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淮史百科 > 名人研究 > 畫家姚又巢軼事

畫家姚又巢軼事

2015/6/12 15:20:28    作者:郭壽齡    閱讀:6903    評論:0

  清末民初,淮安有一位畫家姚又巢(1841-1923)。他為人謙和、詼諧,喜愛與人窮侃海聊,晚號“老侃”,人稱“侃老”,而他的真實姓名知道的人卻不多。
  姚又巢名一個單字“琛”,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幼年在杭州從同鄉(xiāng)名畫家趙之琛學畫,咸豐末年,浙垣為太平軍占領,為避戰(zhàn)亂,“旅食江淮間”,因“愛淮安風土,遂定居淮安山陽”。開始以做小本生意維持生計,業(yè)余鉆研書畫,藝術日進,畫名日高,求畫者眾,遂棄商以賣畫為生。他善畫蘭、竹、靜物小品。現(xiàn)已八旬的揚州畫家何庵之(淮人)幼年時曾親觀其作畫,稱“姚的小品可與吳昌碩、齊白石相媲美!
  姚又巢性格開朗,不拘小節(jié),小有名氣后,喜歡到菜館里點上幾盤可口菜肴,約上三、二知己細酌數(shù)杯。由于他健談,菜館老板又慕先生大名,熱心招待,有時坐到先生身旁聽其“神侃”,漸漸有了交情。先生缺錢時照吃照喝,記上賬,客客氣氣送出門。求畫人便與菜館老板約定,只要有先生的畫,他們愿意出錢付賬。先生每于酒酣興起之際揮毫作畫,滿足求畫者的愿望。
  姚又巢年逾古稀身體猶健,喜食肉,每天掛二百文錢于杖頭,叮當作響,親往購買,屠家亦留上好肋條肉待他來取。他今日有酒今日醉,友人贈詩有句云:“年老筆逾健,囊空樂有余”。民國初年,淮安經濟凋敝,買畫的越來越少,一幅畫也值不了幾文錢。這樣姚又巢晚年生活十分清苦,常常是“舉家食粥酒常賒”,甚至無法舉炊,不得不就食于豪門大戶。
  在東長街朱雀橋堍有一座帶花園的大宅院(今淮安醫(yī)院),淮安人習慣稱為“沈公館”、“沈道臺家”。主人沈敦蘭(字彥征),原籍浙江寧波,舉人出身,曾任常鎮(zhèn)道道尹(正四品),離任后來淮定居。沈敦蘭晚年悠游林下,喜與文人畫士交往。姚與沈是“大同鄉(xiāng)”,則成為沈家常客。
  一年時值嚴冬,沈敦蘭與姚又巢在客廳晚餐,沈家仆役多人在旁侍候。姚的食量頗大,吃了一碗又一碗,還未見飽。他指著庭前問侍者:“院中有梅,還缺什么?”話音未落,一侍者迫不及待應聲答道:“天竹(一種長青觀賞植物,與‘添粥’諧音)!币δ榱艘幌掳醉殻囊幌伦雷诱f:“對,再來一碗!”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