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的山芋緣
2014/7/8 15:42:22 作者:章來福 閱讀:3764 評論:條
山芋屬旱作物,在淮安區(qū)的種植歷史已無法考證出來?但渠北片的農(nóng)村在蘇北灌溉總渠開挖前,因無灌溉水源,都以種植小麥、玉米、山芋等旱作物。山芋是既可當(dāng)飯又可當(dāng)菜的食物,為便于儲藏還可切成山芋干,切成片的稱“曬干”,切成條稱“掛干”。而渠南片的農(nóng)村,歷史上就是傳統(tǒng)的稻作區(qū),為了節(jié)約糧食,農(nóng)民還將米運(yùn)載到渠北片,甚至還遠(yuǎn)去淮陰區(qū)王營以北的農(nóng)戶家中兌換山芋。 城里的市民雖說是定量供應(yīng)糧食的,但遇到糧食減產(chǎn)的災(zāi)荒年份,山芋干也同樣充當(dāng)糧食供應(yīng);窗渤抢镞茲生了一個小行當(dāng),那就是挎小水桶賣烀山芋的。寒冬臘月的每天清晨、傍晚,在后街背巷中總會聽到,拖著悠長,帶著韻味的吆喝聲“賣……熟山芋……噢!只見賣熟山芋的少年和老人,都是左手拎著一桿小盤秤,右膀挎著小木桶,為了確保桶內(nèi)山芋是熱的,還用厚厚的棉墊蓋在山芋上。一只熟山芋,只需花上幾分錢,就可當(dāng)作充饑的食物了,還很便捷。市民為何對這熟山芋這么親睞!主要是山芋沒有刨去皮,而山芋是用大甑子烀的。鍋里加的水特別多,山芋快熟的時候,又改用小火燜熟的,山芋的營養(yǎng)成份沒有流失,所以吃到嘴里既軟綿綿的,甜滋滋的。 為何家中烀的山芋沒有這么好的口味?這其中的秘訣又是什么呢?據(jù)熟諳掌故的老人講,早先的時候,烀山芋的人,待山芋快要烀熟時,投入少許的糯米糖稀,都部被山芋吸收里去了,所以烀出的山芋,怎能還有不甜不軟的味道呢? 如今,挎著小木桶叫賣熟山芋的身影已消失了多年,取而代之的是操著北方口音的人,用大油桶改造而成的烤山芋的爐子,出現(xiàn)在淮安城里的繁華地段上。 經(jīng)過一個冬天窖藏的山芋,吃到嘴里味道是既甘甜又脆嫩,街頭精明的賣水果小攤販,將山芋刨皮后切成山芋片,浸放在淺水中的圓形魚桶內(nèi),同青蘿卜一起賣。 在食品奇缺的年代,善于烹任的淮安人,總能變換花樣利用各種食物來改善生活。 將山芋同豆腐都切成一樣大小的小方丁,入鍋燴制,再放入生姜米、鹽、葷油等,起鍋前用面粉勾芡。裝碗后再灑入胡椒粉、青蒜末!吧接鬆Z豆腐”這道燴菜,是既可填飽肚子又可作下酒的菜呢! 將山芋刨皮,切成薄片蒸熟后,用筷子將山芋拈到一個小盆里,趁熱將山芋搗成泥狀的。然后,再加入糯米粉、白糖,講究的再放進(jìn)少許桂花鹵。用筷子攪拌(不能用手去攪拌很熱,燙手的),攪拌成面團(tuán)狀就可以了的,便可用手?jǐn)D成鵪鶉蛋形狀大小或者肉圓的模樣都可,條件允許的,還可在表面滾上一層白芝麻,下油鍋炸成金黃色起鍋。這就是香甜可口的“山芋砣子”。 山芋不僅供人們食用外,在淮安還茲生了以山芋為題的歇后語。 山芋燴豆腐—一勺子瓦(舀)到了。多指閨女嫁到家庭富有的婆家。 山芋秧子—沒根。比喻嘴上沒毛的人(未成年人),說話和干事都不靠譜,常常出乎人們的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