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驤(1860-1909年),字萍石,號蓮府(蓮甫),生于淮安,光緒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直隸通永道、直隸按察使布政使、山東巡撫等職。光緒三十三年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實授。直隸是天子腳下的畿輔重地,在清代,直隸總督位居各省總督之首,特別是自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改三口通商大臣為北洋大臣,命直督兼任北洋大臣,其地位更顯突出。從庚子年到光緒三十三年,短短七八年間,楊士驤春風(fēng)得意,演繹了從一名普通僚屬到朝中一品大員的蛻變,一時炙手可熱,位極人臣。其實楊士驤能登上如此顯位與李鴻章的提拔是分不開的。
李鴻章字少荃,合肥人,道光進士,先后任江蘇巡撫、兩江總督、湖廣總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等職。1873年清廷授他為武英殿大學(xué)士,次年調(diào)文華殿大學(xué)士,依清制,歲時朝會,漢員列滿員下,但光緒年間,李鴻章受任文華殿大學(xué)士,始列滿員武英殿大學(xué)士寶鋆之上。李鴻章“少年科甲,中年戎馬,晚年洋務(wù)”,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其重要的人物,他與中國近代史上諸多重大事件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guān)系。正如有些學(xué)者所言:“說起中國近代史,便不能不談到李鴻章!
楊士驤在翰林院任編修時,因“母憂歸里”(舊時稱父母之喪為“丁憂”。清代制度,官吏丁憂,須離職守制)。之后,楊士驤投入時任兩廣總督李瀚章(李鴻章之兄)幕府,深得李瀚章信任。庚子年,李鴻章奉任兩廣總督,他以前幕友大多失散,得知楊士驤和其五弟楊士琦熟悉廣東情形,就把他們招入幕下。
庚子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清政府派李鴻章為議和大臣,進京議和,楊士驤也隨同赴京。楊出身翰林,寫得一手漂亮的小楷,重要奏章全由他謄寫。楊士驤足智多謀,被譽為李鴻章手下繼薛福成之后的“小諸葛”。他向李獻計獻策,參與機密,和議中出力頗多。
我國大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按:楊士驤是楊憲益的四叔祖)曾講過一個楊士驤早年受李鴻章賞識提拔的故事:庚子年間,李鴻章受命與十一國公使團議和,公使團擬了個“和約”大綱,除“禁運軍火、嚴(yán)懲禍?zhǔn)、刻碑謝罪”等內(nèi)容外,還要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四十年償清。有一天,夜很深了,李鴻章在院子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哀聲嘆氣,眉頭緊鎖,見此情景,楊士驤忙上前打聽,原來洋人開了一個賠款的賬單,李鴻章算來算去,可是跟洋人開的數(shù)目始終對不上,而且懸殊很大。在李鴻章看來,賠些銀子還在其次,但為此事在談判桌上丟臉事大。楊士驤當(dāng)即說“卑職懂得一點洋算!崩盥勓源笙舱f:那你給我算一算。結(jié)果楊士驤算的數(shù)目與洋人所開數(shù)目完全一致,楊解釋說:我們的算法是用加法,利息是一年年加上去的,叫simple interest,而洋人用的是利滾利的算法,叫compound interest, 其結(jié)果當(dāng)然不一致。李鴻章聽后,認(rèn)為楊士驤有真才實學(xué),加以提拔重用。
李鴻章非常欣賞楊士驤的才華,曾贊其曰:“文字機變能應(yīng),卒莫如楊君者!睏钍矿J隨李鴻章進京議和不久,李便保薦楊補直隸通永道。楊士驤由此邁出了他仕途中關(guān)鍵的一步。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李鴻章逝于京城,但楊士驤并沒有因李的過世而忘卻李對他的恩情。
1902年8月,八國聯(lián)軍交還天津城,袁世凱移駐天津,為李鴻章在天津建立祠堂,時任山東巡撫的楊士驤題有一聯(lián),表達了他對李鴻章高度贊美和深切懷念之情,聯(lián)曰:
曾陪丞相后車,暫籌筆不才,獲睹日月重扶之烈;
又見神州大陸,創(chuàng)崇祠以報,足增云霄萬古之光。
——題天津李文忠公祠
光緒三十年(1904年),山東濟南大明湖南岸建立李公祠。據(jù)民國有關(guān)資料記載:祠內(nèi)有許多怪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山石下有一條清澈的小溪。祠內(nèi)的亭臺樓閣特別華麗。正殿中供奉著李文忠公神位,殿后有飛龍樓,飛龍樓后是覺漚亭,乃楊士驤所建。楊士驤對李鴻章感情之深由此可窺一斑。
光緒三十三年,楊士驤署理直督兼北洋大臣,成為大紅大紫的朝中要員。但他并沒有因位居顯官而把其先司李鴻章忘至九霄云外。李母壽辰時,楊士驤曾賀聯(lián)一副:
北牖萱榮,良辰衍慶;
鹵池桃宴,令子承觀。
——賀北洋大臣、淮軍首領(lǐng)李鴻章之母壽誕
此聯(lián)不僅筆法奔放流暢,而且字里行間跳躍著歡樂與祥和,直把李母之壽辰比作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款署:“誥封宜人王母李太宜人榮壽”,下款署:“署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山東巡撫楊士驤頓首拜祝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