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玉(1866—1940)在我國近代學術史上,是一位很有貢獻的人物。其曾祖父羅敦賢(1783—1854),嘉慶、道光年間,在鹽運和河道衙門做幕僚,因而由浙江上虞流寓江淮間,遂僑居于淮安。羅振玉祖父羅鶴翔(1810—1852),道光二十二年(1842)冬署淮安府軍捕通判,后歷署知泰興、贛榆、高淳、江寧諸縣事,咸豐元年(1851)權高郵州知州。咸豐五年(1855),羅振玉祖母繆太夫人領其子羅樹勛(1842—1905)等遷居河下羅家橋,開始正式定居淮安。
咸豐十年(1860),捻軍竄擾,羅家橋宅毀于兵燹。到了咸豐十一年(1861),“至郡城別購更樓東趙姓宅!边@就是今天人們所見到的羅振玉故居。羅氏所居為南北小巷,今名羅家巷,巷南為舊南順城街,對面即是南城墻,故羅氏有書室名曰面城精舍。拆城后順城街今名南巽路,北即更樓東街。
羅氏在淮安曾建有一所祠堂。更樓東街再北,拈花寺之后,范姓宅以東,原為一水泊,有小渠向東由高升橋下穿東長街通文渠,水之陽羅氏祠堂在焉。祠堂為羅振玉二兄羅振鏞,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八月所建。祠堂大門朝南,進門面南享堂兩邊樓上下,面北為飲恨堂,飲恨堂兩邊為齋房、陳列所。面東為一字墻,小方亭為泊舟。面西為廚房、轎室。中鑿有方池,西巷內為倉室。樓上下共16間。其地原屬打箔巷坊,現其處水泊填平,建上民居,已無遺跡可尋。(羅振鏞《羅氏祠堂錄》)羅氏建家祠大約是作永遠居住之計。當時外地官宦選擇淮安定居者頗多,如山東巡撫張汝梅、常鎮(zhèn)道大興沈敦蘭、河南開歸陳許道丹徒劉成忠、四川夔州知府無錫談壽齡、建德知縣周至路岯、翰林院編修丹徒王鴻翔、淮安府學教授吳縣蔣錫寶及其子蔣敬臣等等。
羅宅周圍是名人萃居之所,山西巡撫丁寶銓(1866—1919)即住在更樓東街,在羅氏故居稍北。羅振玉范氏夫人卒,即續(xù)娶丁氏的堂妹。由此向西是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楊士驤(1860—1909)的故宅;再北為小魚市東街,西端為廣西按察使秦煥(1817—1891)的宅院。秦宅東有并排三個門的大宅為何氏故居,羅振玉的姑母嫁何其厚(1838—1882),姐嫁何福謙(1864—1953)。福謙為何其厚的侄兒,二人皆是舉人。何福謙又與羅振玉為兒女親家,何的女兒嫁羅振玉的長子羅福成,生羅長孫羅繼祖。何福謙與秦煥兒子秦保愚又是兒女親家。羅振玉《何宜人家傳》稱:“何氏為江淮甲族,門閥鼎盛!绷_振玉家與淮安親戚關系密切,已融入了淮安的上流社會。
據說光緒元年(1875),羅樹勛與幾個朋友合開了一家恒益當鋪,至光緒七年(1881)經營失敗,關門大吉了。(羅福林:《羅振玉其人》)
清同治五年(1866)陰歷6月28日,羅振玉生于江蘇淮安山陽縣城內羅宅之中。有同母兄弟五人(鋆、鏞、鈺、常、鑾)而居其三,淮安人皆稱之為羅三先生。長兄羅振鋆字佩南,與羅振玉有同好,惜于24歲時殤。二兄羅振鏞18歲時,過繼給二伯祖羅鶴齡為孫,羅裕仁為子。四弟振常字子經,曾從振玉搞甲骨文,后在上海開蟫隱廬書店。五弟鑾幼殤。另有三個異母弟弟(鐸、鈞、鉞)。羅振玉在淮安束發(fā)受書,從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功底。15歲開始學作詩詞,16歲中秀才。20歲起即開始著書立說,同時在人家教私塾。31歲以后始走出淮安。他生命的五分之二時間是在淮安度過的。因此,羅振玉的五子羅福頤曾說:“從實際來說,我的籍貫應是淮安。”(羅福頤:《羅氏家族與淮安的關系》)
羅振玉在國學上有所成就,與淮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培育有關。
其一,是他的老師李導源的啟蒙
李導源,字岷江,道光甲午十四年府學諸生。原籍鹽城,久居車橋,入籍山陽。早就在羅家教羅振玉父輩讀書,后遂教其兄弟,羅振玉5歲起即從之學。
清光緒九年(1883),羅振玉18歲時,淮安青蓮岡農民挖掘古墓,得到一批出土器物。其中有古鏡、古劍、古琴、古錢。
其師李導源曾作五律四首:
《古鏡》
美人興替感,鏡自古今圓。
珠粉更番拭,瓊臺幾易懸。
龍盤斑五色,鳥篆認千年。
卻獻同明潔,箴言呂氏賢。
《古劍》
一鋏琴書伴,摩挲閱幾朝。
沙沉虹氣伏,匣出電光搖。
斬馬鋒猶利,剸蛟鍔未銷。
龍泉誰可得,紫焰不沖霄。
《古琴》:
妙解無弦趣,情怡太古琴。
憶誰來鳳舞,曾此作龍吟。
桐干留焦尾,梅花愜素心。
成連如可作,山水論知音。
《古錢》:
河山仍故跡,往代幾新錢。
篆籀分刀器,斑斕認貨泉。
寶曾龜貝重,流豈鹿皮傳。
鄧氏銅安在,紛紛子母權。
詩見《山陽詩征續(xù)編》卷24。李先生對古代文物的喜愛癖好,肯定給予羅振玉最初的推動。羅振玉輾轉購得古鏡一,遂為平生搜集文物之始。除了李先生的啟蒙、授經以外,還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清同治十一年(1872),羅振玉7歲,在其師引導下,即質疑傳統(tǒng)經解,提出新的見解。李師特告其父說:“此子異日必以學術名當世。若得永年,異日成就必遠大!庇谑鞘艿郊胰说闹匾。李先生很有預見。
其二,外祖父范以煦的榜樣作用
羅振玉母親姓范,外祖父范以煦先生(1817—1860)字詠春,道光十三年優(yōu)貢生,咸豐九年副榜舉人!独m(xù)纂山陽縣志》卷10有其傳云:“素篤友誼,嗜文字若性命,與訂交必索著作,付欹劂以傳其人。尤熟于梓鄉(xiāng)文獻,撰述甚伙,版行者《淮流一勺》《淮壖小記》《楚州石柱考》,皆博洽裨掌故。”在這一點上,羅振玉自己在所作《詠淮紀略序》也曾說:“淮郡當南北之沖,自漢而后代有聞人,幼讀先外王父所著《淮壖小記》《淮流一勺》諸書,慨然思古。竊以志乘殘缺,欲續(xù)為補綴,乃成《淮陰金石錄》一卷!绷_的長孫羅繼祖也說,“鄉(xiāng)人(指羅振玉)幼年即喜事考據,未必不導源于此!保ā队镭S鄉(xiāng)人逸事》)
再早的源頭是丁晏。《續(xù)纂山陽縣志》10卷:范以煦,字詠春,幼穎敏,異常兒,讀書過目成誦。常從外舅祖丁晏問學,博聞強識,邃于經術。清光緒十九年(1893)秋,羅振玉從丁晏假觀所藏元移相哥大王印。羅振玉《淮陰金石僅存錄序》云:“玉夙有斯癖,旅淮有年,搜尋良苦,乃由童年以迄逾冠,巾笥所儲,肇唐暨元,才十數種……”《淮陰金石僅存錄補遺》中即有“移相哥大王印”條:“移相哥大王印,印二面刻,陽面方二寸七分,陰面方五寸三分,職面篆書,陰面‘之寶’二字篆書,余蒙古書。藏山陽丁氏!葡喔绱笸跤 ,在陽面六字,二行,行三字;‘囗囗囗之寶,在陰面,反文。同治二年(1863)夏五月,新城掘得銅方印,……厚才分許!币葡喔缡窃娉杉己沟挠H侄,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zhàn)爭中,他在軍事上支持了忽必烈,統(tǒng)帥十萬大軍,充當軍隊前鋒。因此,忽必烈賜予移相哥以金印。他的封國并不在這兒,不知他的印因何在此被發(fā)現,或許曾在淮河南岸鎮(zhèn)守過,只是史無記載罷了。羅振玉以后刻印淮人著作,以丁晏的為最多。
其三,淮安的學術氛圍的影響
羅振玉從出生到成人時期,淮安的士大夫、鄉(xiāng)紳、寓公的學術氛圍很濃厚,一直在影響羅振玉的成長。這里先介紹幾門舊家和寓公。
王錫祺(1855—1913)家。王錫祺字壽萱,別號瘦髯。王氏原籍山西,明代遷淮,入籍清河,世居山陽城內南門大街。家開肇慶當典,經濟上十分富裕。他天性開敏,工古文詩詞,散人漫士,經常出入他的家門。鐵嶺黃海長、周至路岯、甘泉毛昌本、吳縣蔣黼及羅振玉等,都是他的座上客。他們談詩說劍無虛日,“垂簾合坐,圖籍縱橫,丹黃不去手,見者比之玉山草堂”。當時國家多難,受時代所感,思想比較激進開放。1880年秋,他二十六歲,曾去日本考察過一次,從而對世界有了新的了解,對國家的命運前途有了危機感。是屬于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激進的知識分子。生平喜好輿地游覽之書,從光緒三年(1877)起,進行專門地理學研究。出于喚醒國人,“生敵愾之心”,“注意邊疆形勢,于國防殊為有益”的目的,在同鄉(xiāng)好友的幫助下,編成《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再補編,收書1348種,約千萬字,資料最為豐富。
羅家與王氏有親戚關系,羅振玉長嫂即羅振鋆的夫人,即王錫祺兄王錫齡之女。羅振玉的《淮陰金石僅存錄》,即王錫祺為之刊印的,收入他的《小方壺齋叢書》中。
邱于蕃(1858—1905)家。邱氏本淮安大族。其先明初由寧波遷淮,隸淮安衛(wèi)籍。歷代名人輩出,戶部侍郎邱度、漢陽知府邱俊孫,《筆生花》作者邱心如皆其家族名人。而且世代綿長,經久不衰。入鄉(xiāng)賢祠、入府縣志的,可以開出一長串的名單來。邱于蕃本名崧生,又名憲,字于蕃,號嗇庵,光緒七年進山陽縣學為秀才。于蕃嗣祖父名煜,羅振玉曾為之作傳。于蕃卒后,羅振玉又為撰《直隸候補直隸州知州邱君墓志銘》。墓志中說:“時君方壯盛,先世有遺產,足自贍。蒔花種竹,于所居左右列圖史,日與朋儔以詞章、金石、書畫相娛樂。城北有路氏園林,春秋佳日,更招攜為文酒之會,談藝每至宵分,或竟達曙!
據甘孺《永豐鄉(xiāng)人年譜》,光緒十四年(1888)羅振玉23歲,即與邱于蕃崧生訂交。于蕃時年方壯,日與朋儔研討詞章金石書畫為娛樂,或招攜為文酒之會。后邱曾去上海,在羅振玉東文學社主過事。
路岯(1839—1902)家。路氏本峽西周至人,其祖父路德(1785—1851),字閏生,號鷺洲,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散館后,改任戶部湖廣司主事。公事之暇,讀書作字,京師求文字者,殆無虛日。一時桃李滿門,及門弟子登科甲、任要職者,數以千百計。路岯父親路慎莊,字子端,號小淵。道光十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御史、給事中、淮揚道。卒贈光祿寺卿銜。好古學,收藏圖書為當地藏書家之首。路岯兄路崇,字禮門,同治四年任淮安府同知,管理山清里河,駐清江浦。路岯,字山夫,官知縣,罷官后在淮安城北筑園定居。中有葦西書屋、溫經室、歐舫諸處,頗具水竹臺榭之勝。工八分書,嗜金石碑版,藏弆甚富。
清光緒九年(1883),羅振玉18歲。冬,始識周至路山夫,山夫年長以倍,折節(jié)訂忘年交。他們相與縱談金石考訂之學,相得甚歡。路氏藏有“五字損本”蘭亭定武本拓本。曾經阮元鑒定,路岯題簽,有羅振玉嫡孫羅繼祖題記。
蔣黼(1866—1911)家族。蔣黼字覲扆,號伯斧。蔣氏祖籍蘇州吳縣,其祖蔣錫寶,進士,道光二十九年起,任淮安府學教授十余年,贊其地民風淳樸,囑遺后人移居淮安。蔣黼父蔣清翊,字敬臣,諸生,官浙江武義縣令。學識淹雅,初唐四杰集皆有注。好研求金石之學,藏古泉刀極富,多極品。樂淮之風土,買地構 “抱布新筑”五楹,遂定居于淮東門有司水巷口。收藏古錢萬貫,古籍萬卷。收藏元魏張始孫造像及雙唐碑。新建怡園一座,竹構亭曰“十稔”,常集諸友在此揮毫賦詩;ɑ馨倏,酷愛秋菊,種植多至五千余株。
蔣黼在近代學術史上有所成就:與羅振玉創(chuàng)農學會、東文學社于上海,編刊中國最早的農學刊物《農學報》,培養(yǎng)了王國維這樣兼通中西的學者;曾任清學部候補郎中。1909年從伯希和處獲見敦煌藏經洞寫本,輯有《沙洲文錄》《敦煌石室遺書》等,為中國敦煌學研究的先驅人物。
羅振玉原無錢幣之嗜。蔣黼家藏泉頗富,圜泉尤多精品。羅振玉得縱觀所,遂亦搜集古錢。
談壽齡(—1893)家族。談壽齡字晉三、靜山,常州人,宛平籍,咸豐間貢生。道咸間在淮安為下僚,以嫻簡牘入吳棠幕,隨吳入川,保湖北道員。性恬退,喜近風雅士。定居于淮安城隍廟巷。從官場下來的談壽齡親身體會過政體的腐朽、官場的黑暗,于是,他囑咐談氏子孫“不入仕途”。于光緒十七年(1891)創(chuàng)辦談氏東文學館,以培養(yǎng)留學日本預備生為教學目標。專程赴滬延聘日籍教員兩名,來淮教授日文和新學。學員除談氏子弟,兼收外姓青年,后來均留學日本,有所成就。銀行界名人談荔孫、周作民,還有陳福頤、路孝忱、林有任等即從該校畢業(yè)的。
羅振玉也曾在其中任教,他從而開始接觸日本人,并面向世界尋求發(fā)展。后來談氏學館停辦,時值甲午戰(zhàn)爭失敗之后,羅振玉以為西人學術可為中學之助。擬在淮安開西學書院,教算學、輿地、時務、外國語文四科。聘劉渭宿授算學、外文,鄉(xiāng)人授輿地、時務。后因無從籌費而止,僅設算學義塾。談氏東文學館開了風氣,是羅振玉走出淮安的起因之一。
羅振玉常與上述人等討論學問,或以詩賦相交游;燠E于前清遺老、遺少隊伍之中。光緒十四年(1888),仿京師顧炎武祠例,在新城文昌宮倉頡祠邊增設閻若璩祠,每年逢十月十 四日閻之生日,均到祠中祭奠閻先生。
光緒二十七年(1898),因為新城閻祠過于偏僻,徐嘉、路山夫、段朝端等,公請改于城內奎文書院祭祀。參加者有清末翰林顧云臣、王鴻翔,小方壺齋主人王錫祺、四川夔州府知府談壽齡之侄談覲孫、研究顧炎武的學者徐嘉、金石收藏家蔣黼、以及邱于蕃、顧震福、路岯及其子路孝忱等。每次祭奠活動后,都要書寫一長卷,將活動時間、參加人員和活動經過記錄在上面。由羅振玉署端,鈐有“眷西堂”小印。原卷今不可見,但有文字記載。這活動一直延續(xù)到光緒二十九年,羅振玉及其妻弟范兆昌、兆軍等常在其中。此外,他們還經常在歐陽修、蘇軾生日時作詩酒之會,活動地點則在路岯的歐舫。
他們在一起拓碑,治經史考訂及金石文字之學。羅振玉家無藏碑帖,南門大街魚市口有一碑帖古董店,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以一碑二十錢,從山東碑賈劉金科賃碑讀之。以四十錢一帖從古董商處租回,與其兄羅佩南共讀,有所得輒作為札記,遂成《金石萃編校字記》。
從外地商人處獲得古碑之事,在淮安早已有之,考據學者吳玉搢就是顯明的例子。吳進《續(xù)山陽耆舊詩》云:吳玉搢“曾訂《金石存》輯成十五卷,續(xù)輯二卷,甚費苦求,既不能如顧寧人(即顧炎武)、朱竹垞(即朱彝尊)足跡遠到,而見聞又苦未廣,惟恃陜西人販字帖者,每歲過淮,必延款二飯,托其四訪古帖,有初出土碑板,無論斷缺,即略存數字,亦減炊典衣,湊價如數買之”。“以是日久,多所累積。再以訪求故家遠客,或響拓,皆借抄焉。”吳玉搢亦稱自己“性喜涉獵,苦善忘,往往有所見聞,輒舉筆纂錄,至金石文字尤所酷嗜,弱冠后,孜孜搜集,雖力有不逮,然目之所遇亦無遺棄!保ā督鹗孀孕颉罚
羅振玉將校碑所得為《讀碑小箋》《存拙齋札疏》。后德清俞樾采《札疏》語入所著《茶香室筆記》中。俞當世經師,海內遂亦疑鄉(xiāng)人為老宿,而不知其時尚未過20歲。
羅振玉在淮安各古跡處捶拓抄錄古碑,證以地方志和其他典籍,成《淮陰金石僅存錄》兩卷。又從淮安古城墻上搜集有銘文的古磚。當時淮安有一股收藏山陽城磚熱。山陽城建于晉,修于南宋,故多宋磚。初無稱道之者,道光三年六月,縣學重建明倫堂,得“建康都統(tǒng)司”磚,盛子履廣文愛其楷法精好,拓以貽人。汪春園先生椿定為南宋初物,丁晏作歌紀之。道光廿二年,丁晏重修淮安城,所得漸多,作《南宋古磚記》。于是,好古者爭相購取。咸豐中,吳縣蔣錫寶、溧水朱沅分別為淮安府學教授和訓導,蔣子敬臣與朱子紹頤同有斯癖。他們剜墻剔壁,不遺余力,所得多丁氏所未見者。寓公黃靖客淮久,嗜之尤篤,搜羅亦伙。峴亭善畫,每以畫為餌,別人所藏佳品,率為峴亭賺去。自顏所居曰“百二宋磚室”。羅振玉《淮陰金石僅存錄》中收錄頗多。又單獨著《楚州城磚錄》,記載尤詳。
研究學問必須要有大量書籍,而他家并無藏書;窗彩菤v史文化名城,文化積淀豐厚,藏書之家頗多。他常向他的姐夫何福謙家,和書香后裔邱于蕃等人家借書讀。當時淮安的官宦寓客很多,他常從劉鶚、路岯、蔣黼等家借閱,日必挾冊出入諸家。這些人都是當地的上層文化人士,后來許多都成為民國名人。
家無藏碑,便從這些朋友家借或轉讓。光緒十一年(1885),年成不好,斗米千余錢,路山夫出所藏舊拓《八關齋會報德記》易米,羅振玉以米五石易之。自記云:“夜起展現,雞鳴與風雨聲都不復聞,而老友亦得三月飽食,忻快何如!庇谑Y伯斧、邱于蕃家亦當如此。光緒十六年(1890),有李氏者藏五代楊吳李濤妻志石,文字漫滅而題署年月俱存。乃移石至邱于蕃家,與吳縣蔣伯斧黼親施氈墨拓之。
羅振玉在淮安文人堆里生長了30年,耳濡目染,日積月累,養(yǎng)成了研究國學的興趣和能力。但他沒有沉迷于此,仍關注國家與民族的命運。羅振玉想為國家做點切實有用之事,便試圖四處突圍,沖出舊學的藩籬。
他的第一方向是農學。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謀所以強國之途徑。羅振玉見到國瘠民貧,應以農為邦本,研讀《齊民要術》《農政全書》《授時通考》等古代農書。后又研讀西洋農書譯本。光緒二十二年(1896)春,羅振玉31歲,即與淮安的朋友蔣伯斧、邱于蕃協(xié)商,開始走出淮安,踏進更廣闊的社會。到上海創(chuàng)學農社,購歐美日本農書,移譯成中文以資考究。至滬后,先設農報館,聘譯人譯書及雜志,由蔣黼任總庶務,自己任文字編輯。一八九八年創(chuàng)立“東文學社”,聘請日人藤田豐八等教授日文,由邱于蕃任校務。學農社先后十年間翻譯農業(yè)書刊百余種,對介紹西方的農業(yè)技術有一定的作用。
由于“學農社”和“農報館”的成就,羅振玉頗受到清朝當局的注意。農工商大臣的端方請他進京供職,因感到離家遠而未去。后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在武漢設農務局、辦農校,電邀羅振玉往主持農務局兼農校監(jiān)督,1900年秋赴武昌就任。羅振玉到任后對農校大加整頓,校風大改。
第二個方向是教育。次年羅振玉主持武昌江楚編譯局,同王國維共印《教育》雜志。后于暑期辭職回滬,受兩江、湖廣總督張之洞、劉坤一的委托,往日本考察教育。1902年受聘任上海南洋公校虹口分校監(jiān)督。1903年被兩廣總督岑春煊聘為教育顧問,次年辭職。1904年受兩江總督端方聘,在蘇州創(chuàng)辦江蘇師范學堂,任學校監(jiān)督。薦日人藤田劍峰為總教習,淮安徐嘉為監(jiān)院。后經端方等人的推薦,去北京充任學部參事廳行走,旋升為參事。1907年秋,被派往河南、山西、山東、安徽等省視察學務。1910年,京師大學堂設農科,羅振玉為農科監(jiān)督。農科后來發(fā)展成為中國農業(yè)大學,羅振玉應該是中國農業(yè)大學第一任校長。
最后回歸原點,潛心國學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羅振玉不愿做貳臣,與民國政府不合作,仍要效忠于清王朝,他成了前朝遺老。他也不接受日本人的任命,只接受溥儀的封官。因為合作并不愉快, 便與王國維攜家移住日本東京,輾轉旅大,潛心著述。他的治學方向已由農業(yè)、教育而回歸于經史及金石之學,即所稱的“國學”。
羅振玉在學術上取得重大成就,成為一代國學大師,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時代。當他步入學海之時,正是埋藏在地下的文物資料不斷被發(fā)現的時候。這一時期被稱為“新發(fā)現的時代”。
這些發(fā)現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殷墟甲骨文;
二是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地出土簡牘;
三是敦煌千佛洞六朝及唐人寫本;
四是清內閣大庫之書籍和檔案;
五是中國境內之古外族遺文。
這些新材料剛被發(fā)現時,世人皆不知其價值,或搜集一二供自己秘玩。這些學術資料許多都是前人未曾見過的,只要認真研究某一部分,即可成為大家。前代許多著名學者均未逢其時,而羅振玉碰上了,他懷揣在淮安練就的屠龍之技,走出淮安即遇上這一好時候。這是他的幸運。他敏銳地認識到這些材料的價值,并不殫其力地加以保存整理、印刷流通、考釋研究,成了許多學科的開山之祖。
淮安的歷史文化淵源,個人的不懈的努力,時代的幸運,成就了一代國學大師羅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