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郡隸屬關(guān)系之演變
2015/6/19 15:31:13 作者:李壽昌 閱讀:6480 評論:條
山陽郡從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設(shè)置,到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除,共存在一百七十年,這在有關(guān)史志記載中,說法都是一致的。但是,在這一百七十年中,山陽郡隸屬過哪些朝代,其先后次序如何,說法就不一致了!短靻•淮安府志》和《康熙•淮安府志》均稱:晉、宋、齊、梁、陳、后魏、東魏、北齊、后周九個朝代;《光緒•淮安府志》稱:晉、宋、南齊、梁、魏、東魏、北齊、陳、周九個朝代;《乾隆•山陽縣志》稱:晉、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后周八個朝代;《同治•山陽縣志》和《民國•淮安縣志稿》均稱:晉、宋、齊、梁、東魏、高齊、陳、周八個朝代。由于這四種說法中的各個朝代均未表明統(tǒng)轄山陽郡的起止年月和依據(jù),因而難以判定何種說法是最準(zhǔn)確。現(xiàn)經(jīng)詳細(xì)考證,始知山陽郡先后受轄于東晉、南朝宋、南齊、梁、東魏、北齊、陳、北周八個朝代。茲將這八個朝代統(tǒng)轄山陽郡的具體時間及其依據(jù)分述如下:
一、東晉
東晉統(tǒng)轄山陽郡九年,自411年至420年六月。依據(jù)是:
1、《晉書•地理志(下)》云:“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始分淮北為北徐州,淮南但為徐州。”“又分廣陵界置海陵、山陽二郡!
2、《資治通鑒•晉紀(jì)三十九》云:義熙十二年(416年)“十二月,壬申,詔以裕(指太尉劉裕)為相國、總百揆、揚(yáng)州牧,封十郡(注)為宋公,備九錫之禮,位在諸侯王上,領(lǐng)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裕辭不受。”晉紀(jì)四十云:義熙十三年(417年)十月,“詔進(jìn)宋公爵為王,增封十郡;辭不受!笔哪辏418年)“六月,太尉裕始受相國、宋公、九錫之命!痹踉辏419年)“秋七月,宋公裕始受進(jìn)爵之命!薄笆滦撩瓮踉<邮舛Y!
【注】首封“十郡”是指:徐州之彭城、沛、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兗州之高平、魯、泰山。(見《宋書•武帝紀(jì)》)
3、《資治通鑒•宋紀(jì)一》云:永初元年(420年)“六月壬戌,王至建康。傅亮諷晉恭帝禪位于宋,具詔草呈帝,使書之。帝欣然操筆,謂左右曰:‘桓玄之時,晉氏已無天下,重為劉公所延,將二十載,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鞎嗉垶樵t。甲子,帝遜于瑯邪第,百官拜辭。”
東晉時山陽郡的轄屬范圍,晉志雖有記載,但不切合實(shí)際。請看下文。
《晉書•地理志(上)》云:“安帝分廣陵郡之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五縣置山陽郡,屬南兗州!逼渌莆蹇h與山陽郡轄地不符,且南兗州在東晉時并無實(shí)土,雖寄治廣陵、京口等地,實(shí)未直接統(tǒng)轄山陽郡。
《山陽志遺》云:“山陽〔縣〕之名,本改于晉安帝義熙中,乃晉志不見,僅見于宋志者,時晉祚將移,劉裕專制,雖晉改,實(shí)宋改,故宋志反詳,而晉志反略也。至?xí)x志所云安帝分廣陵之建陵、臨江、如皋、海寧(應(yīng)為“寧!保、蒲濤五縣置山陽郡,此‘山陽’二字當(dāng)作‘海陵’,乃晉書誤書,沿訛未及改正耳!
二、南朝宋(劉宋)
南朝宋者,南北朝時劉裕稱帝之宋朝也,簡稱“劉宋”。劉氏八帝,統(tǒng)轄山陽郡有五十九年,自420年六月至479年四月。依據(jù)是
1、《宋書•武帝紀(jì)》云:“晉恭帝元熙元年(419年)正月,詔遣大使征公入輔,又申前命,進(jìn)公爵為王,以徐州之海陵、東海等十郡增實(shí)國。七月,乃受命!
2、《資治通鑒•宋紀(jì)一》云:永初元年(420年),六月“丁卯,〔宋〕王為壇于南郊,即皇帝位。禮畢,自石頭備法駕入建康宮。帝臨太極殿,大赦,改元!睆拇耍瑫x地皆歸宋有。
3、《宋書•州郡志》云:“武帝(劉裕)永初二年(421年)加徐州曰南徐,而淮北但日徐。”此時,山陽郡上隸南徐州,下轄山陽、鹽城、東城、左鄉(xiāng)四縣(注:東城、左鄉(xiāng)兩縣地址后邊有考證),郡治在山陽縣城。所轄四縣共有戶二千八百一十四,口二萬二千四百七十。
4、《宋書•州郡志》又云:“文帝(劉義。┰伟四辏431年),更以江北為南兗州(治廣陵),江南為南徐州(治京口)!痹诖艘郧,南兗州均屬寄治,至此始割江淮間為境(南沛、廣陵、海陵、山陽、盱眙、鐘離割屬南兗)。故山陽郡從此改隸南兗州。
5、《宋書•州郡志》還云:“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南兗州徙治盱眙。三十年(453年)省南兗州,并南徐州。”故山陽郡復(fù)隸南徐州。
6、《南史•宋本紀(jì)(下)》云:“升明三年(479年)三月甲辰,加蕭道成相國,總百揆,封十郡為齊公,備九錫之禮。夏四月壬申,進(jìn)齊公蕭道成爵為王。辛卯,帝(指宋順帝劉淮)禪位于齊!
三、南齊
南齊,別稱蕭齊,統(tǒng)轄山陽郡有二十三年,479年四月至502年四月。在此期間,山陽郡又割置東平僑郡,領(lǐng)壽張、淮安二縣。依據(jù)是:
1、《南史•齊本紀(jì)(上)》云:“升明三年(479年)四月癸酉,宋帝又詔:進(jìn)齊公為王,以徐州之南梁、陳、穎川、陳留,南兗州之盱眙、山陽、秦、廣陵、海陵、南沛增王封為二十郡。辛卯,宋帝以歷數(shù)在齊,乃下詔禪位!
2、《南齊書•高帝紀(jì)》云: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癸酉,詔:進(jìn)齊公爵為王,以豫州之南梁、陳郡、穎川、陳留,南兗州之盱眙、山陽、秦郡、廣陵、海陵、南沛十郡增封。辛卯,宋帝禪位。齊高帝蕭道成(漢相國蕭何二十四世孫)遂改升明三年為建元元年。至此,山陽郡又改隸南齊矣。
3、《南齊書•州郡志》云: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刺史柳世隆奏請并省僑郡縣。于是復(fù)立南兗州,還治廣陵,領(lǐng)廣陵、海陵、山陽、盱眙、南沛五郡。山陽郡領(lǐng)東城、山陽、鹽城、左鄉(xiāng)四縣。
山陽郡治所,在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年)以前一直在山陽縣,自此時起即移治于東城縣(直至梁太清元年、公元547年才還治山陽城,共歷64年)。但東城縣的地理位置在何處,許多史志書上均無記載,致使今人難以知之。原當(dāng)仁不讓安市復(fù)興鄉(xiāng)有東城村,按其地理位置,疑為東城縣故址。但對照《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南齊南兗州圖”,其他則為左鄉(xiāng)縣治。光緒《阜寧縣志》云:“射陽湖與漁濱河襟合處有左鄉(xiāng)莊,相傳即六朝時左鄉(xiāng)縣城。屢經(jīng)水患,僅茅屋數(shù)十櫞,無復(fù)城址!庇衷啤白筻l(xiāng)在射陽湖濱,今為山、鹽、阜三縣交界處。惟東城不知所在耳。”《江南通志》卷八云:“鳳陽府東城縣,秦漢屬九江郡,后漢屬下邳國,晉屬淮南郡,南北朝屬山陽郡。”并引“《隋書•志》曰:鐘離郡定遠(yuǎn)縣舊曰東城,梁改曰定遠(yuǎn),置臨濠郡!庇忠啊独ǖ刂尽吩唬簴|城故城在濠州定遠(yuǎn)縣東南五十里!
4、《南齊書•州郡志》云:齊武帝永明七年(489年),光祿大夫呂安國永稱:“北兗州民戴尚伯等六十人訴:‘舊壤幽隔,飄寓失所,今雖創(chuàng)制淮陰,而陽平一郡,州無實(shí)土,寄山陽境內(nèi)。竊見司、徐、青三州,悉皆新立,并有實(shí)郡。東平既是望邦,依冠所系。希于山陽、盱眙二界間,割小戶置此郡,始招集荒落。使本壤族姓,有所歸依。’臣尋東平郡既是此州本領(lǐng),臣賤族桑梓,愿立此邦。”見許。故北兗州鎮(zhèn)淮陰,領(lǐng)陽平、東平、高平等七郡。
其中:
陽平郡(治石鱉,在山陽境內(nèi)):領(lǐng)泰清、永陽、安宜(今寶應(yīng))、豐國四縣。
東平郡:領(lǐng)壽張、淮安二縣。
壽張縣:割山陽官瀆(指邗溝)以西三百戶置。
淮安縣:割直瀆(指盱眙禹王河)、破釜(即今洪澤)以東,淮陰鎮(zhèn)下流雜一百戶置。(乾隆《山陽縣志》按:淮安之名始見于此,亦今之山陽縣地。然其縣極小,又不久輒廢。)
5、《南史•齊本紀(jì)(下)》云:齊和帝中興二年(502年)春,正月,宣德皇太后臨朝,入居內(nèi)殿。壬寅,大司馬蕭衍都督中外諸軍事,加殊禮。甲寅,國大司馬蕭衍位相同、梁公,備九錫禮。丙戌,進(jìn)梁公蕭衍爵為王。丙辰,遜位于梁。四月辛丑,禪詔至,皇太后遜居外宮。梁受命,奉帝為巴陵王,宮于姑孰。
四、梁
梁朝統(tǒng)轄山陽郡有四十七年,自502年四月至549年三月。依據(jù)是:
1、《梁書•武帝紀(jì)(上)》云:天臨元年(502年),夏,四月丙寅,高祖(蕭衍)即皇帝位。
2、《資治通鑒•梁紀(jì)一》云:天監(jiān)元年,夏,四月,辛酉,宣德太后令曰:“西詔至,帝憲章前代,敬禪神器于梁,明可臨軒,遣使恭授璽紱,未亡人歸于別宮!比墒,發(fā)策,遣兼太保、尚書令亮等奉皇帝璽綬詣梁宮。丙寅,梁王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
丁卯,奉和帝為巴陵王,宮于姑孰,優(yōu)崇之禮,皆仿齊初。
自此,山陽郡亦改歸梁有。
3、《梁書•武帝紀(jì)(下)》云:太清元年(547年)秋,七月甲子,詔曰:“改合肥為合州、北廣陵為淮州!睆拇耍疥柨じ碾`淮州。
《淮陰史事編年》稱“502—519年(梁天監(jiān)年間)立淮州”,是錯誤的。(淮州統(tǒng)轄郡縣,詳見《魏書•地形志》)
4、《梁書•侯景傳》云:正平二年(549年)三月,景遣董紹先率兵襲廣陵,南兗州刺史、南康嗣王會理以城降之,景以紹先為南兗州刺史。初,北兗州刺史定襄侯只與湘潭侯退及前潼州刺史郭鳳同起兵,將赴援。至是,鳳謀以淮陰應(yīng)景,只等力不能制,并奔于魏。景以蕭弄璋為北兗州刺史,州民發(fā)兵拒之。景遣廂公丘子英、直閤將軍羊海率眾赴援。海斬子英,率其軍降于魏,魏遂據(jù)其淮陰。
五、東魏
東魏統(tǒng)轄山陽郡僅一年又兩個月,自549年三月至550年五月。依據(jù)是:
1、《魏書•孝靜帝紀(jì)》云:武定七年(549年)春正月戊辰,蕭衍弟子北徐州刺史、中山侯蕭正表以鐘離內(nèi)屬,封蘭陵郡開國公、吳郡王。三月丁卯,侯景尅建業(yè),還以簫衍為主。衍弟子北兗州刺史、定襄侯蕭祇、相潭〔應(yīng)為“湘潭”〕侯蕭退來降,衍江北郡國皆內(nèi)屬。(注:此時廣陵郡尚未屬魏,山陽郡因?qū)倩粗,故為魏有。?
2、《魏書•地形志(中)》云:淮州,蕭衍置,魏因之,治淮陰城。領(lǐng)盱眙、山陽、淮陰、陽平四郡(九縣)。其中:山陽郡治山陽城,領(lǐng)山陽、左鄉(xiāng)二縣。
3、《魏書•孝靜帝紀(jì)》云:“武定八年(550年)五月,甲寅詔:齊王為相國,總百揆,封冀州之渤海、長樂、安德、武邑,瀛州之河間、高陽、章武,定州之中山、常山、博陵十郡,二十萬戶,備九錫之禮,以齊國太妃為王太后,王妃為王后。丙辰詔:歸帝位于齊國,即日遜于別宮!
4、《北史•魏本紀(jì)第五》云:西魏文帝大統(tǒng)十六年(550年)五月,東魏靜帝遜位于齊。
5、乾隆《山陽縣志》云:太清初,侯景作亂,淮南地入東魏。魏仍以山陽屬淮州。未幾,沒于高齊(指北齊文宣帝高洋)。
六、北齊
北齊,別稱高齊,統(tǒng)轄山陽郡有二十三年又三個月,自550年五月至573年八月。依據(jù)是:
1、《北齊書•文宣帝紀(jì)》云:東魏武定八年(550年)五月甲寅,進(jìn)相國,總百揆,封十郡邑,二十萬戶,加九錫殊禮,齊王如故。魏帝遜于別宮,歸帝位于齊國。戊午,乃即皇帝位,改武定八年為天保元年。
2、馬端臨《文獻(xiàn)通考》稱:“至東魏將侯景以河南地降逆亂相,尋有名無實(shí)。乃景平后,江北之地番陷高齊!弊⒃唬骸疤宄酰547年二月),侯景以十三州來降,旋為東魏將慕容紹宗所敗。二年,景舉兵反,圍建康,陷之。及景平后,元帝承圣初(552年三月),齊將辛術(shù)耒伐,盡復(fù)淮南江北之地。”
3、《陳書•宣帝紀(jì)》云:太建五年(573年)三月壬午,分命眾軍北伐,以鎮(zhèn)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明徹都督征討諸軍事。己丑,北討大都督吳明徹統(tǒng)眾十萬,發(fā)自白下。五月己巳,石梁城降。癸酉,陽平郡城降(辛已詔:齊改縣為郡者并復(fù)之)。六月庚戌,淮陽、沭陽郡并棄城走。七月乙丑,吳明徹進(jìn)號征北大將軍。八月乙未,山陽城降;壬寅,盱眙城降。九月甲子,陽平城降。十一月甲戌,淮陰城降。
4、《資治通鑒•陳紀(jì)五》云:太建五年(573年)三月,帝謀伐齊,公卿各有異同,唯鎮(zhèn)前將軍吳明徹決策請行。帝謂公卿曰:“朕意已決,卿可共舉元帥。”尚書左仆射徐陵曰:吳明徹家在江左〔秦郡〕,悉彼風(fēng)俗,將略人才,當(dāng)今亦無過者。壬午,分命眾軍,以明徹都督征討諸軍事,統(tǒng)眾十萬伐齊!嗽乱椅,山陽城降。壬寅,盱眙城降。
七、陳
南北朝時,陳朝統(tǒng)轄山陽郡有六年又三個月,自573年八月,至579年十一月。依據(jù)是:
1、《陳書•徐度傳》云:太建五年(573年),敬成(徐度子)隨都督吳明徹北討,出秦郡,別遣敬成為都督,乘金翅自歐陽引埭上泝江,由廣陵齊人皆城守弗敢出,自繁梁湖下淮圍淮陰城,仍監(jiān)北兗州;淬袅x兵相率相應(yīng),一二日間眾至數(shù)萬,逐克淮陰、山陽、鹽城三郡,并連口、朐山二戍,仍進(jìn)攻郁州(今連云港),克之。
2、《南史•陳本紀(jì)(下)》云:“太建七年(575年)閏九月壬辰,都督吳明徹大破齊軍于呂梁!薄熬拍辏577年)冬十月戊午,司空吳明徹破周將梁士彥眾數(shù)萬于呂梁!薄笆辏578年)二月甲子,北討眾軍敗績于呂梁,司空吳明徹及將已下并為周軍所獲!薄笆荒辏579年)十二月(周書宣帝紀(jì)云十一月)乙丑,南北兗、晉三州及盱眙、山陽、陽平、馬頭、秦、歷陽、沛、北譙、南梁等郡民并自拔向建鄴,周又尅譙、北徐二州,自是淮南之地盡歸于周矣!
3、《文獻(xiàn)通考》稱:陳宣帝太建中,頻年北伐,諸將累捷,盡復(fù)淮南之地。更經(jīng)略淮北,大破齊軍于呂梁。及旋師屬,高齊亡國。又總軍北伐至呂梁,周軍來拒,又大破之。旋為周軍所敗,悉虜其眾,自是江北之地盡沒于周。
八、北周
北周統(tǒng)轄山陽郡有十五個月,自579年十一月至581年二月。依據(jù)是:
1、《周書•宣帝紀(jì)》云: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年)十一月,韋孝寬拔壽陽、杞國公亮拔黃城,梁士彥拔廣陵,陳人退走,于是江北盡平。
2、《周書•王軌傳》云:陳將吳明徹入寇呂梁,徐州總管梁士彥頻與戰(zhàn),不利,乃退保州城,不敢復(fù)出。明徹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艦于城下,以圖攻取。詔以軌為行軍總管,率諸軍赴救。軌潛于清水入淮口多覽大木,以鐵鎖貫車輪橫截水流,以斷其船路,方欲密決其堰以斃之,明徹知之,懼,乃破堰遽退,冀乘決水之勢以得入淮,比至清口,川流已闊,水勢亦衰,船艦并礙于車輪,不復(fù)得過。軌因率兵圍而蹙之,唯有騎將蕭摩柯以二千騎先走得免,明徹及將士三萬余人并器械輜重并就俘獲,陳之銳卒于是殲焉。
3、《周書•靜帝紀(jì)》云:大象二年(580年)九月壬子,丞相去左右之號,隋公楊堅為大丞相。十二月甲子,大丞相隋國公楊堅進(jìn)爵為王,以十郡為國。大定元年(大象三年改,581年)二月庚申,大丞相、隋王楊堅為相國,總百揆,更封十郡,通前二十郡,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備九錫之禮,加璽鉞,遠(yuǎn)游冠相國印綠,綬位在諸王上。甲子,隋王楊堅稱尊號,帝遜于別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