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認識淮安 > 漕運研究 > 淮安古代的造船業(yè)

淮安古代的造船業(yè)

2015/1/30 15:23:47    作者:孫建華    閱讀:7623    評論:0

  在據(jù)明代沈棨的《南船紀》載,山陽(現(xiàn)淮安)河下造船廠的規(guī)模及員工人數(shù),在全國三大造船廠中(南京龍江船廠、山陽河下船廠、太倉船廠)名列第二。
  沈棨既是明代一位賢明的地方官,又是歷史上有名的水利和造船專家,他一生中的重要著作《南船紀》是我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造船技術(shù)寶典。其著作共分四卷:第一卷,包括各類船圖、各項構(gòu)件及船具的尺寸、用料數(shù)量都記載極為詳細,計有大小黃船、沙船、風船、快船、橋船、各種戰(zhàn)巡船及裁革船等。第二卷記載各船因革例,主要為各衛(wèi)設船只和修造規(guī)定,歷年裁革和添造情況,第三卷為制典司,記主管官員和各類工匠人員組織及船廠所屬地產(chǎn)等,包括南京工部都水司、山陽漕運總督府、河下提舉司及山陽四個主船廠、八個分船廠的地產(chǎn)冊。第四卷載船例,收船之例、收料之例、料余之例及稽考案例,造船案例主要記載各船所用工料的數(shù)量。
  據(jù)明代史學家周世德先生研究認為,沙船是我國古代航海木帆船中四大重要船型之一,它產(chǎn)生于唐代,宋代廣泛使用,至元明始盛。據(jù)沈棨《南船記》第三卷載,皇帝陛下遣軍師劉伯溫,到全國水網(wǎng)地區(qū)選址建造船廠,以發(fā)展漕運、海運事業(yè)。劉伯溫走遍全國,最后來到淮河下游地區(qū),看到這里水源豐富,河流眾多,湖港汊澗遍布,地處山陽灣,水流湍急,少臺風、暴雨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沿運河達長江,可直接出海,沿運河北上可入黃河、達北京及北方諸省,于是1375年(洪武七年)便決定在山陽河下至韓城原宋代就遺留下的破爛不堪的四個造船廠和八個分廠的基礎上,加以擴建改造、充實提高。至1388年,已相繼建成河下、盛祥、清口、福興四個主船廠和八個分廠,造船員工最多時擁有一萬五千多人。1392年,南京工部都水司,委托漕運總督府所轄的四個造船廠,建造沙船400只,以出遠洋。據(jù)《南船紀》第三卷載,漕運總督府由胡宗憲、鄭法增、邵玉昉等官員具體負責監(jiān)造沙船,所用造船料;龍骨為楠木、舵桿用槐木或榆木、船底和船幫均為0.8淮尺(1淮尺合部尺1.2尺)厚的杉木板,寶船“廣于8.6丈,闊于8丈,舵葉長7尺寬6尺,舵桿舵葉下邊至上邊高度為17.6淮尺”,根據(jù)江蘇省外海沙船比例推算;全船長440尺,寬180尺,滿載水線寬176尺,船艙深22.5尺,吃水19尺。
  四個主造船廠與八個分廠,明確分工,密切協(xié)作,主船廠負責精加工及裝配,分廠全部負責船料加工。沙船造成后,還要油漆、測試。在建造過程中,有一個桃源籍(現(xiàn)泗陽)木工唐順義,創(chuàng)造一種新型沙船,即定波船,其船底似沙船可以涉淺,面似福船能御敵,其有二桅、三桅、四桅、五桅沙船,這種沙船帆櫓兼用,或用櫓二支,或用櫓四支,或用櫓八支,其中頭櫓兩支、大櫓六支為便于逆風行駛。其沙船還建有披水板,又稱腰舵(翼舵),通稱橇頭,二桅沙船的披水板安裝在主桅兩側(cè),約當船長4/10的地方,兩舷各裝披水板一塊,調(diào)戧時輪流使用下風一側(cè)的披水板。一般大中型沙船的披水板,收放時均利用滑車。披水板長度一般等同船寬,其寬度與長度也根據(jù)沙船長度變化而定格,其料多用楠木或榆木、栗木、椐木制作。沙船七、八長桅的位置是“大桅折中過前二位,頭桅更前丈余”。因為大桅逼近頭桅,宜直行不宜戧走,太近頭桅,宜戧走不宜直行,必須相稱,一般沙船的設計有四六分艙、三七分艙,其主要原因為;戧走的沙船(逆反行駛)應四六分艙,而直行沙船宜三七分艙。
  沙船的篷有二桅二篷至五桅五篷,篷的長和寬有1丈至4—5丈不等,篷的面積根據(jù)計算風力,只用40%左右,內(nèi)河沙船風篷狹長,外海沙船篷面寬而短,較內(nèi)河船篷寬一倍,短1/3左右,大概因為海風強勁,風壓中心必須更加降低,扯篷用的盤車,都用樟木、椐木、楠木制成。為了加強沙船的穩(wěn)定性和調(diào)戧時的偏側(cè),沙船又備有太平籃,其為竹制,平時懸掛于船尾,遇風浪時裝石塊放置水中,使船不搖晃,沙船用鐵錨一門,青木碇三門,棕纜、竹挽數(shù)根,作系船設備,便于啟碇和拋泊時用。
  山陽船廠建造的沙船,船型性能優(yōu)良,船底平,利于行沙,少擱無礙,既能坐灘,遇大風浪或風向、潮向不同,順風、逆風時都能安全行駛。適航性佳,諸型船中唯沙船最穩(wěn),因其船體大部分露出甲板,上層建筑少,吃水淺,阻力小,輕便快捷,又特備有各種保持船身穩(wěn)定的設備,多桅多篷,篷高利于使風。
  《南船紀》書中有這樣記載:山陽船廠既能造出性能優(yōu)良的沙船,而且造出與之相配合使用的唬船、鷹船,沙船與唬船大小相若,往往并用,唬船“底尖面闊,首尾一樣,底用龍骨,直透前后”,沙船又與鷹船并用,“鷹船兩頭俱尖,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有傍板乃茅竹密釘而成”,互相比較便顯出沙船在各類船型中所獨具的特點。
  嘉靖20年,《南船紀》錄有200料巡沙船,山陽三沙船式,為了巡兵更番休息,在中部建有艙室,為防御敵人攻擊,又在兩舷增設女兒墻,這是外海巡邏用的沙船,是沙船的進一步發(fā)展。這種沙船,二桅,十一艙,長67尺,闊13.6尺。
  永樂三年,這一歷史上首次偉大壯舉開始了,當時出動船只508艘,其中400艘為山陽船廠所造,復命太監(jiān)鄭和、王景宏、侯顯等統(tǒng)官兵兩萬七千八百余人,由劉家河過崇明出海往西南諸國。
  在國際海運方面,當時不僅中國山陽四大船廠所造的沙船,經(jīng)常在外海航行,而且出現(xiàn)了許多外國船廠仿造中國山陽船廠的沙船,據(jù)裴化行著《天主教十六世紀在華傳教志》稱:1549年,圣沙勿略在麻剌甲附近,找到一只中國式沙船……三四百噸重……三桅船頭有標志“中國山陽福興船廠造”。
  在明清時期,由于淮安地區(qū)水網(wǎng)縱橫,水力資源豐富,造就了漁業(yè)和水上航運業(yè)、造船業(yè)的發(fā)展,在廣大城鄉(xiāng),出現(xiàn)了許多造船業(yè)的能工巧匠,建立了許多地方小船廠、私人造船小作坊,為地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為淮安水鄉(xiāng)文化增添了豐富的內(nèi)涵。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