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民國時期“鎮(zhèn)清”客班輪船上的趣聞軼事
2014/11/27 10:00:34 作者:章來福 閱讀:4521 評論:條
民國初期,從清江至鎮(zhèn)江的運河段開通了客班輪船,分早班、晚班兩個班次,簡稱“鎮(zhèn)清”班,沿途停泊瓜州、揚州、邵伯、高郵、界首、氾水、寶應、涇河、平橋、淮安、河下、板閘約20個站埠。
輪船通航之前,兩淮一帶的人們?nèi)P州,以及滬寧線上的城市,多選擇乘坐木船或黃包車出行。輪船通航后,首選的交通工具便是運河中“鎮(zhèn)清”班了。
一度時期,有15家輪船公司都看好“鎮(zhèn)清”班的客運業(yè)務,相互競爭。有的輪船公司為吸引更多的乘客,競在船上免費供應乘客蛋炒飯、白菜湯、面包、饅頭等餐點。
管輪船的速度比黃包車的速度快多了,但從淮安去鎮(zhèn)江,早晨上船后,要到晚上八、九,頭十點才能到達目的地。途中航行時間有10多小時,旅客坐船時間長了,會感到寂寞的。
好在有尋找商機的挎籃小商販,亦稱“跑輪船”,從河下湖嘴登上“下水”的客班輪船;@內(nèi)裝著河下王家、郭家、戈家等三家的熗餅、河下清真五香牛肉、五香花生米、散裝高粱酒。秋后缽池山的青蘿卜上市,便用稻草團子把泡在水里的青蘿卜擦得干干凈凈,再用刀打丫子賣給乘客,缽池山的青蘿卜具有“頭青底白,內(nèi)外碧綠,吃到嘴里水汪汪,甜津津,既脆又嫩,倍受船上乘客的喜愛!芭茌喆 還利用客輪在界首碼頭上下客的機會,將當?shù)氐奶禺a(chǎn)“界首五香干” 帶回淮安兜售。
乘客中會享受的有錢人,便喊來挎籃的“跑輪船”,咪上一口散發(fā)著撲鼻香的高粱酒、就著五香牛肉、吃著厚厚的有咬嚼的熗餅,再喝上一碗茶房送來免費的笆菜湯。酒足飯飽,瞇著眼睛,打個盹。不知不覺便過了二、三個時辰,便等著輪船靠碼頭,再上岸溜達、溜達。
還有被人們嘻稱“探花” 吃開口飯說唱的盲人,背著二胡、三弦、響板等樂器,登船為乘客送上“精神食糧”, 唱上幾段傳統(tǒng)淮劇,來幾曲動聽的蘇北小調(diào),為旅客解除旅途困頓。乘客中不乏有做大生意的買賣人、走親訪友的有錢人,會點上自己喜歡聽的一段淮劇,或者是《高郵西北鄉(xiāng)》、《拔根蘆材花》、《楊柳青》等蘇北民歌小調(diào)。
而有些居住界首、氾水等船碼頭附近的“腳大臉丑不害羞” 不知好歹的小閨娘,乘旅客上下船的短暫時間,跑進船倉的角落里,聽如簧之舌般的盲人說唱淮劇、小調(diào)、俏皮話等,競聽得如癡如醉,船已離開碼頭都不知道,忘了下船回家,只好隨船而去,待船停泊下一個碼頭,才能掉轉(zhuǎn)船頭回家。
而乘客中有錢的“促壽癆”見此情景,便大方地掏出幾個銅板,不懷好意的點上如《十八摸》的“葷段子”等等讓盲人唱 ,還有唱詞中的說長道短,把外邊的地方唱得多么精彩,來誘惑不知深淺的小閨娘,往外跑出去瞎沖軍。如《三十六碼頭》中唱到:“過了清江去淮城,韓信釣臺靠西門。船靠碼頭先逛城,運河往南到寶應城”……。
當時,蘇北一帶的許多人都愛聽民間小調(diào),因為這些小調(diào)和他們的生活很接近,所表達的感情容易被他們所接受,所以從清江至楊州運河沿線的人們,上至八十三,下至未出嫁的大閨娘,那一個都能夠哼上幾段,特別是那些半葷半素的段子最受當?shù)厝罕姷臍g迎的。純粹的葷段子,一般不在公開場面演唱。
好壞盲人也看不見聽唱的人中有小閨娘在場。也有臉薄的小閨娘聽后,方知上了促壽癆的當,這才如夢方醒。臉羞得的像塊大紅布,船板下面要是有縫隙鉆下去才好呢,如果被熟人看見,那才叫丟人呢。后來盲人也刁了,再碰到這樣的場合下,照樣伸手拿銅板,便說道:“拿人錢財,讓人開心。艙里有小閨娘、小女人的,請你們把耳朵捂起來,我要“開葷口了”。
這群活躍于“鎮(zhèn)清”班上的“跑輪船”、“ 探花”們,跟船不跟到底。待上水、下水輪船,中途同時都停泊在碼頭,上下乘客時,他們便掉轉(zhuǎn)方向回程了,也屬“早出晚歸一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