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山陽阮氏
2015/7/23 16:25:20 作者:王澤強 閱讀:9228 評論:條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淮安府署東側,曾經住著一戶遐邇聞名的人家——山陽阮氏。阮氏一門在清代出了四個進士、三個舉人,這在全國都是令人艷羨的奇跡。他們能詩善文,憑著橫溢的才華邁進國家權力核心機構軍機處、戶部、吏部、刑部、翰林院及各級地方政府。他們著書立說,有人成為帝王賞識的賢臣,有人成為帝王親密的詩友,有人為故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嘔心瀝血,還有人為建立新社會獻出年輕的生命。他們?yōu)榛窗糙A得了榮譽,增添了光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門三杰,聲譽漸隆
阮氏祖籍江西省清江縣,祖上元末參加農民起義,明初隨軍駐守淮安府大河衛(wèi),遂遷家山陽縣。明嘉靖年間,阮氏出了一個名人,叫阮嘉林,以會試副榜第一的成績出任益陽知縣,廉潔奉公,一塵不染,被譽為“天下第一清官”。死后,其靈位入鄉(xiāng)賢祠,接受公祭。這在封建社會是光宗榮祖的事情。
清初,阮嘉林孫子阮晉為監(jiān)生,著有《自吟亭詩稿》,為有名的田園詩人,考得知縣職,未及赴任就去世了。阮晉生了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時人謂之“阮氏三杰”:阮應韶、阮應宮和阮應商。阮應韶為監(jiān)生,著有《阮氏筆訓》,砥躬礪學,扶危濟困,受鄉(xiāng)人愛戴,死后入鄉(xiāng)賢祠受公祭。阮應宮精通醫(yī)道,懸壺濟世,給窮人治病分文不取,在當?shù)芈曂麡O佳。阮應商1703年考中進士,進入戶部,先后擔任主事、郎中。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上班首日見差役穿著華貴的裘裝,立即嚴加呵斥,喝令脫去并打了一頓,上下為之震動。他處理政務時,要求差役抱著文牘在旁邊侍候,不許插話,以防止滑吏借介紹情況為名,誤導上司,兜售其奸。不到一個月,上下肅然,風氣大變。后調任吏部給事中,目睹種種腐敗權錢交易現(xiàn)象,他夜不能寐,奮筆疾書,寫下了有名的《疏論銓曹之弊》(載徐珂《清稗類鈔》第四冊),上書康熙帝?滴醯坶喓蠓浅V匾,批給都察院處理。都察院調查后認為他所說的情況屬實,于是康熙帝大怒,嚴厲查處了一批腐敗官員,阮應商一時間名聲大震?滴醯鄣嚼舨恳暡,指名要阮應商匯報情況,阮應商從容不迫,有理有據(jù),條分縷析,康熙帝邊聽邊點頭,留下了極佳印象。后來,康熙帝每次到吏部,一進門就問“阮應商在不在”,可惜他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淮南二阮,聲聞朝野
阮應韶生了兩個兒子,老大阮學浩29歲中進士,老二阮學浚28歲中進士,而且兄弟同入翰林院為撰修官,一起編纂《世宗皇帝朱批御旨》、《世宗皇帝實錄》、《皇清文穎》、《大清會典》,?端某瘜嶄洝返葰v史文獻。翰林院官員主要工作是編纂文獻,還常出任鄉(xiāng)試、會試主考官及地方學政,還有可能一步踏進權力中樞。新科進士中只有經考核為優(yōu)秀的一小部分人才能進入翰林院,進去后還得學習三年,再考核獲得優(yōu)等的人才有資格留下來任編修,其余人再次淘汰分流,下到府、縣任職。因此,能進入翰林院為國修史、為國選才是天下無數(shù)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阮氏兄弟二人同在翰林院任職成為士林中廣為傳播的佳話。后來,阮學浩擔任山西、陜西等省鄉(xiāng)試主考官,及會試同考官;阮學浚擔任貴州鄉(xiāng)試主考官,手握選拔舉人、進士的重權,成為萬眾矚目的對象,“淮南二阮”雅號在朝野中逐漸傳播開來。
1742年春,阮學浩出任湖南學政。臨行前,乾隆帝告誡他到任后要“端士習、杜請托、拔真才”,并曉諭駕馭屬員的方法和技巧;年逾八旬的老母也諄諄叮囑他:“汝脫青衫未久,當知寒士單寒之苦。”抵湘后,他勤奮工作,秉公辦事,杜絕一切后門,嚴禁錢學交易。每一場考試過后,他組織幕僚認真評點,要求每一份試卷批閱三遍,即使是最差文章也要細加圈閱,要讓生員心服口服,讓每個人都有收獲。他在學政衙門辦公,不設守門人,大門小門一律洞開,所有當差及府、縣生員有事可直接到他跟前稟報。學政權力很大,許多人向他行賄,不僅沒得到好處,反而栽了跟頭。
三年學政任滿,考核為優(yōu)等,乾隆帝有意讓他到云南再干一任學政,他以母老為由辭官歸鄉(xiāng);剜l(xiāng)后,江蘇巡捕撫莊有恭登門拜訪,請他出任淮陰書院主講,他提出了的唯一條件就是不要任何報酬,鄉(xiāng)鄰無不為之感動。一個多次擔任院試、鄉(xiāng)試、會試考官的翰林院資深官員,一個全國聞名的學者,不擺任何架子,脫去朝服,穿上青衣布鞋,無償為鄉(xiāng)里學子授課,這是多么了不得的義舉啊!見縣學房舍破損嚴重,他帶頭捐資修建,并把被縟帶到施工現(xiàn)場,住在工地上以便監(jiān)督施工。事后漕運總督楊錫紱親自撰文并勒碑紀念此事。他發(fā)起成立民間助學組織“灑掃會”,要求入會會員每天捐一個錢,所得款項主要用來資助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讀書。他又在勺湖構筑草堂,讓更多的學子有機會讀書學習。在他歸鄉(xiāng)前的九年中和去世后的八年內,山陽縣進士考試記錄為零,而在歸鄉(xiāng)之后至他去世的十余年中,山陽縣共考取12名進士,沒有一屆光頭,此外還考取了數(shù)十名舉人和數(shù)百名秀才。
阮學浚在1749年與蘊著一起彈劾吉慶貪贓,沒成功,憤而離職,退出官場,隱居蘇州寺院中,以教學、著書為業(yè),吳地才俊多從其游。
眉山兄弟,名滿天下
阮學浩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取名葵生,一個取名芝生,寓興旺發(fā)達蒸蒸日上之意?27歲中進士,35歲時以會試中正榜錄用為內閣中書,入值軍機處,兼三館撰修官,官至刑部侍郎,有《七錄齋集》、《茶余客話》、《秋讞志略》等著作傳世,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和法學家。阮芝生24歲中進士,歷任內閣中書、德清知縣、永定河北岸同知,著有《詠素齋集》、《聽潮集》、《退朝堂筆記》等,大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對其詩作《題于謙墓》極為稱賞。兄弟二人互相友愛,又同擅詩文,當時被譽為“眉山兄弟”(指蘇軾蘇轍)。
阮葵生學識淵博,精明強干,思維敏捷,數(shù)千字文章可一揮而就。在刑部任郎中時已得到劉統(tǒng)勛、舒赫德等相國的賞識。他辦案主張“成見不設,定見不移,不恃聰察以矜明核,不務寬縱以博虛譽”,辦了許多大案要案,留下了大量精彩的案例,成為當時及后世治獄的樣板。據(jù)《清史稿·刑法志》記載,“刑部侍郎阮葵生著《秋讞志略》,而后規(guī)矩略備,中外言秋勘者咸依之”,他為清代法制建設作了很大的的貢獻。阮元等人為他寫的傳記及府縣地方志都不惜筆墨記載了許多精彩的案例。阮葵生入館編纂《西域圖志》、《西域同文志》,這是兩部研究新疆地理、語言的學術著作,難度很大。后又奉命校對文津閣四庫全書,都高質量地完成了任務,受到乾隆帝的稱贊。1785年2月,乾隆帝兩次在西苑單獨召見他,親切地與他拉家常:“你父親是有才能的儒臣,你不僅擅長詩文,還有政治才能,要加倍努力啊!”兩個月后,他被提拔為刑部侍郎。五月,他又隨乾隆帝赴承德山莊避暑,秋天又隨同乾隆帝在木蘭狩獵,兩人在一起吟詩弄文,留下了一百多首唱和詩,成了親密的朋友。
阮葵生享譽后世的作品是他積二十年之功完成的筆記體雜著《茶余客話》,保存了大量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革命先烈,血染風采
清代末年,山陽阮氏又出了一位載入史冊的名人——阮式。阮式父親阮頤隆是位舉人,做過通州、徐州等地的教諭。阮式自幼飽讀詩書,打下了扎實的文字功底。他16歲中秀才,17歲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寧德師范學堂,結識同鄉(xiāng)周實,成為好友。二人接觸到進步書刊,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次年,秋瑾在紹興遇害,消息傳來,他滿腔悲憤,寫下《吊秋璿卿》,對秋瑾的壯舉十分感佩。1910年春天,他回到家鄉(xiāng)任教,與周實創(chuàng)建革命組織淮南社,編輯刊物,傳播革命思想。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暴發(fā),迅速波及全國。阮式與周實聞風響應,成立武裝組織學生隊,后改名為巡邏隊,二人分任正副隊長,并奪取守城清兵的武器,準備接管山陽縣政權。11月14日,召開光復大會,知縣姚榮澤負隅頑抗,沒有到會;持觀望態(tài)度的士紳們也都一言不發(fā)。阮式在大會當即宣布姚榮澤“避不到會,就是反對光復,要嚴懲”。次日,阮式帶著巡邏隊員,找到龜縮在縣衙的姚榮澤,以雙管手槍抵住姚的胸膛,要他交待清楚。姚嚇得面無人色,答應三天之內把錢糧交結完畢。次日,這個大清忠實走狗設下騙局,把周實誘騙到縣學,一進門就對其連放數(shù)槍,周實當場犧牲。姚又帶領人馬直奔阮宅,把他綁架到縣學。阮式痛斥逆賊,遂遇害,年僅22歲。兇殘的儈子手竟剖開他的胸膛,五臟六腑俱出,鮮血滿地流淌。
阮式、周實不幸遇害的消息傳開后,全國各界為之震驚。孫中山先生電令捉拿兇手,姚榮澤被押至上海,判處死刑。孫中山先生親撰挽聯(lián),以示哀悼:喋血于孔子廟中,吾道將衰,周公不夢;陰靈繞淮安城上,窮途痛哭,阮籍奚歸?
淮安人民不會忘記曾經為淮安贏得聲譽作出貢獻的阮氏先輩。勺湖草堂早已修繕一新,阮學浩蠟像已樹立在淮安府署中,阮葵生畫像列于淮安文化名人館,供游人瞻仰。1991年10月省市政協(xié)召開紀念阮式、周實大會,并出版紀念文集;由筆者校點整理的八十萬字的《阮葵生集》已出版面世,系列研究論文陸續(xù)在各地學術刊物發(fā)表,引起了學界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