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河下古鎮(zhèn)的西側(cè)開工修筑“城西北路”,工人在開挖魚塘清淤時,挖出了大量的明代瓷器殘片。
2008年9月,河下?lián)尵刃园l(fā)掘了一處大型明代龍泉窯碎片遺址,出土的瓷片裝了291麻袋,重達21.8噸。
考古表明,這些瓷器被有意打碎、丟棄在這片廢棄的堤壩內(nèi),堆積最厚處達到1米。
仍有一個謎團待解,宮廷用瓷器需要檢選,而民用瓷器為何也要打碎拋在這里?
河下位于淮安市淮安城區(qū)西北角,北倚翔宇大道,南枕古運河。明永樂十三年(1415)平江伯陳瑄開清江浦,導淮安城西“管家湖”(亦稱西湖)水入淮,水上運輸改道,運河從淮城西邊經(jīng)過,河下就在管家湖嘴上。由于這里地勢低下,人們便稱之為河下。這里因是漕運要地而盛極一時,河下鼎盛時有“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嘴上頭”之美譽。河下真的如史書中記載的那樣繁榮嗎?我們不妨從明朝河下人用過的瓷器入手,去了解一下他們在生活中對美的追求,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2004年6月,河下古鎮(zhèn)的西側(cè)開工修筑“城西北路”,工人在開挖魚塘清淤時,挖出了大量的明代瓷器殘片。筆者就住在魚塘邊上的八一新村,于是就到現(xiàn)場拾回了幾筐。魚塘距離河下大繩巷的明朝“淮北批驗鹽引所”不足百米。瓷器殘片年代主要為明朝永樂年、宣德年、成化年、正德年、嘉靖年、萬歷年。據(jù)此可以斷定這是河下居民和客商的生活用瓷。筆者在家細心把玩它們,品味河下先民用瓷之美。
1.器型多樣,質(zhì)樸典雅。在我收集的河下古瓷片中,有很多是比較成形的,我們完全能據(jù)現(xiàn)在的樣子,復(fù)原出完整器的形狀。如青花大碗,上闊,下窄,高有20厘米,比現(xiàn)在的粥碗體量大,縱向和橫向整體造型所成的弧線舒展流暢、自然天真。盤子,開口很淺,形如滿月,比現(xiàn)在的小。酒杯與茶杯,一般體量較小,玲瓏別致,圓挺的中部,使得整體造型很飽滿。有的茶杯有蓋。在眾多瓷片中,找不到一塊方形的,這可能與明朝河下人希望事事圓滿,家庭團圓的美好愿望有關(guān)。
2.瓷器的質(zhì)地與色彩。明河下瓷器多為景德鎮(zhèn)民窯所產(chǎn)。胎體由江西景德鎮(zhèn)瓷土燒制,灰白胎,上施淡青色釉,釉面色調(diào)柔和,光潔滑潤,如嬰兒之肌膚。深青色圖案置于釉下。兩者顏色和諧統(tǒng)一,多角度近觀,呈現(xiàn)不同光色效果,色彩迷人。河下瓷器的青花圖案用色都為波斯鈷顏料。顏色淡雅寧靜,平和養(yǎng)心。用筆細膩的極少,只見于出土的少量官窯瓷。一般用筆迅捷,一觸而就,線條較細,圖案簡潔,形神兼?zhèn)。這些圖案有自然生動之趣。用筆極速的原因是波斯鈷顏料落筆易發(fā)散和畫工技藝嫻熟。這種畫法,一點不會影響瓷器的品質(zhì)。我們從河下古瓷質(zhì)地和色彩能略知明朝河下人喜歡簡潔、淡雅的色調(diào),以及追求內(nèi)心寧靜、生活安定的生活理想。
3.瓷器圖案。河下瓷器圖案可分為花鳥山水、文字、人物三類;B山水最多;ú萦校汉苫、菊花、梅花、牡丹、芝麻、綠藤、松柏等。寓意吉祥、高潔、富足、長壽。鳥魚蟲有:孔雀、麒麟、喜鵲、鶴、魚、蝴蝶等。表明了河下人對自然的崇拜,對富裕、平安、健康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文字主要有:福、壽、禧、金榜題名等。除了漢字,還有一些梵文,據(jù)筆者多方考證,原來都是一些吉祥語,和現(xiàn)在的北京、南京的明朝銅鐘的梵文相同。這些文字表明了明河下人審美中不僅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人情趣,還有佛教文化元素。人物圖案是較少的。主要有八仙圖、文人學士讀書圖、賢母教子圖。這些反映了河下人民重視教育、崇尚讀書的社會風氣。河下明朝文化名人群星璀璨,舉人進土眾多,與此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與戚繼光抗倭的狀元沈坤、《溫病條辨》作者吳鞠通,這些不朽的人物都出自河下。
當然,河下明瓷中,也有少部分圖案紋飾極為簡單的,有的只有幾道跑邊的裝飾線。這些瓷片做工較為粗糙,存在著施釉不勻,冒氣泡和缺釉現(xiàn)象。這說明了當時的河下有一小部分居民剛解決了暖飽問題,他們還沒有能力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美。他們的存在體現(xiàn)了河下繁榮社會的完整性。
考古明朝河下用瓷,我們發(fā)現(xiàn)當時的河下存在少量貧民,他們有美化生活的意識,審美要求不高。大量精美的青花瓷能充分證明河下存在數(shù)量龐大的中產(chǎn)階級。他們衣食富足,生活講究,有著較高的審美情趣。還有一部分為大戶人家,他們可能是官宦,可能是像程氏一樣的鹽商,不一而足。他們生活奢華,所用瓷器樣樣皆為極品,能與官窯瓷器相媲美,在美的追求上品位極高,有強烈的個性化審美要求。
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仿佛見到了明朝河下人的生活。運河御碼頭前帆影如云,石板街上商賈云集,酒旗招展,買賣聲不絕于耳,街頭巷尾飄散著淮揚美食的香味。我們走進一戶中產(chǎn)人家,去看看他們的生活場景吧。正堂擺著高大的春臺,在它的前面有一張八仙桌,一家人正在共進午餐呢。桌上食器羅列:青花纏枝碗中是白鲞紅燉天堂肉,青花菊花碗中是香香噴噴的油煎鯽魚,青花八仙盤中是醬油花椒醉花生,青花教子圖碗中是牛肉燉山藥,還有三魚杯,福壽勺……男主人舉杯歡飲,一家人其樂融融。
斗轉(zhuǎn)星移,物是人非。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一片片河下古瓷片,依然那樣美麗,它們猶如一枚枚化石,記錄著明朝河下居民對美的追求。雖然這些瓷器并非他們所造,但卻反映了他們的審美需求。它們見證了明朝河下居民穩(wěn)定的社會生活和繁華的漕運經(jīng)濟。
南京博物院考古隊和淮安博物館在淮安河下古鎮(zhèn)搶救性發(fā)掘了一處大型明代龍泉窯碎片遺址,出土的瓷片裝了291麻袋,重達21.8噸。據(jù)了解,這處遺址見證了龍泉窯如何失去了皇家貢品的身份,以及古代淮安作為漕運樞紐的地位。
據(jù)考古隊員介紹,去年9月當?shù)厥┕r,在地下3米處發(fā)現(xiàn)了這片遺址。遺址略呈“凹”字形,東西長17米,南北寬7.5米—9.7米。考古表明,這些瓷器被有意打碎、丟棄在這片廢棄的堤壩內(nèi),堆積最厚處達到1米。經(jīng)初步統(tǒng)計,這里的瓷片基本出自龍泉窯,除極少數(shù)為元末外,絕大部分為明代燒制。這批瓷片,少量是明代早期龍泉窯為宮廷燒制的官器,雖然在地下埋了500多年,但仍和新燒出一樣,釉色極其潤澤;多數(shù)質(zhì)量一般,為普通日用品,器型有碗、盤、高足杯、盞和爐等30多種。
眾所周知,龍泉窯產(chǎn)于浙江龍泉縣,南宋晚期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之美的巔峰。那么,如此大量的龍泉窯瓷器為何會集中到淮安(古淮安府治所在地)?考古人員從文獻中找到了線索。原來,明洪武26年(1393)至天順八年(1464),龍泉窯為宮廷燒造青瓷,通過漕運送至京城,而古淮安(今淮安)是漕運總督衙門所在地,龍泉窯貢品在此檢選,其中的精品成為皇宮用品,略有瑕疵者,就地打碎;窗埠酉鹿沛(zhèn)是當年全國聞名的重要商埠,也是龍泉窯產(chǎn)品的集散地之一,出土的少量的龍泉窯官器和一般商品順理成章。
巧合的是,這批瓷器的時代下限就是天順年間,它們很可能見證了龍泉窯最后的輝煌。公元1464年,成化皇帝剛即位,就在《即位詔》中下令,景德鎮(zhèn)和龍泉窯的御制瓷器,燒好的即刻運京,未燒好的馬上停止。在此以后,龍泉窯再未接過皇家的大宗“訂單”,就此失去貢品地位。這種轉(zhuǎn)變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皇帝的審美觀點,成化皇帝喜歡彩瓷,艷麗的成化斗彩就是明證;其次龍泉窯地處偏僻,運輸需要翻越崇山峻嶺,交通不便,成本高昂。與龍泉窯衰落相伴的,是景德鎮(zhèn)越來越興盛,在接下來的五六百年,直至現(xiàn)在,都是中國瓷器的第一重鎮(zhèn)。
不過本次考古仍有一個謎團待解,宮廷用瓷器需要檢選,而民用瓷器為何也要打碎拋在這里?莫非皇宮中太監(jiān)和宮女所用的是這類普通瓷器?又或者此次檢選一次性清理了歷年來的“存貨”?如果這么多瓷器拿到市場上銷售,應(yīng)該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是什么人寧愿承受損失而將這些瓷器打碎?考古工作在解釋了一段歷史的同時,又留下了更多的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