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淮安府進士
2014/9/14 17:15:42 作者:毛鼎來 閱讀:9117 評論:條
淮安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是中國古代運河線上的一座重要城市、軍事重地。是大運河邊的四大都市之一,自古以來,人杰地靈,人文薈萃;窗簿硟纫娪谑芳涊d的文化名人迭出不窮。他們?yōu)樯鐣倪M步和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自唐設立科舉制度以來,淮安地區(qū)考中文科、武科進士的學子共有395人,其中文科進士301人,武科進士94人。而且狀元,榜眼,探花齊全。其中文科狀元2人(沈坤、丁士美),榜眼2人(汪廷珍、李宗昉),探花2人(陳 瀾、夏曰瑚),武科狀元2人(葉允武、徐開業(yè))。唐至元出進士計23人,明清共出進士369人。其中山陽縣考取進士有259人(其中文科進士183人,武科進士76人);宿遷縣(清以后不屬淮安府管轄)有文科進士5人;沭陽縣(清以后不屬淮安府管轄)考取文科進士有8人;海州(清以后不屬淮安府管轄)考取文科進士有5人;邳州(清以后不屬淮安府管轄)考取文科進士4人;贛榆縣(清以后不屬淮安府管轄)考取文科進士5人;睢寧縣(清以后不屬淮安府管轄)考取文科進士4人;鹽城縣考取進士有33人(其中文科進士28人武科進士5人);安東縣考取進士有19人(其中文科進士14人,武科進士5人);清河縣(包括今清浦區(qū)、清河區(qū)、淮陰區(qū))考取進士15人(其中文科進士12人,武科進士3人);桃源縣考取進士有9人(其中文科進士5人,武科進士4人);阜寧縣考取進士有6人(其中文科進士5人,武科進士1人)在這眾多的進士中,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齊全,其中還有“五世巍科”一門六進士的劉氏家族,兄弟同科進士的李氏兄弟,父子同試博學鴻辭的張氏父子,F(xiàn)作一些介紹。 唐大歷十才子之一的吉中孚 吉中孚(約740~798)唐代詩人。字子猷,淮安人(今淮安區(qū))。中孚能文善詩,神骨清虛,吟詠高雅,據(jù)《重修山陽縣志》載:“吉中孚少為道士,大歷十年(775年)登博學宏辭科,為秘書省校書郎,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授萬年尉,遷司封郎中,興元元年(784)為翰林學士,繼為諫議大夫,貞元四年(788年)為中書舍人,遷戶部侍郎,798年卒于京都。為唐代“大歷十大才子之一”,與盧綸、錢起等齊名,與盧綸、李嘉祐、李端、韋應物等交游唱酬,頗負盛名。其妻張氏亦工詩。 在唐代,一個道士能夠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內外大臣舉薦,得到皇上賞識才行。大歷初,吉中孚還俗,以道從儒,成為宰相元載府上的嘉賓。由于“元載自幼嗜學,好屬文,性敏惠,博覽子史,尤學道書”,天寶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載得以策入高科。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中寫道:“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滿堂歸道師,眾口稱詩伯!痹诹硪皇自娭兴终f:“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年少奉親皆愿達,敢將心事向玄成!敝墟谑茉d的舉薦保奏,征拜為校書郎。與錢起、盧綸等文詠唱和,同游于駙馬郭曖之門。大歷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學宏辭科,一說中書判提萃科。大歷十二年,元載以罪誅,因中孚與元載僅系道友詩文之交,并未參與其“侈僭無度,排斥忠良”之舉,故未受株連坐累。中孚“貞元初,知制誥,與陸贄、韋執(zhí)誼、吳通元等同視草(古時詞臣奉旨修正詔諭稱視草)。”此說始見于《舊唐書·吳通元傳》卷190下,是專對吳通元而言。而吉中孚知制誥是在貞元前,先于吳通元!吨袊膶W家大辭典》載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為萬年尉,遷司封郎中、知制誥(制誥:掌管撰擬皇帝的詔令的官員)。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學士,六月改諫議大夫!奔㈥、韋、吳都曾充翰林學士,貞元初四人同視草。史載:陸贄長于制誥政論,世稱其“榷古揚今,雄文藻思!表f執(zhí)誼亦富詞藻,而吳通元以文思敏睿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筆,無不慊然!敝墟谂c陸贄等同視草,足見其不僅以詩聞名,而且也是撰擬詔旨的能手。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財。“貞元二年(786)遷戶部侍郎,判度支兩稅”,即掌管國家的財政收支與夏、秋兩稅事務。這與上述“貞元中,吉中孚為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典邦賦”是一致的。在此期間,他曾權判吏部侍郎,為中書舍人。不久,卒于京都。 《新唐書·藝文志》曾著錄《吉中孚詩》一卷,已散失。僅存詩一首,茲錄于下:《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島中分萬象,日處轉雙旌。氣積魚龍窟,濤翻水浪聲。路長經(jīng)歲去,海盡向山行。復道殊方禮,人瞻漢使榮。此詩作于大歷三年。二年,新羅王憲英卒,國人立其子乾運為王。仍遣其大臣金隱居奉表入朝,貢方物,請加冊命。明年,上遣倉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歸崇敬持節(jié)赍冊書往吊冊之。以乾運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 文學史歷來評論“大歷十才子”的詩風為華美典雅,輕酬淺唱。從吉中孚的這首律詩看來,不僅格律規(guī)整,字句精工,而且寄情山水,詠頌了漢家的王化,也反映出唐代中國與新羅(今韓國)的友好往來。盧綸在悲舊詩中稱他“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靈。掌賦若吹籟,司言如建瓴!苯^非虛妄。吉中孚儀表非凡,器宇軒昂,仙風道骨,被譽為“才子神骨清,虛疏眉眼明;貌應同衛(wèi)玠,鬢且異潘生!彼履感,李端以“孟宗應獻鮓,家近守漁官”的詩句相稱。孟宗系古之孝子,流傳哭竹生筍的故事。唐代詩人輩出,若銀河燦爛,然而夫妻皆善音律,長于詩賦者卻寥寥無幾。 中孚妻張氏,生卒不詳,山陽人,工于詩,尤善歌行,詩名甚著。《詩藪外編》稱她“可參張籍、王建間”,《唐音癸簽》贊譽其詩為“尤彤管之錚錚者”!度圃娧a編》存其詩一首,茲錄如下: 拜新月: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籠桂,虛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妝樓上,鸞鏡未安臺,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勝情,庭前風露清,月臨人自老,望月更長生。東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聲斷絕。昔年拜月逞容儀,如今拜月雙淚垂;乜幢娕菪略,卻憶紅閨年少時。 這首長歌行,以“拜新月”為題,委婉地抒發(fā)了紅顏易老,佳人遲暮的哀怨,亦屬于情思綿邈,輕詠淺唱之類。 這對詩苑佳偶,當有許多風韻酬答的佳作,可惜沒能流傳于后世。 在淮安地區(qū)曾有這樣的四句俗語,贊頌歷史上的四位杰出人物,曰:馬上文(指枚乘、枚皋父子),胯下武(指韓信),海底忠(指陸秀夫),石邊孝(指徐積)。陸秀夫、徐積均為宋代進士,為何稱為海底忠,石邊孝?現(xiàn)作一簡略介紹。 海底忠——陸秀夫 陸秀夫(1238-1279)字君實,一字宴翁,別號東江;窗哺}城縣長建里(今建湖縣建陽鎮(zhèn))人。寶祐四年進士。南宋丞相。南宋滅亡,負帝蹈海。明萬歷四十七年追謚“忠烈公”。清咸豐八年,配祀孔廟。 他,生逢亂世,卻屢建不朽之功;一心抗敵,卻飽經(jīng)人事沉;意在報國,卻空留滿腔遺恨;壯志未酬,卻名耀萬代千秋。他就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南宋丞相陸秀夫。 陸秀夫高祖陸洵、祖父陸蘊、叔祖陸藻三人,都是進士及第,而且為官清正,向為后人欽敬。父名聞霆,字芳春,母趙氏,為宋宗室女,生三子(清夫、秀夫、秀士)及一女(名未詳)。聞霆夫婦從未放松對秀夫弟兄的教育。童年的陸秀夫經(jīng)常聆聽父親講述古往今來杰出人物的故事。其祖上陸游( 1125-1210)投身軍旅、力主抗金、矢志報國的事跡及其大量的愛國詩篇,更讓秀夫感動不已。 稍大以后,就跟隨本鄉(xiāng)的兩位孟先生讀書學習,孟先生的學生經(jīng)常有百余人,但他單單指著陸秀夫說:“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考上了進士。李庭芝鎮(zhèn)守淮南時,聽說了陸秀夫,就將他羅致到自己的幕府中。幕府人才濟濟,號稱“小朝廷”。陸秀夫才思清麗,在當時的文人中很少有能夠趕得上他的。性格沉靜,不茍求被別人知道,每當幕僚們到官署請見,賓主共歡同樂,只有陸秀夫一人默默地不發(fā)一言。有時在府中舉行宴會,在宴席上,他總是正襟危坐,矜持莊重,很少與人交往。等到考察他的事務,他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由是更加器重他,即使調任官職,也不讓陸秀夫離開自己,自從他到李庭芝幕府中,曾三次進升,直到主管機宜文字。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李庭芝任淮東制置使,提升陸秀夫為參議官。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邊防緊急,幕僚大多逃走了,只有陸秀夫幾個人沒有離開。李庭芝向朝廷舉薦陸秀夫,因此他被任為司農寺丞,屢次升遷,直到任為宗正少卿兼代理起居舍人。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以禮部侍郎身份到前線講和,還沒有到達,敵人就又反悔了。二王到溫州,陸秀夫與蘇劉義,追隨二王而去,派人召回了陳宜中、張世杰等,于是大家共同擁立益王于福州。進升為端明殿學士、簽發(fā)樞密院事。陳宜中長期在軍隊里,熟知軍務,每當有事都征求陸秀夫的意見然后辦理,陸秀夫也全心全意為他參謀,言無不盡。不久因議事與陳宜中產(chǎn)生矛盾,陳宜中指使諫官上奏彈劾陸秀夫并罷免了他。張世杰責備陳宜中說:“這都是什么時候了,還動輒讓臺諫官彈劾人?”陳宜中非;炭植话,急忙召回了陸秀夫。當時君臣流亡海濱,大小政事都疏于治理,楊太妃垂簾聽政,與臣下說話還自稱為奴。每當群臣朝會的時候,陸秀夫仍端持著手板,儼然像過去上朝一樣,有時在行程途中,凄然淚下,用朝衣拭淚,衣服都濕透了,左右的人為他所感染都無不悲痛欲絕。因井澳大風的原因,益王驚懼而死,群臣都想借此機會離開。陸秀夫說:“度宗皇帝有一個兒子還在,把他怎么辦呢?古人中曾有過僅憑借一旅即成就中興的,而我們現(xiàn)今百官都在,還有數(shù)萬軍隊,上天如果還沒想滅絕大宋,難道就不能憑此振興國家嗎?”于是與眾大臣共同擁立衛(wèi)王。當時陳宜中前往占城去了,因與張世杰不合,所以屢次征召他都不到。于是以陸秀夫為左丞相,與張世杰共同秉政。其時張世杰領兵駐守崖山,陸秀夫則既要籌措軍旅,又要調集工役,而且凡是有什么需要寫的,也都由他親自動手。雖然在顛沛流離之中,事務繁多,時間匆忙,他每日要寫《大學章句》以勸講別人。陸秀夫在海上的時候,將二王的事都詳細地記述下來匯成一書,并將書授給禮部侍郎鄧光薦說:“你如果僥幸不死,就把書傳出去!毕榕d二年(1279)二月,宋、元雙方進行了一次生死決戰(zhàn),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厓山大海戰(zhàn)。 元軍以降元宋將張弘范為都元帥,李恒為副,分南北兩路向宋軍圍攻。張世杰不聽陸秀夫規(guī)勸,用大索將千艘戰(zhàn)船相連在一起,拼命死守。雙方相持不下,一時難分勝負。張弘范于是改變手法,派張世杰的外甥韓新到厓山勸降,被陸秀夫、張世杰嚴辭斥退。張弘范又逼迫已經(jīng)被俘的文天祥寫勸降信給陸秀夫,文天祥正氣凜然地反詰道:“吾不能捍父母,反教人叛父母,可乎?”張弘范再三逼他寫,他將不久前在被元軍押解途中所寫的一首七律《過零丁洋》交給張弘范,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 由于張世杰一時失誤,沒有在岸上留下一支軍隊,守衛(wèi)淡水、柴薪的供應通道,使張弘范有了可乘之機。二十萬宋軍在缺水、斷薪的艱難條件下,與元軍相持了二十二天,直至二月初六日,終被元軍攻破船陣。混戰(zhàn)中,張世杰與陸秀夫、少帝失去聯(lián)系,只好帶領十八艘戰(zhàn)船乘霧突圍,駛離厓山,逃往大海。陸秀夫堅守到最后一刻,估計已無法護衛(wèi)少帝走脫,便仗劍先驅妻倪氏、三子八郎、四子九郎及幼女跳入海中,隨后跪拜在少帝面前說:“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祐皇帝(指趙昺的長兄趙顯)辱已甚(指被元軍俘虜),陛下不可再辱!”言訖,將九歲的趙昺縛在自己背上,縱身躍入萬頃碧波。這位年僅四十二歲的南宋丞相,用負帝蹈海、以身殉國的忠烈行動,奏響了一曲聲震天宇、氣貫長虹的愛國壯歌! 陸秀夫在抗元斗爭中所表現(xiàn)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jié),為后人世代敬仰。就連元朝樞密院副使兼湖州路總管丁聚,也十分敬重陸秀夫,他上奏朝廷,為陸秀夫修建了墓園。此時距陸秀夫殉國僅四年。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追謚陸秀夫為“忠烈公”。 石邊孝——徐積 徐積(1028-1103),字仲車。先世久居山陽,曾祖徐崇、祖徐爽都沒有做官,至父石,知融州羅城縣(今屬廣西省)事。天圣八年(1030),仲車虛三歲,父石病歿,即旦旦求之甚哀,母親王氏讓他讀《孝經(jīng)》,他便哭呼其父,淚落不止。因為父親名石,乃終生不用石器,行路時遇石則避繞之。有人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吾遇之則怵然傷吾心,思吾親,故不妨加足其上爾!”淮上人感其行,盛傳其為“石邊孝”。 仲車平生以孝廉卓行聞天下。喪父后,事母孝行更篤:自依外家時始,每天早晚兩次整冠束帶省候老母,從未有輟,年四十不婚不仕。鄉(xiāng)人迫令其就試,應試入都時,不忍讓母親獨守家里,則葛衫草履,親自推著載有母親的雙輪車赴京應試。途中風餐露宿,目灸雨淋,以致雙耳失聰,影響了終生的宦途。二十歲那年拜從吳中著名學者胡瑗(字翼之)研習經(jīng)藝,穎悟超人,享譽鄉(xiāng)里。治平四年(1067)屆不惑,中許安國榜敕同進士出身?蓢@未及調官而母亡,水漿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嘔血。廬墓三年,臥苫枕塊,衰绖不去體,雪夜伏墓側,哭不絕音。呼問母親寒冷否。時翰林學士呂溱過其廬適聞之,為泣下曰:“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甭稓q降兆域,杏兩枝合為干。既終喪,不徹筵幾,起居饋獻如平生。仲車只好在家守孝。后又因耳疾,競長期未得出仕。迄至元祐初(1086),因哲宗的近臣交互舉薦,仲車方得以揚州司戶參軍為楚州教授。紹圣三年(1096)轉授和州(即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帶,州治在和縣境)防御推官,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特改宣德郎,崇寧二年(1103)復除監(jiān)西京嵩山中岳廟,逾月,亦即是年五月初一日因疾歿于館舍,享年七十六歲。政和六年,賜謚節(jié)孝處士,官其一子。 仲車居鄉(xiāng)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粗茶淡飯,絕不奢侈,磊磊然有君子之風從胡翼之問學期間,胡氏賞識其才華,特另辟一室,饋以美食,遣二婢奉侍,仲車一概婉言謝絕,處事尤為淳樸厚道,相傳有一次他暫借別人一只書箕笑,隔宿去還,借笑人哄騙他說:“我那笑中本有金葉”。豈料仲車竟不與置辨,連連諾諾道歉,回家立即典衣易金還之。鄉(xiāng)人聞此,愈加恭敬禮待,每每遇有爭訟,多請他判裁決;州府當?shù)缆勚,為正民風,特屢厚賞其粟帛。 與其為人一樣,仲車誨人論學亦善為先。為楚州教授期間,力主行事要遵君子之道,順乎民心,合乎民意,曾經(jīng)這樣對門生們說:“諸君欲為君子,而使勞己之力,費己之財,如此而不為,猶之可也;不勞己之力,不費己之財,何不為君子?鄉(xiāng)人賤之,父母惡之,如此而不為,猶之可也;父母欲之,鄉(xiāng)人榮之,何不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為小人者,未之有也!”門生們聞此良訓,無不斂衽敬聽,如醍醐灌頂。 正因其言善、行孝、思無邪,故其卒后十三年,亦即政和六年(1116),徽宗欽賜謚其為“節(jié)孝處士”,后人遂尊稱其曰“徐節(jié)孝”。仲車之才首推經(jīng)濟,雖困于耳疾,長期屏居鄉(xiāng)里,然未嘗一日忘天下,因倍加精心地養(yǎng)育自己的經(jīng)世濟國之才,四方之事無不洞悉。據(jù)傳有客自南越(今兩廣、越南一帶)來淮,仲車與其縱談南越的山川險易,鎮(zhèn)戍疏密,口誦手畫,若數(shù)一二,甚且有客所不知者,客因驚嘆曰:“足不出戶而知天下,唯徐公是也!”當然,在經(jīng)濟之術中,仲車最擅長的還是數(shù)那套山陽人的傳統(tǒng)技術——治河,他曾著有專論《治河說》,見《徐節(jié)孝集》卷二十八。 次數(shù)學術:仲車淹通諸子百家,而治學以創(chuàng)倫理新觀為先,已如前述。退即以六經(jīng)為主,精攻注疏訓詁,屢發(fā)先輩訓詁大家如鄭玄、郭璞等人所未覆,對后世訓詁學的發(fā)展啟迪良多,恕不贅陳。復次方是創(chuàng)作:據(jù)傳仲車自少及老,日作一詩,從未中輟。今天看來確當可信,因為今傳三十一卷《徐節(jié)孝集》中,詩即占二十七卷。要而言之,仲車詩之古體長篇大多汪洋恣肆,不主故常,神似青蓮。即律絕短篇如:“瀲瀲滟滟天盡頭,只見孤帆不見舟。斜陽欲落未落處,盡是人間今古愁”(《薄暮江上》),如“不見故人彌有情,一見故人心眼明。忘卻問君船住處,夜來清夢繞西城”(《贈山谷》)等亦均清泠渾涵,情韻悠遠,頗似太白。 仲車之行、之才皆為一世之杰,千載之下,猶令人追懷不已。 據(jù)邱象隨《重修宋節(jié)孝徐先生祠碑記》和《重修山陽縣志》記載,徐節(jié)孝祠有二,其一“在郡城觀風門外三里許,先生考妣墓與先生墓之陲”,“明天順二年(1458)建,久圮”。另一“在縣治東間創(chuàng)自明萬歷間”。 明景泰天順間太守邱陵即其祠講學,曰節(jié)孝書院,奉祀養(yǎng)士如舊。經(jīng)過十余年,知府楊昹(昶)(仁和人)予成化戊戌年(1478)承修。又經(jīng)過四十年,正德戊寅年(1518)知府薛[斌金](魏縣人,進士)修之。嘉靖七年(1528)唐龍總督漕運,拜徐節(jié)孝祠,見柯荊棘堂潦,狐穴雀穿;即檄太守葛木(上虞人,進士)重修徐積祠墓。“以承先生之德,樹先生之風聲,使鄉(xiāng)閭皆有所矜式,其文炳炳可誦也”。嘉慶四十一年仲春鄉(xiāng)人陳幼學、裴鎧、楊儒、金樓、劉良卿、金應義、石寰、盧炤、仇章、阮嘉林等刻徐積像及蕓庵贊于石。其贊曰: 屹然玉立,儼若神躬。曰節(jié)曰孝,千古清風。 萬歷戊戌年(1598)推官曹于汴攝府事,“特增高墓基,行祭。又知其敝里亦迤縣治東不遠,遂即此為祠,且廉其裔,子孫有益,上于直指,充奉祠弟子員,是又其一也!辈芄诳h東街重建的節(jié)孝祠,南向,堂屋三楹,量石像于其中,大門、二門各一楹。又覓得舊廟石獅一對置于門下。節(jié)孝書院也在祠中。(邱象隨《重修節(jié)孝徐先生碑記》)。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李經(jīng)正任郡守,又重修祠宇,移曹公像于其左,康熙三十四年知縣關釴、康熙五十七年知縣徐恕再度整修。漕督張之萬(南皮人,進士,清同治五年任漕運總督)于同治六年(1867)、八年“撥給寶應、山陽秧麥田數(shù)十畝為祠費”(《重修山陽縣態(tài)》卷二)。 縣東街的徐節(jié)孝祠經(jīng)多次整修,“南向,堂三檻,大門、二門各一楹……大門右接二簃,居其裔孫以守之。其舊南向堂之西則又堂三楹,西偏東向三移,堂之前講堂三楹,偏西接南向三簃,是皆前薦紳父老德曹公,即依先生祠以生祠曹公者。堂之東則又堂三楹,東偏增二簃,又南前西向貯碑碣三楹,以祥興陸丞相配享先生,今仍之”(《山陽藝文志》卷三)。 抗倭文科狀元——沈坤 沈坤生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淮安府大河衛(wèi)人(今淮安市淮安區(qū)河下竹巷街梅家巷)他的曾祖父叫沈澄,祖父叫沈蕙,字廷器,父親叫沈煒,字文盛,別號卓亭。沈坤字伯生,一字伯載,號十洲,是沈家的長子。嘉靖十年(1531年),中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及第。嘉靖年間,任翰林院修撰。他還有一個弟弟,名叫沈坊,字伯禮,號寰洲。另外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叫德容,一個叫德真。德容嫁給張侃,后來張侃也考中進士,任刑科給事中,與沈坤同朝為官。 沈坤生得很聰明,接受能力很強,經(jīng)史子樂、諸子百家無所不讀,在當時的青少年中學業(yè)顯得很突出。他的父親為了沈坤能夠集中精力安心讀書,他讓沈坤一個人在新城南門一個宅子里鉆研學問,不許與外人隨便來往。據(jù)說只有沈坤的好朋友吳承恩可以例外。只要吳承恩一到,沈煒就親自到門口去迎接。因為吳承恩是他們家的鄰居,年齡比沈坤大一歲,但肚子里的學問卻很淵博。他與沈坤從小就是同學,后來他倆又一同進縣學、府學,并“互拜其父母”,他是沈坤的良師益友。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三十五歲的沈坤考中了狀元。這是轟動全淮安的一件大事,因為自有科舉制度以來,是淮安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他的母親及全家、親友,以及地方士紳都很高興,紛紛前來祝賀。吳承恩也作了一首詩: 東風朝馬散鳴珂,北極晴光帶玉河。寒食中官傳畫燭,春衣倚史捧香羅。 蓬萊雪后煙花滿,閶闔天心雨露歲。染翰朝朝供研滴,鳳池新綠酌恩波。 沈坤中了狀元以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沈坤在北京翰林院整整待了十三年,直到嘉靖三十三年五月,才升為右春坊右諭德,到南京署掌南京翰林院事。又過了二年,沈坤升任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8月15日,沈母在南京病故。按照封建禮制,沈坤回家安葬母親,并在家守制三年。因此,沈坤便于當年秋天回到了家鄉(xiāng)淮安。12月21日,將其老母與其父親合墓在淮安城東七里塘(今城東鄉(xiāng)花莊村境內),并請他當年的同學好友,曾經(jīng)是兒女親家的吳承恩,為他的父母撰寫了墓志銘。(碑石今存吳承恩故居內)。母喪家居時,適倭寇犯淮,沈坤招練鄉(xiāng)勇兩千人,抗倭有功,民間稱“武狀元”。 沈坤一生中最大的業(yè)績不是讀書做官,不是中狀元、做翰林,而是抗倭。 明代倭寇鬧得最兇的時候,沈坤毅然樹起抗倭保家的大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感到這正是為國家為民族出力的時候了。在他安葬了父母以后,就毅然決定,拿出他家全部積蓄,變賣了家產(chǎn)。他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壯年,親自組織訓練成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抗倭鄉(xiāng)兵。他的行動立即得到多方面的支持。阮葵生的七世祖阮淳(1506-1588)亦將他家儲集的糧食,全部送給沈坤作為軍餉。 沈坤的鄉(xiāng)兵大營設在新城,在新城、河下設立路障,派人日夜巡邏。建了不少崗樓,樓下可以藏兵,頂上可以瞭望、報警,名之為“御倭屯瞭所”。白天,他在新城內練兵,夜晚他獨居城外,巡視敵情。他經(jīng)常教導他的部下,為了保衛(wèi)大明江山,保衛(wèi)自己家鄉(xiāng),要加緊訓練,英勇殺敵,即使犧牲也是十分光榮的。在他的訓練和教育下,鄉(xiāng)兵紀律嚴明,令行禁止,雷厲風行,英勇善戰(zhàn),打了許多大勝仗。 嘉靖三十六年初,“倭數(shù)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時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貲募鄉(xiāng)兵千余屯城外。倭縱火焚燒,官兵且卻。坤率兵力戰(zhàn),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薄督贤ㄖ尽吩谶@條記載后還說:鄉(xiāng)兵乘勝追擊,“城上望之,呼曰‘狀元兵!’未幾,倭以二十二船從泗而下,焚掠尤慘。坤極力會戰(zhàn)。”沈坤的鄉(xiāng)兵從此被人稱之為狀元兵,名聲大振。所謂會戰(zhàn),當指狀元兵與官兵會同作戰(zhàn)。 淮安當時有兩座城,即新城和舊城,兩城互不相連,中間隔有一條狹長的空地,有一條大河從中流過,它本是漕運的通道,即大運河的一段,運河改道城西以后,它的兩岸仍很繁華。因為鬧倭寇,變得十分蕭條。兩城相距不遠,對過相望,保衛(wèi)起來戰(zhàn)線長,兵力分散,因此,沈坤建議,從東西兩頭增筑城墻,將新舊兩城連結起來,防倭時可以統(tǒng)一部署兵力,南北呼應,首尾相連。這個建議立即得到漕運總督章煥的贊成。經(jīng)請示朝廷同意以后,立即動手筑城,并且很快就筑好了。俗稱聯(lián)城,又名夾城,章煥又給它命了一個美名“玉帶城”。從此三城聯(lián)成一體,使淮安三城環(huán)環(huán)相接的特殊的古城結構得以完成定型并保存下來。在這方面沈坤有一定功勞的。聯(lián)城建好以后,他就將狀元兵的大營移駐聯(lián)城里去。在里面另辟廣場,訓練鄉(xiāng)兵。 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倭寇由吳淞流竄南通狼山,北犯山陽馬邏(今蘇嘴鎮(zhèn)境內),直至郡城東之櫻桃園(在今城東鄉(xiāng)境內),慘殺軍民無數(shù)。內有一酋。身長九尺,頭大如甕,手揮雙刀,驍勇異常,官兵大河衛(wèi)蕭指揮,蘇千戶與之作戰(zhàn),皆敗死陣前。后來狀元兵增援上來,終于打退倭寇。其中有一支倭寇向淮安城西逃走,沈坤率狀元兵緊追不放,一直追到金牛墩,終于將這股倭寇消滅。沈坤提出一個建議,倭寇由東面來犯,必從姚家蕩(今順河鄉(xiāng)境內)經(jīng)過,在那里打一個伏擊戰(zhàn),定能一舉全殲倭寇。李遂很贊成這個意見,立即與沈坤研究作戰(zhàn)計劃,分兵悄悄地埋仗于姚家蕩的各個隘口,形成一個很大的口袋陣。四月十九日,倭寇果進入姚家蕩仗擊圈,從寅時戰(zhàn)到申、酉時,斬殺倭寇四百七十八人。倭寇退到姚莊,又殺賊二百七十余人。倭寇又逃往陳莊,復追趕斬殺七十四人,余倭退守廟灣而去。海道副使劉景韶督兵追擊,水陸兵四百環(huán)攻廟灣,通政使唐順之參加督戰(zhàn)。李遂又留下胡宗憲召募的山東兵二千五百人參戰(zhàn),幾方面的人馬合圍作戰(zhàn),終于在五月廿四日夜全殲余倭,北方倭寇從此平定下來。 抗倭勝利以后,沈坤將姚家蕩戰(zhàn)場的倭寇尸體弄到一起,挖了一個深坑進行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也有人稱之為“埋倭墩”,因形似小山,亦稱“埋倭山”,遺址仍在今順河、復興一帶。埋倭山顯示中國人民是不好欺侮的,凡是侵略我國的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抗倭一結束,李遂立即被調任南京兵部侍郎。他走以后,積極向皇帝推薦沈坤的抗倭功勞,在奏疏中說沈坤“才兼經(jīng)略,功收御侮”。嘉靖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沈坤升任為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但是,沈坤還未及赴任,就吃了一場冤枉官司,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淮安太守范槚和給事中胡應嘉誣陷他“私自團練鄉(xiāng)勇,圖謀背叛朝廷”,嘉靖帝將沈坤逮捕下獄。沈坤入獄以后,又氣又急,不久就生了病,因為受不了獄中的虐待,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三月十二日死于獄中,終年五十四歲。 沈坤去世后,朝廷雖然對他沒有一個說法,但是,淮安人民仍然十分懷念他。人們在姚家蕩建立一座報功祠,紀念他的抗倭功勞。他的墓在運河西西湖風景區(qū)金牛岡。遺址在黃碼鄉(xiāng)運南村。殷自芳(道光中諸生)《狀元樓懷古》概括了沈坤的一生: 夜眼苫冉晝談兵,力遏狂倭護楚城;永世問誰修武備,如公才不愧科名。 冤齊鐘室血同碧,功在長淮心更清;剩有荒樓依雉堞,榛蕪深處夕陽明。 “御書堂”主 禮部尚書——丁士美 丁士美(1521-1577)明嘉靖狀元,詩文家。其父丁儒,清河人,字希賢,號雙松。淮安府清河人,丁士美,字邦彥,號后溪,丁氏堂號:御書堂。丁士美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卒于明神宗萬歷五年(1577),明嘉靖己酉年中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己未科進士一甲第一名狀元。初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四十一年奉命襄!队罉反蟮洹,隆慶六年(1572)掌管翰林院事。 丁士美聰明好學,淹貫經(jīng)史,文才橫溢,頗得時人稱道!睹魇贰贩Q贊其為人“縝密端重,以道義自持”,“淹貫經(jīng)史,正直忠厚,朝野共欽”。 丁士美科考進士之《策論》對澄清吏治,改革弊端進行分析論證,切中時弊,受士大夫一致推崇。 在當年三月初的殿試時,丁士美當著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滔滔不絕地講他的治國良策: “帝王之致治,是必君臣交儆,而后可以底德業(yè)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后可以盡代理之責!辈⑻岢觥叭ト。,審三計,”“三浮”是指官浮于冗員、祿浮于冗食、用浮于冗費;“三盈”是指賞盈于太濫、俗盈于太侈、利盈于太趨;“三計”是指有不終歲之計為下也,有數(shù)歲之計為中也,有萬世之計乃為上也。對當時政治分析透徹。于是龍顏大悅,世宗皇帝連說“好”,親自用朱筆在其文章下寫了“君臣交儆,人臣自靖”八字,遂將丁士美定為頭名狀元,當即官封從六品翰林院修撰一職。? 丁士美考中狀元后,還生出一段生活故事。丁士美兩任妻子在其中舉前已去世,但他仍能拒絕誘惑,并發(fā)表了一番關于道德話題的議論。入京后先是京城一大戶錢家,欲將女兒許配給丁士美,他婉言謝絕,一時名聲大起。后同為翰林官同事浙江人趙祖鵬,有一女為權臣陸炳的繼室,倚仗陸炳勢力富貴一時,趙祖鵬還有一小女才貌雙全待嫁,趙祖鵬欲將小女嫁給中年喪偶的丁士美,他也拒絕了這門婚事。而會元蔡茂春仰慕趙家權勢,竟入贅為婿,一時清議沸然,大家都鄙薄蔡而推崇丁。不久,陸炳去世,趙祖鵬亦被貶謫,家境立刻衰落,蔡茂春亦在官場屢遭不順。此事為時人軒然,丁士美不依附權貴之正直品質為人稱頌至今。丁士美的策論切中時弊,很受當時士大夫們推崇,但官階十余年都不得升遷,直到13年后的隆慶六年(1572)丁士美掌翰林院事。 丁士美耿直醇厚,不畏懼豪強,為官清廉,憂國憂民,頗有政績,常直言進諫,得到當朝皇帝賞識和容納。丁士美是嘉靖、隆慶、萬歷三朝重臣,歷事輔助二帝。嘉靖年重錄《永樂大典》書成,升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讀,加俸一級。又升侍讀學士掌管翰林院事。隆慶五年,升太常寺卿,管國子監(jiān)祭酒(相當今教育部長)。未幾,充東宮侍班官,又充日講官(即陪侍皇帝講讀經(jīng)史之官),視篆翰林院兼教習庶吉士。萬歷元年,再升禮部左侍郎,又更吏部右侍郎。曾五次出任考官選拔人才,不徇私情,公正不阿,即便是親友也不留情面,秉公主持科考,為時人稱道。丁士美正直誠實,每次御前直言勸諫,必以正言格論,反復開導,皇帝感其高貴品德,萬歷帝于一五七七年御賜其“責難陳善”四個大字,丁氏堂號“御書堂”便由此而來。 丁士美工詩,其詩風格雋永清秀,著有《經(jīng)筵四書直解》,今散佚。在《御選明詩》中,選沈坤二首,丁士美六首,足以佐證其才情。另有《高家堰記》一文留存至今。 丁士美因其父親病故過度哀傷而于萬歷丁卯年八月初一卒,享年五十又七,葬于淮安東門外其父雙松公墓西。丁士美逝世后被皇帝追授為禮部尚書,謚文恪,祀鄉(xiāng)賢。據(jù)《續(xù)纂清河縣志》記載丁士美及其父母墓計有四塊諭賜碑:為《丁士美父母誥命碑》、《諭祭葬丁士美父母文》、《諭祭丁士美文》、《諭葬丁士美文》。 “四碑俱在山陽東門外之三里塘”。丁士美及父母墓何以在山陽,這和丁家移居郡城有關。據(jù)丁士美父母碑文記載,丁家住在山陽縣前大街。在清末,淮安府城內丁士美故居前尚保留所立《狀元及第》坊和《學士尚書》牌坊。幾年前在興建淮河入海水道時文物搶救工作中,丁士美家之諭祭(葬)碑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收藏在淮安市淮安區(qū)博物館內。 武狀元、山西副總兵——葉允武 葉允武(?~1584),字健庵,江蘇山陽人。明神宗萬歷十一年(1583)癸未科武舉會試第一人,山西副總兵。未仕卒。其父葉恩,字永錫,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先為榆次(位于山西中部的晉中盆地)知縣,后改歸安(古縣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不畏強禦,淅江民眾稱其曰:鐵面。后擢河南道御史,時外戚茅某貪章汪法,葉恩七上彈劾奏章,然后宦官某隱蔽群盜,巡撫不敢問。葉恩又劾浙督李天寵失誤軍機,朝廷下詔將其捉拿審問。 傳臚未到的武狀元——徐開業(yè) 徐開業(yè)(1788年-1831年),字健庵,號丹岑;窗哺穼幙h(阜寧六套鄉(xiāng))人。 父徐伸為邑庠生。嘉慶十八年(1813年)癸酉徐開業(yè)武科中舉人,入學國子監(jiān),善吟詩。嘉慶二十四年,中武科狀元,因傳臚(科舉制度中,殿試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叫做傳臚。傳臚即唱名之意)未到被革去一甲一名(狀元)但保留武進士,任御前一等花翎侍衛(wèi)。后任陜西都護府宜君營參將、潼關協(xié)鎮(zhèn)等職。道光初年,適值白山黨首領張格爾在英國人的支持下,在滑縣起兵作亂,繼而東侵,陜西全省戒嚴:徐開業(yè)熟諳孫吳之學,且文武兼?zhèn)洌?jīng)兵部推舉,欽點徐開業(yè)督率精兵數(shù)干.扎守隘口。徐率眾日夜防衛(wèi),不曾疏虞。后因積勞成疾。致感冒風寒。醫(yī)藥無效,于道光十一年(1813年)2月20日帶甲而終,年僅44歲。誥授武功將,晉封武頭將軍;妻左氏,誥命一品夫人。 徐開業(yè)不僅武科通籍,曾冠虎榜之英,而且學識淵博,詩才高絕,亦稱騷壇之秀。他小時候就聰穎過人。有一次,先生試他學識如何,見門外有翠竹數(shù)株,出聯(lián)道:“門前綠竹迎風舞”,叫徐開業(yè)對答。徐開業(yè)見窗外寒梅正開,即對道:“屋后紅梅斗雪開!毕壬跸。1922年,《阜寧縣志》還載有徐開業(yè)《送友出都》詩4首,至今流傳。其中一首《歸省有感》詩日: 袖染爐煙拂繹霄,五云深處夢趨朝。 定知鳳閣春猶在,尚記蓬山雪未消。 金闕曉開仙仗合,玉珂聲細馬蹄驕。 而今怕惹親朋問,道我從龍奪錦標。 徐開業(yè)的回文詩: 正讀: 蛙鳴樂坐小茅蓬,古畫云天四壁空。 家隔遠音鸞滯阻,館留孤影雁西東。 斜枝一雨垂楊綠,暖月三春放杏紅。 茶盞進童呼起睡,紗窗上日曉曈曈。 倒讀: 曈曈曉日上窗紗,睡起呼童進盞茶。 紅杏放春三月暖,綠楊垂雨一枝斜。 東西雁影孤留館,阻滯音鸞遠隔家。 空壁四天云畫古,蓬茅小坐樂鳴蛙。 徐開業(yè)的這首回文詩,工穩(wěn)貼切,雖屬游戲之作,也略有瑕疵,但仍可見其文字功力不淺。 道光御先生榜眼——汪廷珍 汪廷珍,字玉粲,號瑟庵,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生。十二歲喪父,由母親程氏撫養(yǎng)成立,其時家業(yè)中落。 汪廷珍孤苦力學,少年時師事任子田、李晴山門下,困于諸生十年,始獲鄉(xiāng)舉。并于乾隆己酉五十四年(1789)一甲第二名進士及第(榜眼),授翰林院編修。五十六年,官吏考核,優(yōu)升侍讀學士,不二月,升祭酒。廷珍性格嚴毅,初為祭酒,即以師道自居,選刻《成均課士錄》,倡導“教學者立言以義法,力戒摹擬剽竊之習! 嘉慶七年,任安徽學政,任滿,復任江西學政,在任安徽學政之初,立《學約》五則以訓士!秾W約》五則是汪廷珍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 汪廷珍的教育思想,十分注重引導士子明確讀書作學問的目的性,特別強調讀書人要以天下為己任,切實掌握實用之學,為義為人,不為利為己。在治學方法上,他反對沿襲前人的陳腔濫調,主張因時制宜,求真辨非,樹立自己的獨立見解而不為社會風氣所左右。 嘉慶十八年,汪廷珍典浙江鄉(xiāng)試,留任學政。他在安徽、江西、浙江三地督學政期間,把歷次的試卷刊刻,取修辭居業(yè)之義,名《立誠篇》,附條約十八則,編選極為精審,海內讀書之士,家置一編,學風為之一變。 汪廷珍在嘉慶十六年被授禮部侍郎,復直上書房侍旻寧(后來的道光帝)學。二十二年署翰林院學士,擢左都御史,充上書房總師傅。二十三年,任禮部尚書。 汪廷珍任上書房師傅最久,對道光帝(宣宗)盡心啟迪。在其登極后獻策尤多,累擢左都御史、禮部尚書。道光二年(1822),主持會試,教習庶吉士。三年二月,宣宗釋奠文廟禮成,臨幸辟雍。特下詔曰: “禮部尚書汪廷珍,于嘉慶十七年,蒙皇考簡用上書房,與朕朝夕講論,考古證今,言皆中道,至二十三年,受任總師傅以來,倍加勤慎,使聯(lián)通經(jīng)史,辨邪正,受益良多。自朕親政后,畀以左都御史尚書之任,均能稱職,是汪廷珍于師道、臣道,可謂兼?zhèn)湟印1救针夼R雍講學,因思曩昔討論之功,眷懷舊學,用沛恩施汪廷珍,可加太子太保銜,用示朕崇儒重道之意! 清禮部尚書榜眼——李宗昉 李宗昉(1779—1846)字靜遠,號芝齡,江蘇山陽人,清乾隆乙亥四十四年(1779)七月初三生。嘉慶七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典陜甘鄉(xiāng)試。大考二等,擢贊善。督貴州學政,累遷侍讀學士,督浙江學政。歷詹事、內閣學士。 宗昉的曾祖名培,庠生。祖父名慶曾,父名崇德,皆貢生。三世都因宗肪貴而封贈光祿大夫。宗昉幼年聰慧而有識見,父親家教甚嚴,四歲時即令他早起朗讀課文,八歲能作文章,十六歲入縣學。未滿二十,其試藝文字,已顯示出相當?shù)墓α。為學使錢黼堂所欣賞,在公布發(fā)給廩膳的生員名單中,名列榜首。據(jù)說,這次科舉試題“國士無雙”,就是因學使對宗昉的賞識而命題的。 嘉慶六年(1801)宗昉應鄉(xiāng)試拔萃,次年會試南富(禮部)報捷,廷試第二及第(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充實錄館纂修,國史館、文穎館協(xié)修。九年主管陜甘鄉(xiāng)試,任副考官。十四年會試任分校,批閱考卷。十七年考核官吏宦績,宗昉獲二等,升任贊善,次年再遷中允,為太子屬官。累遷侍講、侍讀學士,并督貴州學政。是時貴州巡撫以賦稅收入少,而懷疑田畝有隱匿情形,擬上疏請丈量全省土地,已設局調吏,勢在必行。李宗昉知其不可行而又無法阻止。幸宗昉每至一地,必先了解民情,以貴州地方志書缺略,曾囑當?shù)匦9購V泛搜集載記。適得乾隆初前任貴州學使鄒一桂【(1686年-1772年)清代官員,畫家。字原褒,號小山,晚號二知老人,江蘇無錫人。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貴州學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禮部侍郎,官至內閣學士。擅畫花卉,學惲壽平畫法,風格清秀。曾作《百花卷》,每種賦詩,一經(jīng)進呈,皇上亦賜題絕句百篇,一桂復寫一卷,恭錄御制于每種之前,而書己作于后,藏于家。著有《小山畫譜》、《大雅續(xù)稿》】。疏請丈量土地,被御史包祚永奏駁之!皹O言黔中山多,平地少,民每虛占不毛之地,胥吏高下其手,以丈高下不準之田,賦米必增,民受其害,部議停止”。李宗昉以此記載示巡撫曰:“此事學臣曾奏疏,被駁,今如再奏,部臣必以前例議駁,并且以隱瞞前事來詰責,撫君將無詞可對矣”。巡撫乃大悟,其議遂罷,貴州百姓得以安心生息。 廿一年,官吏考核,宗昉獲一等,命督學浙江,赴浙前入謝,嘉慶皇帝親加慰勉:“汝考差第一,浙江人文淵藪,當取有用之才!弊诜靖腥首谥鲋,益以培養(yǎng)真材為己任。此前,汪廷珍于嘉慶十八年至浙主管鄉(xiāng)試,留任學政。浙江士子欽其學行,服其藻鑒(品評、鑒別人才)。以為極盛,難有人繼之。而適由其弟子宗昉代之,兩位山陽人物,先后陶镕浙江學子。在浙中學校傳為美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