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淮安府及所屬州縣治所規(guī)模
2016/3/7 9:34:42 作者:李壽昌 閱讀:6146 評論:條
明天啟《淮安府志•建置志》對淮安府及所屬州縣治所亦有詳細記載。
[淮安府治]舊治,古在中街譙樓之北、橫街之上,即今之督府軍門衙門也,元為總管府。〔明〕皇朝開國之初,指揮華云龍來鎮(zhèn)守淮上時,將此改為淮安衛(wèi),是在洪武元年(1368年)。知府范中因元之舊屯田打捕總管府改開設(shè)府治。洪武三年(1370年,庚戍),知府姚斌以隘廢五通廟及舊沂郯萬戶宅改建成今治,歲久傾圮。成化三年(1467年,丁亥),知府楊昶撤而新之,祭酒周洪謨記。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正堂及經(jīng)歷司毀,照磨所尋亦圮。自是布席以居,雖慶典、讀法,茍就于此,凡五閱歲,知府薛斌重建正堂及經(jīng)歷、照磨二廳;臺廉甬道易甎以石,門屋榜廊撤舊換新,半載而成,民不怒勞?と私o事中潘塤為之記。
正堂五間,匾曰公正,曰鎮(zhèn)淮。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榜房六間,左右列三十間。大門三間。坊,左曰長淮重鎮(zhèn),右曰表海名邦。經(jīng)歷司三間,在堂東。照磨所三間,在堂西。理刑廳三間,在儀門外西。龍亭庫五間,儀門外東。架閣庫五間,理刑廳南,黃冊貯其內(nèi)。漕運庫、阜積庫,俱在儀門東、內(nèi)甬道之東,正廳三間,東西庫房各三間。外守宿房,左右各三間。二門樓大門,各庫官一員。六房并各科司共四十間,正堂左右。司獄司(儀門內(nèi)西)、獄神祠三間。重監(jiān),儀門內(nèi)西四十九門。輕監(jiān),大門內(nèi)十七間。申明亭,大門外西。旌善亭,大門外東。府前總鋪,申明亭西。府前官亭,旌善亭東。(以上公署,皆知府薛斌重修)。題名石,歲久渝漫。隆慶三年(1569年),同知劉應民復修,在堂東,知府張敦仁記。土神祠,大門內(nèi)東中二間。茶廳三間,在土神祠東,知府陳文燭匾曰“寶翰”,刻名賢詩章,因為之記。同知郭大綸、通判胡師、推官陳大倫皆有記。又后廳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前堂廂房四間。賓館在大門內(nèi)東,正廳三間,二門、大門各一間。
[山陽縣治]附郭,在督府譙樓西。舊門東向,與衛(wèi)、鎮(zhèn)撫門相對。洪武六年(1373年)改門南向,建板橋跨河,以連廳事。天順八年(1464年),知縣馮英更橋以磚。成化三年(1467年),知縣勞鉞重修儀門。弘治八年(1495年),知縣楊璋又重建。隆慶二年(1568年),知縣楊松匾大門額曰:大邦首邑。東坊曰:淮海首邑。西坊曰:南北要津。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高時重修。
正堂三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典史廳一間在堂東,耳房一間在堂西。六房十二間,架閣庫三間,神祠三間,賓館三間。監(jiān)房三間在儀門外面。
[鹽城縣治]在城東北隅、大街北。洪武元年(1368年),知縣陳天瑞創(chuàng)建。弘治十年(1497年)知縣邵遵道、宣德二年(1427年),知縣王尋、正德初(1506年)知縣馬清,俱經(jīng)修創(chuàng)。萬歷八(1580)、九(1581)年,知縣楊瑞云葺治功多。
正堂三間,儀門三間,譙樓三間即大門。戒石亭一座,舊在甬道中,知縣楊瑞云改建儀門外。收貯庫一間,在正堂西;暫貯庫一間,在正堂東。贊政廳一間。司房,東西各三間。收貯所,東回角內(nèi)三間,西回角內(nèi)三間。架閣庫,正堂西。土地祠,儀門內(nèi)?h治碑三座,儀門兩旁。碑亭二座,大門東西。迎賓館,正堂東西,內(nèi)正廳三間、耳房二間、廚房二間,大門一座,月池一。
[清河縣治]宋建于大清河口。元遷于小清河西。元泰定元年(1324年)因河決,縣尹耶律不花(注:應為“耶律布哈”)請遷于甘羅城。天歷元年(1328年),達魯花赤(注:應為“達魯噶齊”)哈麻以地僻水惡,居民稀少,遷于今治。至正午(約在1351~1366年)兵毀。洪武三年(1370年),縣知孔克勛即舊基重建。正統(tǒng)元年(1436年),信圭增大之。弘治年知縣朱海重建。
正堂三間,抱廈三間,典史廳一間,左庫一間,右為一間。戒石亭一座。六房,東西各十間。承發(fā)司二間,架閣庫三間,馬政科二間,鹽庫一間,二門三間。土地祠三間,養(yǎng)馬廄六間,監(jiān)房七間,前門三間。譙樓毀于倭,更以枋。廂房,東西各六間。門樓二座,書房二間,寢室五間。
[桃源縣治]創(chuàng)自元至元丙子午(注:前至元十三年、1276年為丙子午后至元二年、1336年亦為丙子年,不知所指何年),至正間(1341~1368年)兵毀。洪武元年(1368年),知縣汪仁仍舊基創(chuàng)建。八年(1375年),知縣殷亮修。三十五年(注:洪武年號只有三十一年,其后建文年號有四年。當指建文四年、1402年)又毀。永樂元年(1403年),知縣江迪重修。景泰三年(1452年)頹圮,知縣趙經(jīng)增建。歷弘〔治〕、正〔德〕,至嘉〔靖〕、隆〔慶〕,殘損益甚,屢經(jīng)修葺。萬歷十八年(1590年),知縣許璞修,并筑土城。
正堂三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后堂三間,典史廳一間,耳房一間。六房,東、西各六間。架閣庫一間。監(jiān)房六間。大門譙樓三間。
[安東縣治]即舊漣水州(注:舊為安東州,并非“漣水州”),在大城坊化龍橋西。洪武元年(1368年)開設(shè),仍為州。三年(應為二年,1369年)改為縣。四年(1371年),知縣束贄重建。經(jīng)今二百余年,縣志廢逸,無考。
正堂三間,戒石亭一座,耳房二間,儀門三間,典史廳三間。六房,東、西各十二間。架閣庫三間。監(jiān)房六間。譙樓一座(天啟二年,知縣劉君聘拆毀,增蓋大門三間)。
[沭陽縣治]元至元丙子年(注:前至元十三年,1276年為丙子年;后至元二年、1336年亦為丙子年,不知所指何年),縣尹沂川因僮陽郡基創(chuàng)建。至正十五年(1355年)兵毀。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馮益等草創(chuàng)。八年(1375年),知縣馬希顏重建。
正堂三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三間,穿堂三間,后堂三間,耳房東西各一間。典史廳三間。六房東西各五間。架閣冊庫三間。監(jiān)房六間。譙樓大門三間。鹽庫三間。土地祠三間。夤銀柜廊房三間,在儀門右。榜棚三間。萬歷十七年(1589年),知縣蘇生明修。知縣田琦改樓為門,更鼓鳴于堂上。知縣徐可達尤多創(chuàng)造云。
[海州治]在西海城內(nèi),原李壇宅,元改為州治,季亂兵毀。洪武元年(1368年),知州陳德輔因舊基重建。弘治五年(1492年),知州陳廷珪增修。正德八年(1513年),知州王泳重修。
大門譙樓一座,正堂五間,戒石亭一座,儀門五間。后堂三間,耳房各二間。吏目廳三間。六房,東西各九間。架閣庫三間。神祠一所。監(jiān)房九間,在儀門內(nèi)。東岳祠一間,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州高瑤建。茶廳一所,以接賓客,在儀門外東。隆慶六年(1572年),知州鄭復亨修茶廳匾曰親賢。外建錢糧房六間,令民投納賦銳于柜。于大門外增高影壁。左右柵門二座。
[贛榆縣治]在城中正北,元季兵毀。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郎廷珪因舊治址創(chuàng)建。景泰七年(1456年),知縣滑浜修。正德六年(1511年)毀,縣丞王廷相重修。
正堂三間,戒石亭一座,后堂五間,耳房各二間,典史廳一間,六房東西各九間,架閣庫三間。監(jiān)房六間。譙樓大門一座,神祠一所,龍亭庫三間,賓館在儀門外。稅糧柜廊房三間,鞭銀柜廊房三間?h庫在正堂右,公廨二十一間。以上知縣樊兆程建。
[邳州治]洪武三年(1370年),知州馬拯因舊址建。二十九年(1396年),同知耿固重修。成化七年(1471年)判官曹鄉(xiāng)更建。弘治元年(1488年),知縣李惟聰重建。
正堂三間,后堂五間,吏目廳二間,戒石亭一座,龍亭庫三間,六房東西二十間,架閣庫三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譙樓一座,申明亭一所。監(jiān)房一所。公館,治東南,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州郭定建。正德元年(1506年),知州雷爵重修正堂、后堂、東西廂房各三間,大門一座。
[宿遷縣治]自泰置縣,元末毀。洪武元年(1368年),縣丞方鐸因舊址建。景泰二年(1451年)毀,縣丞屠玉修。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災,知縣朱光正重建。萬歷四年(1576年)河水沖圮,知縣喻文偉改建新城中,規(guī)劃恢宏。
正堂三間,抱廈三間,后堂三間,左右二庫。戒石亭一座,六房東西各八間,儀門三間。土地祠(左)、迎賓館(右)、鋪獄各一所。安監(jiān)一所,知縣何東鳳建。大門三間,幕廳三間。
[睢寧縣治]洪武元年(1368年),知縣汪質(zhì)因舊址建。景泰元年(1450年),知縣盧立重修。成化六年(1470年),知縣何皥修。正德六年(1511年),流賊兵屠之。后八年,知縣劉景沂復建。以后相繼葺修。
正堂三間,抱廈三間,后堂五間,東書房三間。左右二庫。戒石亭一座,六房十四間,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幕廳三間。大平樓一座(正德十六年、1521年,知縣王蒼創(chuàng),知縣董樵復修。萬歷十年、1582年,知縣申其學重修。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縣陳嘉略創(chuàng)中堂五間。二十五年、1546年,知縣喬鎮(zhèn)移鐘鼓樓為大門樓。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馮尚更易大門樓為門房三間)。監(jiān)房一所,內(nèi)獄神廟三間。架閣庫三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