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淮樓不是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酒樓
2015/8/20 10:46:52 作者:劉懷玉 閱讀:5707 評論:條
鎮(zhèn)淮樓不是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酒樓。
1959年大修鎮(zhèn)淮樓,當時淮安縣人民政府立了一塊碑,把“宋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酒樓”這一錯說刻在石頭上,謬種流傳甚廣。以致至今一直有人,甚至導游,繼續(xù)以訛傳訛。
鎮(zhèn)淮樓從南北朝時起,經(jīng)歷晉、陏、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鎮(zhèn)淮樓雄踞于淮安市淮安城中心,巍峨高大,古色古香,是淮安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之一。
鎮(zhèn)淮樓本名譙樓。譙,讀qiáo,義為城門上的瞭望樓。說穿了,它的功能就是一座瞭望臺,當初建它的目的就是瞭望城內(nèi)外的情況,隨時報警,或指揮打仗,或指揮搶險。
世之筑城,必建譙樓。此乃漢之遺風。一般的情況下,凡是古老的城池,都會有一座譙樓,在城的中央,在建城的時候同時建造的。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后來逐步增建的;窗渤窃瓰樯疥柨こ牵驗樯疥柨h附郭,所以也稱為山陽縣城。山陽郡和山陽縣建于東晉義熙七年(411),但是,建縣和筑城是兩碼事。有的是先建縣,后筑城,有的則相反。山陽是先有城,后有縣的。山陽未建縣建郡之前近200年,這里已發(fā)展成一個大的集鎮(zhèn)。這個集鎮(zhèn)具有相當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意義,當時許多將領如孔衍、庾希、桓溫、劉裕、劉道憐等,都先后在山陽這里駐守過。所以一度成為廣陵郡治,后來又為兗州、青州的郡治,并為后來同時在這里正式設立山陽郡、山陽縣奠定了基礎。這時這個大鎮(zhèn)早已有了城池!赌淆R書》卷14云:義熙二年(406),諸葛長民為青州剌史,把他的治所遷到山陽。這時山陽與北朝鮮卑接境,諸葛長民上表云:“此蕃十載,釁故相襲,城池崩毀,荒舊散伏,邊疆諸戍,不聞雞犬。且犬羊侵暴,抄掠滋甚!庇谑潜阌只氐骄┛谌チ恕<热簧形唇ǹh時已“城池崩毀”,可見筑城時間當然就更要早了。根據(jù)《輿地紀勝》卷39記載,山陽的城池是晉穆帝永和4年(348),由荀羨(321—358)開始營建的,但無更多的資料佐證。如果此說可靠的話,山陽城歷史已有近1700多年了。此城原是當時駐軍所筑,用于軍事目的,在城中間筑一個瞭望臺那是自然的事情,F(xiàn)在鎮(zhèn)淮樓位置在城中央,地勢原來很高,是筑譙樓最合適的地方,現(xiàn)在的鎮(zhèn)淮樓可能就是那時的譙樓。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為單位在北京出差一個月,在北京圖書館閱讀了正德《淮安府志》。此書卷6“規(guī)制”對鎮(zhèn)淮樓有記載,說譙樓為“宋寶慶二年(1226)創(chuàng)建”。此說在后來的淮安地方志再沒有提及;貋砗髮懥似涛模l(fā)表在《淮安報》上,介紹了這一發(fā)現(xiàn)。后來為人普遍接受,常被人引入各種文章中。當時我對“創(chuàng)建”二字也未深究,但引用者即認定鎮(zhèn)淮樓就是始建于這一年,是我沒有想到的,隨即引起我的關注。我于是又寫了一篇小文加以說明。大意是:正德府志說鎮(zhèn)淮樓是宋代寶慶二年創(chuàng)建的,這是一種誤記。譙樓可能原先就是有的,因為時間長了,需要修葺,甚至要徹底拆除重建。在官府前建立譙樓,是中國官衙建設的傳統(tǒng),象征著官府的權力和威嚴。壞了重修、重建也是正常的事情。我想寶慶二年的“創(chuàng)建”,就屬于這種情況。不說修而說建,也可能建成后比原來的規(guī)模大,或者是為了夸大修造者的功績?偟囊馑际亲S樓是早就有的,不是始建于寶慶年間。但是一直苦于沒有史料證明。
工夫不負有心人。近讀《宋史·趙立傳》,居然找到了一條證據(jù)。《宋史》說淮安守將趙立戰(zhàn)死后一年(建炎五年,1131),“金人退,得立尸譙樓下,頰骨箭穴存焉。命官給葬事,后為立祠,名曰顯忠!卑矗w立祠在西門內(nèi)(見同治志卷19),墓在“舊北辰鎮(zhèn)壽昌寺南”(見康熙府志)。既《宋史》明言建炎年間即有譙樓矣,自不當?shù)鹊?5年以后的寶慶二年(1226)才“創(chuàng)建”!端问贰分涊d,正釋吾疑。正德修志者不當用“創(chuàng)建”一詞,致后世生疑。噫!古人修志,亦有措詞不當如此者。
《魏書》卷六十六、《北史》卷四十三《李崇傳》說,“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彼慰灼街佟犊资险勗贰し庵霉臉恰芬渤执苏f。他說:“齊李崇為兗州刺史,州劫盜,崇乃村置一樓,樓懸一鼓,盜發(fā)之處,搥鼓亂擊,諸村如聞者,槌鼓一通,次聞者,復撾以為節(jié),俄頃之間,聲布百里,伏其險要,無不擒獲。諸村置鼓樓,自此始也!贝苏f只能說明城市鼓樓與戰(zhàn)爭傳遞信息有關,恐怕不能說起始于北齊時代。鐘鼓起源于上古,城頭上架鐘鼓,擊鼓出戰(zhàn),鳴金收兵,古已有之矣。
古代譙樓內(nèi)一般都懸以巨鐘,架以大鼓,昏曉撞擊,使臣民聞之而生儆惕之心。天下晨昏鐘聲,是有講究的,數(shù)皆一百零八。一百零八者,與一年氣候節(jié)律相合也。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得此數(shù)。但一百零八聲不是連續(xù)不斷敲打的,而是分組發(fā)聲,各組聲音有節(jié)奏,且有緩急之分。各地方撞擊和敲打方法也有所不同。杭州的說法是:“前發(fā)三十六,后發(fā)三十六,中發(fā)三十六,通共一百八聲息!彼E州則不同:“緊十八,慢十八,六遍湊成一百八!币嬷萦植煌骸扒皳羝撸髶舭,中間十八徐徐發(fā),更兼臨后擊三聲,三通湊成一百八!贝巳N擊法,為天下南北譙樓鳴鐘擊鼓之大概。吾淮鐘鼓發(fā)聲是怎樣的,現(xiàn)未見資料,不得而知。
后世的譙樓多用于報時,上面設有計時器和大鼓,按時擊鼓,表示已到某時正點。大約夜間還要以鼓聲的點數(shù)表示更數(shù),居民聽到鼓響了幾聲,就知道是幾更天了。過去小戲中曾有“聽罷譙樓打罷三更鼓”的唱詞。所以老百姓一般都稱之為鼓樓,至今人們?nèi)远嘁怨臉莵矸Q呼鎮(zhèn)淮樓。淮安今存最早的方志《正德府志》就開始記載,府陰陽學在樓上,“舊貯銅壺刻漏更籌十二辰、二十四氣牌,故陰陽生居之! 《淮城信今錄》記載,樓上有用于計時的銅壺刻漏,打更者按之以報更。傳說云,在刻漏上有溫玉一方,隆慶時被知府陳文燭取去,自此冬月水會上凍,刻漏報時就不準確了,于是“更樓遂廢”。
雖然鼓樓有各種用途,而官方和地方志中仍以譙樓稱之。正德《淮安府志》卷六“規(guī)制”云:
譙樓:一座三間,在儀門(指漕院前門)前四十步。臺高二丈五尺,闊五丈,深二丈。
萬歷、天啟府志也是如此。乾隆《山陽縣志》卷四“城池”中也有記載:
譙樓在城中央漕院署前四十步,臺高二丈五尺。上建高樓,原額曰“譙樓”,后改曰“南北樞機”。舊貯銅壺刻漏,更籌十二辰二十四氣牌,畀陰陽生居之。今無。
古代譙樓都是有大名的,即在俗稱鼓樓、譙樓以外,還有正式的樓名。據(jù)說西安鼓樓南檐下正中有“文武盛地”匾額,藍底金字紅邊,北檐正中匾額為“聲聞于天”。臨汾平陽鼓樓又名大中樓,樓檐四面皆有匾額,分別為“東臨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聊城鼓樓名“東昌樓”、“光岳樓”。杭州鼓樓名“朝天門”、“拱北樓”、“來遠樓”、“鎮(zhèn)海樓”。寧波鼓樓名“四明偉觀”、“海曙樓”。
淮安譙樓古代有沒有大名不知道。鎮(zhèn)淮樓這個名字是乾隆以后改的。清河王琛先生的《淮陰故實》“鼓樓”條,在轉錄上引乾隆府志這一記載后云:“按今名鼓樓,嘉慶間督漕鐵公保改題‘鎮(zhèn)淮樓’,額曰‘聲徹云衢’”。鐵保是嘉慶四年至七年任漕運總督的,改名的事當在此時。改名出于什么原因,現(xiàn)在尚還說不清楚,通常的說法是鎮(zhèn)壓淮水,祈免水災,是否有點望文生義,無法妄測。但有匾額是一定的,光緒《淮安府志》卷四十《雜記二》這樣一條記載:“乾隆五年夏五月,大風,譙樓匾額吹至里許。”乾隆《淮安府志》說原額為“譙樓”,后更為“南北樞機”,這都不能算是樓的大名。惟鎮(zhèn)淮樓這一新名倒成了大名,以致人們忘卻了它的“譙樓”本名。
鐵保這一改名,引起了一點小麻煩,后來的人們竟將它與淮安歷史的另一座鎮(zhèn)淮樓混為一談。
宋代淮安原來另有一座鎮(zhèn)淮樓,那是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的酒樓,位置在今八字橋路北西側。南宋初期鎮(zhèn)守淮安,多以鎮(zhèn)江為后方作依托,守軍有時即用“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這一番號。八字橋是兩座橋的合稱,兩橋靠得很近,一東西向,在響鋪街(今為鎮(zhèn)淮樓西路)大街上,跨在南北流向的文渠上,一南北向,在小八字橋街上,跨在東西流向的文渠上,合起來看像一個八字,故名。其中一座稱淮安州橋,另一座名宜民橋。后來老百姓則稱之為大八字橋、小八字橋,逐漸失其本名。
萬歷《淮安府志》卷三,對所謂州橋、八字橋、鎮(zhèn)淮樓都有記載:八字橋,“在治西北,南橋乃宋之州橋,北橋曰宜民!薄版(zhèn)淮樓在舊州橋西路北,宋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酒樓!痹撝静⒄f路南還有一座和豐樓與之相對,是宋代淮安的酒樓。大約是兩個招待所,一個是部隊的,一個是地方的。這兩座酒樓后來都廢掉了。所謂州橋,意即離淮安州衙很近,當時州衙就在今天漕運總督部院遺址。大約這里曾經(jīng)是一條重要通道,一些官府設在此處南邊,人們向南都要從此經(jīng)過!端问贰酚涊d:宋代淮安置制使姚翀幕客杜耒,由州衙去萬柳堂(在萬柳池,即今所謂月湖中),途中被殺,事情就發(fā)生在八字橋。
最先把事搞錯了的是同治《山陽縣志》和光緒《淮安府志》,同治志卷十九“古跡”說:“鎮(zhèn)淮樓在漕院署前。舊志云:宋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酒樓,今不可考!焙髞肀R福臻的《詠淮紀略》也跟著誤信,并寫到他的《詠淮紀略》中去。
民國初年,續(xù)纂《山陽縣志》對此作過糾正,該書卷十六“刊誤”中說:
漕署前之樓為譙樓,高二丈五尺,后改署曰“南北樞機”,今曰鎮(zhèn)淮樓。若宋之鎮(zhèn)淮樓,當在舊州橋西路南(按:萬歷、乾隆志均作“路北”)。
盡管有了糾正,但一般的人認為縣志是最權威的書,誰也不會想到它也會有錯誤,是不會將兩本縣志對比起來讀的,多數(shù)人也沒有這個條件。于是,人們自然仍根據(jù)同治志的記載訛傳下去。1959年大修鎮(zhèn)淮樓,當時淮安縣人民政府立了一塊碑,把“宋鎮(zhèn)江都統(tǒng)司酒樓”這一錯說刻在石頭上,謬種流傳甚廣。同治志的編者這一錯誤影響太壞,盡管文史工作者多次寫文章要求糾正,而此碑仍傲居旅游景點,安然無恙,頑強地挑戰(zhàn)真相,傳播錯誤。以致至今一直還有人,甚至導游,仍認為此碑也是權威,繼續(xù)以訛傳訛,F(xiàn)在是恢復鎮(zhèn)淮樓本來歷史的時候了,應將此碑磨掉重刻,以正視聽。
后世鎮(zhèn)淮樓不斷得到維修。元代至元年間,張士誠部將史文炳占領淮安,即進行修葺。明洪武十九年(1386)破損,永樂十七年(1419),鎮(zhèn)守淮安指揮使黃瑄等重修。景泰四年(1453),指揮使丁裕又重修。成化六年(1470)重修過。
鎮(zhèn)淮樓原來有無大名不清楚,但匾額卻是有的。前引明代淮安方志記載,原額曰“譙樓”,倒也樸實無華,后改曰“南北樞機”,就有點文化色彩了!澳媳睒袡C”匾額之設,始見于天啟府志,正德府志中尚無記載,故這一改動當在正德至天啟之間。清道光十八年(1838),漕督周天爵再修,改樓匾南為“彩徹云衢”,北曰“鎮(zhèn)淮樓”。鎮(zhèn)淮樓則是繼承了前漕督鐵保的改動。請注意,當年“鎮(zhèn)淮樓”三字僅為樓上北面的一個匾額,不是在南面城門上的。與現(xiàn)在有所不同。光緒七年(1881),知府孫云錦重修。光緒府志中仍說“原額曰‘譙樓’,后易為‘南北樞機’,今曰‘鎮(zhèn)淮樓’”。不知“彩徹云衢”一匾哪里去了。清末設立警察,有警察宿衛(wèi)其上,作為瞭望之地。民國年間易名“中山樓”,民眾教育館讀報室曾設立其上。博古圖書館也曾設在上面。日本占領淮安,在二樓平臺西部接建一抱廈,鬼子北川在上面訓練特務,改名新民樓,解放后恢復原名鎮(zhèn)淮樓,魏碑體三字據(jù)說是姚士貴所書。十年動亂期間改名為“東風樓”,今仍名鎮(zhèn)淮樓。
鎮(zhèn)淮樓分上下兩部分:下為平臺,平臺底面東西長37.55米,南北寬24米(都包括東西登樓臺階在內(nèi),實際南北寬18米,臺面東西長28.5米,南北寬15米,高6.6米。立面傾斜,呈梯臺狀。臺面四周有實體女墻,高約1米。東西兩側有登樓之門,為直角條石階梯。門外有小平臺,向南北均有磚石臺階,至中段,折轉向東,直至平地,南北對稱。東側亦有門形制與西側相同,并與之對稱。平臺上建樓兩層,磚木結構。東西三間,長13.6米,南北進深7檁,6.9米。樓四周建有回廊,廊寬1.9米。20根赭紅色柱子,在拱梁石格子的接頭處,刻有鳳凰、孔雀和麒麟等圖案。二層樓為歇山飛檐,雕梁畫棟。屋脊上塑有兩條臥龍,四角飛檐,內(nèi)設木質轉梯,有扶手。脊、檐有避雷設施,架設有電彩燈。一樓高4.3米,二樓高3.1米,頂高1.9米。
底層南北有門,自平地至樓頂通高15.9米。一般城市鼓樓在城中心,臺基下為門洞。有的東西南北皆有門洞,通向東南西北大街。而多數(shù)是只有南北相通的門洞,淮安的鼓樓就是如此。臺基正中央城門狀拱形門洞,高3.2米,寬4.8米,南北相通。當年南北通行者皆從此門洞中通行,樓東西兩旁是沒有路的。因而這里是城中重要道口。
樓北為花園,四周有鐵欄桿,南北各有一門。欄桿內(nèi)有樹木花草,立有介紹鎮(zhèn)淮樓的石碑一通。
二樓現(xiàn)辟為淮安市歷史文物陳列室,供人們參觀游覽。
鎮(zhèn)淮樓南邊,文渠由西向東流過,渠上有一座橋,原名譙樓橋,元代改名為三思橋,意為官民人等過此橋時,須三思而行,前邊就是官府,不要犯法。此橋名一直沿用至今。
鎮(zhèn)淮樓從南北朝時起,經(jīng)歷晉、陏、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解放初期,鎮(zhèn)淮樓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曾進行大修,后又進行過多次維修,但風格依舊。它是研究古代建筑史和淮安地方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