讀:12631 評論:條
古今史志和有關(guān)文獻對山陽名稱的由來說法有四種:
一、“因山而名”之說
《缽池山志•敘》云:“淮安舊縣治曰山陽,以位于缽池山南而名焉者也!
《淮安藝文志》載朱涵《缽池山煉丹臺仙跡記》云:“郡城西北二十里,有山曰缽池,盤紆凹曲,形若缽盂!薄耙卦谏街希室陨疥柮。”
《淮安縣地名錄》云:“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設(shè)山陽郡,治山陽縣,因西北曾有缽池山,故名山陽!
乾隆《山陽縣志》中,張檢討鴻烈曰:“至於寰宇內(nèi)山陽凡四:在河內(nèi)者,太行山之陽;在兗州者,泰山之陽;在陜西者,商山之陽;其淮安山陽,或謂指缽池山而言。予謂太行、泰山、商山,乃天下名山。缽池山,一年阜耳,安得指此名縣耶?”
缽池山究竟是怎樣的山呢?
《明一統(tǒng)志》云:“缽池山,在府城西一十五里,形如缽盂。故老云:昔仙人王喬(周靈王太子晉,字子喬)煉丹于此。山中一方土赤,草木不生,是其驗也!
《欽定大清一統(tǒng)志》云:“缽池山,在山陽縣西北十五里,以形似名。岡阜盤旋,凡八九里。杜光庭七十二福地,此其一也。今堤此,以御河患!
同治《山陽縣志》云:“缽池山,在治西北十五里,岡阜盤紆,外高中凹,形如缽盂。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記》載:此山為七十二福地之一。相傳王子喬煉丹于此,丹臺、丹井,皆在其下。臺旁有祠,杞子喬像。邑人朱涵為之記!
《淮陰城鎮(zhèn)史話》對缽池山的概況及其消逝原因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缽池山原是一個“附培樓之末”的岡阜,漫山赤砂,卻無片石!爸茉芽墒镌S,環(huán)以水”,形如缽盂,因而得名。過去山上古跡很多,有傳為王子喬煉丹的丹臺、丹灶及棄丹的丹井,有專祠王子喬的顯真亭,山子湖心有愛蓮?fù),還有隱士的住宅、名流的陵墓點綴其間。最值得一提的是,山陽還有建于宋末的景慧寺。該寺“背淮面湖,境最清曠!彼碌囊(guī)模一度很大,有山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蘭堂、祖師堂、法堂、異廬閣、藏經(jīng)樓、寶塔及僧眾飯食起居的處所等!俺潜奔t樓望里開,蘿松柏似天臺!闭驹诨窗渤潜遍T,就可望見景慧寺的紅樓重疊、藤蘿含煙。而山為水環(huán),魚鳥嬉戲,此境直如蓬萊仙境。山上的乾元道院也很有名。乾元道院毀圮后,又建有三元宮。然道佛并存一彈丸小山,卻頗有些不倫不類的。遺憾的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黃河暴漲,在老壩口決溢,【注:道光元年(1821年)曹鑣著《淮城信今錄》卷五云:“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卯時黃河老壩口潰!薄繘坝康臐崃髦睘a東南,水入馬家蕩、射陽湖和淮安三城,板閘及河下湖嘴一帶水深及檐。待決口堵塞,洪水消退,當(dāng)其沖途的缽池山,已只剩下一個高土坎了。可憐歷代經(jīng)營、歷時千年的古跡、古剎同時毀于一旦,而環(huán)山的山子湖則淤為平陸。缽池山的赤砂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近幾十年來,由于濫采濫挖,把大水后尚存的那點高土坎也夷為平地。所以,現(xiàn)在的缽池山,只能比劃其方位,而尋不出什么痕跡了。
二、“因水而名”之說
乾隆《山陽縣志》在【辨訛】中稱:“此地舊為淮陰、射陽二縣地,晉安帝義熙中始置山陽郡,縣亦同時并立。自晉以前,此地不稱山陽。雖有山陽池、山陽瀆、山陽灣之名,而未嘗以名郡縣。”在【古跡】中稱:“山陽池,三國志蔣濟傳:魏文帝欲燒戰(zhàn)艦于山陽津者是也。亦曰津湖,亦曰山陽瀆。至?xí)x義熙間,始立為郡縣,蓋以水名為地名,欲存其遺跡耳!
同治《山陽縣志》在【古跡】中云:“舊志,淮水由清口經(jīng)甘羅城達清江浦,至相家灣,趨柳浦灣,迤邐迂折,即古山陽灣也,一名山陽渡,一名山陽津!痹凇倦s記】中按:“山陽池,通鑒引作湖。戴延之西征記又作山陽津,實一水也!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云:“義熙中置縣,為山陽郡治,以境內(nèi)有山陽津而名。”并引戴延之《西征記》曰:“縣有山陽津,晉因以名郡。”
吳玉搢《山陽志遺》云:“吾淮在漢魏時,東南有射陽縣,西北有淮陰縣。由淮陰以至射陽,中間相距百余里,元城廓井市,有大澤,名山陽池,又名精湖。三國志蔣濟傳:魏文帝伐吳還,懼戰(zhàn)艦為吳所得,欲燒船于山陽池。蔣濟盡驅(qū)船入池,又別開地四五道,使船入淮。帝嘉其功。一池之中,可容戰(zhàn)艦數(shù)千,又別鑿地四五道,其寬廣可知。山陽池正當(dāng)今郡城左右!薄皷|晉末,安帝義熙中,乃于此建立郡縣。”“其以山陽名者,當(dāng)是以故水名為郡縣名,如鉅野縣之因鉅野澤,云夢縣之因云夢澤,存其舊,以志不忘耳!
天啟《淮安府志》曾云:“然則山陽之為縣,亦猶云夢之為云夢縣,鉅野之為鉅野縣,以故以水為縣名,欲存其遺跡耳。
以上各種水名(山陽池、山陽湖、山陽津、精湖、山陽瀆、山陽灣、山陽渡),按照有關(guān)文獻的說法,似乎是同一水域的不同名稱,其實未必盡然。比如“津湖”(山陽津、精湖)與“山陽池”就不是一回事。人們可以從《寶應(yīng)圖經(jīng)》的幾幅附圖和“邗溝十三變”的文字中清楚地看出:(1)山陽池位于山陽郡城所在區(qū)域,其東北與末口相連;(2)漢時山陽池面積與白馬湖不相上下,唯池形近園,湖形較扁(東西長、南北短);(3)三國時山陽池面積縮小約五分之二;(4)西晉時山陽池已淤涸;(5)津湖位于白馬湖以南,漢時面積約為山陽池之半,湖形橢園(南北長、東西短)。元時津湖改稱界首湖。不過,以上各種水名,論其地理位置,都在山陽郡縣轄境之內(nèi)
三、“因地而名”之說
北宋《太平寰宇記》曰:“晉義熙元年省射陽縣,置山陽郡,屬滁州(考宋書州郡志,其時屬徐州),又立山陽縣以隸焉。以境內(nèi)有地名山陽,因名郡!
《宋書•州郡志》曰:“山陽令,射陽縣境,地名山陽,與郡俱立!
《資治通鑒》卷七十注引宋白曰:“楚州山陽縣,本射陽縣地,晉義熙置山陽郡及山陽縣,以境內(nèi)有地名山陽,因以為名。”
南宋《方輿勝覽》云:“郡名山陽,境內(nèi)有地名山陽!
《明一統(tǒng)志》云:“晉末立山陽郡,以境內(nèi)有地曰山陽,故名!
天啟《淮安府志》在“晉淮南為廣陵郡,安帝時立山陽郡”一語后注“實質(zhì)云:以境內(nèi)有地名山陽,故名!
乾隆《山陽縣志》中,張檢討鴻烈曰:“及考宋志,乃知山陽者,本境內(nèi)地名,千百年沿革,始昭然若發(fā)蒙矣!
上述諸文獻之所以共稱“境內(nèi)有地名山陽”是山陽郡縣名稱的由來,主要因為山陽郡縣設(shè)置之前幾十年內(nèi),“山陽”作為地名已與不少軍政要事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
1、晉明帝太寧三年(35年),郗鑒為兗州〔刺史〕,鎮(zhèn)廣陵,后還京口。是后兗州或治盱眙,或治山陽。(見《南齊書•州郡志》)
2、晉哀帝隆和元年(362年),北中郎將瘐希助陳祐守洛陽,十二月,瘐希自下邳退屯山陽。(見《十六國春秋》)
3、晉廢帝(海西公)太和四年(369年)冬十月己巳,大司馬〔桓〕溫收散卒,屯于山陽。(見《資治通鑒》晉紀二十四)
4、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劉裕以諸葛長民都督淮北諸軍事,鎮(zhèn)山陽。(見《資治通鑒》晉紀三十五)
四、“因人而名”之說
唐《杜氏通典》云:“山陽縣,漢射陽縣地,晉立山陽郡;蛟茲h吳王濞反于廣陵,山陽王率眾于此拒之,因以山陽為名!
北宋《太平寰宇記》云:“漢吳王濞反于廣陵,山陽王率眾于此拒之,因名山陽,以旌忠也!
乾隆《山陽縣志•辨訛》云:“通典謂吳王濞反,山陽王率眾于此拒之,因名。按:漢有兩山陽王:—元帝之子名康,與吳楚反時絕不相及;一梁孝王之子名定,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立為山陽王,亦后于吳楚反時十年。吳楚反,乃梁孝王以兵捍之。孝王在,諸子固未嘗王,且吳初起兵于廣陵,西涉淮,并將楚兵破梁于剌璧,未聞有人拒之于射陽者,年分與地,俱不符合!保▍怯駬|《山陽志遺》所云與此間)
《欽定大清一統(tǒng)態(tài)》在介紹淮安府古跡“山陽舊城”之后按語:“太平寰宇記謂漢山陽王率眾拒吳濞于此,因名其地為山陽。共說本之通典。今考濞反時,漢無山陽王。梁孝王之子名定,立在后此十年,于事不合。今漢建武十五年封子荊為山陽公,山陽之名蓋本此也!
北宋《輿地廣記》云:“山陽縣,本漢射陽縣,屬臨淮郡。東漢建武十五年,封子荊為山陽公,治此。十七年為王國,后屬廣陵郡,晉因之。義熙七年置山陽郡,改射陽縣為山陽縣!
乾隆《山陽縣志•辨訛》云:“郡城有都土地祠,其神封山陽公,本不必實有其人。俗因曹丕奉漢獻帝為山陽公,遂以為神即獻帝。不知后漢書獻帝紀注明言河內(nèi)山陽,何得妄指此地。舊志亦知此說之非,乃云漢查祖建武十五年封子荊為山陽公,治山陽,十七年為王國。按:此說見于酈道元水經(jīng)注,宜若可據(jù),而實非也。光武時,此地郡縣,并未有山陽之名。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十人,如右翊、楚、東海、濟南、東平、淮陽、臨淮、左翊、瑯琊九處,非郡即縣。何獨子荊乃封以非郡非縣之山陽?蓋道元因明帝本紀永平元(公元58年)徙山陽王荊為廣陵王,山陽、廣陵接壤,遂以建武之山陽移之義熙之山陽耳。荊之所封,實兗州山陽,見后漢書注!
綜觀以上四說,乃知山陽郡縣之名,實源于地名,地名又源于水名!吧疥枴弊鳛榈孛,其所以到東晉初始見于史,是因其地乃山陽池在西晉時淤涸后形成的陸地。而山陽郡縣治所,正是一百多年前淤涸了的山陽池所在。山陽地名和水名,皆因位于缽池山之南而起。若無缽池山,則該地即不會有山陽之名。至于“因人而名”之說,乃前人猜度、附會、以訛傳訛所致,毋足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