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門悲秋集》(以下稱《悲秋集》)是南社杰出詩人、辛亥烈士周實編印的一本紀游詩集。白門,即指金陵,今南京。這本詩集成書于1910年冬,由于當時印刷數(shù)量不多,加之年代較遠,現(xiàn)在已不易得見。
一
要介紹周實編印的《悲秋集》,需從高旭與周實的交往談起。高旭(1877-1925),字天梅,又字鈍劍,金山人,曾任中國同盟會江蘇分會會長,南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早年畢業(yè)于東京法政大學,在日本時就主編過宣傳反清思想的《醒獅》、《覺民》等報刊。1906年回國,在上海創(chuàng)辦健行公學,提倡革命。高旭文名甚高,一向孤芳自賞,是海內(nèi)外知名的詩人、民主革命家。周實(1885-1911),字實丹,號無盡、劍靈,淮安人,著有《無盡庵遺集》。周實生性豪爽不羈,自稱“山陽酒徒”、“江淮窮士,湖?裆。強烈的反清思想,慷慨激越的詩篇,使學生時代的周實即飲譽大江南北。1909年冬,南社在蘇州成立時,高旭邀請周實前往。此時就讀于兩江師范學堂的周實正舉家南遷,不得分身,遂寄去詩數(shù)章以謝盛情!赌仙鐓部獭返谝患纯鲋軐嵉摹肚锵x》、《偶成》、《重九》等詩篇。
1910年秋,高旭偕夫人何亞希以及友人高燮、姚石子、蔡哲夫等結(jié)伴游金陵,訪周實于兩江師范。聲名顯赫的大詩人造訪一師范生,實不多見。高旭與周實“雖屢以詩詞相質(zhì)證”,但從未見過面。高旭在追憶會見場面時寫到:“是日,晤實丹竟不相識,然觀其動靜竊以為實丹也,而實丹見予,亦以為必鈍劍,何以故?以非高鈍劍斷無此狂態(tài)。”及互通姓名,果然。二人“相與握手大笑”,真是英雄相見恨晚,于是飲于三牌樓之酒家。高旭即席賦《南部遇實丹喜贈》詩,周實也作《和天梅見贈韻》。
共同的思想,相似的性格,相同的詩風,使這兩位詩人緊密地戰(zhàn)斗在一起,互相以為“同道知己”。高旭等人在寧逗留了半月有余,周實與之憑吊明故宮、明孝陵、常開平墓,登北極閣,謁方正學祠,觀血跡石,游玄武湖、莫愁湖,每到一處,均流連光景,唱和盈帙,同游歸來,常常酒痕墨沈,狼藉旅邸。
周實作詩每每興起,不擇紙筆,任意砍削、拋棄。然而他十分珍視這次與高旭等人的交往,把所得紀游詩一百余首編輯成冊,定名《白門悲秋集》。因為《集》中詩詞作者大部分是南社成員,所以作為《南社叢刻集外增刊》發(fā)行,分贈給南社社友。
二
《悲秋集》所收詩詞作者,除上面提及南社諸詩人外,還有淮安周人菊、曹堂,合肥汪嘯叔,丹徒唐一麐,番禺潘飛聲,阜寧左漢鏦等。《悲秋集》前有柳亞子等人題詞。筆者看到的《序》有兩篇均為周實所作。一篇輯錄在《無盡庵遺集》,一篇置于《悲秋集》首。前篇《序》中有這樣一段話:“……相與綢繆家國,商榷古今,周覽山川,流連光景,吟詠遂多……均凄馨哀艷之詞,足以上繼宋玉《九辨》者也,故以‘悲秋’名焉。”這是周實為什么把詩集定名為《白門悲秋集》的最好詮釋。而后篇《序》中有這樣記載:“蔡子哲夫又上繼顧寧人(即明末志士、文學家顧炎武)先生之志,偕其配張女史傾城補繪孝陵圖,列于卷首……”女詩人、女畫家張傾城在《悲秋集》中也有“夫婿呼依扶病起,商量同補孝陵圖”的題詞。筆者所得《悲秋集》卻不見張傾城所繪孝陵圖,實為遺憾。
《悲秋集》編印于“世方多難,國亡滅族之禍岌岌焉懸于眉睫”之時,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勢下,一群有志于推翻清王朝腐朽統(tǒng)治的文學青年,借訪古探幽,抒發(fā)各自“胸中悲涼怫郁之氣”和憂國感時之情。《悲秋集》中的詩歌并沒有一般文人頹廢傷感的情調(diào)。作者借詩詞痛斥那些“攬權(quán)怙勢,恬然于危堂沸釜之中”的昏聵統(tǒng)治者,喚醒那些“不知其社稷之顛!钡那嗌倌。尤其是周實在《悲秋集》的詩歌,更是不加掩飾地坦露詩人投身民主革命的鋒芒。如:
天崩地坼日月毀,金門玉宇灰飛矣。片瓦區(qū)區(qū)獨在此,三百年埋荊棘中。一朝獲遇高劍公,幸哉此瓦全始終。吁嗟呼!瓦則全兮國奈何?側(cè)身四顧妖云多,劍公劍在無蹉跎。
――《題天梅所藏孝陵瓦》
在清王朝仍然統(tǒng)治著中國大地之時,周實如此毫無畏懼地慷慨悲歌,表現(xiàn)了詩人何等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
周實在《憶鈍劍》中寫道:
少陵身世一沙鷗,深恐蹉跎便白頭。我劍無靈君劍鈍,人間何處托恩仇?千年荊聶骨成塵,誰是擒龍刺虎人。與子消沉文字海,野蘿山鬼泣靈均。
從詩中可以看到周實寄語高旭,正話反說,不能消沉于詩詞文字,歷史上的荊軻、聶政已經(jīng)化為煙塵了。靈均,是屈原的字,就是說也不必為屈原的投水而傷心哭泣,F(xiàn)在我們就是擒龍刺虎之人,要磨自己手中的劍,莫錯過少年有作為的時期,殺上民主革命的戰(zhàn)場。
周實不僅是詩人,也是革命家;他不僅說了,而且做了。一年以后,武昌起義消息傳到兩江師范,他組織各校學生七百余人,準備在寧舉事響應起義。由于當時南京為張勛、鐵良固守,戒備森嚴,未能遂愿。時周實應柳亞子函召赴滬商討兩淮光復事宜,即趕與會晤。晤面后,旋返淮,帶領旅寧旅滬學生光復了淮安。1911年11月17日,周實在這場轟轟烈烈斗爭中獻身,遂了“英雄已分沙場死”的夙愿,成了南社成員中,第一位為民主革命犧牲的烈士。整整八十個春秋過去了,南社作為當時一個進步文學團體,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由于詩集的作者較多,各人的閱歷不同,對辛亥革命前社會現(xiàn)實的認識當然不盡相同,《悲秋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凄馨哀艷”的詩歌,但這無關大局!栋组T悲秋集》仍不失為一部思想性較強,藝術(shù)性較高的詩集。