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淮史百科 > 名人研究 > 云臺山開山祖師——謝淳

云臺山開山祖師——謝淳

2014/11/27 13:29:26    作者:徐愛明、孫權(quán)    閱讀:5921    評論:0

《云臺山志》中的三元宮建筑圖

 

  云臺山,現(xiàn)稱花果山,是明清時期香火旺盛的佛教勝地、海內(nèi)四大靈山之一。萬歷三十年,明神宗頒旨賜云臺山主廟宇三元宮為天下名山寺院。清朝時,康熙皇帝親題“遙鎮(zhèn)洪流”鐫刻于云臺山主峰玉女峰,以表對云臺山神靈的敬仰。建國后,毛澤東主席特別關(guān)注《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曾說“孫猴子的老家在新海連市云臺山”。而云臺山的開山祖師,卻是明朝時的淮安人——謝淳。
  (一)謝淳其人    
  道光年間的《云臺新志》中,把云臺山三元宮的建造工程分為前明、康熙中、乾隆嘉慶中、道光甲午四個階段,而前明時期為朱明的“眾妙開山”階段,“眾妙”中既包括毀家建廟的無相和尚,也包括佐助開山的圓林、圓松、圓景、圓福、果慶、果滿、明玉、明睿、明空、明鎮(zhèn)、明璨等。其中,這個無相和尚就是謝淳,有“云臺自遇這無相和尚,才做著人世蓬瀛”的說法?墒,在淮安的地方志中卻鮮有謝淳的記載,只在明朝《天啟淮安府志》中提及:“云臺山自宋皇佑初,名僧創(chuàng)基海寧寺,至國朝有魯王孫祝發(fā)為沙門,入蒼梧中峰,至大仙庵延佇,自號清風,因名其嶺,俗訛為青峰頂。山陽謝淳,傾資結(jié)構(gòu)殿宇,出家為僧,法名德證。自此四方檀施,莊嚴華麗,聲稱四方圣母!
但《嘉慶直隸海州志》《云臺山志》都單獨為之列傳,尤其是《云臺山志》中的《無相上人傳》,對謝淳介紹得最為詳細,而且《無相上人傳》的作者是與謝淳同時代且與謝淳交往深厚的顧乾,借助這些材料我們得以認識謝淳其人。
  謝淳(約1550—?),居家時俗名謝淳,號守庵,出家后法號釋德征,是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區(qū))的一位大善人。謝淳年幼之時,不茍言笑,聰敏穎悟,不同于一般兒童,小小年紀,就常想到報答祖母、父母的恩德。稍長入學讀書,不久父親去世,他是家中祖業(yè)的合法繼承人。他素來不善經(jīng)商,等到父親、祖母相繼去世后,就想放棄祖業(yè),到處朝拜名山,目的在于“潔身”報答祖母、父母的恩德。一日與里社間的朋友過海游云臺山,至青峰頂大仙庵建醮齋僧事畢,行至西面的嶺上,徘徊四顧,認為“此嶺可建三元圣宮,正是我潔身報恩的地方。 碑斠,夢神警之,曰:“先代唐時,三元大帝曾鐘圣于此!鄙先擞X而感悟,乃慨然自許,此其潔身酬恩之所也。歸淮甫數(shù)月,遂遍訣宗黨,盡傾己囊,鳩材于瓜儀,時萬木浮江,不日達于海嶠,人人以為神運。萬歷十四年,上人延工建殿,隨落發(fā)為僧,占名德證,蓋示永絕塵想,以堅崇奉之心。萬歷十五年,謝淳決定毀家獨建三元宮。開工興建不到三年時間,就改變了嶺上荒草危巖的面貌,使三元宮周邊地區(qū)變成了洞天佛地。
  (二)謝淳其事
  在建造之前,謝淳不遠千里將廟宇圖紙送給在浙江吳興任職的張朝瑞,征求這位海州籍名官的意見。張朝瑞在《東海云臺山三元廟碑記》一文中對此事作了交待,從張朝瑞的記述來看,他認真研究了三元宮的建筑圖樣,指出了兩條切實可行的建議:一是在三元廟建筑群外圍建筑圍墻;二是在廟之四周開設茶館、酒肆。這樣一來,白天可以方便到三元廟進香的群眾休息和就餐,以吸引更多的香客;夜晚則可以巡邏和守護,以防御可以遭到的盜賊劫掠。應該承認,這兩條建議是三元宮建筑中的點睛之筆,對于最終形成其三十六所廟宇的龐大建筑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萬歷十五年,謝淳開始獨建三元宮,開建伊始,四方信徒仰慕謝淳的真心誠意,紛紛自愿前來幫助建造,人員多至成千上萬。萬歷十六七年,淮海地區(qū)遭遇大饑荒,災民遍地,死者枕藉,德證痛憫眾生之苦,招募遠近的餓殍興工代役,既周濟給他們食物,又給以加倍的財物、糧食慰勞他們,使他們能夠贍養(yǎng)妻子、兒女,因此,幸存下來的人不止萬億。在謝淳的周旋、努力下,云臺山上先后建成三元宮、彌勒佛殿、韋馱天尊殿、開山殿、海寧寺等宗教建筑。萬歷二十四年(1596),三元宮周邊建筑群落成,從此,云臺山金碧奪目,聲名遠播,成為佛教圣地。
此外,謝淳又用剩余的錢財或創(chuàng)建仙宮,或興造佛剎,或建造浮屠,甚至投入到軍事防衛(wèi)、社會事業(yè)上面,建筑防倭之城,通津之渡,造福地方人民。
  德證修建三元宮前后花了十年時間,在淮海大地的善男信女中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也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萬歷二十二年(1594),皇太后敕諭頒賜云臺山《大藏經(jīng)》一部、佛像三軸、紫衣一袋、錦幡二聯(lián)、經(jīng)幅一方、銀寶一錠。萬歷三十年(1602),明神宗下詔頒賜《大藏經(jīng)》“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云臺山也受賜一部,并被敕賜為“護國三官廟”,從而躋身于天下名山行列。
  難怪顧乾在《無相上人傳》中說:“予目擊其功德,故敘其略如此,將以備續(xù)神僧傳者,不自揣其詞之鄙陋云!
  (三)謝淳影響
  德證建三元宮之前,云臺山前頂并無知名的寺廟宮觀,三元宮的發(fā)跡實源于謝淳,從而奠定了三元宮建筑群的基礎。據(jù)《云臺新志》收錄的《明泰興王東海云臺山三元廟碑記》記載:“東海有云臺山,四濱于海,山麓之西有三元廟,規(guī)制狹小,其來久矣。時山陽善士謝淳進香見此喟然曰:淮安南北通衢,國家儲運所系,三元大帝職專山河,大有功于世者,廟制顧若是之狹小耶。欲廣大之,乃脫俗寓茲,矢心營建。”自此謝淳被后人尊為云臺山“開山祖師”。
  萬歷二十四年,三元宮建筑群建成。萬歷三十年,明神宗《續(xù)頒藏經(jīng)敕諭》稱“云臺山清風頂三官廟主持及僧眾人等”。此時“云臺山”“清風頂”“三官廟”的名氣已很響,“云臺山”“清風頂”“三官廟”及“僧眾”均得到了朝廷的認可,此時清風頂建筑群已轉(zhuǎn)為以三元宮為主的佛教建筑群體。
  更為重要的是謝淳將原是道教神“三元”完全佛化、地方化。明張兆增《敕賜護國三元宮海寧禪寺碑記》中有一段文字說,謝淳居家時便供奉三元,極為虔誠。他喜游覽,一次游云臺山,晚上住在古殿中,夢見三元撫摸著他說:“汝宿世僧也。吾生于唐,產(chǎn)于茲土,成道于此,汝當事予,勤修勿惰。”醒來之后,大徹大悟,于是放棄了俗世生活和家庭,削發(fā)為僧!叭北臼堑澜痰纳,雖宋之后儒、釋、道三教合一之說已產(chǎn)生,但神、佛的界限還是比較清楚的,可謝淳的“夢”中,“三元”說謝淳前世是僧人,這是為他日后在云臺山作主持作鋪墊;“三元”要他這個前世僧,今世還要為僧有“事予”,“三元”還是道教的神嗎?“三元”被輕易地從道教俱樂部拉到佛教俱樂部中去了,被佛化了。
  可見,沒有謝淳,云臺山的佛道建筑與布局就沒有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基礎與規(guī)模,就不會有歷史上的輝煌與廣泛影響。謝淳的義舉實證了淮安人與云臺山在精神生活上的關(guān)聯(lián),謝淳雖然不是出生于此,卻是將一生和巨額家資捐獻于此的赤子,是中興云臺佛道的大施主、大功臣。
  (四)社會交往
  謝淳的出家頗具傳奇色彩。《敕賜護國三元宮海寧禪寺碑記》中記載:“有客謝淳自淮上來,謁連公,一接手即深相契,更其名曰‘德證’。于萬歷十四年,忽一日呼其徒圓林、圓松語之曰:‘我今幻身將擲,汝等可師事謝!煲运刂,拄杖授證,泊然而化!薄斑B公”即僧德連,為三元宮東大仙庵主持,圓寂時已年百歲,謝淳與他一接觸即很投機。謝淳受戒于德清,“雉染具戒于憨山大師”,憨山號德清,是明代的四大名僧之一。謝淳出家為僧,從事理上講,他與德連、德清應是師徒關(guān)系;可事實上,他與德連、德清皆是“德”字輩,同為師兄弟了。原因何在?只能說明德連、德清與謝淳的感情深厚,關(guān)系非同尋常。
  憑一己之力建造龐大的宗教建筑體系,毫無疑問,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在三元宮的建設及發(fā)展過程中,借助于社會力量也就理所當然,而礦稅太監(jiān)陳增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敲骨吸髓,劣跡斑斑的礦稅太監(jiān),曾為三元宮的發(fā)展出過力。陳增初到云臺正是三元宮建成、云臺山的極盛時期,此時的德證如日中天。萬歷三十年九月初六日明神宗頒賜云臺山三官廟《大藏經(jīng)》一部,當年護送《大藏經(jīng)》上山的并帶來明神宗圣旨的就是陳增。明神宗旨中說:“今準欽差提督山東、徐州等處地方礦稅、兼理鹽法、查沿江南河道船科內(nèi)承庫務事、御馬監(jiān)太監(jiān)陳增奏請,前去彼處供安!比f歷三十三年(1605),陳增去世后即葬在云臺山的東磊。
  德證還與許多王公貴戚掛上鉤,搭上線。從《云臺山志》《海州志》中我們知悉姓名的有翼城王朱健鐤、泰興王朱壽鏞以及許多難以一一考校的“齊魯藩王”。翼城王封地在山西南部,距云臺山很遠,他卻能為謝淳撰《贈無相上人卷序》,對德證極力褒揚:“捐金建廟,大闡禪林,照慧鏡于十方,門玄隨于一念。雖古之道林楚金而不過也。……無相之功德大矣。他年果證圓成,聚沙而成佛道,合掌而入圣域,吾知其必堅矣!敝靿坨O,初封壽興王,崇禎九年(1636)晉封魯王。他在三元宮興建的過程中,遣官進香,屢屢給以資助。德證欲修盤山之路,“苦于錢糧浩大,未果”,泰興王“聞啟,即刻之于心”,拿出自己的俸銀二十兩,二十兩銀子修路,實在是微不足道,然而以一藩王捐奉為三元廟修山路,謝淳的號召力是不能低估的。
  在相關(guān)文獻中,我們能看到諸多淮安、海州名流贈德證的詩文。如《天啟淮安府志》中,淮安人進士朱維藩有首 《贈云臺山無相謝上人》,詩曰:“無相有道士,老去感秋蓬。紅塵銷故國,白首入清風。遁世思平叔,忘形得遠公。幸從天詔至,密邇叩真空!薄对婆_山志》卷七“藝文志”中, 有萬歷二十三年乙未科狀元朱之蕃的《壽無相禪師七十》。由此可見,謝淳與地方上層的交往很密切,在當時的社會上影響很大,可算是晚明的一大高僧。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