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入口在线观看,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国产视频1区2区3区

首頁 > 淮史百科 > 名人研究 > “兩世清名策天府”的張新標(biāo)、張鴻烈父子

“兩世清名策天府”的張新標(biāo)、張鴻烈父子

2016/2/29 10:56:45    作者:朱天羽    閱讀:7967    評論:0

  張新標(biāo),字鞠存,號淮山,生于山陽仕宦世家。順治三年(1646)考取舉人,順治六年(1649)中二甲進士,順治八年(1651)為鄉(xiāng)試同考官。順治十年(1653)上《除蠹惡以靖地方疏》,懲治了作惡多端的漕督衙門“五虎”,大快民心。后升為戶部考功司主事。順治十一年(1654)時,秘書院大學(xué)士陳名夏以徇私植黨,濫用匪人謀逆之罪名被寧完我彈劾處死后,橫尸法場,無人敢收葬,唯只有張新標(biāo)命仆人制棺前往收殮。順治十三年(1656),張新標(biāo)以鄰部事失察,被貶任陜西苑馬監(jiān),即所謂在黑水監(jiān)做驛丞。張新標(biāo)心灰意冷,便在上任不久后告老還鄉(xiāng)。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黃河由煙墩口決口泛濫,淮安西湖淤成平陸,張新標(biāo)為此還專門修復(fù)了招隱庵。兩年之后的康熙十七年(1678),張新標(biāo)又舉博學(xué)鴻詞科,但以疾苦告歸未赴。在淮安的地方志中,稱博學(xué)鴻詞有父子同試者,就是指張新標(biāo)與其子張鴻烈。但據(jù)考,張新標(biāo)并未到京師,此說不確。康熙十八年(1679)張新標(biāo)出游后,卒死于蘇州。其著有《淮山詩選》,清初詩壇盟主錢謙益為之作序贊其“文人學(xué)士之詞章與民間之真詩益交,總而互出之,斯可謂,專門名家可以療舉世之詩疾者也”。
  張新標(biāo)之子張鴻烈,字毅文,號岸齋、涇原,初名礽煒,字云子,生卒年不詳。順治十二年(1655)諸生,博覽群書,“下筆千言立就”?滴跏四辏1679)試博學(xué)鴻詞二等,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故有太史之稱。他為人耿直,常犯顏直諫,以言事降級,后復(fù)入補大理寺副。他對于治水頗為熟悉,在任檢討時曾經(jīng)上疏“請開支河轉(zhuǎn)漕以避河險”,針對殿工到遠省采木,提出“寬期減數(shù)”之請,皆施行,部議以不應(yīng)密封降級。康熙二十三年(1684),黃河漲發(fā)淮水,倒灌淮南,七州縣受苦,御史李時謙奏請疏;磽P下河,以救七邑之民,適逢康熙南巡,發(fā)帑遣官督治。張鴻烈又上疏言:“淮揚水系關(guān)系運道民生,淮安以南,則山陽、鹽城、高郵、寶應(yīng)、興化、泰州、江都,七屬受害;淮安以北,則清河、桃源、宿遷、邳州、睢寧、沭陽、安東、海州八屬受害,臺臣只知淮南七屬之苦,而不知淮北八屬之害,其苦一也。只知七屬之民田昔受決口之水,受滾壩之水,而不知八屬殖民田在黃河岸以南者,其苦尤甚也!笨滴跻虼藴p免淮北八署之賦稅。
  張鴻烈對家鄉(xiāng)所作的貢獻不止于此,他還組織編修《山陽縣志》。于此之前,淮安只有《淮安府志》未見《縣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張鴻烈“以憂歸里”,每日在家中“日以著書觴詠為事”。正是在此時,朝廷號召各地纂修地方志,他應(yīng)山陽縣之邀,纂修《山陽縣志》?滴醵吣辏1688),志局移浙江杭州湖上,以便就邵戒三、毛奇齡借書,得以遍考群籍及十五省通志,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才修成。其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康熙二十八年(1689)時,康熙南巡特旨將他官復(fù)原職,但他無意復(fù)出,潛心修志。而后山陽重修《縣志》多據(jù)張鴻烈所纂,清代古文字和考古學(xué)家吳玉搢是張鴻烈外孫,其于乾隆五十年(1785)參與《縣志》重修,吳玉搢自言:“邑令漳山公修《縣志》,皆本岸齋書為之也!
  張鴻烈著有《曲江樓集》、《淮人詠淮詩》、《渡草集》、《紅藥軒集》,F(xiàn)只有《淮人詠淮詩》流傳,其余各書未見傳本。《淮人詠淮詩》又名《淮南詩鈔》,二卷,康熙刻本,卷上為擬古樂府四十七首,卷下為各體詩五十余首,作于康熙三十三年至三十八年間。這本詩集對淮安古代的人物事件和名勝古跡進行歌詠,為后來的《淮流一勺》、《詠淮紀(jì)略》開創(chuàng)了詩歌詠淮專集的先例。
  張氏在河下有依綠園,是淮安著名的園林,在蕭湖之濱,西接普光禪寺,東連黃氏舫閣、止園,斜對曹家山。大門臨水,西南有正樓三間,名曰曲江樓,取此名用了唐玄宗時賢相張九齡的典故。唐玄宗生日,大臣皆獻寶鑒,獨九齡上事鑒十章,以伸諷諫,號《千秋金鑒錄》。累官至宰相,封曲江男。立朝諤諤,有大臣節(jié),天下稱曲江公,著作有《曲江集》。張新標(biāo)父子亦以上疏言事聞名于朝,有張曲江的家風(fēng),且皆被議貶謫,亦與之相類。吳進《曲江樓舊額》詩中云:“園主舊系九齡裔,兩世清名策天府。樓起當(dāng)時名曲江,猶是數(shù)典不忘祖!边@“兩世清名”原注即指張新標(biāo)和張鴻烈父子。而稱張氏即張九齡的后裔未見出處,或是褒張氏父子頗有張九齡遺風(fēng)。
  張氏父子均是名重一時的望社成員,順治十四年(1657)左右曲江樓造好后,就成為詩酒騁懷的社集之所,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據(jù)《金壺七墨》所記“方望溪、王墻東、查伊璜諸名流過淮,常住此園,會文賦詩!碑(dāng)時一些著名大吏與主人交往亦很密切,周亮工“細雨難催孤棹去”,宋犖“別墅追隨訪謝安”,皆見于游曲江樓詩中。最為人傳誦的是望社著名的曲江樓大會。康熙三年秋八月十五夜,張氏父子在曲江樓大宴海內(nèi)名宿,歌舞焰火雜技競陳。環(huán)湖擠滿畫舫小艇,徹夜圍觀者達數(shù)千人。這次盛會上最出風(fēng)頭人物莫過于流寓此地避禍的毛奇齡,他在這次盛會上賦《明河篇》一詩,詞驚四座,一夕遍傳兩淮而紙貴一時,終招仇家至而不得不離開河下。此次盛會,為望社贏得了廣泛的聲譽,使得當(dāng)時的山陽成為名流仰慕之地。丁晏《蕭湖曲》“蕭湖瑟瑟春波綠,中構(gòu)名園曲江曲。飛檐架閣聳凌霄,水榭廻廊三十六。自從吏部起新樓,金管詞人擅勝游。蕭山賦就明河曲,皓月連湖萬頃秋”即吟誦此事。曲江樓的名氣太大了,以致湮沒了園名“依綠”,而成為園的代稱,出現(xiàn)在許多名人詩文里。
End全文結(jié)束
分享到:

已有0條評論

最新頭條
政協(xié)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委員會著作權(quán)所有 最佳瀏覽:IE8、1680x1050或以上 蘇ICP備13030079號-2 【 著作權(quán)聲明 | 隱私權(quán) | 安全政策
聯(lián)絡(luò)地址:江蘇省淮安市翔宇南道1099號7層 電話:+86-0517-85913685 郵箱:wshuaian@126.com 技術(shù):淮安市淮安區(qū)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中心
文史淮安網(wǎng)主辦單位
网站地图琼icp备830166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