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馬原名陳錦云,淮安涇口鄉(xiāng)蛇峰村人,一八八八年七月十六日出生于淮安,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九日病逝于淮陰,終年八十七歲。他辛勤耕耘六十余年,畢生精力都傾注在培育人的教育工作上。根據(jù)本室搜集和他女兒陳武同志提供的有關資料,特將其生平事跡整理如下:
不平常的經(jīng)歷
蛇峰村在淮安東北鄉(xiāng)距城七十里,陳天馬的幼年是在淮安城里度過的。父母親均系織機工人,因為收入微薄不能維持全家生活。在一八九五年他八歲時,又搬回鄉(xiāng)村種田。當時僅有水田八畝、草屋八間。
回鄉(xiāng)村后,天馬即入私墊讀書。那時常遇災荒,作物歉收,還要付塾師修金,父母只得去借高利貸。利上加利,不數(shù)年,先賣掉四間草屋,后又將八畝水田賣光,家中唯一的收入是父親教小館的一點薄酬。兩位老人節(jié)衣縮食,供他繼續(xù)讀書。一九○六年又遭大荒年,家家無吃,父母才不得已讓年僅十八歲的兒子隨鄉(xiāng)人一起去上海謀生。天馬到了上海以后,先在一家商店里管帳,后又在一富人家做傭人,連父親去世都沒能回家。他于民國成立的第二年(一九一三)才回到家鄉(xiāng),當了村小教員。這是他畢生從事教育工作的開始,同時也萌生了當教師光榮的思想。他在一九五一年一月向組織上匯報的自傳中,寫到當時的思想狀況時說:“……教員,比較是有名譽的職業(yè),因此又想到師范學校去學習”。
一九一五年,陳天馬考入省立第六師范學校(淮陰師范前身)讀書,兩年后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該校。在此后的十幾年里,他先后在淮安小學、漣水小學、淮陰師范附屬小學及淮安實驗小學、揚州實驗小學任教師、校長等職務,到一九三二年,被調回淮陰師范實驗小學,任學校教育指導員。一九三八年,國民黨江蘇省教育廳把學校教育指導員的工作范圍擴大了,改稱為“地方教育指導員”,巡回輔導整個師范區(qū)的地方小學教育,他也就駐廳辦公了。一九三九年日寇侵占兩淮,國民黨省政府由淮陰遷移到興化、東臺一帶,天馬再次回到家鄉(xiāng)蛇峰教書。在二十年代末,陳天馬加入過中國國民黨,后來因對國民黨有不滿情緒又被開除,甚至遭到被緝捕的危險。對這段經(jīng)歷,他在自傳中寫道:“這時思想復雜,認不清各種政治的本質……對國民黨認為可以參加,借以保持教員飯碗。參加后看到他們許多貪污腐化為非作惡的事情,不免深惡痛絕,發(fā)為言論,結果遭恨遭忌,以致淮安縣黨部邵子振秘密向上級控告說:陳某結合共產(chǎn)黨在淮安東鄉(xiāng)秘密開會多次,購辦槍械陰謀暴動。江蘇省政府遂令淮安縣長汪國棟(1927-1929)逮捕歸案。聞訊逃往上海,始免于禍,數(shù)年后,聞省黨部已開除(我)黨籍,過若干時始回江北”。
一九四三年,淮安縣城鄉(xiāng)同時存在三個性質不同的政權: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民主政權、國民黨政權、日偽政權,許多鄉(xiāng)村形成了拉鋸戰(zhàn)的形勢。這時,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員,常在深夜悄悄來到蛇峰他家,陳曾到我根據(jù)地參加蘇北教育界知名人士座談會,鄒屏等同志贈送《新民主主義論》、《整風運動》等革命書籍給他閱讀。就在這一年,他由民主政府縣長趙心權、政委鄒屏、教育科長黎明三人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行列,不久就到民主政府第一次創(chuàng)辦的淮安縣中學擔任副校長(當時校址設在淮安北鄉(xiāng)漁濱河北岸的一個大村莊)。后來因形勢變化,學校易址并改名為“淮阜中學”,陳天馬被調至鹽阜師范當教員。從一九四六年一月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兩淮第二次解放,他又先后擔任民主政府第二次創(chuàng)辦的淮安中學校長、鹽阜師范教員(半年多)、兩淮市第一聯(lián)合中學校長。一九五三年,第一聯(lián)中改為江蘇省淮陰中學,他繼續(xù)任校長,直到離開人世。
新中國成立以后,他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的關懷,人民的信任,先后被選為清江市抗美援朝分會副主席,市政治協(xié)商會議委員、清江市副市長、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清江市歷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江蘇省政治協(xié)商會議委員、清江市第二、三、四屆政治出商會議副主席。
為教育事業(yè)不辭艱辛
陳天馬先生終身從事教育,他無論在哪個時代、什么地方、什么環(huán)境里工作,總是埋頭實干,為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行政管理水平而辛勤勞動。因而,他工作在哪里,那里就碩果累累。一九二三年他在淮陰師范附小,無論是教復式班,還是輔導師范學生實習,都贏得兩校和師范畢業(yè)生的好評。在任淮安縣實驗小學校長期間,該校的教學質量、行政管理及校舍設備,均為全縣小學之冠。他曾參加國民黨省政府在揚州實驗小學召開的江蘇全省實驗小學校長會議,在會上發(fā)表改進小學教育的意見,引起與會者的重視和贊許,并由于他擅長復式教學,特別是大單級教學(小學四個以上年級在一個教室、由一名教師同時授課)。會后不久,當時的揚州實小校長謝鳴九便專函聘請他擔任該校單級部主任和復式班教學工作,并要他為實驗六個年級的大單級教學做準備,從而為這個學校的單級教學打下良好基礎。他任淮陰師范附小學校教育指導員和后來駐廳辦公時,幾乎常年奔走在漣水、淮陰、泗陽、宿遷、徐州、阜寧及淮安、鹽城等地鄉(xiāng)村小學。他下鄉(xiāng),一開始是步行或乘獨輪木車,以后才自己積錢購了一輛自行車。常自帶干糧(如幾只大餅)充饑,不在所視察小學吃飯,他說:小學教員待遇低,生活苦,哪能吃人家的!他到各地小學視察工作,不講形式只求實效。一次他到阜寧縣,親自在縣立城關小學作現(xiàn)場觀摩教學,全城小學教員參觀后給予很高評價,認為是一次很有特色的示范教學,得益不淺。國民黨省教育廳在漣水辦過一個鄉(xiāng)村小學輔導區(qū),曾指派陳天馬駐區(qū)工作,他培訓教師、整頓學校,在較短時間內,把區(qū)內幾十個復式班教學引上了正規(guī)。
陳天馬先生參加革命工作以后,更是兢兢業(yè)業(yè),不畏艱難,在戰(zhàn)爭年代里意志堅強,他在自傳中說: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已決定站在無產(chǎn)階級立場,終身為人民服務,在工作中經(jīng)常檢討是否做到,用以自勵”。民主政府在炮火紛飛的年代里,兩次創(chuàng)辦淮安中學,兩次派他到那里擔任領導工作,他都是迎難而上,勇挑重擔。那時候辦學條件的簡陋和環(huán)境的艱苦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值得追述的是一九四五年淮安城第一次解放不久,淮安縣長孫蘭和蘇皖邊區(qū)政府白廳長要他到民主政府第二次創(chuàng)辦的淮安中學任校長。那時,他正在鹽阜師范教書,不久前他那在貴州中學當教師的唯一的兒子陳嘉白,因患瘧疾服錯了藥而身亡,心情異常悲傷,因而起初不想去當校長。但經(jīng)孫、白兩位領導同志的開導、勉勵后,已屆花甲之年的陳天馬,還是精神抖擻地去上任了。
在離開鹽阜師范學校時,他寫了一首感懷詩,其中有兩句是“嘶風病馬忘衰老,又上征塵逐少年!毙蜗蠖鷦拥乇磉_了他當時從事革命工作的激昂志愿。二次創(chuàng)辦的淮安中學,起初設在淮安城內,不到半年為適應形勢遷至鄉(xiāng)下,以后一直在車橋、涇口一帶打轉轉,國民黨、還鄉(xiāng)團經(jīng)常到學校所在鄉(xiāng)村騷擾,環(huán)境動蕩不定,學校頻繁轉移;夜里敵人來了,師生也得立即起來背著教具、行李快速轉移。學校既沒有固定校址,也沒有一定教室,晚上稻草鋪地便是床,白天甩掉敵人就上課。教學是如此的不安寧,但絕大多數(shù)教職員工堅持各自崗位,學生數(shù)亦沒有減少,教與學的熱情都很高。這種好校風的形成,與陳校長事事處處為人表率、不辭艱辛的奮斗精神是分不開的。一次,敵人來得突然,個別出身富家的教工丟下學生自己跑了,陳校長卻毅然帶領學生轉移到水蕩里堅持教學,與師生同甘苦、共存亡。一九四七年,淮安農(nóng)村到處是地主還鄉(xiāng)團,蛇峰村也有還鄉(xiāng)團團長陳紹林駐扎。
這時淮安中學設在涇口東邊的北河口,蛇峰還鄉(xiāng)團到那里搜索,學校師生被拆散了,幾個武裝的人強迫陳校長去蛇蜂見他們的團長。陳紹林對天馬先生多次軟硬兼施,或把他找去,或親臨陳家,要他到國民黨那邊做事,還說牛(作善)縣長、省民政廳王(公玙)廳長一定要“請”他去做事,但都被他拒絕了。陳紹林因上頭催的緊,最后竟向他施出欺騙加強迫的手段,他的女兒被迫上了還鄉(xiāng)團的船進城了,而他本人卻利用女兒已走敵人思想麻痹之機,當夜設法擺脫了還鄉(xiāng)團的糾纏。經(jīng)過幾天艱難周轉,終于找到了那時駐在淮安北鄉(xiāng)北季村的縣民主政府,并與學校幾個主要負責同志重聚?h長宋天民見天馬先生來了非常高興,當即決定淮安中學復課。不幾日,這所戰(zhàn)斗中的學校又書聲瑯瑯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詳見《對敵斗爭中的淮安中學》)
陳天馬一生愛干實事,留下的文章雖然不多,但對今天進行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仍具有一定價值。例如,他在揚州實小時,寫了一篇題為《單級教育的一瞥》的文章,把中國復式教學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作了簡明扼要的闡述,對后人研究復式教學是一份好資料。又如,一九三四年《江蘇教育》第三卷第二期上載有他的一篇應征論文:《理想的江蘇教育》,明確地指出了他自己的教育觀點:“五要”,即“要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場所,并發(fā)揮其天才;要使貧窮的人,也有機會受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有建設的技能;要保證受教育者,都有機會得到職業(yè);要使受教育者,有繼續(xù)不斷自修的機會!彼M巳税ǜF苦人都能受到教育,在行動上也是盡自己所能去努力實踐。他的老家蛇峰村,當年是個有名的窮村子,三、四百名學齡兒童,只有三、四十名孩子上私塾,國民黨政府也曾派人去蛇峰辦小學校,但到一九三四年,教室還是借用“陳氏宗祠”,而學生數(shù)年年有增。為了支援家鄉(xiāng)辦學,他先拿出自己的積蓄三百元,后又將家用建房木料九十多根全部貢獻。加上其它渠道集資,終于使蛇峰小學有了校舍,師生激增至五百多人,并且成為淮東鄉(xiāng)小學的輔導中心。天馬先生有子女七人,全靠他一人的薪金維持生活,家境并不富裕,終其一生,也沒有為自己、為子女建一間私房。不僅如此,他還曾冒著被殺頭的危險,保護了蛇峰小學。事情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九四三年春,日偽軍開展大掃蕩以后,在鄉(xiāng)下到處燒殺搶劫。一天,偽軍要拆蛇峰小學校舍,天馬不顧個人安危,趕去與敵人據(jù)理力爭,他說:“這所小學是蛇峰百姓湊錢出力建造起來的,是為子孫后代造福的,不能拆!請把你們長官找來,如果一定要拆,先把我殺了吧!”他的義正辭嚴的一席話使偽軍啞口無言,后來把長官找來了,他還是這個態(tài)度。敵人被他的凜然正氣征服了,蛇峰小學終于保存下來了。
在教學實踐中,他重視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自己則努力做到為人師表。處在戰(zhàn)爭年代的淮安中學師生,生活是那么的動蕩和艱苦,但仍在可能情況下種些瓜菜、做些豆腐,以改善伙食,年逾花甲的陳校長亦力盡所能地參加這些課余生產(chǎn)勞功,群眾感到奇怪,他笑著說:“民主政府的學校和國民黨學校不同,我們的學校,老師和學生都是能勞動會生產(chǎn)的!币痪盼迦,他任淮陰中學校長,一天,一名同學在校園里摘了一根樹枝,被他看到,他立即在操場上集合全校學生,拿著樹枝嚴肅地問大家:“這是不是國家的財物,要不要愛護?”就這件事對全體學生進行了教育。以后該校再沒有類似現(xiàn)象發(fā)生。他待人態(tài)度,一貫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不搞特殊,嚴于律已,諸如上大課(多是政治時事課)、早操、教工學習及會議等學校各項集體活動,除遇特殊情況,都按時參加,且堅持始終。因為年紀大了(這時已近古稀),消化道功能衰退,和師生集體用膳有困難,他為此心里總覺得不安,在做年終鑒定時,還認真地把這件事情提出來作檢討。
認真學習不斷進取
他歷來愛好學習,以促使自己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抗戰(zhàn)最艱苦的年代,他偷偷學習了革命者贈送的毛澤東著作,從而選定了自己后半生的道路,毅然加入了革命行列。
全國解放以后,他更是如饑似渴地學習馬列經(jīng)典著作,不僅做學習筆記,更重要的是注意結合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他在自傳中寫道:“因不斷地學習,我的思想已能不斷地得到改造”!霸谶^去,只知做本位工作,……現(xiàn)在只要那方面需要我,我就毅然前往,并不遲疑!睂W習,也使他不斷提高對新中國的認識,他在蘇北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發(fā)言說:“我們大家求參加這個會議是非常光榮的!@個會議,是舊中國從來沒有的會議,是和國民黨反動派所謂的‘代表會議’不能相比擬的。他們代表反動統(tǒng)治階級少數(shù)人的利益,用財產(chǎn)、教育程度等限制,不讓廣大人民參加。而我們這個會議,是代表廣大人民的,是不受財產(chǎn)、教育、男女不平等等限制的,因而也就能代表廣大人民的意志。”
又說:“我們到會代表,應當對政府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政府要遵守法令,執(zhí)行法令,以全部力量協(xié)助政府,做好蘇北一切建設工作;對人民方面,凡是于人民有利的,我們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做,凡是對人民有害的,我們要堅決的去除它!弊詈笥终f,我們要“團結在共產(chǎn)黨的周圍,全心全意為爭取國家財政經(jīng)濟狀況根本好轉而斗爭,以取得最后的勝利”。一九五○年底、五一年初,全國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熱潮,陳天馬擔任了清江市抗美援朝分會副主席,參加了抗美援朝淮陰區(qū)總支會,直接參加組織淮陰縣支會、成立淮陰中學支分會,號召學生報考軍校,鞏固國防,推動各界人民以實際行動支援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的反侵略戰(zhàn)爭。后來,他擔任社會公職更多了,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也更多了,他總是積極地滿腔熱忱地去完成多項任務。
一九五六年以后,陳天馬患了嚴重風濕性關節(jié)炎、前列腺肥大、高血壓,疝氣、動脈硬化等多種疾病,雙手變形,左臂不能彎曲。病魔折騰得他痛苦難言,可他思想坦然,生活盡可能保持有規(guī)律,學習也沒中斷,只要感覺稍好些,就拿起書報看,有時還用變了形的右手艱難地在本子上寫點什么。他的《對敵斗爭中的淮安中學》就是在病中完成的。他愛讀書,也愛藏點書,早年在蛇峰家中就有些書,病倒后,他讓孩子下鄉(xiāng)將這部份書籍和幾只書箱,全部贈送給了淮安縣圖書館。
陳天馬從患病到離開人世,組織上對他始終很關心,讓他長期病休,進他到外地就醫(yī)療養(yǎng)。這使他在病中的晚年,更加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更加熱愛社會主義,他對親友說:“我的父母,祖父母生活(在)舊社會,都只活了五十多歲,我得以在疾病纏身中還生活了二十個年頭,活到八十幾,是因為生活在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社會!庇终f“我沒有為人民做多少工作,而黨對我太優(yōu)厚了”。他逝世以后,中共清江市委成立了“陳天馬先生治喪委員會”,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清江市委副書記薛立人致悼詞。悼詞中說:“陳先生一直從事教育工作……自參加革命工作以來,一貫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勤懇負責,堅決擁護和執(zhí)行黨的各項政策,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中,都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他“關心時事政治,積極改造世界觀。他每天用一定的時間讀書閱報,刻苦鉆研馬列主義和毛主席著作。晚年多病,手足不便,但沒有放松學習,同時還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笔、地、市、局有關領導機關和學校、公社等許多單位,及生前親朋好友都送了花圈或挽聯(lián),表示沉痛哀悼。陳天馬先生的骨灰于一九七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安放在淮陰市淮陰縣劉老莊烈士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