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園東部,鹽河西岸有一個篆香樓。它是一座僧院,建自何時,史無可考。鹽河就是當年的淮河,又稱黃河。原來是交通運輸的要道,特別是各地漕糧貢品的重要通道。
篆香樓有一座后堂。當時淮河經常泛濫,影響漕運、鹽運和當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古人相信風水,要是在要緊的地方建立一個建筑物,就能鎮(zhèn)壓淮水的胡作非為。篆香樓后堂就是在這一情況下,在此風水寶地上建起來的。篆香樓是淮河邊上的名樓,是當時的一景!痘搓P志》記載:“篆香樓,在關署東北二里許。明嘉靖辛亥年,淮水夾岸,大病挽輸,督府患之,命有司禱于淮神,因作巨樓鎮(zhèn)壓其地,而大川以寧!毙梁,嘉靖30年,即公元1551年,距今已458年了。當時戶部廣西司主事江陰人沈奎撰有《建篆香樓后堂序》,敘說建造此后堂的緣由:
余嘗觀范公守巴陵,登岳陽樓,取洞庭之大觀,心怡神曠,臨風洋洋樂也,然惟先憂而后得斯樂焉。茲樓控連城,帶大淮,湖水匯其南,江浦環(huán)其北,顧不謂一方之雄視乎!吾儕署茲土谷修,乃命懋,乃官守,以暇日憑茲樓,見檣飛楫駕,轉運京國,以慰茲分方之心,然后夷由偃息于堂中,詎不樂與?豈時縱耳目,侈宴游之私哉?
沈先生將篆香樓后堂與岳陽樓相比,認為篆香樓南控淮安的老城和新城,(當時聯(lián)城尚未建造。)映帶長淮,管家湖、西湖、邱家湖接接連連在其西南,清江浦在其北,篆香樓在其中央,可以稱得上是雄視一方。我們這些當地方官的,應當為朝廷分憂,所以要造此樓以鎮(zhèn)壓淮水,保證運道暢通,F在此樓后堂已成,暇時登斯樓也,可以看見運河中漕船“檣飛楫駕”,將漕糧源源不斷運向京城,心中感到欣慰,即有“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良好自我感覺。
沈先生接著又發(fā)感慨,認為當年陳彥純(陳瑄字彥純),真是一位治世之良臣,他竭精漕事,在清江浦建立崇堂,十分宏敞,人們都不認為是為了享樂,而后世的人都享受著他的恩惠。我們都要以陳瑄為榜樣,先憂國,而后再尋求自已的后樂。范仲淹、陳瑄是我們?yōu)楣俚陌駱樱瑸楣僖环剑旄Hf世,他們會得到千秋萬代人的景仰的!我們建此篆香樓后堂,就是效法前人,也是為了“先憂而后得斯樂”的。
隨著淮河改道,這里成了旱地,篆香樓不再雄視大河了。如今篆香樓已被拆毀,而此碑獨存。這塊碑保存完好,被收藏在楚州博物館中。它是當年大河曾經在這里奔流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