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蹦概唬骸按笳煞虿荒茏允常岚鯇O而進食,豈望報乎!”……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這是歷史上著名的“一飯千金”的典故,司馬遷的這段記載,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傳頌兩千余年的慈善故事。
韓信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一生波瀾起伏,他曾經(jīng)是布衣,沒有官職在身,也沒有錢。如此一說,我們就看出了韓信當(dāng)年在家的時候,既沒有錢也沒有官職。原文中還有一句“好帶刀劍”,說明了韓信出門喜歡帶著一把刀劍,因為沒有什么才能,也沒人推薦,他在地方上連一些低級的職務(wù)都沒有擔(dān)任,也沒有什么本事去做生意經(jīng)商,所以只能“從人寄食”,天天跑到人家去混飯吃,所以大家都很討厭他。他最常去的就是南昌亭長家。在當(dāng)時,十里為亭,十亭為鄉(xiāng),十個村子合起來是一亭,十個亭合起來叫做一鄉(xiāng),南昌亭長就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十個村子的負(fù)責(zé)人。韓信就經(jīng)常到他家里去混吃混喝,天天如此,這讓南昌亭長老婆怨聲載道。實在弄得沒有辦法了,南昌亭長的老婆就想了主意,每天天沒亮就起來做飯,然后一家人趕緊把飯吃了,再等韓信晃晃悠悠過來的時候,南昌亭長家里已經(jīng)沒有飯了。如此反復(fù)之后,韓信心里也有了數(shù),心中的怒氣讓他一下子就和南昌亭長絕了交,也就不再天天到他家去蹭飯。
從此以后,韓信的日子就更難過了,混得和乞丐也沒有什么區(qū)別。為了生存,他只好每天跑到河邊釣魚充饑,但這根本不能解決他的溫飽問題。因為長期在河邊釣魚,經(jīng)常遇到幾位在這里洗絮的老大媽,被稱為漂母(指洗絮的老年婦女,并不指母親)。她們每天都在這里洗絮,因為時間比較長,天天帶著飯食來?吹焦鞘萑绮瘢┑闷破茽爛的韓信天天一個人默默地在這里釣魚,而且收獲也不是太好,其中一位老大媽,就主動將自己帶來的飯菜拿給韓信吃。一來二去的,這位漂母每天來洗絮,天天都會分飯給韓信吃。就這樣,韓信的吃飯問題,因為漂母的施舍,給解決了。過了一段時間,漂母漂洗工作結(jié)束后,走到韓信跟前就說:“我明天就不來了,以后你吃飯就要自己想辦法了!表n信當(dāng)時立即站起身來說:“感謝大娘,來日我定當(dāng)厚報!逼敢矝]將韓信的話當(dāng)作一回事,一邊收拾東西一邊生氣地說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自己都不能養(yǎng)活自己,還說什么厚報?我只不過是同情你、可憐你罷了,你還說這種大話?我根本沒有指望你來報答我!睆钠缸詈笳f的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當(dāng)時的韓信在地方上根本不討人喜歡,沒有人看得慣他。正是因為瞧不起他的人多,所以他便會受到欺負(fù)。
事后不久,一日,就在城內(nèi)市口,屠戶中有個年輕人當(dāng)街侮辱韓信,說:“你長得高高大大的,還喜歡帶個劍,其實就是個膽小鬼。”而后當(dāng)眾侮辱韓信:“若你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劍刺我。若你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吧!闭f完大笑起來,周圍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司馬遷用三個字來描寫當(dāng)時的韓信:“孰視之!本褪嵌⒅础?戳艘魂囎又螅n信跪下身子,低下頭去,一下從這個無賴屠夫的胯下爬過去了,然后便趴在地上不起來。一時間,圍觀者大笑。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無論是在封建社會,還是當(dāng)今,對于一個成年男子來說都是奇恥大辱。著名作家柏楊先生曾說,不要認(rèn)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或是懦夫,或是蹲下為了將來跳得更高。歷史上對于韓信的胯下之辱眾說紛紜,觀點不一。
時勢造英雄。若干年后,韓信終于成為了一個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與黑暗、暴政的秦王朝進行斗爭。與此同時,江淮大地也同樣發(fā)生了起義,項羽的叔叔項梁組織了一支義軍,于是,韓信參軍了。之后,他先跟項梁,又跟著項羽。只是因為項羽沒有重視他,致使他又轉(zhuǎn)投劉邦,慢慢地有人看中了韓信,這就是蕭何。作為劉邦的“大管家”,蕭何算是韓信事業(yè)上的大恩人。之后,韓信在軍中不斷成長,戰(zhàn)功不斷,還自立齊王,后被劉邦改封為楚王。
韓信被封為楚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專程派人去找當(dāng)年在河邊給自己飯吃的老大媽。經(jīng)過一番尋找,韓信見到了這位老大媽,當(dāng)面向她再三道謝,并贈與她一千兩黃金,以報當(dāng)年一飯之恩。那個曾經(jīng)侮辱過韓信的無賴屠夫被韓信手下找到時,嚇得魂飛魄散。韓信卻笑道:“不必害怕,事情過去就算了。沒有當(dāng)年胯下之辱,也沒有我今天!敝,在韓信的安排下,這名屠夫被封為楚中尉。他對幫助過自己的人,重金回報;而對欺負(fù)過自己的人,不但沒有責(zé)難,反而以德報怨,這種氣度,是值得我們敬佩和學(xué)習(xí)的。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他“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被后人奉為“兵仙”“戰(zhàn)神”“王侯將相”。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至今,淮安古城還留存有古代淮安人民紀(jì)念韓信的漢韓侯祠、胯下橋、釣魚臺以及紀(jì)念漂母的漂母祠、漂母井等遺跡。漂母祠楹聯(lián)有云:
一飯感韓信,巾幗叢中早把黃金輕糞土,
千古拜遺廟,淮流堤畔有誰青眼識英雄。
憑吊漂母祠時,我們?yōu)槠傅倪@種慈善精神所感動。漂母的義舉和韓信的感恩情懷,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年來的思想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