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胙腮”和端午習俗
2015/1/12 16:57:40 作者:楊海林 閱讀:3452 評論:條
胙腮是民間的說法,現(xiàn)代醫(yī)學上叫做腮腺炎。
我小的時候人們認為這種經常在小孩子兩腮發(fā)的疾病屬賤病,不需要花錢去醫(yī)院的。
找專門凈胙腮的人就可以了。
這樣的人,幾乎每個村子里都會有一個:取出一瓶發(fā)著惡臭的墨,用筆蘸了往發(fā)了炎的兩腮上涂,嘴里默誦著專門的口訣,煞是神秘。
直到將兩腮涂成不規(guī)則的圓,好了,過不了一星期,原先紅腫的兩腮就平復如初了。
涂過之后患者可以立馬拍拍屁股走人,因為這門手藝純粹是義務勞動,據(jù)說收取任何形式的酬勞(包括感激的話語)都會導致凈胙腮者技術的失靈。
懂得凈胙腮的人只有到臨死的時候才肯將自己的口訣傳給第二個人,據(jù)說不然也會導致他技術的失敗。
這讓我一直很好奇。
我的一個同學的爹爹恰好有這樣的本領,他爹爹死后我曾問過我的同學是否得到那樣的真?zhèn),我的同學說沒有。
不過他一點不覺得可惜。
但我的這個同學猜測他爹爹念的口訣可能類似于道家的符咒,因為他曾親見他爹爹給患者的腮上涂墨到最后時總免不了寫上這樣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想來他的猜測是不會錯的。
那么這墨就是普通的墨汁嗎?
也不是的。
我的同學說每年的五月初五,他的爹爹總會找一只癩蛤蟆,在它肚子里塞一碇墨,然后將它的嘴用針線縫起來,張掛在背陰的地方風干,若干天后取出,這樣的墨磨出的汁才可以使用。
這種治病的方式其實最初和道家無關,只是后來被道士們利用了,念口訣的關目可能是他們故神其說而已。
五月向來在民間被稱為“惡月”,是一切疫病爆發(fā)的時節(jié),“端午”最初指五月初五午時,五為陽數(shù),“午”又為陽時,這個時辰最容易萌發(fā)疾。何孟夋苌拔宥尽薄蝮、蝎子、蛇、壁虎、蜈蚣——出沒。
雖然“五毒”兇險,在這一天人們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躲避它們,但卻也有人利用這個大好時機捕捉“五毒”入藥,因為據(jù)說此時過后“五毒”們體內的毒會日漸減少,不堪藥用了。
明清時的宮廷太醫(yī)每年此時都會大批出動,浩浩蕩蕩地前往民間尋找癩蛤蟆,提其疥毒取其蟾酥。方法也很特別:先用酸棗的刺穿其葉,再刺入癩蛤蟆能產生疥毒和蟾酥的部位,疥毒和蟾酥漿液就會噴射到酸棗葉上,收集起來,就可以配制成紫金碇,此藥消火解毒,可除瘡癤。
這天還有人找來癩蛤蟆在熱水里燙死,用這樣的水給生了瘡的孩子洗澡,據(jù)說瘡毒也會和癩蛤蟆的毒消解掉。
這種風俗的形成還可以上溯到更早的時候——
《夏小正》:此日(五月初五)蓄藥,以蠲除毒氣。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
可見這一天采藥歷來為人重視,而捕捉癩蛤蟆藥用的習俗,最遲在《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