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戊戌年(1898年)初夏(是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布變法。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置生死于度外極力推行新政,欲挽救危亡中的祖國。但變法僅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也稱“戊戌變法”),時年54歲藝術(shù)大師吳昌碩滿懷虔誠欣慰,在安吉鄣吳金麓山(金華山)下完成了《吳氏宗譜》修譜工作,形成十卷歐蘇遺式宗譜。按照《吳氏家譜》記載:“吳俊卿,號昌碩,又苦鐵,增貢生,江蘇同知直隸州補用知縣,著有《削觚廬印存》、《缶廬詩》、《缶廬別存》……生四子,育(出繼炳昭為嗣),涵(出繼熙英為嗣),楚(殤),邁;女二長(殤),次未字。卿生于道光甲辰年八月初一日(1844年9月12日)辰時!斌疚淌菂鞘系诙缹O。
2009年5月19日,天朗氣清。在安吉統(tǒng)戰(zhàn)部的努力下,臺灣安吉籍諸氏族人王文珍女士欣然將《諸氏宗譜》交予縣檔案館珍藏,讓宗譜還歸祖上故里!吨T氏宗譜》是諸氏宗族自北宋末年以來世系繁衍之記錄,自明嘉靖到光緒年間,連續(xù)修撰六次。而鶴落溪(鶴鹿溪)諸氏乃諸氏第九世孫諸能等后裔,自明朝初期至今,已逾五百年。近代著名書畫家諸聞韻、諸樂三和“浙北詩人”諸文藝兄弟伯仲皆鶴鹿溪諸氏后代!吨T氏宗譜》充分反映了諸氏宗族“理學(xué)傳家”的思想,又更是辭取達意,理貴愜心之“文章華國”。正如宋朝大學(xué)者王十朋所題:“諸氏家乘世世寶之”。明朝大思想家政治家王陽明(王守仁)與諸氏第十一世孫諸祿之交淡若水,曾為《諸氏宗譜》撰序。《諸氏宗譜》既是諸氏宗族水源木本,更是一套反映鄉(xiāng)邦文化和極具學(xué)術(shù)研究價值的珍貴譜牒。
吳氏始遷祖吳瑾與諸氏始遷祖諸秀
《吳氏宗譜》吳氏始遷祖吳瑾,被尊稱為十九公!秴鞘献谧V》之《吳氏列祖諸傳》乃昌碩大師親撰,缶翁陳述:祖上始遷祖吳瑾,初居江蘇淮安。時值北宋未年宣和年間,吳瑾預(yù)見到宋金鏖戰(zhàn)將繼,吳瑾遂決定舉族遷移。轉(zhuǎn)輾湖北、福建、杭州諸地,時逢宋高宗南渡欲在杭州建都。吳瑾不愿居住于都會,遂于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沿苕溪曲折溯源而上,找到苕上源頭安吉魚池鄉(xiāng)鄣吳村!秴鞘献谧V》云:故鄣本漢郡,村在深山中,公(吳瑾)樂其風土遂家焉。(吳瑾)是為吾吳氏之始遷祖,卒即葬山麓。子姓繁衍,今吾吳氏居是村皆公之裔也。(注:關(guān)于故鄣漢郡,需說明的是,故鄣之地屬古防風西陲。鄣郡建于秦,乃浙江最早的省級都會所在地,郡治故鄣在現(xiàn)安城古城村。漢武帝元封二年更鄣郡為丹陽郡,郡降為縣。而漢中平二年(185年),故鄣縣析分出安吉(鄣南)、原鄉(xiāng)兩縣,至南北朝宋永初年間(420年)又析分故鄣西北部置綏安縣(即廣德)。至南北朝,故鄣縣一分為四,即安吉(鄣南)、原鄉(xiāng)、綏安和故鄣縣。
地處古安吉鄣南之鄣吳,是桃源難敵其幽勝之所在。歷史上古樹參天,蔭天蔽日,被譽為“半日村“,也被稱為歸仁里。吳氏宗族乃當?shù)赝,代有名宦才俊。明嘉靖年間,吳氏一門“父子叔侄四進士”吳麟、吳龍、吳維岳、吳維京“甲第連芳”被傳為美談。四進士文武兼俱。吳維岳更是才華橫溢,既是軍事家、法學(xué)家,更是文學(xué)家詩人,是“嘉靖廣五子”。著有《天目山齋歲編》、《奏議》、《海岱集》等,《天目山齋歲編》被編入《四庫全書》。 缶翁祖父吳淵乃四進士后人,為嘉慶年間舉人,截取知縣曾任嘉興府海鹽縣教諭,后任孝豐古桃書院山長,著有《天目山房詩稿》。缶翁父親吳辛甲為清咸豐元年舉人,截取知縣, 喜吟詠,好金石之學(xué)。著有《半日村詩稿》。耕讀傳家、忠孝世德之族風以及吳氏先賢影響,使缶翁一生受用。 缶翁對吳氏宗族世居故鄉(xiāng)鄣吳充滿深厚感情,畢生書畫以故鄉(xiāng)風物為多,也創(chuàng)作了諸多懷鄉(xiāng)詩詞.《新竹》一詩:“春雨一夕鳴,新篁長過屋,故園何時歸,調(diào)鶴對新綠”拳拳之心,桑梓之情。
據(jù)《安吉縣志》記載:至清中葉,鄣吳已有四五千人口,街巷交錯,牌坊林立,豪宅大院鱗次櫛比,是安吉、孝豐乃至浙北大鎮(zhèn)。民謠曰:“小小孝豐縣,大大鄣吳村”。(關(guān)于村名由來,比較一致的說法,即因村屬鄣南,又以吳氏為著,故稱鄣南吳家村。詠鄣南詩詞甚多,趙孟頫《鄣南道中》“山深草木自幽清,終日是聞鶯不見鶯,好作束書歸隱計,蹇驢來往聽泉聲”,盛贊鄣南之“溪山深秀”。杭垓有原孝豐縣令黃云題寫的“溪山深秀”碑)。鄣南之地“安且吉兮”,千百年來若武陵桃源般美好……
《吳氏宗譜》尊稱吳氏始遷祖為吳瑾,有碑可以佐證。2009年6月13日,鄣吳村民吳建成在村后山發(fā)現(xiàn)吳氏始遷祖吳瑾與其妻姚氏之墓碑,王季平老師對其進行了考證。墓碑石質(zhì)為砂石,殘高80公分,寬50公分,厚14公分。因墓碑底部有所殘缺,碑文不夠完整,尚有32字。32字基本清晰可辨,為:“吳氏始遷祖六十朝奉之墓”、“姚氏之墓”。墓碑立于明朝隆慶十二年,為吳氏“十二代孫嘉靖壬戌進士”吳維京所立。關(guān)于吳瑾與始祖母姚氏之墓葬,《吳氏宗譜》記載:一為座落義圖村后斗名葛藤科,即仁壽庵(據(jù)《民國孝豐志稿》,仁壽庵在鄣吳村)。一為六十朝奉系瑾公先考(應(yīng)為誤,實六十朝奉即吳瑾,而非吳瑾之父!吨T氏宗譜》序有提到:“六十朝奉公瑾者”)遷葬后山上首,土名擢銀塘,也就是說吳瑾及姚氏墓葬是從“后斗葛藤科”遷移到鄣吳后山擢銀塘的。關(guān)于始遷祖,《吳氏宗譜》十分明確,即吳瑾。墓碑“吳氏始遷祖六十朝奉”,也就是吳瑾。姚氏正是吳瑾夫人。
歲月荏苒,自吳氏始遷祖吳瑾建炎元年由淮安遷移至安吉,至今吳氏宗族定居安吉已885年。
那么諸氏始遷祖又是怎樣來到安吉,始遷祖是誰呢?《諸氏宗譜》記載了他們清晰的遷徙足印。(宋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河南開封,虜徽宗、欽宗二帝而去,北宋滅亡)。諸秀奉父諸尚于靖康初年避難自(江蘇)淮安遷移至安吉廣順鄉(xiāng)黃荊村(即西畝黃金村)。諸氏自宗尚書以來,居之地曰諸吳村,曰諸家塔,曰諸家墩,則其地以氏名者也,曰尚書土干,曰鶴鹿溪,則其他以位名,以仙跡明者也,外此而為梅溪,為廣苕,為上墅,則初非諸氏所自名而從家焉,則又慰為著姓也。諸氏在安吉各地分衍繁昌,至明清及近代塘浦鶴鹿溪第十世諸儒支派成為諸氏之昆玉,諸聞韻、諸樂三為諸儒后裔,是諸氏第二十二世孫。
《諸氏宗譜》尊稱諸氏始遷祖為三六公,名諸秀。諸秀父親諸尚乃北宋末年尚書。自諸秀靖康之難遷居安吉,歷時近886年,比吳氏宗族早遷移至安吉一年。
皈山鄉(xiāng)尚書村之“尚書”
《諸氏宗譜》之《記諸氏源流》云:當考姓氏書諸氏有二,皆以名氏者也。其一出自越大夫諸稽郢之后,江淮間多祖之。其一出自吳諸樊之后,淮漢間多祖之。究其原則皆后稷之裔也。漢晉間瑯琊頗多,遂稱瑯琊諸氏。若夫孝豐之有諸氏,已垂數(shù)百余年。而溯始遷以迄今,曰其源流一一可稽也。方諸氏居淮安時,有為尚書者諱尚。書之子為諸三六秀公。靖康間,以避難徙安吉之廣順鄉(xiāng)黃荊村,安吉諸氏自此始。及建炎元年,高宗南渡有外孫吳瑾亦自淮安來,適與相遇,遂讓其上山金山之麓與之同居,兼以葛藤窠與之為墓。兩姓一村,故其地至今名日諸吳村。云三六公生二子,長曰德,次曰仕。德遷尚書土干。尚書土干者,即尚書公尚之墓所在也。土干之外又有尚書廟。則火于吳元三、吳元三者吳同知之后。自謂諸與吳俱祖吳國,吾何歲為諸尚書廟。燈市之后一夕命宗人積薪而燼之,廟是以廢。嗣后友松太守公乃置郭笑山庵,用為歲祀之舉,以成先志。而邑候郭中州題其庵而誌之,邑志有基址,緣諸拓山名郭留為之句,今其碑陰像祠具存。庵主歲時致祀可徵也。德生萬一公,又遷于茹溪之南族類已盛,故號其曰諸家墩,自是以后又或遷于廣苕或遷于梅溪或遷于鶴溪或復(fù)遷于尚書村。既庶且富,讀書好禮,蔚然為邑右族。鄉(xiāng)邦外郡遂無不知有安吉諸氏矣,至于宏治初年分設(shè)孝豐,則又稱孝豐諸氏……
也就是說,靖康年間,諸氏宗族始遷祖諸秀奉耄耊之年父親諸尚,從淮安來到安吉西畝黃金村。第二年(1127年)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吳氏宗族也舉族南遷,中道為群盜標散,幸六十公(吳)瑾及眷屬保全。歷經(jīng)劫難的吳瑾一家,來到安吉投奔了母舅諸秀。諸秀遂讓出上山金山之麓與之同居,同時還將葛藤窠與之為墓地。兩姓一村故其地至今名曰諸吳村。而諸秀育二子,名諸德和諸仕。諸德后來遷居到尚書村。尚書村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諸德的爺爺諸尚墓葬在那里。尚書村之外有尚書廟,為了祭祀諸尚,諸氏后人諸友松太守又祀諸尚(尚書公公)于今皈山孝源村郭笑山庵(即興福寺、郭孝祠)。
缶翁在《吳氏宗譜》序中提到,《吳氏宗譜》曾毀于太平天國期間戰(zhàn)火,修譜更多依賴的是回憶及殘存散牒。而《諸氏宗譜》幸未遭厄運,雖歷經(jīng)戰(zhàn)火得以保全。因此《諸氏宗譜》傳遞之信息更大,可信度更高。
從《諸氏宗譜》考證,黃荊村諸吳村為諸氏吳氏先世始居之地,吳氏也是先到黃荊村諸吳村,再遷徙到鄣吳!吨T氏宗譜》記載,鶴落溪諸氏在明清時期與諸吳村、吳村有較多的嫁娶姻婚。可見諸吳村與吳村非一地。而吳村就是現(xiàn)在的鄣吳村(清代王顯承詩:“行到吳村香雨亭,柳絲斜拂酒旗青,玉華金華雙峰峙,流水落花出晚汀”,即是贊美鄣吳村的)
7月7 日雨后的下午,山際來煙,清芬滿林。筆者與先生先后到尚書村、黃金村實地走訪,獲得了重要線索。在尚書村村婦女主任金艷芬的幫助下,于尚書村琵琶山找到一個叫“大墳頭”的地方。按照村民吳金生老先生回憶,這批祖墳是鶴落溪人之祖墳。據(jù)尚書村李書記介紹,琵琶山前曾建有尚書公公尚書娘娘廟(木雕塑,一米左右高,尚書娘娘鳳冠霞披)。也正佐證了《諸氏宗譜》記載:諸德先遷至尚書村,后代遷出。到明清其后人又返遷尚書村。據(jù)《諸氏宗譜》,明清諸氏先祖墓葬琵琶山(琵琶墩)者眾。
而同日,在天子湖鎮(zhèn)干部吳清泉和黃金村董書記及胡委員的熱忱相助下,于黃金村了解到諸多情況:西畝黃金村是個古村落。村里九龍寺原名正覺庵,建于五代。九龍寺附近小地名葛儲塢(安吉話“儲”、“諸”音相近,“吳”、“塢”也近)有古墓葬群,其中“花墳”歷來被稱為“天官墳”(吳氏祖上墓葬普遍稱“天官墳”,鄣吳尤著),其規(guī)模宏大。站在“天官墳”邊向前遠眺,云濤浩茫茫,分不清遠處是山是海。下山時云嵐彌散,牛頭山露出崢嶸。原來“天官墳”,遠眺鄣吳梆山一帶,近正對著牛頭山。據(jù)當?shù)匕傩諅髡f,此古墓葬不知道什么年代已遷,現(xiàn)為空穴!疤旃賶灐蔽挥谖鳟溪之東面,而西畝溪之南面小地名叫“老諸山”的地方,也有一批古墓葬群。據(jù)村胡委員介紹,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發(fā)時,曾在“老諸山”挖出一批墓葬,其中一大墓,規(guī)格甚高,保持較好,陪葬品甚多,死者夫婦衣著華麗,男的頭戴官帽。而黃金村西畝溪之南清末以前還有老建筑群,有一大屋名“后廳”(也叫大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毀,極可能是宗祠。黃金村葛藤甚多而“后廳”尤勝。
自皈山往尚書村,再從上堡、上吳經(jīng)鄣吳至西畝、黃金村,山路蜿蜒,沿途“梅村邊”、“松毛塢”、“民樂”、“梅家”,使人如晤故人,這些地名在《諸氏宗譜》、《吳氏宗譜》里隨處可見。在梅家邊田邊問路,路遇一老者,慈眉善目而俱風神,此情此景……仿佛唐朝周樸《董嶺水》之吟詠猶在耳際: 湖州安吉縣,門與白云齊。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去衙山色遠,近水月光低。中有高人在,溪頭曳杖藜……
尚書村、黃金村之行,令人豁然開朗。筆者以為《吳氏宗譜》所云:坐落義圖村后斗葛藤科之六十朝奉吳瑾及姚氏之墓,正是九龍寺附近“葛儲塢”之“天官墳”。明朝由吳維京遷移到鄣吳后山。因此《吳氏宗譜》有兩個墓葬圖(《民國孝豐志稿》形成較晚,乃臺灣王微著,關(guān)于葛藤科即仁壽庵的說法,記載或為誤)。按照諸氏、吳氏宗譜所記載信息,筆者以為諸吳村就是黃金村,黃金村是兩氏在安吉的世居始地!案饍]”或者就是“客諸吳”,于當?shù)赝林布藖碚f,諸氏、吳氏皆是客家。在黃金村安居數(shù)年之后,諸氏、吳氏從第二世始部分向外遷移。從地圖上看,尚書村至黃金村與鄣吳村至黃金村,距離相近,一在黃金村西南,一在黃金村西北。但遷徙并不太遠,而且都處在黃金村之下首,這或許正可以說明諸氏、吳氏祖居地祖墳地在上首黃金村。目前安吉的塘浦鶴鹿溪、皈山洛四房、鄣吳上吳、良朋良村、報福、梅溪及湖州等地,清咸豐以前的諸氏及后人應(yīng)是諸秀之后裔。而安吉鄣吳、受榮、安城橫塘、白水灣、上墅等地清咸豐以前之吳氏及后人應(yīng)是吳氏之后裔。感謝相關(guān)公安派出所提供了資料,目前戶籍反映這些地方諸氏、吳氏人口集中,也是說明。
安吉吳氏、諸氏淵源深厚,從宗譜上看,兩家姻親世代不絕,骨肉相連。居住之地或同村,或相鄰,若兄弟雁行。最典型的是鄣吳上吳村和皈山洛四房村,村內(nèi)世居吳氏、諸氏之后裔眾多。皈山洛四房村至今還保留著諸家墩、吳家墩古地名,兩墩相互守望,不離不棄。而事實上,追根溯源,諸氏之祖先諸樊與吳氏之祖先季札,也是兄弟手足,本源一家。而近代昌碩大師與諸聞韻、諸樂三他們兄弟之間深厚的師生情誼,更是近代書畫藝術(shù)界之美談。而諸尚這位北宋未年的尚書,既是諸秀的父親,也是吳瑾的外公,也可以說是諸氏、吳氏共同的先人。尚書土干之名就是為了紀念諸尚。尚書土干之尚書就是“諸尚”。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故人已逝,風范長存。昔日尚書土干之地讀書好禮,是諸氏宗族安居樂業(yè)之所,今日尚書村依然是民風淳樸,與時偕行的美麗鄉(xiā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