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御先生汪廷珍
2014/6/19 16:17:57 作者:殷光中 閱讀:2373 評論:條
汪廷珍,字玉粲,號瑟庵,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生。汪廷珍十二歲喪父,由母親程氏撫養(yǎng)成立,其時家業(yè)中落,逢荒年,甚至三餐難以為繼,而不令人知,程氏言:“吾非恥貧,恥言貧,疑有求于人也,故不為也”。年終歲尾,家中無米為炊,使人去城外索舊欠,歸來無所得,母子各飲茶一碗,以幾根咸菜充饑。母親倔強的性格和艱苦生活的磨難,錘煉了汪廷珍的堅強意志,對他日后的成長有深刻的影響。 汪廷珍孤苦力學(xué),少年時師事任子田、李晴山門下,困于諸生十年,始獲鄉(xiāng)舉。乾隆己酉五十四年(1789)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乾隆是清之鼎盛時期,然中葉以后,樂巡游,寵貪官,聽任于敏中、和珅秉政攬權(quán),朝局士風,每況愈下,而汪廷珍獨能清操自律,不入時流。五十六年,官吏考核,優(yōu)升侍讀學(xué)士,不二月,升祭酒。廷珍性格嚴毅,初為祭酒,即以師道自居,選刻《成均課士錄》,倡導(dǎo)“教學(xué)者立言以義法,力戒摹擬剽竊之習(xí)”。六十年,因違背乾隆帝旨意,降為侍講。 是年,乾隆帝以在位屆周甲,不敢上同圣祖(康熙)六十一載之數(shù),九月宣命,冊立皇十五子嘉親王為皇太子,以明年為嗣皇帝嘉慶元年(1796)。嘉慶帝(仁宗)即位時年已三十七歲。先是被冊立為皇太子,和珅予知其事,跪進“如意”,隱然以擁戴為己功。仁宗深惡其人,急欲除之,而礙于乾隆,不得不強忍與之周旋。其初年,詔求直言,諫臣敢于指摘朝政,并得以重用。汪廷珍于元年入直上書房,協(xié)修起居注,大考,又擢升侍講學(xué)士,成為太子屬官,頗得仁宗的信任。后因母病逝歸里,服滿,補原官。 七年,督安徽學(xué)政,任滿,復(fù)督江西學(xué)政,在任安徽學(xué)政之初,立《學(xué)約》五則以訓(xùn)士!秾W(xué)約》五則是汪廷珍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 “一日辨涂。謂喻義喻利,人心之分盡于此。為己為人,學(xué)術(shù)之分盡于此,有志者當立辨乎毫厘千里之差。 一日端本。謂士者四民之首,天下事皆吾分內(nèi)事也,自公卿至一命之吏,皆讀書人為之,故貫通古今達事變,相期為有體有用之學(xué)。 一日敬業(yè)。時文者,古文之一體,猶之碑志、傳記、表疏、論序云耳。以摹擬剽竊者不足言文,乃并時文而小之,過矣。 一日裁偽。謂昌黎論文惟其是,吾論文惟其真,蓋必能真而后是非可得而論也。…… 一日自立。文之不能不變者時也。挽其變而歸之正,或因其變而愈益神明于正,學(xué)者事也。茍非克自樹立,隨風氣為轉(zhuǎn)移,取已陳之芻狗,沾沾然仿效之,庸有冀乎哉。” 就上述五則內(nèi)容看,汪廷珍的教育思想,十分注重引導(dǎo)士子明確讀書作學(xué)問的目的性,特別強調(diào)讀書人要以天下為己任,切實掌握實用之學(xué),為義為人,不為利為己。在治學(xué)方法上,他反對沿襲前人的陳腔濫調(diào),主張因時制宜,求真辨非,樹立自己的獨立見解而不為社會風氣所左右。因此,他把自己的書室名為“實事求是齋”。汪廷珍在江西學(xué)政任內(nèi),還平息了一場久訟不息的爭端。先是,萬載縣外來戶入籍,曾分給學(xué)額,后來被裁掉,土客民為此爭訟已久,拖延不決,廷珍到任后,果斷的申請再分學(xué)額,使當?shù)乜图畬W(xué)子重獲入學(xué)的機會。 十八年,汪廷珍典浙江鄉(xiāng)試,留任學(xué)政。他在安徽、江西、浙江三地督學(xué)政期問,把歷次的試卷刊刻,取修辭居業(yè)之義,名《立誠篇》,附條約十八則,編選極為精審,海內(nèi)讀書之士,家置一編,學(xué)風為之一變。 汪廷珍在歷任學(xué)政期間,對士子循循善誘如父兄教誨自己的子弟,一時人才濟濟。被后人稱“鄭奠”的鄭珍、莫友芝,均為汪所賞識。 汪廷珍在十六年被授禮部侍郎,復(fù)直上書侍旻寧(后來的道光帝)學(xué)。二十二年署翰林院掌院學(xué)士,擢左都御史,充上書房總師傅。二十三年,遷禮部尚書。二十四年,嘉慶帝六十壽誕,在慶賀期間,適逢孝慈高皇后(努爾哈赤之妻)“冥壽”,由于部屬未按皇家規(guī)矩請示服裝色彩,以“率忽”之過,降為侍郎。廿五年,復(fù)授禮部尚書。 汪廷珍任上書房師傅最久,對道光帝(宣宗)盡心啟迪。在其登極后獻策尤多,累擢左都御史、禮部尚書。道光二年(1822),主持會試,教習(xí)庶吉士。三年二月,宣宗釋奠文廟禮成,臨幸辟雍。特下詔曰: “禮部尚書汪廷珍,于嘉慶十七年,蒙皇考簡用上書房,與朕朝夕講論,考古證今,言皆中道,至二十三年,受任總師傅以來,倍加勤慎,使聯(lián)通經(jīng)史,辨邪正,受益良多。自朕親政后,畀以左都御史尚書之任,均能稱職,是汪廷珍于師道、臣道,可謂兼?zhèn)湟。本日朕臨雍講學(xué),因思曩昔討論之功,眷懷舊學(xué),用沛恩施汪廷珍,可加太子太保銜,用示朕崇儒重道之意。”四年,輯《仁宗實錄》成,賜其子報閏主事,孫承佑舉人。 同年南河高家堰潰決。宣宗命廷珍偕尚書文孚往勘,先是康乾間對南河治理,尚有一些得力措施和實效,自和珅當權(quán),任河督者皆出其門,許任前必先納賄。河督任內(nèi)必大量侵吞治河費用。故河防日懈,河患頻仍。汪廷珍彈劾河督張文浩,總督孫玉庭,繩之以法,籌劃修浚事宜,交河督執(zhí)行。五年,回京后,升協(xié)辦大學(xué)士,賜紫禁城騎馬。七年,卒。宣宗優(yōu)詔悼恤,親臨祭奠,贈太子太師,謚曰文端公,入禮賢良祠,江蘇請祀鄉(xiāng)賢,也特詔許之。 汪廷珍的一生,始終謹守母教,保持著儉樸的生活,有人把他比做漢代的寒士公孫弘,他不以為然,笑道:“大丈夫不以邪曲的學(xué)術(shù)投世人之所好為可恥,而只怕服飾被人譏笑乎?”其為人嚴峻正派,舉止有分寸,待人以禮,而又不與要人拉拉扯扯,部屬敬畏之。不貪虛名,大學(xué)士阮元很佩服他學(xué)識淵博,勸他著書立說,廷珍言:“六經(jīng)的奧秘,古人在我之前言之,何需我再喋喋相渾,讀書目的是明白事理,明白了其中的主旨就可以了!逼潆m未專事著述,但生平為人書刊序跋,與人唱和詩詞也有不少,后編成《實事求是齋集》。《山陽藝文志》收錄其文多篇。
參考書目: 《清史稿》列傳一百五十一!秶日侣浴肪矶!渡疥査囄闹尽肪硭。 《淮雨叢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