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存世六百載 眾口傳說三羅家——羅家橋頭說羅家
2015/5/5 14:44:59 作者:劉懷玉 閱讀:6080 評論:條
河下有一座羅家橋,現(xiàn)存淮安地方志上都有記載。正德《淮安府志》卷五:“羅家橋,在羅家溝,去治三里。舊有小溝,義民羅文振浚,建石橋三丈,今以板。”天啟《淮安府志》卷之三《建置一》與之相同。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羅家橋,干魚巷西羅家溝上,義民羅文振浚溝,建石橋長三丈,后易以板,今為磚橋。”《淮安河下志》:“羅家橋,干魚巷口羅家溝上,義民羅文振建!睋(jù)這幾條記載,橋下小河名叫羅家溝,原來有沒有橋不知道,只知道羅文振造的橋是石橋,到了正德以前改為板橋,乾隆之前又改為磚橋。石橋應當比木板橋結(jié)實耐久,以木易石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再改為磚橋是好理解的事了,磚頭雖然不如石頭結(jié)實,但肯定比木頭耐久多了。
以“羅家”來命名的地名,除羅家橋、羅家溝以外,尚有羅家橋街。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羅家橋街,東自花巷起,西至古菜市橋止。商賈輻輳,里第相望,橫貫各巷,居人最為稠密!蓖巍渡疥柨h志》卷二《建置》與此相同。
還有羅家橋市。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羅家橋市,自干魚巷往西!笨梢姰斈赀@條街居住巨商大賈,官宦和文人世家,是一條繁華熱鬧的街道,有一個頗具規(guī)模的市場。
羅家橋及羅家溝、羅家橋街、羅家橋市,都以“羅”字命名,且與一個叫羅文振的有關(guān)。羅文振何許人也?
程鍾曾對這個問題提出猜想。他在他的《淮雨叢談》中說:“《明史紀事本末》云:宣德五年四月,淮安饑,山陽民羅振出谷千余石賑濟,命行人赍璽書,旌為義民,復其家。余按:《郡志》未載此事,《德義傳》中且無羅振名。惟《邑志•橋渡》條下載:城外羅家橋,在干魚巷西羅家溝上,義民羅文振建。殆即羅振乎?”余復按《明史紀事本末》,其中確有此記載,在第二十八卷《仁宣致治》中:“(宣德五年)夏四月,江西、淮安饑,吉水民胡有初、山陽民羅振出谷千余石賑濟。命行人赍璽書旌為義民,復其家!薄睹魇芳o事本末》這條記載不知出于何典,在《明史》、《明實錄》、《國榷》中均沒有找到。
在《明史紀事本末》中與羅振并列的有胡有初。查找胡有初的資料也許對了解羅振有所幫助。胡江西吉水縣人,根據(jù)這條線索,查閱了道光《吉水縣志》卷之22《義行》:“胡有初、王文子、蕭文忠、龍在霄、藍處彝、李維霖、龍從霖、蕭萬里、周恂友,正統(tǒng)間連年出栗賑濟,活民數(shù)十萬,巡撫韓雍先后聞于朝,詔旌尚義坊!蔽哪┳宰,此條資料出自《府志》。吉水屬吉安府,又查閱萬歷《吉安府志》卷31《雜傳》:“正統(tǒng)、景泰間,北陲既絓禍,粵閔復數(shù)數(shù)興兵,而四方水旱,盜賊所在而是,于是分遣重臣,詔州縣民出栗應上,多至二千余石者署以郎散秩,賜璽書褒異。次亦榮之冠服,稱義民焉。當時在……吉水則有蕭文志、龍從霖、龍霄、藍處彝、胡有初、陳孔卓、李真觀……皆以上例,特膺綸獎,其為義民者且不可勝書!睂τ诤谐鮼碚f,他家鄉(xiāng)地方志中的記載與《明史紀事本末》是吻合的。對于羅文振來說,除了名字有差異外,其他方面也是吻合的。我認為程鍾先生的推測沒有錯,羅振極有可能就是羅文振。
此事在《明實錄》上也有類似記載。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云:“正統(tǒng)二年五月……戊午……旌表義民十人:胡有初、謝子寬,吉安府人;范孔孫,浮梁縣人;于敏,榆次縣人;鞏得海,邳州人;張雷,石州人;梁辟、李成、俞勝、徐成,俱淮安人。人各出稻千石有奇,佐官賑濟。詔賜璽書旌勞,復其家!边@十人中雖有淮安人,但卻沒有羅振或羅文振的名字。其實明代淮安輸粟支邊和賑濟窮人的人很多,如陳錙、畢德、丁忍庵、陳倉等。有的在史書地志中有記載,有的卻被埋沒了。
近年來從網(wǎng)上查得蘇北有一支羅姓,其族人在網(wǎng)上發(fā)布了其族譜的幾篇序文。其中有清道光二十二年的《江蘇淮鹽漣譜序一》,序中云:“始祖盛仁公自姑蘇閶門,緣因洪武朝代,人然繁盛,地窄人多,無以營業(yè)養(yǎng)生,天降紅蛾,遍地咬人,趕散東方甫至淮郡,或勤學,以冀登云,或力田,以事鋤雨,耕讀無間,繼傳數(shù)世。自培伯公拔貢,遷山陽縣河下教讀之,后置造羅家橋! 《江蘇淮鹽漣譜序二》云,其“始祖籍隸江西,……顯亭公貿(mào)易蘇州”顯亭公后裔自洪武初年遷徙漣水,生齒繁衍,嗣后“散居郯城,海州、山陽、清河、鹽城、阜寧等處不下數(shù)千戶,是羅氏皆我宗支也!本C合起來,此羅氏是從江西遷徽州,再遷安東,有人散居淮安山陽。這個名字叫“培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個拔貢生,在河下的行當是“教讀”,即是教書先生。并明白地講,他曾“置造羅家橋”。查乾隆《淮安府志》及《安東縣志》,無培伯其人,而該譜提到的羅拱、羅寧,俱是安東人,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安東縣”中皆可查到。羅拱是洪武甲子舉人,羅寧是宣德進士。為羅拱立的登庸坊、為羅寧立的觀光坊、進士坊均在安東“治東”,都與山陽無關(guān)。
現(xiàn)在出現(xiàn)兩個造羅家橋的人。哪一個才是真正造橋之人呢?檢正德《淮安府志》卷五《規(guī)制》,有一晝錦坊,注“在羅家橋,為羅銓(1393—1439)立。”封建時代為人立的牌坊,一般都在“里門”,即在其住宅附近。為羅銓立的晝錦坊在羅家橋,說明他家就在羅家橋,或許羅文振即是羅銓家的人。
我在《國朝獻征錄》卷之88找到楊士奇(1365-1444)撰寫的《通議大夫湖廣按察使羅君銓墓志銘》,后來杜濤又給我推薦楊士奇撰的《贈文林郎監(jiān)察御史羅君墓表》。這兩篇文章中說,羅銓原籍江西撫州府宜黃縣人,先人元初在吉水州(今江西省吉水縣)做學錄,便定居下來成為宜黃人。到了洪武初,第六代名叫羅世亨,字景泰,出游江淮,始落籍山陽。楊士奇族兄仲素先生這時也謫居山陽,羅世亨曾從仲素讀書。楊士奇初次認識羅世亨是在胡廣(1369-1418)的家里。胡廣一名胡靖,字光大,號晃庵,謚文穆,也是江西省吉水州人。建文二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內(nèi)閣首輔,即首席宰相。胡廣極力稱贊羅世亨的為人。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楊士奇才知道羅銓是他族兄仲素的門人,因此開始有了來往。永樂十九年為會試之年,朝廷任命左春坊大學士楊士奇、翰林院侍講周述為主考官。此榜共取201名進士,羅銓與明代名臣于謙同在其列。羅銓為三甲第14名,于謙為三甲第92名。這樣一來,羅銓又成了楊士奇的門人。
楊士奇與羅銓的關(guān)系很好,除了上述兩件事以外,還有其他原因。首先他與羅氏有多層關(guān)系。楊士奇的舅母姓羅,舅父陳孔碩很早即喪母,是入贅于羅家的,并且連其父親陳海桑(楊士奇的外祖父)也帶到羅家生活。按理說陳孔碩的姐姐,即楊士奇的母親,小時候也可能有在此羅家生活的經(jīng)歷。楊士奇因為特殊家庭情況,經(jīng)常在舅舅家,實際即是在此羅家生活,并跟從父親的老師外祖陳海桑先生讀書。
據(jù)說楊士奇是“拖油瓶”。他是江西泰和人,出生16個月父親即去世。那年是明王朝建立之前二年,在這“兵亂甫定,骨肉散亡,家產(chǎn)蕩析”之時,在那兵荒馬亂之時,還有一個比他還小的妹妹,孤兒寡母生活極為困難,在他舅舅的勸說下,其母改嫁了。嫁的也是羅家,繼父叫羅性,字子理,也是泰和人。楊士奇為羅性作的傳中說,他五歲隨母到羅家,羅先生“取而教育之,有父道焉!睏钍科娓^父姓羅了,到了七歲時,母親將他的身世告訴了他,他“即設(shè)磚為位,祀楊氏于別室,旦夕焚拜!焙髞砹_性知道了,他很開明,為士奇復了姓。羅性到外地做官都把他帶在身邊,“教育備至”,即使被謫戍西安,還“屢遣書督其學”。因此,楊士奇受到良好的教育,官至首輔大臣,成為明代的名臣。這一經(jīng)歷與宋代名臣范仲淹極為相似。楊士奇的繼父羅性與羅銓不一定是一羅,但同為江西同鄉(xiāng),關(guān)系肯定會近一些。另外,羅銓為人很好,官也做得不錯,為座主爭了光,是他的得意門生。所以作為當朝第一宰相,竟能為他們父子寫墓表、墓志銘。
楊士奇為羅家寫的兩篇文章,為我們了解羅世亨、羅銓的家世提供了不少資料。文章說,羅世亨師從楊仲素以后,楊仲素很喜歡羅世亨。當時羅世亨還未結(jié)婚。楊先生有個好朋友四明范啓元也在山陽,為人和楊先生一樣有道德修養(yǎng)。他有個女兒正要找對象,見到楊先生如此器重羅世亨,就將女兒嫁給了他。山陽士大夫看到兩位品德高潔、學問深邃的先生如此器重羅世亨,也都看重了他。羅世亨“于書通其大義,為人溫靜坦夷,而志恬退,尚賢好禮,赒貧恤匱,疾病死喪,賴之者眾!弊隽撕檬露ㄓ泻脠,受到他恩惠的人說:“我不能報答你,天老爺一定會報答你的!”又有人說:“發(fā)達顯貴不應驗在你身上,必定會應驗在你的后人身上!
這些人說的話后來得到應驗。羅銓考取舉人時就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永樂十八年南京舉行鄉(xiāng)試,當時的主考官是翰林院修撰張伯穎,和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侍講陳仲完,另有一位考官是翰林編修楊壽夫。楊壽夫說:那年他在燈下閱卷,已過了半夜,在手的一份考卷未能決定去取,感到困了就睡了。突然仿佛看到一個衣冠整齊的人立于燭影之下望著他,馬上就驚醒了。據(jù)說宋代歐陽修任主考時,曾經(jīng)有朱衣神指導他,將有才學的考生錄取了。于是他發(fā)生了聯(lián)想,是不是也有神人指點我呢?連忙將卷子拿出來再看一遍,感慨地說:“這份考答得漂亮極了,差一點在我手里埋沒了!”于是這位考生便成為一名舉人。后來拆開糊名一看,就是羅銓的卷子。他將此事說給同事聽,陳仲完說:“這事決非偶然,他家一定積了厚德了!”
羅世亨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羅釭(gāng),字文振。次子即羅銓,字文衡。他家住“商賈輻輳,里第相望”的羅家橋街上,大約他家也是一個富商,因而挺富有的。在父親手里就好施舍,“赒貧恤匱,疾病死喪,賴之者眾!钡搅肆_釭即羅文振時,還向朝廷捐出上千石的糧食,因而獲得“義民”的頭銜。橋和溝都能以“羅家”來命名,也能看出地方民眾對他家的認可。這個羅文振造橋之事,淮安地方志中都有記載,他當是真正的造橋人。最近,我又在楊士奇的《東里續(xù)集》卷5中讀到一篇《羅氏旌義堂記》,楊士奇在記中說,羅振就是羅釭的另一個名字,字文振,因為羅銓與他交往密切,所以他對羅振很熟悉。羅振“為人篤厚直諒,喜施濟,見重賢縉紳大夫。”曾“出谷千二百石”,皇帝派遣官員帶著“璽書”來慰勞他,旌表他為義民;淮安知府大人給他住的廳堂,送上一塊“旌義”匾。因此羅振特地趕到北京去謝恩,并請楊士奇寫了一篇《旌義堂記》。這篇記直接證實了《明史紀事本末》所記不錯是,程鍾的猜想也是正確的,羅振就是羅文振,他就是造羅家橋的人。
羅銓則走上了讀書做官的道路。他“自幼敦茂,不好狎其,書冊不去手!鄙蚤L,便成為山陽縣的一名秀才,仍然“旦夕克勤”,他的學業(yè)成績比同輩都要好。永樂十八年(1420)考中了舉人,次年連捷成了進士,進入了仕途。宣德元年(1426)四月被提拔為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不久,他母親范太夫人去世,他回家守孝。在這期間他“杜門謹禮,謝絕賓客!毙M以后,改任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得到了都御史的稱贊,他說“文衡襟宇闿爽,而靜專厚重,明于理,勤于事,慎于法,審于情。雖未務(wù),必求至當。同輩有窒未通者,咸就質(zhì)之。都御史有疑未決者,咸召咨之。凡各道擬奏刑獄,率經(jīng)文衡閱牘乃進,一一為盡心,而未嘗有矜色!毙戮拍辏1434)十二月,升為湖廣按察司按察使。正統(tǒng)四年(1439)五月卒于官,終年僅47歲!八撂幫偃缧值,未嘗有間言,冰蘗之操,始終一致。”“卒之日,湖湘之人如喪所親,朝野縉紳君子,皆有喪良憲臣之嘆!薄赌怪俱憽分辛信e了許多事跡,《明實錄》中也有多條記載,這里不能一一引述。
很有趣的是,羅家橋還與另一個姓羅的名人有關(guān)系,那已經(jīng)是四百多年以后的事了。這個羅家就是羅振玉(1866—1940)家。羅振玉家本浙江上虞人,其高祖在江北為官,后來居于清江浦。咸豐五年(1855),羅振玉祖父輩弟兄爭遺產(chǎn),羅振玉祖父羅鶴翔已死,祖母繆太夫人放棄自己一房應得之遺產(chǎn),領(lǐng)其子羅樹勛等遷居河下,地點也是在羅家橋,并“認領(lǐng)河灘二十頃墾治之”。羅振玉的《羅氏枝分譜》中說:“先王考買宅于河下羅家橋!奔仁瞧渥娓纲I的,而遷河下時祖父已死三年了,大約他家早即有遷居河下的打算,咸豐五年以前即預先在河下買了這些房和地。
但他家在羅家橋住的時間不長,僅五年時間。咸豐十年(1460),捻軍竄擾,焚掠嚴重。羅家橋宅毀于兵燹,全家避難鹽城。到了羅振玉出生前六年(咸豐十一年,1860),又“至郡城別購更樓東趙姓宅!边@就是今天人們所見到的羅振玉故居。
羅振玉的孫子羅繼祖《庭聞憶略•家乘點滴十則》的第二則中說,其先人“初買閻正儀學博第于枚里”。這里所謂的“閻正儀學博”,《淮山肄雅錄》卷下有閻正宜,大約就是閻正儀。閻是嘉慶十四年歲考以第7名入山陽縣學的秀才,字量才,號月樵。徐嘉《遯庵叢筆》云:“月樵先生文譽藉甚,工書法。嘉慶乙亥王宗師科試拔冠一軍,而不獲一廩餼。晚年得子,未讀楹書,良足惜也!保ㄒ姟渡疥栐娬骼m(xù)編》卷13閻正宜詩后)王錫祺跋云,“公與祺外祖正官公為同胞兄弟,生平雄于文,詩不多作,故久蒐不獲!遍愂舷热丝赡苁巧轿鼷}商,明代中期來淮經(jīng)營鹽業(yè),后來轉(zhuǎn)而業(yè)儒,至此已十分破落,兒子又不能繼續(xù)讀書,世守家業(yè),竟到了賣房產(chǎn)的境地。
據(jù)楊士奇為羅銓撰寫的墓志銘,羅銓卒于正統(tǒng)四年,當時四十七歲,他應生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洪武31年,建文4年,永樂22年,至永樂末應已32歲了。羅釭為其兄,當更大一些。以此推算,羅釭造羅家橋的事當在永樂末或宣德初年。若即以永樂末年(1424)計,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了。如今羅家橋依然存在,為磚砌,中間鋪有條石。遙想羅家溝當年肯定是周圍居民生產(chǎn)生活的主要水源,自黃河北徙,河下西部被焚,昔日的繁華不再,羅柳河從其南邊越過,這條小河逐漸失去實用價值,無人維護,自清末以來已逐漸淤塞,以至有人在溝上填土造屋。目前羅家溝僅存河影子,不復存在了,因而羅家橋變成了一座旱橋。橋二旁也建上民房,顯得古老和樸實,向人們訴說著數(shù)百年的歷史滄桑。它是淮安碩果僅存極為罕見的明代古橋之一,建議有關(guān)部門將此橋申報為文物保護單位,予以重點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