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tǒng)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與股肱大臣羅振玉(1860-1940)有16年的密切關系。這種關系在北京、天津、旅順和長春四座城市有不同表現,本文對兩人在四地的活動進行考察,有利于探索出他們之間關系的真諦,以解開流傳半個多世紀的謎團。
一
溥儀于1909年3歲登極,成為清朝第十代皇帝,僅兩年時間,清朝被辛亥革命推翻,建立中華民國,溥儀退位?墒牵邇x仍在紫禁城里過著小朝廷的生活。惟第一代恭親王奕䜣(1832-1898)嫡孫溥偉(1880-1936)與逃至旅順的肅親王善耆(1866-1922)相攜,組成“宗社黨”,力主復辟。溥偉堅決不住民國之地,于1912年2月避居德國占領的青島,旋投靠日本,發(fā)誓“有我溥偉在,大清帝國就不會亡。”后展開“滿蒙獨立運動”,秘密建立“勤王軍” ,并得到日本的賞識。
在紫禁城有兩位能左右溥儀靈魂的人,一位是他的師傅陳寶。1852-?),是智囊人物,不僅左右溥儀的生活,還左右其政治態(tài)度。另一位是曾任香港政府官員,及威海衛(wèi)行政公署長的英國人莊士敦(Johnston,sir Reginald Fleming,1874-1938,于1918年被聘為溥儀的英語教師。⑴
在北京,還有一些清朝遺老、;逝珊头磩游娜,大肆宣傳封建禮教,組織反動力量,攻擊共和制度,企圖復辟帝制。1917年7月1日,封建軍閥張勛(1854-1923)率領2萬辮子軍進駐北京,請出溥儀第二次登極,恢復宣統(tǒng)年號,史稱“張勛復辟”,但僅12天便草草收場,溥儀再次退位。
溥儀大婚后,遺老們推薦忠于朝廷,并具有才干的鄭孝胥(1860-1938)、羅振玉、柯劭忞(1850-1933)、王國維(1877-1927)等扎著辮子的十二三個人進入紫禁城,分別擔任“南書房(皇帝書房)行走”或“懋勤殿(管理皇帝讀書文具之地)行走”,同時把張學良的老師鑲紅旗蒙古副都統(tǒng)金梁和溥儀岳父榮源派為內務府大臣。
其中羅振玉被召入南書房有較深原因。羅振玉才華出眾。13歲讀完詩、書、易三經。19歲時將平日讀碑版之積稿,著《讀碑小箋》、《存拙齋札疏》。并讀兵書、農政等著作,同時擬創(chuàng)農學社,翻譯西方農書。⑵ 1900年應湖廣總督張之洞(1837-1909)之邀,主持農務局。1906年奉調進京入學部任二等咨議官。1909年補參事官,為正五品。辛亥革命后,與親家王國維及婿劉氏三家眷屬20人赴日,定居京都,但仍念念不忘清室之恩。在日期間與曾任陜甘總督的升允相識,互相交流復辟清朝的見解,看法相同,決心依靠外國勢力復辟。
1919年春,羅振玉自日本返回上海,后轉至天津,組織東方學會,糾集封建遺老,等待復辟時機。羅振玉的學識與到日本的經歷,更主要的是他對復辟的始終不渝,博得了溥儀的賞識,所以升允、陳寶琛一推薦,就被溥儀重用了,并特準其遇事隨時上陳。這段時間,羅振玉在溥儀身邊做了五件事。第一,1924年,羅振玉入南書房,主要是與王國維等檢點宮中器物,在各朝代的字畫上面蓋上“宣統(tǒng)御覽之寶”,登記上帳。但是在檢點器物過程中,出現了丟失大量文物之事。溥儀認為是身邊的股肱之臣們將文物帶出宮外,高價賣出,成了重要的“生財之道”。而且特別列舉“羅振玉的散氏盤、毛公鼎的古銅器拓片,佟濟煦的珂羅版的宮中藏畫集都賣了大價錢,轟動中外!雹 第二是隨時上陳自己的復辟大計。第三與日本人開始往來。溥儀的股肱們最初與日本公使館交往,后來羅振玉、鄭孝胥又與北京的日軍兵營建立關系,羅振玉甚至專程到天津日本駐軍司令部求援,司令部金子參謀囑其到北京找竹本大佐商議復辟事宜。竹本應允在溥儀居住的北府附近派日本騎兵巡邏,一旦有變,日軍兵營會采取“斷然措施”。溥儀得知這一切,如同吃了“定心丸”。第四,向溥儀提供有關情報。羅振玉將在天津看到段祺瑞(1865-1936)反對馮玉祥(1882-1948)“逼宮”的通電告知溥儀。使溥儀獲得段祺瑞行將出山的消息。第五,為溥儀做些事務工作。1924年11月22日,羅振玉會同柯劭忞“商購裖褙胡同盛昱之屋,將為行在”。⑷ 26日,羅振玉代溥儀書寫賜張作霖(1875-1928)詔書,說明“予數年以來,困守宮中,囿于聞見,乘此時會,擬為出洋之行,惟籌備尚須時日”,并擬“先往盛京,恭謁陵寢。事竣之日,再謀游學海外,以補不足!卑凑f,溥儀的行動意圖應屬機密,F令羅振玉草擬機密詔書,表明其地位之提高。上述各項,足以說明當時溥儀對羅振玉是高度信任的。
為了實現溥儀“還宮復辟”的幻想,羅振玉堅決主張依靠日本。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率國民軍進入北京,廢除皇帝稱號,移出宮禁。先移至其父的北府,后經羅振玉的暗中活動,又到日本使館呆三個月。由于受到日本使館的殷勤照料,并為其設置了“大清皇帝”的奏事處和值班房,繼續(xù)接受清廷遺老們的朝賀。受到日本使館的特殊關照,溥儀受寵若驚,心中又萌生出洋日本之念。羅振玉心領神會,“密與(池部)商上行止”,池部鼓吹說:“異日中國之亂,非上不能定,宜早他去,以就宏圖,于是兩人契益深。” ⑸ 在羅振玉看來,溥儀赴日應到天津進行準備。溥儀赴天津,不僅身邊的要員支持,還得到日本公使芳澤謙吉(1874-1965)的同意和段祺瑞的贊成。1925年2月23日夜,溥儀在天津總領事吉田茂(1878-1967)所派警察署長和便衣警察護衛(wèi)下登上開往天津的火車,羅振玉父子已在車上恭候。車到天津受到吉田茂等迎接。2月25日《順天時報》刊載的日本公使館聲明,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原宣統(tǒng)皇帝懷有離京之意,早為執(zhí)政之政府所熟知,而無何等干涉之意”。⑹
二
溥儀到達天津即住進日本租界地,先居于武昌第八鎮(zhèn)統(tǒng)制張彪(1860-1927)的“張園”,5年后又移居陸宗輿(1876-1941)的“青年園”。天津是羅振玉居住地,此間羅振玉同溥儀聯系更加密切。當時,羅振玉和急于“還宮派”陳寶琛不同,與溥偉及遺老遺帥中的“連日”、“出洋”的人員構成“親日派”。然而溥儀則希望聯絡、收買軍閥,如吳佩孚(1874-1939)、張作霖、段祺瑞等,以便通過武力“還宮”。三派的最終目的是殊途同歸—復辟。
但是,封建專制的舊制度被推翻,新的共和制剛剛建立,全國絕大多數人仍在歡天喜地之中。在此形勢下,羅振玉等股肱之臣仍堅持溥儀復辟還宮。溥儀在天津的7年,主要想通過拉攏軍閥達到復辟目的。吳佩孚曾專門向溥儀上書稱臣,張作霖給溥儀磕過頭,段祺瑞祈求與溥儀見面,但是他們并無能力把溥儀重新送回紫禁城。何況,接受過日本的幫助,日本以保護為名,監(jiān)視溥儀進入中國管理區(qū)與軍閥們接觸。日本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利用溥儀來實現主宰中國的計劃。
日本為了拉攏、控制和利用溥儀,絞盡腦汁,期間羅振玉向日本獻計獻策,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諸如日本駐天津總領事吉田茂,應允溥儀要求派其弟溥杰等赴日學習陸軍,先行派日人教授日語;邀請溥儀參觀日本僑民小學,令學生高呼:“溥儀萬歲”口號;逢年過節(jié)和溥儀生日時,仍像對待皇帝一樣向其祝賀;日本過天長節(jié)時也邀請溥儀參加閱兵典禮,為了討好溥儀高興,植田謙吉司令官還特意騎馬向溥儀致敬;日本駐屯軍司令官高田豐樹還不時派參謀們向溥儀表示:“中國的混亂,根本在于群龍無首,沒有了皇帝”,只有溥儀“才能收拾”民心。
特別是日本在天津設立的特務機構—三野公館,是專門拉攏羅振玉、榮源和謝介石等人的場所,而且在那里安排了女人、鴉片等。股肱們?yōu)榱颂Ц咦约旱纳韮r,不惜低三下四,乞求日本干涉中國內政。走的最遠的是羅振玉,其次是鄭孝胥。鄭孝胥曾專程前往日本,與日本軍部、黑龍會等接觸。日本朝野將鄭孝胥視為溥儀的代表予以歡迎、款待。其中接見過鄭孝胥的日本人有鼓吹侵華的近衛(wèi)文麿、陸軍大臣宇垣一成、司法大臣平詔騏一郎、陸軍將領南次郎以及鈴木貫太郎等上層人物。然而,鄭孝胥并非與羅振玉一樣,死抱日本以實現溥儀復辟,而是在企望依靠日本復辟的同時,還盼望得到“國際共管”。待日本探知鄭孝胥的雙重面孔時,異常憤慨,尋機懲戒。此間,出現兩件事,一是外部的。即羅振玉和升允共同向溥儀推薦白俄將軍謝米諾夫,由于陳寶琛反對無果。不久羅振玉又會同鄭孝胥介紹,溥儀才會見謝米諾夫,并予以資助,同時將其介紹給溥儀寄予希望的張宗昌(1881-1932)。另一件事是位于河北的遵化馬蘭峪的乾隆和西太后的陵寢被盜事件。此事發(fā)生于1928年,國民黨41軍軍長孫殿英(1889-1947)有計劃盜墓,將殉葬財寶,搜羅凈盡。溥儀認為受到的刺激,比自己被驅逐出宮時還嚴重。⑺ 羅振玉、鄭孝胥、升允等,紛紛向溥儀表達本人對蔣介石軍隊的憤慨,甚至在張園擺上乾隆、西太后靈位,一天三祭。這時羅振玉等更是不斷向溥儀進言,增強其復辟的決心。
1931年7月10日,溥杰從日本回到天津,在會見溥儀時暗示東北將發(fā)生事端,未來是有希望的!熬乓话恕笔伦冎稳胀砩,日本參謀本部作戰(zhàn)部長建州美資即提出“樹立以宣統(tǒng)為皇帝的盟主”的偽政權主張,參謀本部電令天津日軍司令官“保護”溥儀,并派上角利一攜羅振玉到天津去接溥儀。⑻ 這足以反映出日本軍方扶持溥儀當傀儡是蓄謀已久的。
9月22日,關東軍幕僚會議決定將溥儀和近臣羅振玉等人置于日軍保護之下。25日,羅振玉被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1885-1948)召到奉天。羅振玉向板垣說明溥儀復辟的愿望,并同熙洽(1884-?)、張海鵬(1867-1949)等人策劃溥儀到東北的辦法。
9月30日,駐天津日軍司令官香椎浩平以“談一件重要的事情”為名,邀溥儀到司令部客廳。溥儀走進客廳,一眼見到羅振玉已在場。羅振玉立將張作相參謀長熙洽的信交給溥儀,信的主要內容是勸溥儀“勿失良機”,趕快到祖宗發(fā)祥地—沈陽主持大計。表示:溥儀一到沈陽,熙洽就在吉林“宣布復辟”。羅振玉在旁邊進一步無中生有地說:東北3000萬民眾期盼溥儀回沈復位。為達到溥儀離津目的,不惜制造革命黨將進行暗殺的謠言相威脅。香椎浩平也以天津治安狀況不好為名,勸溥儀盡早動身到東北去。后來溥儀前往東北,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羅振玉、熙洽和香椎浩平的誘惑、勸導,使溥儀產生離津之念。另一原因是社會上流傳出“中國人要對溥儀有不利的舉動” 。第三個原因是日本策劃的一系列行動:板垣派大陸浪大川島浪速(1865-1949)等到天津勸誘溥儀;⑼ 日本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1883-1948)也秘密到天津,并于11月3日夜會見溥儀,再勸其“速往”東北,同時建議關東軍監(jiān)視溥儀,如有逃逸情形,則用“特殊手段”。⑽ 其手段之一是用水果箱裝兩顆炸彈,以禮品送給溥儀進行恫嚇,手段之二是寄恐嚇信,警告溥儀:“如果你再不離開這里,當心你的腦袋!”其實這些卑劣手段都是日本收買溥儀身邊的寵愛侍從祁繼忠之所為。手段之三是奉關東軍之命協(xié)助溥儀離津的土肥原,策劃漢奸便衣隊于11月8日在華界騷擾,制造混亂,駐津日軍司令部令部隊占領日本租界的外圍線,⑾ 并把裝甲車開到溥儀居住的靜園門外。溥儀在內外夾擊之下,神不定,心不安,終于應允離開天津。
三
1931年11月10日,夜幕降臨,溥儀按著日本間諜祁繼忠的精心安排,走出靜園,坐在敞篷汽車的后箱中,由日軍護送到敷島料理店,再換上日本軍大衣、帽,到碼頭坐汽船登上“淡路丸”。12日到營口港的滿鐵碼頭,然后由另一名特務甘粕正彥將溥儀拉倒湯崗子療養(yǎng)區(qū)的對翠閣旅館,進行“照顧”。⑿ 屆時羅振玉等人已按照關東軍的安排,在客房等候溥儀了。羅振玉首先向溥儀說明,他還在同關東軍商討復辟建國之事。
溥儀離津到東北明明是日本長期實行陰謀詭計的結果,而關東軍卻向關東州長官、總領事、滿鐵等發(fā)出通告:“溥儀因天津暴動深感其自身生命之危險,乃自發(fā)逃離天津,于13日(12日)10時突然于營口登陸,請予保護。出自人道主義立場,暫時將其收容于湯崗子予以庇護!雹 但是,關東軍又以湯崗子有“兵匪活動”為名,先不準外出,甚至下樓也不行。直至11月18日將溥儀等遷至羅振玉的居住地旅順,住進大和旅館(今旅順口區(qū)文化街30號)。月余后遷至善耆之子章憲家居。ń衤庙樋趨^(qū)新華大街9號)。關東軍對溥儀仍然是嚴密“保護”,不準任何人會見。羅振玉經常與關東軍聯絡,與鄭孝胥爭奪溥儀。羅振玉利用與板垣、上角利一孤立鄭孝胥,單獨與溥儀和關東軍往來。然而,鄭孝胥并非羅振玉所能孤立的。鄭孝胥到日本時與東京軍部建立了聯系,而且在天津時已認識上角利一?梢,羅、鄭分別祈求關東軍幫助。據溥儀記載,羅、鄭都試圖在日本幫助下,讓溥儀復皇帝位,但當日本反對帝制而籌建“滿蒙共和國”時,羅、鄭又顧不得再為溥儀爭復帝位,而為組閣當總理暗中使勁。關東軍對羅、鄭兩人進行分析比較后,認為鄭孝胥比較靈活,而不喜歡因循守舊的羅振玉。關東軍逐漸冷落羅振玉了。溥儀到旅順后,所面對的是關東軍加快炮制新國家的局勢。溥儀原以為到了旅順會很快決定復辟問題,可是一兩個月過去,不見動靜,溥儀十分惱火,但也只能聽從羅、鄭的勸告,耐心等待。
直到1932年2月18日,板垣做好一切建立偽政權準備之后,便召集原哈爾濱特區(qū)長官張景惠(1871-1959)、奉天省主席臧式毅(1885-1956)、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1885-1950)和剛上任的吉林省主席熙洽等舉行“東北行政委員會”會議,發(fā)表《獨立宣言》,要在滿洲建立“共和國”。此事使溥儀及身邊的羅振玉既恐慌又憤慨。溥儀氣的要回天津,羅振玉雖不反對回天津,卻還抱一線希望主張爭取。因此建議給板垣送禮。同時,由溥儀提出12條必須“正統(tǒng)系”—復辟的理由。諸如“尊重東亞五千年道德”、“實行王道”、“統(tǒng)馭國家”、“恢復帝制”、“行政之復古”、“振興兩國國勢”等。⒁
2月21日,羅振玉攜其子羅福葆、鄭孝胥攜其子鄭重等,先后拜見坂垣,請求實行復辟帝制。但在奉天公記飯店舉行的各次“建國會議”上,帝制派與張景惠、臧式毅、趙仲仁等立憲共和派爭執(zhí)不下,最后折衷為民主共和制。會上還圍繞國名、年號、國體、元首名稱討論一番。其實討論不過是走形式,板垣早已征得日本軍部和關東軍之同意,本莊繁批準,只是假“東北行政委員會”的名義,于2月25日拋出“新國家”方案:國名為“滿洲國”滿珠—滿殊,相沿為漢字滿洲,元首稱“執(zhí)政”,國旗為“紅藍白黑滿地黃的五色旗”(紅色熱情、赤誠;藍象征青春、活潑;白代表博愛和平與純真公正;黑表示克己與堅忍不拔;黃為土地之色,表示土地廣袤與福慶,亦是“漢、滿、蒙及日本、朝鮮五族協(xié)合之意”),年號“大同”取《易經》中之“天下大同”,首都定于長春(地處“滿蒙”中央,無軍閥殘余),改為“新京”,政治為“民本主義”。并決定正式擁戴溥儀就任“新國家”元首,遂派代表赴旅順迎接。3月1日6名 ⒂ 代表到旅順會見溥儀,懇請擔任元首。溥儀以“責任重大,礙難接受”予以推辭 ⒃。同日上午9時“東北行政委員會”在奉天發(fā)表洋洋萬言的《滿洲國建國宣言》!缎浴分芯构弧靶媾c中華民國脫離關系,創(chuàng)立滿洲國”,承認中華民國“與各國所定條約債務之屬于滿蒙新國領土以內者”,實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⒄ 十分明顯,“滿洲國”是在日本卵翼下的傀儡政權。
3月4日下午,關東軍策劃了29人第二次擁戴使再次懇請溥儀出山的措施。最后溥儀表示“勉竭愚昧,暫任執(zhí)政一年;一年之后,如多隕越,敬避賢路。儻一年之內,憲法成立,國本決定,若與素志相合,再當審慎,度德量力,以定去就! ⒅ 何謂“國本決定”,“與素志相合”,就是恢復帝制、重登皇帝寶座之意。這一愿望于兩年后的1934年3月1日實現了,溥儀執(zhí)政即皇帝位,改年號為“康德”。
3月5日,張景惠迎接委員專程到旅順,第三次懇請溥儀出山,三顧之禮后,溥儀才正式承諾。
3月6日7時30分,溥儀攜婉容,在羅振玉父子、鄭孝胥父子及日本人等30多人陪同下,乘汽車到大連。9時8分,從沙河口車站搭專列啟程,零時43分到湯崗子,再下榻對翠閣旅館。3月8日8時20分乘專列離開湯崗子,下午3時到達長春站。羅振玉為籌建偽滿洲政權積極奔走。3月9日,溥儀在就職儀式上當了執(zhí)政,羅振玉等人參加,并在滿鐵總裁內田康哉(1865-1936)致完祝詞后,由其代讀溥儀的答辭。鄭孝胥因得關東軍青睞而當了國務總理,羅振玉只當上參議府參議。羅振玉為溥儀未復辟當皇帝,自己又未當上總理而郁悶不樂。次日向溥儀辭職。溥儀挽留,他卻說:“皇上屈就執(zhí)政,按說君辱就該臣死,臣萬不能就參議之職! ⒆ 但溥儀還是將其“留之左右,以備咨詢。未幾被任為‘臨時賑務督辦’! ⒇ 后來返回旅順。1932年末,偽監(jiān)察院院長于沖漢(?-1932)病故,關東軍司令武藤信義(1868-1933)又想到羅振玉,要他繼羅振玉又興沖沖地于1933年7月前往“新京”做了一任監(jiān)察院院長。1937年5月“請準辭居旅順,閉門習靜,著書自遣,或摩挲金石,評隲書畫為笑樂! (21)
1940年6月,羅振玉留著辮子,帶著不能輔佐溥儀復辟大清的積怨,飲恨病歿,年75歲。溥儀贈謚“恭敏”。
羅振玉與溥儀相處了16年。溥儀一心想復辟皇帝位,多方依賴于羅振玉,然而在溥儀所寫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又揭露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有關羅振玉品行不端之事。羅振玉為實現溥儀復位效盡犬馬之勞,想依靠溥儀為自己爭個較大的官職而殫精竭慮。但是,由于日本對羅振玉的欣賞程度遠比鄭孝胥為差,羅振玉與鄭孝胥爭權奪勢中敗下陣來,再加上他的效勞未能實現溥儀恢復帝位而郁悶引退?梢坏╆P東軍啟用他,他又到溥儀身邊為偽滿洲國和日本效勞了。不過他殫力治學所取得的學術成就是值得一提的。諸如:悉力保存內閣大庫明清史料,免于毀滅;甲骨文字之考訂與傳播;敦煌文卷之整理;漢晉木簡之研究;古明器研究之倡導,編印《殷虛書契》、《三代吉金文存》、《古鏡圖錄》、《封泥集存》等,對文化發(fā)展還是有益處的。
注釋:
⑴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群眾出版社1982年,第122頁。
⑵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羅振玉》,《傳記文學》第120頁,第23卷,第2期。
⑶ 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群眾出版社1982年版,第161頁。
⑷《鄭孝胥日記》,轉引自《我的前半生》,第174頁。
⑸ 羅振玉,《集蓼編》,轉引自愛新覺羅·溥儀:《我的前半生》,群眾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頁。
、省俄樚鞎r報》,1925年2月25日。
⑺ 溥儀,《我的前半生》,第230頁。
⑻《片倉衷回憶的滿州國》,第99頁。
、汀镀瑐}衷回憶的滿州國》,第99頁。
、巍睹劁浲练试t二》,第203頁。
、稀踩铡长亭?まさし,《現代史資料》,第7卷,第258頁。
、小镀瑐}衷回憶的滿州國》,第101頁。
、选踩铡碀M州國史編纂刊行會編、步平等譯,《滿州國史·總論》,黑龍江省社科院1990年版,第180頁。
、 參見溥儀,《我的前半生》,第301、302頁。
、印稘M洲國史?總論》第22頁記載為張燕卿、趙仲仁、葆康、馮涵清、凌陞、蘇寶麟6人,而溥儀在《我的前半生》第311頁稱“3月1日,張燕卿、謝介石等九人到達旅順!
、浴稘M洲國史?總論》第220頁。另溥儀在《我的前半生》第311-312頁稱“殆難宏濟,斷非薄得所能勝任。所望另舉賢能,造福桑梓”。二者文字不同,意思相同。
⒄〔日〕滿州國史編纂刊行會編、步平等譯,《滿州國史·總論》,第231頁。
、 溥儀:《我的前半生》,第312頁。
、 溥儀:《我的前半生》,第314頁。
、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羅振玉》,《傳記文學》,第22卷第2期,第120頁。
(21)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羅振玉》,《傳記文學》,第22卷第2期,第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