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楚州與順化軍
2015/6/23 8:07:59 作者:李壽昌 閱讀:5014 評論:條
一、吳國
楊行密取楚州據(jù)江淮封王立國
《乾隆•山陽縣志•軍政志》云:“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取楚州,天子以行密為淮南節(jié)度使!
同治•山陽縣志•疆域》云:“唐季,天下攪亂,楊行密盜有淮南地。及景福元年,而楚州入?yún)!?
楊行密是何許人也?他因何取楚州、據(jù)江淮?又因何封王立國?看了以下史籍記載,即不言而喻。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云:太祖姓楊,名行密,字化源,廬州合肥人也。父名怤(音夫),世為農(nóng)家。行密初名行愍,為人長大有力,能手舉百斤,百行三百里。唐乾符中(874—879年),應(yīng)募為州兵,戍朔方,遷隊長。歲滿戍還,而軍吏惡之,復使出戍。行愍將行,過軍吏舍,軍吏陽為好言,問其所須。行愍奮然曰:惟少公頭耳。即斬其首,攜之而出,因起兵為亂,并將諸營,自稱八營都知兵馬使,時中和三年(883年)三月也。刺史郎幼復不能制,薦于淮南節(jié)度使高駢,請以自代。(注:其時高駢據(jù)淮南八州,朝廷不能制,江淮轉(zhuǎn)運路絕。)駢以行愍為淮南押牙、知廬州事。光啟二年(886年)冬十二月,高駢命行愍更今名。
《舊唐書•僖宗本紀》云:“光啟三年(887年)九月辛未,朔,淮南節(jié)度使高駢為其牙將畢師鐸所殺。楊行密急攻廣陵。”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稱:光啟三年,“揚州節(jié)度使馬駢為裨將畢師鐸所害,復有孫儒、楊行密互相攻伐,朝廷不能制!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云:九月乙亥,行密聞駢死,縞軍向城哭三日。行密之圍廣陵也,凡半載,與產(chǎn)、師鐸大小數(shù)十戰(zhàn),城內(nèi)無食,餓死者過半。行密統(tǒng)諸軍合萬五千人入揚州,自稱淮南留后。文德元年(888年)夏四月壬午,孫儒陷揚州,行密出走,儒自稱淮南節(jié)度使。龍紀元年(889年)夏六月,行密入宣州,表言于唐。詔以行密為宣歙觀察使。大順元年(890年)三月,唐賜宣歙軍號寧國,以行密為節(jié)度使。
《舊唐書•昭宗本紀》云:大順二年(891年)三月辛亥,朔,淮南節(jié)度孫儒為宣州觀察使楊行密所殺。初,行密揚州失宗,據(jù)宣州,孫儒以兵攻圍三年。是春,淮南大饑,軍中疫癘,死者十三四。是月,孫儒亦病,為帳下所執(zhí),降行密。行密乃并孫儒之眾,復據(jù)廣陵。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云:景福元年(892年)三月,徐州時溥遣兵三萬南侵至楚州。夏四月,張訓、李德誠(均楊行密部將)敗徐兵于壽河(今車橋附近),俘斬三千級,遂取楚州,執(zhí)其刺史劉瓚。秋七月丙辰至廣陵,表田頵守宣州,安仁義守潤州。秋八月,唐命行密為淮南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以頵知宣州留后,仁義為潤州刺史。乾寧二年(895年)夏四月,行密又命將襲陷漣水,令張訓守之。未幾,唐加行密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弘農(nóng)郡王。
《新五代史•吳世家》云:龍紀元年(889年),唐拜行密宣州觀察史。行密遣田頵、安仁義、李神福等攻浙西,取蘇、常、潤州。二年(890年)取滁、和州。景福元年(892年)取楚州。是歲,復入揚州。唐拜行密淮南節(jié)度使。乾寧二年(895年),加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舊五代史•僭偽列傳第一》稱:乾寧二年(895年),行密盡有淮南之地。昭宗乃降制,授行密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管內(nèi)營田、觀察、處置等使。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云:乾寧三年(896年)夏四月,王命田頵守宣州,安仁義守潤州。已而升州刺史馮弘鐸來附,分遣頵等攻掠,自淮以南、江以東,諸州皆下之,于是始全有淮南之地。
乾寧四年(897年)九月,東平王全忠大舉入寇,遣厐師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萬壁清口,將趨揚州;葛從周以兗、鄆、曹、濮之兵壁安豐,將趨壽州;全忠自將屯宿州。境內(nèi)震恐。冬十月,王(楊行密當時是弘農(nóng)郡王)與朱瑾(是年從兗州來奔)將兵三萬,拒汴軍于楚州,別將張訓自漣水引兵會焉,王以為前鋒。厐師古營于清口;蜓誀I地汙下,不可久處,師古不聽,特眾輕敵,居常以奕棋為樂。瑾壅淮上流欲灌之。有奔告師古者,師古以惑眾斬之。 十一月癸酉,瑾與裨將侯纘將五千騎潛渡淮水,用汴人旗幟,自北來,趨其中軍,張訓逾柵而入,士卒蒼黃拒戰(zhàn),淮水大至,汴軍殊駭亂。王自引大軍濟淮,與瑾等夾攻之,汴軍大敗,斬師古及將士首萬馀級,馀眾悉潰。王自是保據(jù)江淮之間,汴人不能與我爭矣。
《舊唐書•昭宗本紀》云:乾寧四年(897年)冬十月癸卯,朔,匡國軍節(jié)度使朱全忠遣其將權(quán)徐州兵馬留后厐師古、兗州留后葛從周率兗、鄆、曹、濮、徐、宿、滑等兵士七萬渡淮討楊行密。十一月壬申,朔。癸酉(初二日),淮南大將朱瑾潛出舟師,襲汴軍于清口,厐師古舉軍皆沒,師古被執(zhí)。而朱瑾至是日殺傷溺死殆盡,還者不滿千人。唯牛存節(jié)一軍先渡獲免,比至穎州大雪,寒凍死者十五六。自古喪師之甚,無如此也。由是行密據(jù)有江淮之間。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云:光化三年(900年),唐加王兼侍中。天復二年(902年)三月,天子以金吾將軍李儼為江淮宣諭使,書、御衣賜王,拜王東面行營都統(tǒng)、中書令,進爵吳王,以討朱全忠。
《新五代史•吳世家》云:天復二年(902年),唐昭宗在歧遣江淮宣喻使李儼拜行密東西諸道行營都統(tǒng)、檢校大師、中書令,封吳王。
《十國春秋•吳太祖世家》云: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庚辰,王薨。(史官王振所撰太祖本紀及歐陽氏吳世家所云,均與此同。)
《十國春秋•吳烈祖世家》云:“烈祖名渥,字承天,太祖長子也。天祐二年(905年)冬十月,太祖病甚,至廣陵,拜淮南留后。及太祖薨,將佐共請宣諭使李儼承制,授渥淮南節(jié)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tǒng),兼侍中、弘農(nóng)郡王。”“天祐五年(908年)五月戊寅,張顥、徐溫遣其黨紀祥、陳暉、黎璠、孫殷等殺王于寢室(歐陽史云:執(zhí)王縊殺之),詐云暴薨。時年二十三,謚曰威。武義初,改謚景王,廟號烈祖!
《十國春秋•吳高祖世家》云:“高祖名隆演,字鴻源,太祖第二子也。初名瀛,又名渭。烈祖遇害,顥欲自立,又恐先王諸將不服,遂按太夫人之意,奉隆演稱淮南留后、東面諸道行營都統(tǒng)。秋七月壬申,將吏請于李儼承制,授隆演淮南節(jié)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tǒng)、同平章事、弘農(nóng)王!薄疤斓v七年(910年),加王兼中書令、嗣吳王!
“武義元年(919年)春三月,徐溫帥將吏蕃鎮(zhèn)請王即天子位,不許。夏四月戊戌,朔,溫奉玉冊、寶、綬,尊王即吳國王位,改天祐十六年為武義元年!薄拔淞x二年(920年)夏四月,王寢疾。五月乙丑,王薨,年二十四,謚日宣!
《十國春秋•吳睿帝本紀》云:睿帝名溥,太祖第四子也。武義元年封丹陽郡公。二年六月戊申,溥即吳王位。乾貞元(927年)十一月庚戍,王御文明殿即皇帝位。太和元年(929年)十一月壬辰,帝加尊號日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天祚元年(935年)九月,帝加尊號日睿圣文明光孝應(yīng)天弘道廣德皇帝。天祚三年(937年)秋八月,帝下詔禪位于齊。
太祖以唐景福元年(892年)再入揚州,至天祚三年(937年)為南唐所纂,蓋晉天福二年也。歷傳四主,凡四十六年!咀ⅲ号f唐書、舊五代史皆云大順二年(891年)入揚州,至被纂四十七年。今據(jù)徐鉉《吳錄》、龔穎《運歷圖》所紀。鉉與穎故任江南稽考,宜得實也。】
二、南唐徐知誥纂?yún)呛髲托崭膰?/strong>
《同治•山陽縣志》云:“景福元年,楚州入?yún)。李昇代吳,因而有之!逼渲小袄顣N”應(yīng)為“李升”!袄钌笔呛卧S人也?他為何要“代吳”?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云:“李升,學正倫,徐州人也。世本微賤,父榮,遇唐宋之亂,不知其所終。升少孤,流寓濠泗間。楊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狀乳,養(yǎng)以為子,而楊氏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溫,乃冒姓徐氏,名知誥!
《十國春秋•南唐烈祖本紀》云:“烈祖姓李名升,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也。唐光啟四年(888年)十二月二日生于彭城,六歲而孤,遇亂,伯父球攜之濠州。未幾,母劉氏卒,遂托跡于濠之開元寺。乾寧二年(895年),吳太祖(楊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狀貌,養(yǎng)以為子。而楊氏諸子不齒為兄弟。吳大祖乃以與大將徐溫曰:是兒狀貌非常,吾度渥等終不能容,故以乞汝。遂冒姓徐氏,名知誥!
《十國春秋•吳高祖世家》云:“天祐七年(910年)夏五月,徐溫母周氏卒,溫免官治喪。未幾,起復為內(nèi)外馬步軍都軍使,領(lǐng)潤州觀察使,以徐知誥為昇州副使!薄疤斓v九年(912年)夏五月,徐知誥以功遷昇州刺史。時褚州長吏多武夫,專以軍旅為務(wù),不恤民事。知誥在昇州獨選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賢才,傾家資無所愛,四方士大夫多歸之!薄疤斓v十四年(917年)夏四月,昇州刺史徐知誥治城市府舍甚盛。五月,徐溫移鎮(zhèn)海軍治所于昇州,徙知誥為潤州團練使!薄疤斓v十五年(918年)夏六月,內(nèi)外馬步都軍使、冒化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徐知訓(徐溫長子,居廣陵)為副都統(tǒng)朱瑾所殺。是日,知誥聞變,即引兵濟江,撫定軍府。時徐溫諸子皆弱,溫乃以知誥代知訓執(zhí)政!蔽淞x元年(919年),楊隆演即吳國王位,“以徐溫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tǒng)、鎮(zhèn)海寧國節(jié)度使、太尉兼中書令、東海郡王;以徐知誥為左僕射參政事,兼知內(nèi)外諸軍事,仍領(lǐng)江州團練使!
《五代史補》卷三云:“李升本為徐溫所養(yǎng),溫殺張鎬,權(quán)出于己,自稱大丞相、中書令、都統(tǒng)。及出居金陵,以嫡子知訓為丞相,升為潤州節(jié)度。升始為宣州,忽得潤州,甚泱泱,將白溫辭之。宋齊丘素與升善,因謂升曰:知訓驕倨,不可大用,殆必有損足焚巢之患。宣州去江都遠,難為應(yīng);潤州才隔一水爾,有急則可以立功,慎勿辭也。升聞之,釋然,遂行至潤州。未幾,知訓果為朱瑾所殺。是夜,江都亂,火光亙天。升望之曰:宋公之言中矣。遂引軍渡江,盡誅朱瑾之黨,然后解甲去備以待。徐溫之至,且喜且怒,謂升曰:猶幸汝在潤州,不然,吾家大事將去矣。汝于兄弟中有大功者也。即日用升為左僕射、知政事,以代知訓。升善于撫御,內(nèi)外之心,翕然而歸之。故徐溫卒未幾,而江南遂為升所有!
《十國春秋•吳睿帝本紀》云:“乾貞元年(927年)冬十月辛丑,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tǒng)、鎮(zhèn)海寧國〔軍〕節(jié)度使、兼中書令、東海王徐溫卒。王贈溫齊王,謚曰忠武。十一月庚戍,王(指楊溥)御文明殿即皇帝位,……以徐知詢?yōu)橹T道副都統(tǒng)、鎮(zhèn)海寧國節(jié)度使、兼侍中,加徐知誥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潯陽公!薄疤驮辏929年)十一月,知詢?nèi)氤,知誥誣其有反狀,留之不遣,遷統(tǒng)軍,領(lǐng)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禽廷望(知詢典客周廷望)斬之,遣右雄武都指揮使柯原征金陵兵還江都,知誥始專國政,以徐知諤為金陵尹。壬辰,帝加尊號日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大赦,改元。十二月,加徐知誥兼中書令,領(lǐng)寧國軍節(jié)度使!薄疤腿辏931年)冬十一月,太尉、中書令徐知誥表稱:輔政歲久,請歸老金陵。帝乃以知誥為鎮(zhèn)海寧國諸軍節(jié)度使,鎮(zhèn)金陵,余官如故,總錄朝政,如徐溫故事。加其子兵部尚書、參政事,景通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諸軍事,留江都輔政!薄疤退哪辏932年)秋八月,知誥廣金陵城,周圍二十里。冬十一月,拜知誥大丞相、太師,加領(lǐng)德勝軍節(jié)度使,諸道都統(tǒng)如故。知誥辭丞相、太師!薄疤臀迥辏933年)夏五月,宋齊邱勸徐知誥徙帝都金陵,知誥乃營宮城于金陵。是歲,進封徐知誥為東海王!薄疤祆裨辏935年)九月,帝加尊號曰睿圣文明光孝應(yīng)天弘道廣德皇帝,丙申,大赦,改太和和七年為天祚元年。冬十月,加中書令徐知誥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備殊禮,以昇、潤、宣、池、歙、常、江、饒、信、海十州為齊國。告誥辭尚父、丞相,殊禮不受。”“天祚二年(936年)春正月,徐知誥始建大元帥府,以幕職分刺吏、戶、禮、兵、刑、工部及鹽鐵。三月,知誥以其子景通為太尉、副元帥,宋齊邱、徐玠為元帥府左右司馬。冬十一月,癸巳,詔齊王知誥置百官,以金陵府為西都!薄疤祆袢辏937年)春正月,知誥始建齊國,立宗廟社稷,改金陵為江寧府,牙城曰宮城,廳堂曰殿,以左右司馬宋齊邱、徐玠為左右丞相,百官皆如天子之制。秋八月,帝下詔禪位于齊。九月丙寅,命江夏王璘奉璽綬于齊。冬十月乙酉,齊王遣右丞相徐玠奉冊詣帝,稱受禪!
《舊五代史•僭偽列傳第一》云:“李升,本海州人,偽吳大丞相徐溫之養(yǎng)子也!薄疤铺斐啥辏927年)十月,徐溫卒,追封為齊王。溫之養(yǎng)子李升代溫輔佐,秉政數(shù)年,位至太尉、中書令、錄尚書事,襲封齊王,偽加九錫!薄皶x天福二年(偽吳天祚三年,937年),溥不得已遜位于升!
齊王徐知誥纂?yún)呛,又因何要復姓更名改國號呢?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云:“升自言唐憲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為徐州判司,志生榮,乃自以為建王四世孫,改其國號曰唐!
《舊五代史•僭偽列傳第一》云:“升自云唐玄宗第六子永王璘之裔。唐天寶末,安祿山連陷兩京,玄宗幸蜀,詔以璘為山南、嶺南、黔中、江南四道節(jié)度、采訪等使。璘至廣陵,大募兵甲,有窺圖江左之志,后為官軍所敗,死于大瘐嶺北。故升指之,以為遠祖。因還姓李氏,始改名升,國號大唐(史稱南唐)!
《十國春秋•南唐烈祖本紀》云:“升元三年(939年)春,正月庚戍,江王知證、饒王知諤表請帝復姓李氏,不許。癸亥,左丞相宋齊邱、平間事張居詠、李建熏、樞密使同平章事周宗等表請復姓。帝謙,抑不敢忘徐氏恩。甲子,下其議百官。乙丑,齊邱等議,宜如所請。從之。二月乙亥,改太祖廟號曰義祖。乙卯,帝御興祥殿,改國號曰大唐,復姓李氏!
《十國春秋•十國地理表》稱:吳、南唐所屬楚州領(lǐng)縣四:山陽、盱眙、淮陰、寶應(yīng)(皆舊縣)!咀ⅲ涸`楚州之鹽城縣,于升元元年(937年)十一月改隸泰州。盱眙縣當在此時由泗州改隸楚州!
三、后唐升楚州為順化軍節(jié)度有名無實
《同治•山陽縣志》云:“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升〔楚〕州為順化軍。遙領(lǐng)虛號,實不有其地!逼涫率欠翊_實?原因何在?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稱:“后唐天成三年閏八月乙卯,升楚州為順化軍!
《五代會要•諸道節(jié)度使軍額》云:“楚州,后唐天成三年閏八月升為順化軍節(jié)度!
《舊五代史》系北宋宰相薛居正監(jiān)修!段宕鷷纺吮彼伪O(jiān)修國史王溥檢尋舊史、累朝實錄,類輯成編。此二書對后唐升楚州為順化軍的記載是準確的。其后各種志書對此事表述逐漸由簡略、不明而致誤解。如《太平寰宇記》只言“后唐天成三年”,不言何月何日;《元豐九域志》只言“后唐順化軍節(jié)度”,不言年號及年月日;《明一統(tǒng)志》只言“五代時升順化軍,宋仍為楚州”,連“后唐”二字都沒有,更不必說年月日了。而《欽定大清一統(tǒng)志》則曰“五代,唐長興三年(932年),楊吳升為順化軍,后周顯德五年軍廢”,不知何所依據(jù)。
由于楚州自唐景福元年(892年)四月為楊行密所據(jù),直至天祚三年(937年)楊溥遜位,一直為楊吳所有。因此,后人或以為“升楚州為順化軍”是楊吳所為,不信是后唐所為(如《大清一統(tǒng)志》所云即是)。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此事確系后唐所為。
既然楚州是楊吳轄地,后唐鞭長莫及,為何要“升楚州為順化軍?”以下史籍記載可以證明:這是后唐與楊吳關(guān)系破裂,后唐欲直接統(tǒng)轄楚州的一種表示。
1、《十國春秋•吳睿帝本紀》云:“順義三年(923年)夏四月己巳,晉王(李存勗)即皇帝位,國號唐(史稱后唐),改元同光。冬十月己卯,梁亡。戊戍,唐以滅梁來告,始稱詔,我國不受。唐主隨易書,用敵國禮曰:大唐皇帝致書于吳國主。王(指吳國王楊溥)遣司農(nóng)卿盧蘋獻金器二百兩、銀器三千兩、羅錦一千二百疋、龍腦香五斤、龍鳳絲鞵一百,事于唐。又遣使張景報聘稱:大吳國主上書大唐皇帝,辭禮如牋表。”此后吳國經(jīng)常遣使朝貢,履行屬國義務(wù),后唐通常稱大吳國主為“淮南楊溥”,雙方關(guān)系比較融洽。
2、《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云:“天成元年(926年)十一月庚午,淮南楊溥遣使貢獻,賀登極。”“天成二年(927年)四月丁酉,偽吳楊溥遣移署右威衛(wèi)將軍雷現(xiàn)貢端午禮幣!贝藭r后唐已將“淮南楊溥”改稱“偽吳楊溥”。改稱的原因,可能是楊溥在淮南僭稱帝。但楊溥僭即帝位的時間是乾貞元年(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十一月庚戍,故“四月丁酉”不當改稱。
3、《十國春秋•吳睿帝本紀》云:“乾貞元年(927年)三月,唐劉訓楚、許德熏會兵侵荊南,南平王季興乞師于我,王遣水軍援之。”“乾貞二年(928年)二月庚辰,遣通事舍人劉傳忠使于唐。唐臣安重誨以我國抗禮,遣使窺覘,拒不受,遂與之絕!
4、《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云:“天成三年(928年)二月丁丑,朔,偽吳楊溥遣使貢獻,賀誅朱守殷。帝以荊南拒命,通連淮夷,不納,其使遣還。”“三月己巳,西方鄴奏:于歸州殺敗荊南賊軍數(shù)千人。夏四月丁亥,復州奏:湖南大破淮賊于道人磯。五月癸丑,湖南馬殷奏:二月中,大破淮寇二萬,生擒將士五百人!
鑒于上述情況,后唐遂于天成三年(928年)閏八月乙卯宣布:升楚州為順化軍,并以親王遙領(lǐng)。故有“順化軍節(jié)度”之說!咀ⅲ骸杜f五代史•唐書•明宗紀》稱:“天成二年(927年)秋七月戊辰詔曰:頃因本朝親王遙領(lǐng)方鎮(zhèn),遂有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年代已深,相沿未改。其東川、西川,今后落副大使,只云節(jié)度使!薄
盡管如此,楚州依然一直是吳國的領(lǐng)地,沒有改稱,后唐無可奈何。所謂“順化軍節(jié)度”僅是虛號而已,毫無作用。
四、后周世宗攻克楚州張彥卿為國捐軀
《同治•山陽縣志》云:“周顯德五年,伐南唐,盡取淮南,而楚州入周。城西舊有老鸛河,即世宗自北神堰鑿,以通戰(zhàn)艦者也!边@里需要查考的是“楚州入周”的具體時間和具體情節(jié)。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云:顯德四年(957年)“十二月戊午(初六日),帝自泗州率眾東下,命今上【注:《舊五代史》系北宋宰相薛居正監(jiān)修,“今上”指宋太祖趙匡胤,下同】領(lǐng)兵行于南岸,與帝夾淮而進。己未(初七日)至清口,追及淮賊,軍行鼓操之聲,聞數(shù)十里。辛酉(初九日)至楚州西北,大破賊眾,水陸俱奔,有賊船數(shù)艘順流而逸,帝率驍騎與今上追之數(shù)十里,今上擒賊大將、偽保義軍節(jié)度使、江北都應(yīng)援使陳承昭以獻。所獲舟船,除焚盪外,得三百余艘,將士除殺溺外,得七千余人!
“顯德五年(958年)春,正月癸未,朔(初一日),帝在楚州城下,從臣詣行宮稱賀。庚寅(初八日),發(fā)楚州管內(nèi)丁壯開鸛河,以通運路。乙巳(二十三日),帝親攻楚州。時今上在楚州城北,晝夜不解甲胄,親冒矢石,麾兵以登城。丙午(二十四日),拔之,斬偽守將張彥卿等,六軍大掠,城內(nèi)軍民死者萬余人,廬舍焚之殆盡!
《新五代史•周本紀》云:“后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年)春,正月丁未(二十五日)克楚州,守將張彥卿、鄭昭業(yè)死之!薄咀ⅲ鹤运哪晔滦劣希ǔ蹙湃眨┕ブ,彥卿等堅守四十余日,乃克之。】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九十三(后周紀四)云:顯德四年(957年)十二月,“唐兵退保清口。戊午旦,上(指周世宗)自將親自自淮北進,命太祖皇帝(指趙匡胤)將步騎自淮南進,諸將以水軍自中流進,共追唐兵。時淮濱久無行人,葭葦如織,多泥淖塹,士卒乘勝氣茇〔跋〕涉爭進,皆忘其勞。庚申,追及唐兵,且戰(zhàn)且行,金鼓聲聞數(shù)十里。辛酉,至楚州西北,大破之。唐兵有沿淮東下者,帝自追之,太祖皇帝為前鋒,行六十里,擒其保義節(jié)度使、濠、泗、楚、海都應(yīng)援使陳承昭以歸。所獲戰(zhàn)船燒沉之余得三百余艘,士卒殺溺之余得七千余人。唐之戰(zhàn)船在淮上者,于是盡矣!薄叭墒,帝濟淮,至楚州,營于城西北。”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九十四(后周紀五)云:顯德五年(958年)春,正月,己丑,“上欲引戰(zhàn)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度,欲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計功甚多。上自往視之,授以規(guī)畫,發(fā)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艦百艘,皆達于江,唐人大驚,以為神!
“周兵攻楚州,逾四旬,唐楚州防御使張彥卿固守,不下。乙巳(二十三日),帝自督諸將攻之,宿于城下。丁未(二十五日),克之。彥卿與都監(jiān)鄭昭業(yè)猶帥眾拒戰(zhàn),矢刃皆盡,彥卿舉緝床以斗而死,所部千余人,至死無一人降者!
《十國春秋•南唐•元宗本紀》云:“中興元年(958年)春,正月丙戍,周師陷海州。壬辰,周師陷靜海軍。乙巳,周主率諸將攻楚州,宿于城下。丁未,楚州陷,防御使張彥卿、兵馬都監(jiān)鄭昭業(yè)死之。周師屠城,焚廬舍殆盡!
陸游《南唐書•張彥卿傳》云:“張彥卿,史失其家里世家。保大米【馬令《南唐書•嗣主書》稱“保大十有五年(957年)十月二月”】,周世宗南侵,彥卿為楚州防御使。周師銳甚,旬日間,海、泰州、靜海軍皆破。元宗亦命焚東都官寺民廬,徙其民渡江。世宗親卿旗幟攻楚州,自城以外皆巳下。發(fā)州民浚老鸛河,遣齊云戰(zhàn)艦數(shù)百,自淮入江,勢如震霆烈焰,彥卿獨不為動。及梯沖臨城、鑿城為窟室,實薪而焚之,城皆摧圮,遂陷。彥卿猶列陣城內(nèi),誓死奮擊,謂之巷斗。日暮,轉(zhuǎn)至州廨,長短兵皆盡,彥卿取繩床搏。及兵馬都監(jiān)鄭昭業(yè)等千余人皆死之,無一人生降者。周兵死傷亦甚眾。世宗怒,盡屠城中諸民,焚其室廬。然得彥卿子光祐不殺也。元宗下詔:贈彥卿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