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認識淮安 > 三親資料 > 我們曾經(jīng)度過的冬天

我們曾經(jīng)度過的冬天

2015/12/4 12:21:19    作者:陳伯新    閱讀:3467    評論:0

  也許是工業(yè)化的發(fā)展,加劇碳排量,形成溫室氣體效應。也許是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房屋有保溫層,室內(nèi)有空調(diào)、取暖器、壁爐,學習辦公有電熱臺板、電熱墊子,晚上睡覺有電熱毯,各種羽絨衫、羊毛衫、皮夾克、棉皮鞋等保暖衣著嚴嚴實實,靚麗奪目……使得現(xiàn)在的冬天不太冷了。或許是我喜歡懷舊,或許是我思想保守,總感到現(xiàn)在的冬天,沒有二、三十年前的冬天有意思。
  破棉襖,單衣褲,被子棉絮幾個洞。上世紀七十年代,買布做衣服都靠國家供應的布票,而且供應量極少。條件略微好的家庭,給孩子做衣服也只是在過年前,而且家里幾個孩子都是按“先老大,后老二,補補縫縫把老三”順序穿這件衣服。孩子們的一件棉襖要穿好多年,壞了再補,補了再穿,處處是補丁。下身也都是一條很薄的棉褲,沒有現(xiàn)在的保暖內(nèi)衣,條件好的家庭孩子穿得最奢侈的就是秋褲、毛線衣。一家?guī)卓谝粡埓玻瑳]有墊被,更沒有席夢思,床上墊的都是稻草,在稻草上面再鋪個破破爛爛的床單,就算是上等的墊被了。蓋的被子里面棉花胎大大小小的洞有好幾個。睡覺時如果再冷,就把大家的衣服蓋在被子上,蠻暖和的。家里的房子都是土墻,從墻縫里滲透的西北風嗖嗖的響,把人凍醒了。醒后簡單的處理被子再睡,不知不覺的又進入了夢鄉(xiāng)。
  擠飯干,曬太陽,河邊頂風上學校。教室的窗戶壞了,學校買不起玻璃,就找一些白色透明的塑料紙,把壞地方釘好。教室是單磚墻,有的是土坯墻,西北風來時,吼叫聲比老師的講課聲音大。孩子們衣服穿的少,有時候坐在教室里感到冷。下課鈴一響,都跑到教室外的墻跟下曬太陽。那時沒有霧霾,冬天雖冷,但日照時間長,早晨的陽光也有暖意,曬上一會兒,感覺走進了春意盎然的世界。有時候太陽曬得不如意,還沿著墻邊擠飯干。擠飯干是一組十來人,兩邊人沿著墻向中間擠,中間人受不了壓的,就回到兩頭向中間擠,這樣周而復始的進行,很快大家身上就出汗了,既達到娛樂的效果,又增加了熱量。如果課余時間長,還做起躲貓貓的游戲。躲貓貓就是一個人把自己藏起來,讓大家尋找。上學、放學路上,遇到怒吼的西北風時,孩子們一般沿著背風的小河邊走,減少強風侵襲。
  打陀螺,推鐵環(huán),河中結(jié)冰做游戲。打陀螺、推鐵環(huán)是我們那個時代男孩子最常做的游戲。這些陸上的運動游戲,進入三九、四九天后,就悄悄地轉(zhuǎn)移到河里進行。過去在我們淮安地區(qū)三九、四九嚴寒天,零下十度以下的天氣持續(xù)十幾天,河面一般結(jié)冰十厘米左右,小孩們都離開陸地,到河面上玩耍。我家后面有一個20萬平米的大塘,每年都結(jié)成厚厚的冰,男孩子都到冰上打陀螺,推鐵環(huán)。有的還玩砸錢堆。砸錢堆是在五米外,放一塊磚頭,在磚頭上面每人放入一分或二分硬幣。大家在五米外的一個砸錢點上,用古代銅板對準錢堆進行扔去。誰砸中錢堆后,掉下磚頭多少錢,誰就贏多少錢。有時玩得正興時,突然聽到大塘中心“咯咋”的聲響后,大家知道塘里的冰凍要裂了,會有危險,都不約而同的跑到河邊上岸,基本沒有人掉進冰洞里。
  點化肥,堆雪人,穿著木屐走泥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剛分田到戶,綠肥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化肥逐步得到快速的應用。老農(nóng)們下大雪前,都在麥田里點化肥。點化肥的工具是一個一米高的棍子,一頭削尖后套進10厘米長的圓錐鑄鐵,在鑄鐵上側(cè)20厘米處釘一個三角形的10厘米長的木塊作為腳拐子,另一頭釘在一個20厘米長的木棍中間。用時尖頭插入麥田,腳踩腳拐子,使尖頭插深點,然后拔出來,形成一個小坑。再用手抓或湯勺盛滿尿素倒入小坑里。大人們插坑、盛化肥,我們小孩就負責用腳把坑口踢平,使尿素蓋好。化肥伴隨雪水猶如為小麥注入了營養(yǎng),進入春天,就快速生長。后來,為了減少人力,老農(nóng)們干脆就在下雪前,直接往田里灑化肥。下雪后,天氣雖然寒冷,卻是我們孩子快樂的世界,打雪仗,推雪人,一片繁忙。天晴雪化,氣溫低,路面較滑,一般人家買不起靴子,穿茅窩子或者高木屐行路。茅窩子是用蘆葦與稻草搓成繩子,編成十分厚實的草鞋。如果在茅窩子下面釘上木板,就是高木屐,高木屐與地面不接觸,不易潮濕。茅窩子和高木屐是冬季常用的腳上保暖鞋,既暖和,又不花錢,而且走在泥路上不會摔跤跌倒。
  烤火盤,站窩子,幼兒身上暖陽陽。在室內(nèi),大人們玩玩牌,聊聊天,孩子們做作業(yè),感到冷,就用爛泥與稻草糊成的大概15厘米高圓柱形的土盆,生點火,如果舍不得木材,就用草堆下面的碎麥稈、麥穗殼子等雜物與爐膛內(nèi)的火灰相拌盛入土盆成為火盆。火盆一次可以使用2個小時,室內(nèi)保持15℃左右,就不感到冷了。幼兒冬天在家站窩子。窩子是一種上口小底口大的圓柱形物體,一般都是用稻草做成的。大約一米多高,五六公分厚。自底部向上約四十公分處用幾根柳樹棍穿過,柳樹棍上面就是一個平臺,小孩就站在平臺上面。平臺下邊放個火盆。為防止褲子與火盆接觸,故小孩一般都不穿褲子,上身穿個薄棉襖剛好轉(zhuǎn)身。大人們定時向火盆內(nèi)添加碎麥稈、麥穗殼子等雜物,使其保持溫度,定時把小孩抱出大小便。窩子四周空隙不大,既保暖又安全。
  貧瘠時代的冬天早已不在,其帶給我們的快樂將永恒記憶。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