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淮史百科 > 地方文化 > 淮安橋文化探微

淮安橋文化探微

2014/7/27 19:04:12    作者:朱天羽    閱讀:7661    評論:0


 


  橋,跨水凌波,溝通兩岸。它的主要功能當然在于交通。但橋在承載實用美學的背后,蘊含著豐富的觀賞美學、沉淀著歷史人文特征。橋一旦建成,它便融于環(huán)境、歷史、人文于一體,烙下時代的印記,成為一道景觀,一種標志,寄托人類的諸多感情,成為一種內涵豐富的橋文化。從橋里你能解讀到一方水土一方人蘊涵的文化,淮安的橋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表述著淮安這座水城的歷史與風貌。
  橋與文人 淮安自古便是風雅之地,文人學士薈萃于此,文壇巨星層出不窮。崇文敬儒之風使得淮安的科舉異常發(fā)達。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淮安區(qū))一縣就有進士200余人,河下鎮(zhèn)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那么多的文人,淮安的橋上顯得有點擁擠了。狀元走過了,那就叫狀元橋吧。再建一個接魁橋,看看下輪殿試誰占魁首。興文橋、文津橋、文瀾橋、文通橋、文煥橋……學子們從橋上走過,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遠離它的文人《病中思鄉(xiāng)》“家住新城古剎旁,小橋流水浴斜陽”,生活于此的文人“短逢倦傍河橋泊,獨對青旗枕臂眠”。吳承恩在寫作時將家鄉(xiāng)許多神話傳說和名勝典故融入小說《西游記》中,淮河“水猿大圣”無支祈成為孫悟空的原型,大圣橋和橋側大圣廟是孫悟空封為“齊天大圣”的由來;窗埠裰氐奈幕e淀不僅沉積在淮安人的文化基因中,也深入到那一座座跨水凌波的橋梁上。東仁橋、西義橋、化民橋、仁濟橋、廣惠橋、廣濟橋……橋在文人們的心中不僅要載物載人,還要載道,有益世道人心。
  橋與名人 淮安人杰地靈,名人輩出。許多的橋都與歷史名人有關,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胯下橋了。韓信從侮辱自己的屠中少年的胯下鉆過去到封賞少年為捕盜小吏,處處出人意表。而眾人的不解更顯出他的卓而不群:“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于此!睕_冠一怒的匹夫之勇常有,忍辱負重的英雄之志難得。韓信也許是從能屈能伸、以柔克剛的流水中悟出了這人生的智慧。后人在他當年受辱的地方建橋立坊以紀念,并取名“胯下橋”?柘聵蛟瓰榇u橋,橫跨于文渠水上。后文渠幾經變遷,胯下橋已經壅塞為街道,于是就只有牌坊而無橋了。清同治年間,胯下橋曾一度重修,后于“文革”又遭破壞。直到1977年,人民政府按照原樣再次重建。牌坊1間2柱,柱高5米,寬4米,全為木質結構。頂有雙檐,橫坊上有綠色行書“胯下橋”三字,為清嘉慶年間書法家周寅所書。
  近年來,淮安為打造名人名城的文化特色,新修建了一批橋梁均以名人姓氏命名,如紀念漢賦大家枚乘的枚公橋,紀念抗金英雄韓世忠梁紅玉夫婦的世忠橋、紅玉橋,紀念文學大師吳承恩的承恩橋等。
  橋與巨賈 明清時期,淮安成為全國的鹽業(yè)中心。當時淮安境內有10處鹽場,山陽城北(即今淮安區(qū)淮城鎮(zhèn)河北村)為綱鹽的囤聚之所,海州、鹽城等地所產之鹽,要運到這里批驗,然后才能運到全國各地。淮鹽質量最好,產量也居全國之首,每年要運出幾百萬擔,“天下鹽利淮為大”。朝廷在河下鎮(zhèn)特設兩淮鹽運司的官衙,負責征收鹽稅,淮安的鹽商大都是揚州、安徽等地的大戶。最大的一戶是安徽的程本殿,擁有多處鹽池,每池年產鹽2萬擔。他從淮安運出去的鹽究竟有多少無法考證,僅他利用運鹽的回頭船從江浙、安徽等地運回的石板,就整整鋪設了河下鎮(zhèn)九街兩巷的路面,還架了兩座石橋。其中一座叫程公橋,有53層臺階,北坡26,南坡27。橋頂建有石門樓。東西兩邊橋孔的左右上方各有兩只龍頭,龍口吞珠,須爪飛舞,故又名“五十三山四龍橋”。
  捐資建橋一直被譽為是濟世渡人的善舉、蔭及子孫的功德、地方官員的政績,它們或載入縣州府志,或立碑紀念,得以廣為流傳。在史料上查出的就有安徽人程志義、程志仁兄弟修建的方便橋、黃土橋,義官畢文德修建的化民橋、漕院官員邵甘、鄉(xiāng)紳楊繩武先后修建的放生池長橋、義民羅文振修建的羅家橋等。另外還有許多在史書上未能留名的建橋者,都以他的姓氏為橋命名:如高公橋、駱家橋、穆家橋、戴家橋、江家橋、韓家橋等。“程公橋”毀于“文革”,一座新的“程公橋”在古城保護中得以復建。
  橋與孝子 在今淮安區(qū)東門的美食街上有座橋叫稱娘橋。關于這座橋有一個為世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相傳明朝永樂年間,有一戶人家父親仙逝后,兄弟二人分家,兄居橋東,弟住橋西。兄弟約定,兩家輪流供養(yǎng)母親,每月奉母親至橋上當眾稱其體重,若減輕便為不孝。兄弟二人依約而行,奉養(yǎng)母親至九十多歲善終。后人為頌其美德,將此橋謂之稱娘橋。這或許只是個傳說,但從中也可看出此地推崇孝悌的淳樸民風。
  筆者曾經報道過一條《鄉(xiāng)間老橋原為明代孝子碑》的新聞。一座村民行走了50多年的小橋竟然是用明代中后期為重修宋代文學家、孝子徐積的祠堂而立的兩塊石碑建成。其中,完整的一塊石碑做了橋身。該石碑重達3噸,長近3米,寬近1米,飾以緊密纏繞的二龍戲珠的高浮雕,造型獨特。因長年做橋面,碑文部分字跡已磨損難辨。斷裂兩截的做了橋墩,因沒有磨損,故而碑文字跡清晰,有仙鶴和祥云圖案。碑文的內容主要是介紹徐積的生平與孝舉。徐積(1028-1103),字仲車,北宋楚州山陽人,晚年居楚州南門外,因而又號“南郭翁”。徐積博學多才,與蘇東坡是至交好友,是宋代名揚四方的大孝子。據(jù)史書記載,徐積三歲喪父,因父名石,終身不用石器,行遇石,避而勿踐。事母至孝,母亡,廬墓三年,哭不絕音。徐積著有節(jié)孝集三十卷,及節(jié)孝語錄《四庫總目》等,行于世。蘇軾稱之為“古之獨行也,于陵仲子不能過,然其詩文則怪而放,如玉川子(盧仝)”。徐積以孝行著聞,賜謚“節(jié)孝處士”。家鄉(xiāng)人為其建“徐節(jié)孝祠”,明清兩代均有修繕,毀于解放初期。一位大孝子的石碑陰差陽錯的成為一座橋,這在淮安的橋梁史上成為充滿諧趣的一筆。
  橋與廟宇 淮安多廟宇,從橋的名字里就讀得出,臺山寺橋、洪山寺橋、通源寺橋、湛真寺石橋、紫竹庵板橋、天妃宮橋、三仙樓長橋……地方志記載淮安僅山陽縣城就有庵觀寺院上百處。寺廟高僧們將化緣修橋當作普渡世人的修業(yè)。上文提到的“程公橋”,有些志書記載并非巨賈所建,乃是高僧所為。《續(xù)纂淮關統(tǒng)志》卷四載:“湛真寺石橋一名程公橋,在湛真寺山門左,亦跨鹽河(市河前身)。雍正年間僧人岳宗建。”清人程鐘的《淮雨叢談》則引《信今錄》所記:“陳天裔潢遺金寺中,而寺得以大新,橋亦同時創(chuàng)造。則當曰‘陳公’,不當稱‘程公’也!毙迾蛘叩降资蔷拶Z還是高僧,是陳公還是程公,恐怕也只有橋自己才能說的清。
  橋與衙門  淮安多衙門,漕運總督署、兩淮鹽運使署、淮安路總管府、淮安廉訪署、淮安府署、山陽縣署、府學、縣學……到處是官府衙門,史稱“官如清舍”。青云橋,高升橋,好口彩!大人們誰不想高升?誰不想青云直上?軟腿橋,位于山陽縣大堂前甬道上,小民要見縣太爺,豈有不軟腿之理?三思橋,府衙建在橋北,知府大人出衙必經此橋。不過轎子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攔的,輕則掌嘴,重則棍棒伺候。這座橋起了這么個名字,不知是不是有提醒的意思?抑或是說民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攔轎,攔轎者必有難申的冤情,為政者當思之再三。
  橋與諺語 淮安城里有一句特有的歇后語“青龍橋下餃子——看人兌湯”。青龍橋位于淮安區(qū)院東街,所下餃子為淮餃即小餛飩,其吃法多樣,制皮尤奇,五百克面粉可制成七八百張餛飩皮,且隔皮可映字,點火即可燃,是淮安飲食的一絕;达溒け○W嫩、湯汁鮮美,風味獨特。看人兌湯先是指針對顧客的口味及需求勾兌濃淡,力求做到“一人稱得百人意,一勺調得眾人香”。后來不知怎么引申為衣帽取人,眼光勢利的意思了。
  橋與傳說 淮安有許多橋有著美麗的傳說。伏龍橋,位于現(xiàn)楚州中學西側。傳說趙匡胤奉周主世宗之命伐南唐,攻克淮安城后,竭力安撫百姓,為不擾民,夜間便伏在橋上休息。趙匡胤被部將擁立為帝后,人們遂稱此橋為伏龍橋。
  望仙橋說的是宋朝有一位名叫孫賣魚的處士,辭官不就,樂善好施,很受人們的崇敬、愛戴。孫處士活到一百多歲,無疾而終。出殯那天,人們出于對他的敬愛,前呼后擁。當靈柩抬至駙馬巷內的一座小橋上時,孫賣魚突然冉冉升起,人們望著他腳踩瑞云而去。送殯的人非常驚異,認為這是孫處士善事做多得道成仙了。從此,這座無名的小橋就被稱為“望仙橋”。
  放生橋,位于淮安區(qū)城北桃花垠東側,傳說過去死刑犯,都在桃花垠刑場執(zhí)行,一次有一犯人頭套假發(fā),斬首時,劊子手一刀削掉假發(fā),而頭未落地,當劊子手欲行第二刀時,刑場執(zhí)行大人高喊,此人只判一刀之罪,不得動二刀,此人得生,過橋回家,重新做人。后來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犯人午時問斬,若能逃離刑場,過了橋,便可放生,后人將此橋稱為放生橋。
  與民間傳說有關的還有升仙橋、來鳳橋、蛤蟆橋、煙波橋、三步兩橋、珠聯(lián)璧合橋等。
  淮安的橋還有很多。與神話有關的有青龍橋、白虎橋、朱雀橋、真武橋;與佛教有關的有放生池長橋、香橋、靈濟橋、靈慧橋;與所處地域有關的有依岱橋、倉橋、相家灣橋;與方位有關的震南橋、六合橋、西橋;與市場有關的有南市橋、菜橋、草橋、蓬鋪橋;與動物有關的有鴛鴦橋、鶴步橋;與關隘有關的有下關橋、水關橋、橋閘橋、吊橋;與建材有關的有石灰橋、黃土橋、板橋;與橋形有關的有彩虹橋、蜈蚣橋、九曲橋、三角橋、八字橋;還有頌揚橋梁通達作用的通濟橋、通津橋、通會橋、便益橋;有以河流名稱命名的涇河橋、平河橋;祈求吉祥平安的接福橋、萬壽橋、太平橋、迎恩橋……
  橋文化的內涵極其豐富,它包括建筑美學、民俗學、社會學、雕塑藝術、書法藝術、繪畫藝術等,現(xiàn)今淮安的橋在深厚的文化基礎之上又加上了高新科技,創(chuàng)造了雄偉壯觀的現(xiàn)代化橋梁,如在大運河與蘇北灌溉總渠交匯處不到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起30多座橋梁水閘,中國罕見,世界少有。還有亞洲最大的“水路立交”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大運河立交工程,鋼索纜橋似兩條巨龍將京杭大運河牢牢地攬入自己的懷中,成為入海水道的一道標志性景觀。還有近年來修建的一批公路立交橋,無不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城市的風貌。橋文化將伴隨著人類文化不斷發(fā)展,不斷豐富。

End全文結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