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盎桃花垠,東風一笑迎;
桃花紅更好,無限是柔情。
這首由清代人廬介清所作,編選在《詠淮紀略》一書里的詩歌,至今讀起來仍膾炙人口,令人心曠神怡。人們從詩的描繪里可以想象出當時桃花垠那春風送暖、柳綠桃紅的神仙境界。
桃花垠位于淮安老城東北部,原淮安夾城(也稱聯(lián)城)內的東南角。歷史上這里原來是一處船塢,并曾繁盛過近兩千年。
古邗溝——地球上最早的人工河
還在遠古的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了北上與齊桓公爭奪中原霸主地位,在周敬王三十四年(-486)曾征集大量民夫,開鑿邗溝,溝通(長)江淮(河),以方便向北方運兵送糧。據(jù)《左傳》記載:“魯哀公九年(-486),吳城邗溝,通江淮。”西晉的大學者杜預更進一步指明說:“于邗江筑城穿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至末口入淮!边@里的末口就是今淮安市淮安區(qū)淮城鎮(zhèn)的河下。
邗溝開鑿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經(jīng)2500年。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開鑿于公元1859年,十年之后才完工,比邗溝晚了1300多年。而巴拿馬運河則到1881年才開鑿,直到1920年才通航,更比邗溝晚了兩千多年。
能與邗溝相比的大型水利工程,只有我國四川的都江堰。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秦昭公在位時下令李冰父子建成的。秦昭公是公元前306年接位,公元前251年去世。那么都江堰要比邗溝最少晚180年。也就是說,我們的古邗溝是人類有文字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運河,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屯船塢——當年淮安繁華的盛地
在遙遠的古代,還沒有鐵路、公路,水運便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于是,通江達淮的古邗溝便成了溝通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而由于古邗溝和淮河之間水位落差較大,那時又不能造船閘,南來北往的船只都只能在末口停候,然后依次盤壩入淮或入邗溝。這樣,地處末口南的一大片積水洼地就被改造成屯船塢。據(jù)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山陽縣志》的《古跡》條目記載:“屯船塢,即今聯(lián)城地,古無聯(lián)城,今馬路池、陸家池諸處,皆昔日糧艘屯集之處。后筑城乃空,建二水門以便帆檣出入,故號其門曰天衢門(今淮安區(qū)教育局處。天衢門就是夾城的一座城門,因此當?shù)乩习傩罩两襁習慣地稱這塊地方叫“聯(lián)城門”)。右有隙地桃花營。皆昔之歌樓舞館也。”清光緒十年(1884)《淮安府志》的《古跡》條目下亦有“屯船塢,在今夾城。古無城,為漕舟往來停泊之所。”從這些文字的記載里,我們似乎還可以從中想象出當年這里帆檣林立,燈紅酒綠,輕歌曼舞的繁華景象。宋、元年間,沿船塢的四周遍植垂柳、桃樹。每年春天,桃花盛開,柳絮紛飛,碧波蕩漾,引來許多詩畫巨子,遷客騷人。“桃花迎春”遂與淮安的“漢侯故里,范張古廟,枚公舊宅,劉伶仙臺,西湖望月,霧鎖雙城,紅橋雪霽,漂母芳祠,鼓樓鐘聲,文通古剎”等并稱楚州(今淮安區(qū))“十八景”,留下了歷史上的輝煌!
自隋代大運河開鑿后,船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裝載量大的船越來越多。據(jù)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山陽縣志》卷三“水利”中記載:
……據(jù)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建淮安五壩。仁、義二壩在新城東門外,禮、智、信三壩在(新城)西門外,皆引湖水抵壩口。于是,漕艘至山陽悉從治東北車壩入淮。
這段文字記載的意思就是古時淮河水位高(一說淮河水位低),邗溝水位低,那時造不了船閘,有較大的水位落差,船就無法通過。這樣,南來北上的船只到淮安后,是靠人力或畜力拉動木絞車將船艘從邗溝里拉上壩口,然后再緩緩放入淮河,繼續(xù)北行或西去。而那些從淮河南下的船泊也必須經(jīng)過這里的起壩再放入邗溝,才能繼續(xù)往南航行。
人力或畜力的木絞車工效低,大量船只在山陽的“五壩”前屯留,就使五壩前常滯留著大量大小船只等待起壩。這樣,五壩以南就必須由人工開挖出讓那些等待過壩的船只有所?康膱鏊,這就是府、縣志上記載的“屯船塢”。許多船停下來之后,船上的那些有錢人要上岸消費。這樣,這些人賭錢的有,聽書的有,嫖妓的也有,吃喝玩樂的就更多了。這就造就了屯船塢一帶的繁華。
桃花垠——中華民族的一塊圣潔之地
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古邗溝水位日漸上升,而淮河水位卻不斷下降,至明永樂十三年(1415)平江伯陳瑄穿溝鑿渠直達清口,行船不再至末口,從而使末口完成了它近兩千年的歷史使命而完全關閉,從此,桃花營這一帶也就跟著逐漸衰敗下來。后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一湖清水,于是名字也被文人夸張地叫作桃花垠了。到了清代,這里已是長滿蘆葦蒿草的沼澤地。清代淮安人、揚州八怪畫派之一的邊壽民見到這一帶自然風景優(yōu)美:春天柳綠桃紅,夏天荷香藕甜,秋天蘆花似錦,冬天滿湖雁群。
于是,他在桃花垠南邊一點專門蓋了畫房,取名“葦間書屋”。他每日登城墻頂上觀賞桃花垠中的蘆葦和雁群,終于畫出了傳世佳作《蘆雁》。在民國年間的《續(xù)纂山陽縣志》上就記載著“葦間書屋,在城東北梁陂橋南、邊維琪(邊壽民本名)作畫處”。
建國后,桃花垠一帶因歷經(jīng)四百多年圮毀,早已破敗不堪。1958年淮安縣人民政府曾計劃將這一帶沼澤池塘進行整修,擬改建成城北公園,以迎接國慶10周年,后因財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實現(xiàn)。
1986年中央批準在周恩來故鄉(xiāng)淮安建周恩來紀念館。有關專家們經(jīng)過反復論證,先后否定了淮安體育場(今淮安區(qū)漕運廣場)、化工廠等七、八處候選館址。最后,桃花垠以其離周恩來故居不遠不近,約一公里;處在城東北,不占城中心的主要地盤,也不是遠離市區(qū)的偏僻地區(qū);東鄰淮(安)揚(州)公路,西傍北門大街,北接淮(安區(qū))漣(水)公路,交通方便;地下地質條件較好,為穩(wěn)定性的黑土層,適宜建永久性建筑和方便施工;只占很少的良田、約120畝等幾個方面的有利條件,遂成了專家們一致認可的周恩來紀念館最理想的館址?梢哉f,沒有古邗溝,哪來屯船塢?沒有屯船塢,何來桃花垠?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就是這么傳承下來的。
桃花垠,記載著古邗溝的輝煌過去,現(xiàn)在又承載著一代偉人周恩來的精神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